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设计

2024-01-05 02:02赵秀丽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图书图书馆

赵秀丽

(山西警察学院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800)

图书馆是知识存储和文化传递的重要场所,其蕴含了藏、用和服务三大功能。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服务系统进化过程来看,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化、集成化的工程,需要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的联动,最终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的多层次互动,并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推荐服务,真正实现按需服务的模式[1]。

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设计涉及的主要技术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面向对象的开发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发技术、B/S结构、关系型数据库、异构数据集成、图书条形码与二维码的规范等。面向对象的开发平台可以将程序的运行逻辑和用户的操作相分离,大幅提高服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其兼容性和适应性均较强,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B/S结构在系统设计时被广泛采用。同时在进行图书馆服务系统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计算机终端的使用,更需要考虑移动终端的接入问题,让系统的访问不受时空的限制。图书馆本身就是海量数据的聚集地,涉及多种数据源和数据结构类型,这就需要运用关系型数据库来理清数据之间的关系。在异构数据集成方面,采用当前流行的大数据技术,对异构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由于图书馆中的藏书较多,且多使用条形码记录图书的信息,与当前流行的二维码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图书标记的过程中,使用二维码代替图书自有条形码,方便图书信息的存储和调用。

2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

在设计系统前,需对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所有业务类型进行摸排和分析。通常来说,图书馆的服务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图书文献类服务、信息查询服务、读者相关服务和预约服务。图书文献类服务主要是对图书馆中的图书、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实现系统中图书、文献信息与实物的匹配,并通过分类的方法在图书馆指定区域中上架。同时对图书、文献的库存、借阅情况进行管理。信息查询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中较为重要的服务之一,不仅需要支持图书馆内部网络终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访问,还需要通过外部的其他移动终端,实现读者对图书馆相关信息资源的访问。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读者相关服务并非单一的借阅、查询服务,而是需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包括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读者服务的个性化,利用用户行为积分等方式,提高用户的黏性等。同时要在读者服务中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色增加相关的互动服务,让读者的需求第一时间能传递给图书馆管理人员,使其能够及时地调整图书馆服务策略。预约服务主要针对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和报告厅等场所,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提高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2]。

2.2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用户角色主要分为图书馆服务系统管理员、图书馆一般工作人员、普通读者和临时用户四种。图书馆服务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的权限最大,除一般的管理权限外,还拥有数据的审核和加工权限,可以修改图书馆服务系统中的任意信息。图书馆一般工作人员可以设置和修改读者的个人信息,发布信息和任务,可对系统的操作日志进行查询,统计工作相关信息等。普通读者除查询阅读信息、修改注册信息、查询个性化推荐、发表相关评论、申请图书馆使用空间外,还可以接受互动信息和任务。临时用户由于未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登记个人信息,仅能使用查询图书馆的信息与文献资料、发表匿名留言等功能。

2.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需与其他系统一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同时在某些时间点,满足多用户、高并发的服务需求。通常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注册用户十分之一的并发数用户同时在线,并保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含有大量用户的隐私信息,所以对于数据库的加密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应遵循标准性、兼容性、扩展性、需求导向、稳定性和公平性的原则。系统中的数据定义应遵循图书定义标准格式进行相关数据的定义。由于图书馆存在多种数据来源,需要在设计系统时充分考虑各数据库之间的兼容性。另外,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功能常年处于扩张阶段,所以需要在设计总体架构时,预留相应的软硬件接口。服务系统要以读者的需求为核心,满足其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在系统的开发环节,务必使用成熟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系统。公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中的资源再分配,保证预约、互动等环节的公平[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四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物理资源层、数据采集与访问层、系统业务逻辑层以及系统UI展示层。物理资源层为服务系统提供文件、Web和数据库等服务器。数据采集与访问层主要用于网络采集数据和手工录入数据,并将已采集的数据按照个人信息数据源、图书/文献/信息数据源、图书馆预约数据源的形式进行区分。系统业务逻辑层则需要对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逻辑整合,帮助实现其功能。系统UI展示层则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信息和报表的展示功能,最终让系统的各类用户角色获得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示意图

4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详细功能设计

4.1 移动服务中心详细功能设计

移动服务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实时信息、公告信息、个人信息的查询和显示,尤其当图书馆人流量和座位使用量达到警戒值后,需要自动将信息推送给终端用户。除此之外,移动服务中心还需要提供图书馆规章制度、电子资源库和馆藏文献资料的查询工作,包括馆藏资源的在库状态和位置,这样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当然移动服务中心还应具备消息推送、服务设施指引和智能问答功能,对读者实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移动服务中心中的帮助互动模块,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提升服务的质量[4]。如图2所示。

图2 移动服务中心的功能详细设计示意图

4.2 读者服务中心详细功能设计

读者服务中心功能的详细设计除移动服务中心的功能外,还需要更详细的功能,包括与校园实体卡的结合。同时在建设读者服务中心时,除移动服务中心中的检索和查询功能以外,需对图书/文献的借阅热度进行定期的排名,如设计周、月、年度的借阅排行榜,各专业图书的排行榜等,让读者能根据图书的流行趋势,判断自身查询和借阅的方向。另外,读者服务中心可增加设计读者自身借阅日志,以及图书馆足迹日志等,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进程。图书馆可以以定时任务的形式,在读者服务中心中与读者进行有效互动。如定期开展某些书籍的读后感评比活动,引导读者学习经典名著,吃透弄懂所借阅的书籍。在读者完成互动任务后,给予一定的图书奖励。

4.3 内部办公中心详细功能设计

内部办公中心主要供图书馆一般工作人员使用,是对图书馆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包括对读者信息、馆藏资源以及信息和预约情况的审核。在内部办公中心的功能详细设计中,设计了信息管理模块、空间分配模块、读者管理模块、互动信息审核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图书捐赠审核模块、一卡通管理模块以及数据报表统计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主要针对图书的出入库、图书所在位置等信息进行管理,同时还包括图书馆相关公告信息发布的管理。空间分配管理则是对空间的预约进行审核和调配,提高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读者管理模块是对读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改,同时对于一些长期不用的读者信息进行注销,对读者的查询和借阅情况进行管理。互动信息审核模块是对读者提交的留言信息、书评以及活动参与内容等进行审核和回复,从中挑选一些进行展示。任务管理主要用于图书馆任务的发布、审核读者反馈的任务信息以及回看任务记录等。图书馆捐赠审核模块针对捐赠的图书进行审核、入库、加工和实现网络检索等。一卡通管理模块则主要针对实体卡进行挂失、补办等[5]。数据报表统计模块则是根据不同层次管理员的需求,定制各类报表曲线,方便管理员掌握图书馆的运营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内部办公中心功能详细设计示意图

4.4 后台管理中心详细功能设计

后台管理中心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自身管理的核心。通过后台管理中心,能调整系统内各使用者的权限,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特别是在发现系统漏洞后,对系统进行整体升级。当然在后台管理中心中,可以查询并保存系统的运行日志,记录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为分析系统的短板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应该围绕系统使用者的需求开展详细的功能设计。通过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手段,夯实物理资源层、数据采集与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的基础,对上层应用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要注重用户行为的变化,将移动服务中心的设计放在首位,与时俱进,通过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图书图书馆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班里有个图书角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