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四字格看历史词汇演变

2024-01-10 01:43马启红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字格祁县太谷

□马启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四字格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到宋元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从元曲中可窥见一斑。元贾仲明《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元关汉卿《古调石榴花》:“当初指望无抛弃,谁想银瓶坠。烦烦恼恼,哀哀怨怨,哭哭啼啼,回黄倒皂,长吁短叹,自跌自堆。”语句常常是四字格连用,一气呵成,且“方言常语,沓而成章”[1],这些语言口语性强,浅显通俗、形象生动,有很强的生命力。因而宋元时代的语言成为近代汉语承古启今的重要环节,与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的渊源关系表现尤为突出,四字格以及四字格中的许多词汇至今仍保留在某些方言之中。

文章以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主要涉及忻州、太谷、祁县、文水、临县、运城)四字格为载体,同时与现代汉语通语作比较,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考察一些历史词汇的演变状态。

一、通语中不用,在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中共存的基本词汇

方言和现代汉语通语虽然同属一种语言,但二者的词汇发展变化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方言词汇新陈代谢的情况较为复杂,也较为缓慢。下面这些历史词汇在现代汉语通语中已不再使用,但在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中共存,且在方言中作为基本词汇使用。

(一)山西方言沿用宋元语言关于人行为动作的词汇

①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

②拜的拜,跪的跪,那一个敢挨挨拶拶纵喧哗?(元·高明《琵琶记》第十五出)

挨挨拶拶,即挤来挤去。今通语已不再使用,但山西方言依然保留此词,比如太谷方言“你俩个坐得挨拶住些/挨拶住放麻袋/你的外“兀个”的合音字儿挨拶得太近”,意义也为挨挤,只是方言中没有AABB重叠形式。

【杴瀽筛扬】——【瀽】太谷、祁县

①这般风雪程途,雪迷了天涯路。风又紧,雪又扑,恰便似杴瀽筛扬,恰便似捋绵扯絮。(元·高文秀《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二折)

②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③只要你温夫人略肯心回,便瀽到一两瓮香醪在地,浇到百十个公服朝衣!(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

杴瀽筛扬,用于形容风雪交加之状,风雪如同用锨铲起来倾倒,有如用筛子筛扬。《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瀽,瀽水也。”“瀽”为倾倒之义,从例句中“瀽香醪”“瀽浆水饭”“杴瀽(雪)筛扬”可见,“可瀽”之物浓稠度逐渐加大。在山西方言并州片(晋中)一带,往碗里盛米饭为“瀽”,早以前山西晋中一带,只吃捞饭,将小米煮至八九成熟,然后连汁捞出,倾倒于另一铁锅中,接着再焖一会儿。捞饭较粥浓稠一些,但不及如今的米饭干,因用“瀽”,只是后来时兴吃米饭,也依然用“瀽”。

【拈椎竖拂】【镜里拈花】——【拈】太谷、临县

①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宋·黄庭坚《沁园春》词)

宋·戴侗《六书故》卷十四:“拈,奴廉切,指摄也。”宋元语境中的“拈”指摄、捏、摆弄之义,在现代汉语通语中仍在使用,如“拈弓搭箭”“拈弄”“拈花惹草”,但都作为词素,已不被当作单音节词使用。在太谷和临县方言中,依然作为单音节词使用。如:

②足儿不拈不手儿拈不是手乱捏就是脚乱动,就不能叫你娃停停地。(太谷)

③跌到地上咧,拈起来。(临县)

【弥弥紬紬】忻州【弥弥补补】忻州——【弥紬】忻州【弥对】忻州【弥】临县、忻州、运城

忻州方言“弥弥紬紬、弥弥补补”,形容衣物用多块儿布缝成,或打了很多补丁。双音节词“弥紬、弥对”指布缝合在一起。如:

①他行家未会儿那时候可困难哩,娃娃们穿哩衣裳都是他婆姨弥弥紬紬哩做成哩。(忻州)

②再弥紬些儿才够做件子衣裳。(忻州)

③未两圪垯块布弥对在一带儿一块能做一条裤儿。短你的钱,以后弥对下还你哇。(忻州)

