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在传统物流产业中的智慧化物流转型路径分析

2024-01-05 02:03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智慧

胡 戎

(盘古云链(天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成员及实践者。有效应用技术手段提升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水平,不仅是社会发展对物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物流业突破自身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智慧物流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并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应用赋能。和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的作用更加广泛,且多功能化,可以实现感知、规整、分析、修正、反馈等功能[1]。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智慧物流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地重建供应链的相应管理模式,进而提升经济性。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一定的预测性,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少物流环节的成本,为客户打造更加优质的服务。智慧物流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更符合当前现代化需求的物流体系,特别是在当前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化转型是当前物流企业重要任务。当下国内的社会物流总额整体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见图1。国内的物流和采购联合会数据表明,2019年物流总额298万亿元,占GDP的14.7%,说明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有所提升。当前国内物流创造的GDP高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但其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地优化与改善[2-3]。

图1 物流总额增长

1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动因

1.1 技术创新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坚实基础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进步,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开发应用,推动了AGV小车、智能快递柜、无人机、无人车等现代智能硬件以及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库管理系统(WMS)、仓库控制系统(WCS)等智能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物联网技术能够帮助智慧物流实现信息采集;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和初步处理;采用大数据对初步处理过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可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为智慧物流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事实依据[4-5]。

1.2 需求拉动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强大动力

物流业是“第三方利润”的源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活动列入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企业对个性化、精细化、集约化的物流需求,逐渐推动了智慧物流市场的形成。首先,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线下到线上的消费转变推动了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快捷、方便、灵活的快递服务颇受欢迎,客户在新零售形式下小批量、多批次的个性化物流需求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市场。其次,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使得供应链上各成员对物流业的服务期望日渐上升,客户希望获得更透明、更柔性、更经济、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在精细化分工下形成的精细化物流需求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最后,在工业4.0时代,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不断深入,客户希望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社会对物流业务集约化服务越来越重视,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动力[6-7]。

2 我国智慧物流产业的有关实践分析

2.1 智慧物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战略发布前,国内的物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劳动力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成本的增长速度高于利润的增长速度。相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2007—2016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随着物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物流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且呈现亏损逐步加大的趋势。另外,2020年物流总费用达300万亿元,在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比14.7%,仍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智慧物流为传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节能增益的作用。智慧物流的发展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的需求,并引领新技术的发展[8]。

2.2 国家重视智慧物流的发展

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产业,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智慧物流基于传统物流不断升级转型而来,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国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宏观和微观政策,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等,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等。

2.3 智慧物流模式不断创新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逐步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有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进来,并且在业务的流程和生态方面不断优化创新。除了一些传统的物流企业,还有较多的科技公司及相关的平台企业,从而构建出新智慧物流的产业链,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物流产业链

智慧物流产业链的“N-1-N”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其中的“N”代表节点,这个模式旨在通过最优化每个节点的功能,提高整个物流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在这个模式中,物流链的起点和终点是节点,中间的各个环节也都是节点。这些节点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系统相连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高度协同的网络。具体来说,每个节点都有特定的功能,从生产、仓储、运输到配送,每个环节都是关键的运作节点。这种“N-1-N”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优化每个节点,确保它们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高效协同。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实现对各个节点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决策。这不仅提高了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运作效率,如图3所示。

图3 智慧物流模式

3 国内传统物流智慧化转型的相关建议

3.1 加强财政税收支持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是政府部门为物流企业提供智慧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政策鼓励,是帮助物流企业克服畏难心理和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财政税收支持,有利于提升物流企业研发、应用及推广智慧化技术的意愿。具体策略如下。

(1)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在物流企业内广泛应用智慧化技术可以获得降本增效、整合资源等好处,但并不能立竿见影。反而在智慧化技术研发、应用及推广的前期将耗费巨大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给物流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物流企业提升智慧化水平的积极性造成打击。所以,政府应针对物流企业在智慧化技术上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设置专项扶持基金,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研发、应用及推广智慧化技术的积极性。根据研发应用程度定期调整财政补贴力度,进而提高物流企业研发与应用智慧化技术的力度,提升其研发与应用智慧化物流技术能力。

(2)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为有效缓解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物流企业在夯实智慧化技术基础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压力,政府除了提供财政补贴,还应该广泛召集社会多方力量,为物流企业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引导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融资帮助,使物流企业在研发、应用和推广智慧化技术上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3.2 提供技术研发咨询

(1)组建技术帮扶小组。可针对中小微物流企业对各类智慧化技术的研发需求,由相关部门牵头,联合高校、研究所,以及在智慧化技术研发上具有强实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共同组建物流企业智慧化技术研发帮扶小组,为中小微等需要技术研发咨询的物流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2)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技术研发不仅需要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等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专业化现状,可鼓励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的第三方企业、研究院及科研机构等组织加入智慧化物流技术研发团队,推动这些组织与物流企业达成技术研发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技术合作平台,与物流企业一起研发智慧化物流技术。

3.3 打造智慧交流平台

打造智慧交流平台是解决部分物流企业因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智慧化知识理念,对物流企业智慧化发展保持观望或者反对态度,从而错失提升智慧化水平良机的有效方法。应给物流企业打造一个推动其智慧化发展的交流平台。具体策略如下。

(1)构建物流企业智慧化发展多方交流平台。物流业是打通各行各业内外供应链的重要产业,与各种生产、生活场景密切相关,所以智慧化发展交流平台的涵盖主体范围要广。通过邀请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供应商伙伴、物流企业等主体,参与平台构建,加入平台交流,实现物流企业智慧化管理经验的定期学习。

(2)推行物流企业发展智慧化模式试点。先从国内各地区的物流企业里分别筛选出具备强较影响性、号召性和领导性的龙头物流企业作为试点,积极试行物流智慧化发展模式,探索物流智慧化管理创新方式,丰富智慧化管理经验。然后采用“先富带后富”的思维,由这些龙头企业持续性地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智慧化管理经验交流,推动所有物流企业智慧化管理创新。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智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有智慧的羊
物流业
智慧派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