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对策

2024-01-08 10:37
新农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谷粒抗病性稻瘟病

杨 艳

(大连市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100)

1 水稻稻瘟病概述

1.1 稻瘟病的概念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本病在全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多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常见。稻瘟病的产生、扩散与水稻的抗病性、栽培耕作及当地的气候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2 稻瘟病的危害时期

水稻生长在何种阶段,都有可能出现稻瘟病,在北方通常每年6月初是叶瘟病发病的时期,7月初到8月上旬出现大规模的暴发;穗颈瘟主要是在8月上旬或者中旬出现,其在8月下旬到9月初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发病。

1.3 稻瘟病的发病条件

水稻固有的抗病特性、管理方式以及种植区域的气候等都可能是稻瘟病的诱发因素。科学地进行氮磷钾施肥,可以使植株更加健壮,减少发病的概率;同时,种植区域常年光照达不到植物生长要求,气温偏低,会加剧稻瘟病的出现。对于地势平坦的地区,每年有合乎标准的阳光照射,湿度适宜,那么将很少发病。

1.4 稻瘟病发生规律分析

1.4.1 侵染循环 引起稻瘟病的致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其主要靠分裂产生大量的孢子或者是菌丝依附在稻草或种子上进行越冬。致病的孢子可以于空气飘浮,主要的原侵染源是带病秸秆。携带有潜伏菌丝的种子很可能引起病害,而某些表面携带有致病病菌孢子的水稻稻种在加速萌芽后,从幼苗基部侵入分生孢子萌发而引起病害。

1.4.2 传播途径 稻瘟病菌会在周围环境条件不适宜自身繁殖的时候暂时休眠。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理想状态,会促使水稻稻瘟病出现。第一次感染病菌来自于稻草,这种带病的稻草秸秆在水稻田地周围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催发,会迅速产生分生孢子,再经过系列途径感染稻田;如果周围环境适宜,温度合适,该致病病菌通过发芽而导致水稻发病。

1.4.3 发病特点 水稻稻瘟病是由致病病菌经风、雨传播至水稻植株之上,逐渐发展成为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再次经风、雨传播引发第二次感染。还有一些情况,诸如病害秸秆较多,种子携带菌率高,不合理的施用氮肥,长时间让水稻处于深灌状态等,这些都会给水稻稻瘟病发病创造合适的环境。

2 水稻稻瘟病的病症辨别

2.1 苗瘟

该病症发生在种子发芽之后叶片长出1到2厘米的时候,病症表现为水稻苗发黄色或发灰褐色,致水稻幼苗干枯死亡。病稻苗基部呈现出灰、黑以及褐色3种颜色,其顶部呈现卷曲的状态死亡。

2.2 叶瘟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和个体抗病性的不同导致叶片呈现不同的表象,按照大小形状和颜色可以分为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和褐点型病斑。

2.3 节瘟

该病症多数发生在抽穗期前后,一般发病时大部分都是两三节会同时出现病症。染病之后,一开始会出现很小的褐色小斑点,之后褐色斑点会慢慢变大变为黑色,之后继续发展,使得水稻节处发生腐烂。

2.4 叶枕瘟

通常情况下,水稻叶鞘和叶片交界地带会存在叶枕瘟。一旦染病,水稻叶片将具有无定形且叶片上存在灰绿色斑点。一般来讲,叶枕瘟是水稻穗颈瘟出现的前提。

2.5 穗颈瘟

穗颈瘟主要在穗基部发病,发病部位呈褐色或灰褐色,从耳穗颈部向上向下蔓延,所以该病又被称作吊颈瘟。穗颈瘟是孕穗期后期至穗前期最容易受到感染的疾病,严重影响谷粒灌浆,影响谷粒的饱和度。

2.6 谷粒瘟

如果出现谷粒瘟,叶片端会有斑点出现,通常是不规则或者椭圆的形状。不过,部分水稻即便受到谷粒瘟侵袭,但是它的颖壳并无差异,但是护颖则会呈现褐色状态,种子极易被细菌侵袭。