弥,缝合,补救。《广雅·释诂二》:“弥,缝也。”又“弥,合也。”《易·系辞上》:“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孔颖达疏:“弥谓弥缝补合。”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临县、忻州、运城方言都保留了“弥”缝合、补救之义。

紬,抽引,引出。《释名·释采帛》:“紬,抽也,抽引丝端出细绪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李善注引《字林》曰:“紬,引也。”忻州方言“弥紬”表达了“缝合”的动作。通语中已不再使用。

(二)山西方言沿用宋元语言关于性状的描述词语

宋元语言中关于性状的描述词语一般难于理解,有的字还使用了同音替代,对人们的认知造成困难,好在有方言作为佐证。

【急张拘诸】【急獐拘猪】——【受张料急】忻州【急张】太谷、祁县

①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

②我与你便急章拘诸慢行的赤留出律去。(元·孟汉卿《魔合罗》〈臧本〉第一折)

③为甚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

④諕的我心儿胆儿,急獐拘猪的自昏迷。(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

“急张拘诸、急章拘诸、急张拒遂、急獐拘猪”形容人忐忑不安的样子。几种写法均可能为同音替代。“急獐拘猪”使用了并列结构“急獐”“拘猪”,“拘=猪”在晋中地区指“种猪”,“拘”为同音替代的入声字。结构的并列意味着语义的重复强调,以“急獐”与“拘猪”的慌乱不安喻指人的局促不安;但如果是“急张拘诸”,只能通过“急张”来理解四字格整体语义,“急张”在晋语太谷、祁县方言中形容人性格急躁,做事总是着急忙慌的样子。“拘诸”无法按字面义理解,或许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交融时人们使用的记音字。但无论哪种写法,在山西方言中都能得以理解。如太谷方言“你急张甚”;忻州方言四字格“受张料急”,形容人很紧张地做事情。

【熰烟灺火】【黑塔灺火】——【灺】太谷、祁县、文水、临县、忻州

①银烛灺,玉山颓。(宋·袁去华《思佳客·王宰席上赠歌姬》)

灺,熄灭。《说文》:“灺,烛灭也。从火,也声。”《广韵》徐野切,上马邪。太谷方言即可单用,又用于四字格“熰烟灺火”“黑塔灺火”中。如:

②火灺咧。把灯呆=弄灺(关灯)。

③喃,黑塔灺火火炉完全没有了火星了吧。正月一过,黑塔灺火。

通语中说火要“灭”,如“把火灭了”;说灯要“关”,如“关了灯”;说蜡烛要灭,如“灭了蜡烛”。而在太谷、祁县、文水、临县、忻州方言中三者都用“灺”,而不用“灭”。

【骗口张舌】【片口张舌】——【多嘴喢】太谷、祁县、文水

①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

②使不着你骗口张舌,枉念的你文竭。(元·关汉卿《单刀会》(徐本)第四折)(元刻本作“片口张舌”)

【窄窄别别】——【窄愊】太谷、祁县、文水

①厅独卧房儿窄窄别别,有甚铺陈。(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

②这闺舍窄窄愊愊地,甚家具也摆不上。(太谷)

③这地方太窄,放不开大桌子。(祁县)

元曲《调风月》中写作“窄窄别别”,表地方窄小。其中“别”是同音替代字,地方窄小,一般给人的感觉就是满胀、憋屈,因而本字疑可为“愊”。愊,《集韵》弼力切,职部。《广雅·释诂一》:“愊,满也。”

【兀兀秃秃】——【兀秃】【兀秃秃】运城、介休

①我如今可酾些不冷不热,兀兀秃秃的酒与他吃。(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

在《宋元语言词典》[1]和《元语言词典》[2]中,将“兀兀秃秃”分别解释为“半暖不热的”“不凉也不热”。在《金元戏曲方言考》[3]也释为“不冷不热,〔按〕今昆明有此俗语,读如乌突。”三本词典释义相同,但其实有误。

运城方言将“不新鲜,发馊的水、饭、酒”俗称为“兀秃”,如“这开水是昨天打的,兀秃了,不要喝”。再如介休方言干调秧歌《顶嘴》中有一句“早知道你是一个兀秃秃的这蛋,我当一辈子的尼姑好不来安然”。“兀秃秃的这蛋”也是在强调“不新鲜,发馊”。

