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2024-01-11 07:06吴晓梅叶美锋吴飞龙徐庆贤林代炎
福建农业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终末草鱼饲料

吴晓梅,叶美锋,吴飞龙,徐庆贤,林代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3)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俗称草鲩、鲩鱼等。因体型较大、可食部位多、生长快、养殖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草鱼产量达582.99万t,是我国淡水养殖区域最广、规模最大的鱼类品种[1-2]。草鱼是典型的食草性鱼类,通常以水草、植物性饵料为食,其饲料消耗量在我国淡水养殖饲料使用量中位居前列[3]。因此,利用水草替代部分草鱼饲料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L.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是一种多年生的沉水植物。因其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对水体氮、磷具有较强的富集性,常常作为水体净化先锋植物[4-5]。狐尾藻在我国南北各地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钙、锰、锌等矿物元素与多种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活性成分,是优质的青饲料原料[6]。因此,将水体净化后的狐尾藻加工作为青饲料用于动物饲养,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氮磷浓度,净化水体,还能为动物提供饲料原料,降低喂养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吴飞等[7]利用绿狐尾藻作为添加剂饲养肥育猪发现,饲粮中适量绿狐尾藻可改善猪肉品质、降低平均肥肉厚度。何舟等[8]报道将穗花狐尾藻替代鼠尾藻喂养刺参幼参,当穗花狐尾藻添加60%时,可以提高刺参生长率。由此可知,狐尾藻是一种潜力无限的新型饲料原料。然而,有关穗花狐尾藻在草鱼饲养中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基于此,本试验以草鱼为对象,研究穗花狐尾藻不同添加比例对草鱼生长与肌肉品质影响,同时检测鱼肉安全性,为穗花狐尾藻在草鱼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草鱼:选择450尾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草鱼,平均初始体重为(18.96±0.09)g。购买自福建省福州市淡水鱼苗场。

(2)穗花狐尾藻: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服务基地养殖尾水净化塘培养穗花狐尾藻,经收割后去除杂质清洗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分留存。穗花狐尾藻营养成分含量具体为:粗蛋白16.56%、粗纤维20.78%、粗脂肪1.87%、粗灰分18.56%、全磷2.19%和钙2.05%。

1.2 试验饲料

以秘鲁鱼粉、发酵豆饼、菜粕和棉粕为蛋白质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草鱼基础饲料,其具体成分见表1。穗花狐尾藻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CK)、5%(M1)、10%(M2)、20%(M3)和30%(M4)。穗花狐尾藻粉等比例替代基础饲料,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揉匀,用小型饲料加工机制成2 mm颗粒料,60℃烘干后冷藏备用。基础饲料成分见表1。

表1 基础饲料配方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树兜基地进行。试验前,用高锰酸钾(20 mg·L-1)溶液对养殖圆桶(直径1.0 m)进行消毒,用氯化钠(2.5%)溶液浸泡试验鱼15 min,再将试验鱼放入圆桶中暂养2周,暂养期间每日上午9:00和下午16:00投喂自行配制的基础饲料各1次。试验共设置5组,每组3个重复,每桶放30尾草鱼,投喂时间为上午9:00和下午16:00。每日按体重的3%投喂,根据草鱼每日摄食情况作相应调整。饲喂期间,水体24 h不间断充气,溶解氧>5.0 mg·L-1,pH为7.2~7.8,水温为23~26℃,养殖周期为56 d。

1.4 指标测定

养殖结束后,停食24 h,统计每个养殖桶内草鱼数量并称总重,计算相对增重率(WGR)和饲料系数(FCR);每个养殖桶随机取9尾鱼,测体重和体长,计算肥满度(CF);

存活率(Survivalrate,SR,%)=试验结束时鱼尾数/试验初始时鱼尾数×100

增重率(Weightgainrate,WGR,%)=(终末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100;

饲料系数(Feedconversionratio,FCR)=平均摄食量/(终末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

肥满度(Conditionfactor,CF)=100×终末鱼体重/终末鱼体长3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10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结束后各组草鱼成活率为92.77%~98.45%,各组草鱼肥满度为1.88~2.07,各组差异性不大,但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各处理肥满度都略高于对照组(1.88),说明添加穗花狐尾藻粉能提高草鱼的肥满度。随着穗花狐尾藻粉添加量增加(0~10%),草鱼终末平均体重增加,当穗花狐尾藻粉添加量持续增加(20%~30%),草鱼终末平均体重有所降低,但都高于对照组,在穗花狐尾藻粉添加量为10%,草鱼终末体重达到最大80.24 g,增重率为323.43%,相比对照组提高了64.99%。M1处理和M4处理,草鱼终末体重差异不显著,分别为73.19 g和72.76 g,其增重率相比对照组提高了29.83%和23.10%。试验结束,各组草鱼饲养系数为CK>M1>M4>M3>M2,对照组CK饲养系数最高1.56,M2饲养系数最低1.32。在试验过程添加穗花狐尾藻粉的试验组草鱼抢食迅速,食欲旺盛,可见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对草鱼可起到一定的诱食作用,提高草鱼的增重率。

