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中课程思政的融入

2024-01-09 13:28李玉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堂育人

李玉玲

(阜阳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阜阳 236000)

引言

课程思政的本质其实就是立德树人。它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性工程。职业学校的教师要积极落实,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统一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中。把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从知识点上升为立德树人的“理”和“德”,关键在于贴切,要让学生产生共鸣,精神得到升华。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课堂,应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进行深入有效的挖掘,有机融合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

一、语文课堂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语文课堂,一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扎实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人文情操;二要引导学生树立目标,突出重点能力,进行有效训练,促进思维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视野下展开教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以更高的视角来反观自己、反观课堂,突破传统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大思政课”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打造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中职语文课堂。

课程思政建设要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把价值观的塑造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去,全面推进课程建设。课程思政也需要教师顺应变化,武装自己,区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杜绝灌输式教育。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它终将回归教学、服务于教学,要恰如其分地融课程思政元素于中职语文课堂中,就要重点解决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牢牢抓住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程的主渠道和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将专业思政教育目标一一分解为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筛选思政元素、优化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时政解析、热点分析,实现课前启迪、课中内化、课后深化。教师要坚持目标耦合,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基础课程的同向同行,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二、中职语文课堂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策略

(一)遵循教学规律,依据主题整合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课程讲解的初期以教材为纲搜集课程思政资源,力争使中职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应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准确把握小说情节,教师可帮助学生理解维护人的尊严与人权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特点的解读,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引导其崇德尚礼。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演绎课本剧等形式,传播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热爱与崇敬之情。除此之外,以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感知课文的同时,深入角色内心,体味不同人物的在心理上的变化。教学既创新、求真务实,又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层次清晰、分明,使教学目标得以充分融合与体现。

(二)根植于传统文化,赏析经典语文文本

在公共基础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首先要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只有融入师生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为提高语文学科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整合,让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升语文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育人成效。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到实处,应当形成教学浸润、专题开发和活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教会学生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拓展格局、提升境界、健全人格。

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荷花淀》一课,教师应该立足于本专业学生特点,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歌善舞的特长,设计表演《荷花淀》“夫妻话别”“助夫杀敌”等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妇女挚爱丈夫、勤劳淳朴、识大体明大义的人格魅力。中职语文课程要“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发挥学生专业优势,润物细无声地将课程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好思想价值引领,融会贯通。除此之外,《荷花淀》一课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幅画面创作绘画,让景物动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这美丽的水土养育的英雄儿女,找准景和人的契合点,打破以往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形象、可感的自然环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情景,传承中华文化。然后,教师在教学中完成对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传递,同时强化课程对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文化认同的价值旨归,从而达到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目的。所以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应用,不仅强调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什么。通过课程引导,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升华,陶冶情操,获得文化上的培养,产生爱国的情感,才能真正称之为有价值的课程思政,在课堂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育人实效。上述教学过程体现了鲜明的语文特色,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知识讲解中,一手抓语文知识,一手抓内在情感世界的培养,从而使课程思政与中职语文课程更好地融合,不断丰富中职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

(三)从课内到课外,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

时时皆思政,处处是课堂。课程思政的目标在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一项融教学理念、思维方式和育人路径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必须整体打通构建。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习内容的有机衔接,是中职语文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聚焦点。

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演讲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学习演讲知识要点,再组织学生到战役纪念馆重温浴血奋战的抗战历史。回到课堂的学生们,可根据个人的切身感受讲述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获。通过这样“明要点--观展览--讲感悟--提能力”的思路,多种学习方式互为补充,学习成效不断提级,形成教学的“复合叠加”效应。再如,教授口语交际中的自我介绍时,教师首先以各类比赛中获奖的自我介绍视频作为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体会语言表达的魅力。其次,各小组代表展示课前搜集的名人自我介绍,具体了解自我介绍包含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接着学生观看应聘节目选手自我介绍的片段,学习如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自己。最后,以“趣说自己”30秒自我介绍、模拟求职面试自我介绍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表达重点的口语技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唤醒学生对母语的兴趣和热爱,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为人处世的“德性”。综合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和思想素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总体上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内功,锻炼外功,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其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修养和思想素质的课程功能。

(四)借力于专业发展,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文化知识教育,还需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进行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培训。《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强调:中职语文课程意识形态属性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不同专业的语文课程思政也应具有鲜明的特色。

以汽修专业为例,在教授《棋王》时,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或间接描写主人公王一生的语句,提炼概括出其爱棋、迷棋,有棋品、讲棋道的形象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明确在汽修专业发展上也需形成坚守梦想、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汽修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这恰与主人公王一生的精神品质一脉相承。再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职业精神。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项链》是极好的教学范例。首先,教师可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这一情节线索,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然后,以“我眼中的玛蒂尔德”为主题展开讨论,全面理解以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当时法国社会的人物群像,引导学生在面对金钱诱惑时,像玛蒂尔德一样始终坚守人性中的诚实、勤劳;在面对挫折挑战时,要勇于担当。将课程思政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而且为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与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依托党史教育,完善课程活动载体

无论是课程思政新理念还是课程思政目标都把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文化认同放在首位,这也恰恰契合了党史教育中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旨归。

例如,以不同形式呈现红色故事,共同阅读与传播红色经典。通过将红色文化教育与主题班会、主题征文、诗歌朗诵、主题演讲、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的方式,有力实现每月有主题、每月有活动、每月有新成效。把红色基因渗透、厚植于教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内涵,是实现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的根本所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要体现中职特色,也要充分彰显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价值。教师既要做出详细指导,又要针对性解决教学困惑,以多种形式导入思政要素,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立好德树好人。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