【忙忙劫劫】——【忙忙忦忦】太谷、祁县【紧忙失忦】太谷【搭忙忦】太谷【受张忦】太谷【忙忦】太谷、祁县、临县、忻州

①朝朝日日,忙忙劫劫地。待得一晌闲时,又却三春过了,何如对花沈醉?(宋·曹组《扑蝴蝶》词)

忙忙劫劫,义为忙忙碌碌,着着急急。实则《扑蝴蝶》中“劫”应为“忦”。忦,着急。《广韵》古黠切,入黠见。山西方言保留入声,与“劫”同音。《类篇·心部》:“忦,急也。”“忙忦”“搭忙忦”“受张忦”“紧忙失忦”皆形容时间紧迫,做起事来着急忙慌的。

【慕里气古】运城——【慕古】运城、文水【慕古虫】运城

①包龙图往常断事曾著数,今日为官忒慕古。(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

元·李冶《敬斋古今注》中有:“今人以不达权变者为慕古,盖为古而不今也。”“以不达权变者为慕古”,有拘谨古板之意;“古而不今”概指人糊涂呆板。运城方言有“慕里气古”“慕古”“慕古虫”之说,即指人木头一般,糊里糊涂,反应迟钝[5]。如:

②这娃很慕古迟钝。(运城)

③你就是个慕古虫迟钝,不机灵。(运城)

④娃睡得慕里气古糊里糊涂。(运城)

文水方言也用“慕古”,指人瞌睡时糊涂的状态,如:

⑤孩儿慕古的来啦,引上孩儿睡觉的吧。(文水)

⑥你刚家刚才打电话兀会儿,我正慕古的来啦,甚也想不起来啦。(文水)

二、宋元语言、太谷方言、现代汉语通语中都使用,但通语中出现语义缺项,山西方言承宋元语言使古义保留至今

词汇是个系统,词义也是个系统。很多词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多种意义,这些意义不是零散的、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构成一个系统。词的词义包括多个义项,在历史演变中,方言中或许保留了更多的义项,而在通语中出现缺项。也即“词在概念场中的位置”,并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某一概念域或概念的背景上,词汇分布的重叠和缺项是常见的事[4]。

下面这些(字)词,在宋元语言、太谷方言、现代汉语通语中都使用,但通语中出现语义缺项,山西方言承宋元语言使古义保留至今。

【担腿动足】——【担】太谷、祁县、临县、文水

①担腿动足就得花钱。(太谷)

②担腿动足地,不能老实些儿。(太谷)

担,举,抬。宋·戴侗《六书故》卷十四:“担,丁但切,拂之重也。楚辞曰:‘意恣睢以担挢。’居桀切。朱子曰,担挢,轩举也。”可见“担”“挢”“轩”皆有“上举;翘起”之义。《管子·七法》:“担竿而欲定其末。”《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却说邵氏取床头解手刀一把,欲要自刎,担手不起。”

今山西诸多方言点“担”所带宾格限于人体部位“得脑、胳膊、手、腿、足”。四字格“担腿动足”泛指人的行动。

【拾头闯脑】太谷——【拾】太谷、祁县、文水、忻州、临县

①一天拾头闯脑地,就不能稳当些儿。(太谷)

②不识抬,坐的轿儿里拾出来。(太谷)

拾头闯脑,形容人走路迅疾,不顾前方状况就往前闯。“拾”,起身冲出去(过去)。宋·戴侗《六书故》卷十四:“拾,是执切,掇敛也。……又记曰:与客拾踊,曰妇人奔丧与主人拾踊。”这里“拾”与“踊”意义相近。如:(宋惠莲)一头拾到屋里,直睡到日沉西。(《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太谷、祁县、文水、忻州、临县方言均使用“拾”的“拾踊”义,通语中“拾”已无此用法。

【细吃细喝】太谷——【细色】太谷【细局】运城【细吃吃】祁县

①左右,收拾行装,辆起细车儿,小官同夫人往衡州赴任去。(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

