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师生课堂互动话语分析的实践探索

2024-01-08 10:23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研究院陈燕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观察点高阶本课

文/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研究院 陈燕

高阶思维是指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等高级认知过程。高阶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如何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师生课堂互动,成为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在综合拓展课堂师生互动话语中合理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主要试图通过课例的三个片段(对应为三个学习任务)解答研究问题:如何在综合拓展课上,通过师生互动话语,设计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培养的合理过渡?以此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本课例设计的整体概况

本课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Module 4 Past experiences 大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Keeping diaries helps us grow up.”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通过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并对教材内容及学情进行分析,本课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等设计如表1。

表1 Module 4 Keeping diaries helps us grow up 教学设计

二、课堂观察研究工具的使用

(一)观察点的选点说明

观察点A:指向思维发展的教师提问认知层次。这一观察点属于《课堂观察框架》中“教师教学”维度中的“对话”视角。基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可将教师的提问类型分为六个认知层次,即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评价性提问及创造性提问。在这六种提问类型中,前三种属于低认知层次的提问,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巩固新知;后三种属于高认知层次的提问,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观察点B:A/B/C(优秀生、中等生、潜能生)三类“焦点人物”的课堂三维表现。这一观察点属于《课堂观察框架》中“学生学习”维度中的“互动”视角。对“焦点人物”进行集中观察,是通过观测与记录焦点人物的学习行为、学习情绪和语言表达,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材料。在观察后根据记录、回忆、录像和录音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并通过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文字记录现场感受和领悟。由此分析三类“焦点人物”的课堂三维表现,结合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特点等,反思改进课堂教学。

(二)观察工具设计说明

本课例是一节综合拓展课,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观察A 组的六位老师,将其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2 人,分别观察和记录一个教学片段中“提问的认知层次”和“高、低认知层次提问的占比”两个要素。观察组B 的三位老师分别对三类“焦点人物”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辅助工具包括摄像机、录音笔、观测量表。

三、课堂观察师生课堂话语情况

本课主要学习路径:教师分享自身经历→通过日记范例学习→写作与分享→讨论写日记的意义,进行主题意义探究。

片段一:教师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促进学生共情,引发学生对教师经历的讨论。此环节学生活动为学生通过观看图片、阅读文字及倾听老师的分享,了解老师的经历;结合实际情况,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论教师的经历。通过观测我们发现A 类、B 类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课堂投入度高,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强。

片段二:学生通过观看《小屁孩日记》的片段视频和阅读一篇日记,理解语篇主要内容,完成补充信息的任务,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识别日记这种语篇类型及其结构。此环节学生活动为观看视频,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思考并推论Greg 写日记的意图。四位同学的发言内容丰富,贴合本节课的主题意义。

片段三:学生围绕“过去经历”这个主题,运用所学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过去经历,谈论并评价他人的过去经历,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有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其中第三位同学是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分享。同伴也是被观测的A类学生。A 类学生采用5W1H 提问的方式帮助第三位同学描述自己的经历。学生六略显羞涩与不自信,A类学生小声和同伴学生六共同回答,教师给予语言提示,帮助学生六建立信心。最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对学生六发言的经历进行评价,通过言语鼓励孩子:"To be brave to answer questions."

通过这个片段,可看出A 类学生能和善而坚定引领组员共同学习,他们整节课学习状态特别好,充当良好的倾听者、领导者、协助者和表现者的身份。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能让这类学生发挥自身的能量,帮助他人,提高自己。另外,教师还增加了学生对分享者的经历进行评价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回答问题“Why do we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others after keeping diaries?”时,由于时间关系,有9 位学生表达看法,句式多样,角度多元,十分贴合本课的主题意义。

两个具有递进性的高阶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学习Greg’s Diary 了解写日记的基本要素,并感悟写日记的价值和意义后,结合亲身经历,书写并分享自己的经历,理解经历是我们成长的财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四、结论

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团队认为,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综合拓展课特点和要求,除了突出其综拓性以外,还需满足全面性、代表性、生动性、个体性、真实性和实践性六个特性。

设计指向发展高阶思维的、走向深度学习的综合拓展课例时,教师可参考以下路径。

(一)单元整体设计,基于核心问题进行对话,激发探索性思维

全面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内容,以单元学习为整体,确定单元主题及核心概念,选择合适的单元组织者(大概念、大问题、大任务),通过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基于“逆向设计”理念设计具有真实性的评价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对话”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有关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在真实性和实践性的任务中实现思维的进阶。

(二)设计真实任务,师生话语嵌入,呈现连贯性思维

在布鲁姆教育目标理论指导下,设计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实践性的有进阶性的学习活动和评价任务后,通过驱动性问题,师生话语镶嵌在每个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在进阶的学习环节中通过高阶思维裹带低阶思维,实现高阶思维的进阶。

(三)联系真实生活,思维对话伴随,激活创新性思维

前面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稳固搭建语言知识脚手架,能通过言语描述事件回应教师,实现学生低阶思维的运用,在最后的学习环节中,学生除了体验运用高阶思维的愉悦,还需要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互动中进行移情,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学习的终极意义,从中达到学科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
观察点高阶本课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