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任务群构建策略

2024-01-07 05:47何林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础教材作业

何林冲

针对语文作业设计,李镇西曾经说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是简单减少作业数量,而是减少无效作业或低效作业,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设计语文作业,重点是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策略,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继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一)增加趣味设计,增添“变脸”作业,丰富语言积累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基础型作业一般都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目标,其题型大多来自课本,有的是从课后习题中提取,有的是根据单元要素进行提取。相对而言,这一类作业,重在帮助学生进行体系构建,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因而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课的基础型作业,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这样设计的:1.抄写课后生字5遍,并且进行组词。2.预习课文,尝试针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第一道题属于基础型作业,第二道题主要是对接单元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题型来看,呈现方式较为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朱永新曾经说过,要把儿童的好奇心引向深入。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学习任务群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任务一:对生字进行分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中有五粒豆,请同学们尝试也来用一用这五粒豆,给生字进行分类,可以按照生字的结构,也可以按照生字的偏旁。具体怎样分类,你们可以发挥聪明才智试一试。

任务二:创设童话情境。读了这篇童话之后,你最想问什么?与书中的问题比一比,看看谁的问题更精彩。

(二)进行串联设计,勾连作业流程,建构知识体系

相对而言,基础型作业涉及的内容多是字词语句,题型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这一课,基础型作业一般有两道题目,一是背诵方面的作业,二是熟记四季方面的词语。虽然都是立足学生基础进行训练,但是这两道题之间没有联系,未能发挥“1+1”的叠加效应。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构建学习任务群,打破作业“间隔”,提升作业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一:看图识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按照季节顺序呈现词语,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呈现与这些词语相关的田间劳作画面,帮助他们识记词语。

任务二:配乐朗读。这一课的生字词具有节奏感,教师可以借助打击乐器,边拍打节奏,边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任务三:看图背诵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呈现相应图片,借助相应词语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一)针对文学型作业,重在情境创意,丰富情感体验

新课标强调,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针对故事文学型作业,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拓展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丰富文学创意表达。针对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这一课,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任务一:棉花姑娘被病痛折磨得很痛苦,你看见了,想对棉花姑娘说些什么?

任务二:就在这危急时刻,来了一群七星瓢虫,他们对棉花进行救治,假如你是动物电视台中的一名记者,你会怎样对其直播?

任务三:七星瓢虫救活了棉花姑娘,现在请你代替棉花姑娘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她的谢意。

任务四:各小组按照棉花姑娘、七星瓢虫的角色将治病过程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二)针对思辨型作业,重在动感设计,培养逻辑思维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搜索热点问题,帮助他们学会分析这些问题,培养理性思维。

思辨型作业重在培养学生搜索、提取信息的能力。针对这一题型,教师可以针对性设计学习任务群作业——

任务一: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组织学生采访家长、教师、学生。

任务二:教师将采访信息进行整合,制作成图表,在班级里公布。

任务三:根据统计结果,教师梳理整合的信息。

(一)设计闯关型作业,进行有效统筹,实现寓教于乐

完成作业最好的方式,不是背诵,而是阅读、思考、分析問题。针对拓展型作业,教师可以借助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继而从中得出结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将单元要素及学习目标转化为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借助闯关型作业,督促学生学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闯关型作业,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不是考试,而是另一种有趣的学习形式。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闯关型作业。针对小组合作,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创建学习任务群,借助游戏闯关的方式,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取抢答题的形式,将学习任务转变成一个个小题目,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比赛,答对一题加一分,答错一题减一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这种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计分层型作业,进行分类整合,推进差异教学

同一个班级,虽然学生年龄大致相似,由于基础、能力差异,有的学生基础扎实,头脑灵活;有的学生理解力欠缺,基础较差。针对同一道题目,有的学生觉得简单,有的学生觉得很难。其实,同样的语文作业,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换句话说,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借助学习任务群,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实现最近区域的发展。

针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鹿角与鹿腿》这一课,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同的分层形式。比如小组分组,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进行,将学情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为设计分层作业创造条件。当然,教师也可以按照相反的方式进行,以便组内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具体到《鹿角与鹿腿》这一课,第一层作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内容;第二层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一课的寓意;第三层作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这一课,写一篇类似的童话。

总而言之,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教师要充分把握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尽可能设计各种作业任务群,让学生在探索中作业,在作业中发展素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韬奋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基础教材作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整式”基础巩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五抓五促”夯基础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