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和乐”土壤的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07 05:47陈菊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绘本情境

陈菊

作为一所新村配套小学,我所在的学校在“立学课堂”理念观照下,依托李吉林情境教育文化,开展“和而不同”“乐而向上”的“和乐课堂”实践研究。针对语文课堂如何践行“和乐课堂”,我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

“说”是“写”的前奏。新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其中的“自己想说的话”就是说自己感兴趣的话,学生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筛选各自的兴趣点,在观察以后自我构建有别于他人的说话素材,这是写话的第一步。写话教学中要注重说写一体、先说后写的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趣味,“说”出条理,“说”出创意。

1.教师示范,说出趣味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维特征均处于低阶阶段,注意力的集中度、兴趣的聚焦性有限,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贴近学生兴趣的说话练习。

例如,口语交际在教材编排时契合了本学段学生的兴趣点,很容易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教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教师可采用“我说你猜”的方式;教学《做手工》,教师可采用“边说边做”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感知语序,适时引导他们对感兴趣的地方多说几句。

2.师生共讲,说出条理

“每一个句子,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的动机,即‘我为了什么而说’。”教师依托具体情境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说出有趣有序的话。

统编教材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元素,课后习题也为学生的审美活动与说话训练提供了语言环境。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的课后习题要求“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虽然题目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复述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发现两个段落都围繞一个中心意思展开——“我会变……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我”,感受“我”的变化,讲述“我”的快乐旅行。角色的转换帮助学生对接生活见闻,口语表达更真实更活泼。此间,教师适时给予科学知识的支持,强调首句的提纲挈领作用,学生便能“按图索骥”理清思路,说的话更加完整、规范。

3.学生自编,说出创意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重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有时,教师为降低说话难度,会采用填空式训练。这些框架设计多少带有成人视角下的主观意愿,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天马行空,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那么,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呢?我们可以筛选适合学生自由想象的素材。内容生活化、语言口语化的儿歌、童谣,比较适合学生再创作。学习《拍手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如果请你编写《拍手歌》,你想介绍哪里的故事呢?”学生举一反三,将植物王国、海洋遨游、校园生活等都创编进儿歌中。学生自编的《拍手歌》赋予儿歌生动鲜活的内容,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将“说”的自信延伸到“写”上去。

“写”是“说”的延伸,如何在具体的写话训练中实现“和而不同”“乐而向上”呢?在课堂实践中,随文写话可以将阅读与写话有效整合,有目的、有层次的写话训练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情境支架

教材中有富含音韵的童谣儿歌,有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课文情境成为写话素材的首选。

学完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蜘蛛,你会怎样改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紧承课文留下的耐人寻味的空白,指导学生续写故事,保持了情境的连贯性和表达的一致性。

2.素材支架

写话训练还可以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历,挖掘写话素材的广度。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学生在聆听他人发言时,也是在丰富自己的理解。

学习一年级上册《小书包》后,教师结合课后“我会整理文具盒”“我会整理小书包”的习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接着开展说话训练——“我会整理文具盒。先( ),再( ),然后( ),最后( )”,最后小组展示,学生在小组展示中边做边说,取长补短,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内容更加完整。对于不限题目、内容及字数的写话训练,教师要关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为学生创设“写话超市”,给学生提供多选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3.问题支架

师生之间多元化的对话可以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教师通过不断追问帮助学生习得把故事编生动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大自然的问号》用一连串的疑问词从不同角度提问,引导学生感悟疑问句的表达方法。教师先利用视频再现“风雨雷电”现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再与同桌说说心中的问号。接着通过学习例文,引导学生发现提问的奥秘——疑问词“为什么”藏在不同的位置,再模仿句式说出心中的问号。然后结合例文其他句子,出示一组大自然动植物的图片,给学生更多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不用“为什么”也可以提问。最后告诉学生把问题串起来就是一首送给大自然的提问诗,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新课标指出:“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学科间知识的穿插与互补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身心发展规律,尝试学科融合教学,为学生的写话注入新能量。

1.科学实验,观察记录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清楚一个科学小实验,这需要融合科学和语文两门学科的知识。科学实验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但要用文字将实验过程、实验发现写清楚并不容易。为减少难度,教师可以在第一学段中将科学小实验与写话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为后期写作打基础。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实验给予学生大量感官刺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声音、形状等可感知的变化,建立形象思维。学生在主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说一说实验步骤,写一写实验变化,抒发实验感受,这便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学科融合活动。

2.游戏活动,参与体验

生活是学生写话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妙趣启智的游戏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走进生活的机会。金秋十月,我带的班级开展了中秋游艺活动,学生在看螃蟹、逗螃蟹、学螃蟹、比螃蟹、吃螃蟹等环节中,感受到了亲身体验的乐趣,笔下呈现这样的文字:“它长着八条细长的腿和一对毛茸茸的大螯。当危险来临时,它就举起大螯扑向敌人,活像威风凛凛的将军。我把它掀翻,它四脚朝天,蟹将军成了我的俘虏。你看它的白肚皮朝上,咦,它居然长着三角形的肚皮,原来它是个男孩啊!”

3.绘本阅读,建构表达

新课标指出:“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除了随文插图,我们还可以利用绘本阅读进行写话训练。“优秀的绘本不但有精美的‘图像’,文学性、趣味性兼具的文字,还有‘图文合奏’式的关系组合,能带给学生丰富的语言体验,为学生积累素材、发展想象、学习观察、尝试表达提供了无穷的可能。”

图画带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猜测、补白”,把画面说完整。绘本的文字多为复沓结构,简短易模仿,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创意、重构”,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有所得。绘本的故事结尾大多为开放式的,这也为写话训练提供了切入点。

总之,根植“和乐”土壤的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从“说”到“写”,从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在写话中发现“美”、寻找“趣”、表达“理”,在“和而不同”“乐而向上”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将不断努力,站好“和乐课堂”主阵地,继续探索从学科知识传授向利用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转型的课堂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新课标绘本情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绘本
绘本
绘本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