表2 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2.2 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对草鱼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各组草鱼肌肉水分相比对照组有所减少,降低了1.2%~3.3%,M2处理草鱼肌肉水分占比最低,为76.23%,各添加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组之间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各处理草鱼肌肉粗蛋白含量略高于对照组,M2处理草鱼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19%。

表3 不同处理对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影响

2.3 添加穗花狐尾藻粉饲养草鱼安全性

本试验所用穗花狐尾藻来源于生猪养殖基地养殖废水水生植物净化塘,对养殖尾水净化后收割所得穗花狐尾藻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草鱼饲养利用。试验结束,对饲养草鱼(选择最大添加量M4处理饲养鱼)进行检测,其挥发性盐基氮、总汞、镉、铬、铅和总砷含量见表4,所测项目符合淡水鱼卫生标准中对重金属限量值GB2736-94《淡水鱼卫生标准》及GB31650-2019《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表4 草鱼安全性检测

3 讨论

狐尾藻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动物必需的脂肪酸,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添加剂[6]。吴飞等[7]利用狐尾藻作为植物蛋白饲料饲喂猪,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狐尾藻可以提高生猪的繁殖性能同时改善猪肉的品质。何舟等[8]利用穗花狐尾藻饲养刺参,研究发现穗花狐尾藻粉添加量为60%时,可以提高刺参的消化酶活性,促进其生长。本试验穗花狐尾藻粉对草鱼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似,在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粉对草鱼幼鱼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当添加水平为10%时,草鱼的增重率显著提高,而饲养系数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穗花狐尾藻含有种类较齐全的营养活性成分,且其蛋白质中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组成较合理,纤维素含量较为适宜,更容易被草鱼吸收、利用[9-10]。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可解决植物蛋白营养价值低,达到“氨基酸的互补作用”的目的,满足草鱼生长要求。另一方面可能是穗花狐尾藻适口性好,能提高草鱼食欲,降低饲料消耗,且穗花狐尾藻含有促生长因子能增强草鱼机体免疫力,促进草鱼的健康生长[11]。但是,本试验中,当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粉水平大于20%时,促生长作用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穗花狐尾藻中粗纤维含量比较高,其营养价值相当于紫花苜蓿[12],饲料中过高的纤维素水平会影响草鱼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13]。因此,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穗花狐尾藻粉能够促进草鱼的生长,但添加剂量超过20%时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鱼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直接影响鱼肉的营养品质,蛋白含量的高低同肌肉营养品质成正比。水分含量太高,鱼肉品质相对下降[14]。本试验中,穗花狐尾藻添加量为10%的试验组草鱼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黄文庆等[15]研究结果一致。虽然饲料中添加穗花狐尾藻粉草鱼鱼肉的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但明显降低肌肉水分,说明将穗花狐尾藻粉作为添加剂配合饲料原料可以适当地提高草鱼肉质。

狐尾藻对水体环境中氮、磷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通常作为养殖尾水净化先锋物种。收割的狐尾藻具有较高含量的粗蛋白、粗纤维等物质,是动物饲料的优质原料。本试验中将养殖尾水净化后穗花狐尾藻加工为粉体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草鱼,所获草鱼经过检测,其挥发性盐基氮、总汞、镉、铬、铅和总砷等含量符合相关卫生标准限值,这说明穗花狐尾藻作为饲料原料饲养草鱼是经济、安全可行的。

4 结论

收割净化养殖尾水的穗花狐尾藻,经加工为狐尾藻粉,作为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原料可促进草鱼生长,降低其肌肉水分含量,改善肌肉营养品质,且饲养草鱼的挥发性盐基氮、恩诺沙星及重金属等指标符合标准。综合考虑,草鱼饲料中穗花狐尾藻粉添加水平以不超过10%为宜。

猜你喜欢
终末草鱼饲料
见证!草鱼、加州鲈再度崛起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粤海饲料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屋檐下的小草鱼
饲料Ⅱ个股表现
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观察
腓动脉终末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