3 水稻稻瘟病的致病因素

3.1 栽培条件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使用氮肥太多,会使得水稻秧苗体内游离氮含量过高而容易引起稻瘟病发病;其次,长期的深水灌会让水稻根部发育不好,降低水稻的抗病能力。

3.2 品种抗病性

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稻瘟病会不会大面积暴发和流行。一般来说,杂交水稻和不耐肥的水稻品种更容易感染水稻稻瘟病。当前,我国水稻品种大多数采用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这样的水稻品种如果大面积只栽种同一品种,会使得稻瘟病出现的概率增高。

3.3 适宜发病条件

据相关调查,稻瘟病发生的直接诱因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菌种的繁殖。相关环境因素中,湿度是对菌种繁殖影响最大的因素,气温20~30℃之间,湿度在90%以上,容易引发水稻稻瘟病。相反,如果空气湿度小于85%,还有温度高于32℃或者低于15℃,稻瘟病的发生概率会大大降低。

3.4 越冬病菌基数高

如果某地块中染病的水稻比较多,使得第二年感染率上升,因其携带病菌的种子所占百分比高、基数大,这也是造成稻瘟病发展的主要原因。

3.5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水稻稻瘟病蔓延的主要因素,苗瘟的发生概率与育秧期的天气是否低温多雨有关,叶瘟病的发生概率与水稻分蘖期的天气是否阴雨连绵有关,穗颈瘟病的流行与水稻抽穗期是否遭遇雨水天气有关。除此之外,稻田的地理位置,如果让稻田受到日光照射比较少,湿度比较大,也会引发稻瘟病的发生。

3.6 防治不力

做好水稻稻瘟病重在预防,根据水稻每个时期的状况和生长过程中的天气状况,做好稻瘟病的监测工作。而目前,大多数的农户对稻瘟病没有一个科学具体的认识,仅仅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教训去做防治工作,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错过稻瘟病最合适的防治时期。

4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对策

4.1 选用抗病品种

选取合适的抗病品种进行播种,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采用福尔马林消灭稻瘟病的病菌。在选择水稻的品种时,不要一直选择某一个品种,因为稻瘟病种群不断发生变化使得水稻的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也随着发生变化,所以要选用更好的优良品种。对于稻瘟病发生比较频繁的地区,应该合理的选择水稻品种,并进行科学的搭配。

4.2 消灭越冬菌源

水稻稻瘟病的病菌主要来源是携带病菌的水稻秸秆或者是携带病菌的水稻种子。消灭病菌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两点:一是做好携带病菌水稻秸秆的销毁工作,从根本上减少病菌来源,第二年春天杜绝使用一切带病稻草进行作业;二是对要播种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播种之前采用一定量的杀菌剂浸泡种子,以便清除水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4.3 改善田间管理

改善田间管理可以增强水稻秧苗的抗病能力,有效防止水稻稻瘟病发生。要对田地施足基肥,多施用复合肥,适当增加钾肥的补充,配合使用有机肥料。要充分考虑水稻的品种和气候的变化状况,根据水稻不同生长周期适量施肥,各种元素化肥相结合,从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尽量提前使用追肥,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水层的深浅要适宜,及时处理田间杂草,增加光照强度,保持田间通风。

4.4 谨慎药物防治

正确把握水稻每个生长周期的病虫害特点以及其影响,并做好及时的防治工作。在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过程中,针对化学药物的喷洒,一定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发病,严格的按照要求使用化学药物。首先在早期播种之前,采用三环唑进行种子浸泡,催发种子生芽;其次根据发病的关键时刻及时喷洒化学药物。各种药物用量严格按照农业指导或者药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切勿过量用药。根据水稻稻瘟病的具体情况,在水稻分蘖期开始用药1~2次,在水稻齐穗期再用药一次。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的药物有稻瘟灵和三环唑等治疗效果不错的药物,选择好药物对症下药,并掌握好用药量,用对时期,这样就基本控制了水稻的稻瘟病。

猜你喜欢
谷粒抗病性稻瘟病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食言者
谷粒和沙粒
食言者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