②上于阁子库取赐五两数珠子一号,细色北缎十匹。(《武林旧事》第七卷)

③这疙瘩料子刚细色嘞。(太谷)

④这个人长得细局白净、细腻。(运城)

细,精美,精良。唐·李白《对酒》:“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旧唐书·职官志》三:“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细马称左,粗马称右。”古汉语称上等饭食为“细食”,如《太平广记》卷三五一苏太玄条:“将一分细食致夫前曰:此饭曷若人间过军者?”上等好酒为“细酒”,《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肥羊细酒般般有。[5]”太谷方言称制作精美的上等饭食为“细吃细喝”,如“细吃细喝给你准备上,就等你上门嘞”;祁县方言则称为“细吃吃”。

例②③中“细色”为宋元语言与太谷方言共有的词汇,指制作精美的丝绸或布料。今通语中“细”无“精美,精良”义。

【气夯破肚】【气夯胸膛】——【夯】运城

①气夯破肚,别人怎又不敢提。(元·关汉卿《诈妮子》第三折)

②这厮便倚弱凌强,心粗胆大,怎敢来俺庄上,不由得气夯胸膛!(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

“夯”之本义为“打夯”,元曲及今之运城方言均作“胀满”解。运城方言食之过饱谓之“夯”,生气过甚亦谓之“夯”。如:

③他回来美美夯了一顿就走了。(运城)

④她的气话夯得老人心口疼了几天。(运城)

“夯”在通语中没有此义,可见方言的释义可增加或丰富宋元语言四字格的语义。

【刁风拐月】——【刁红抢黑】忻州【急刁百搲】晋西北【刁功摸夫】晋西北【刁来突去】忻州

【刁天决地】——【刁刁野野】忻州【刁野】忻州

两组四字格分别为“刁”的两种不用语义;第一组“刁”,在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中均指“抢”,如:

①从今后牢收起爱月惜花心,紧抄定偷香窃玉手,刁风拐月偷情的隐语,畅好是没来由。(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

②吃东西要互相让从谦让,不要刁红抢黑哩。(忻州)

③那个人急刁百搲的,学得可不顺眼哩。(晋西北)

④我刁来突去挤时间就把二亩玉茭子锄完唡。(忻州)

“刁”的宾语多样,可“刁风”,可“刁红”,可“刁功夫”。“刁”之抢义,又引申出凶悍、野蛮之义,如:

①喫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话不投机,看不的乔所为,歹见识,刁天决地形容勇悍,凶狠,早难道气昂昂后生可畏。(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

②二愣子说话做事刁刁野野蛮横粗野哩,谁也不喜见喜欢他。(忻州)

③兀女人可刁野哩,你千万不要招惹她。(忻州)

通语中,“刁”之“抢”义已不再使用。

缺项是任何语言都会存在的,在一个历史时期,某个概念可能有一个相应的词对应,而在另一历史时期,也可能出现词汇缺项。一个词或义位的消失,可能引起概念场上分布的变化(引起相关词的重新分布),也可能不引起概念场上分布的变化(只是原来的重叠位置上减少一个词,或者留下一个缺项)[4]。

三、结语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消亡而消亡。宋元时代虽已成过往,但宋元语言没有完全消失,有不少词语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他们的语音、词义、词性都没有变化,这反映了语言的继承性和稳固性。把这些词语找出来,并加以归纳研究,对方言词的来源、变化轨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讲,语汇(四字格、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减缓或阻止了词汇的新陈代谢,因而我们能够凭借语汇的稳固性,考察古词语存活于语言中的形态;凭借语汇的传承性,倾听古词语的古音古韵。

注:

①本文方言发音人:马启红(太谷)、赵育丰 贺树刚(祁县)、王堉程(文水)、张光明 郭子涵(忻州)、李淑珍 王小芳(临县)、朱伊文(运城)。另运城方言引例部分来自王雪樵《河东方言语词辑考》一书。

②本文宋元语言四字格取自龙潜庵编著《宋元语言词典》和刘坚、江蓝生主编,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编著《元语言词典》。

猜你喜欢
字格祁县太谷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图片新闻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