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性的效果

2024-01-11 02:50孔祥来刘新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

孔祥来,刘新玲

1. 滕州市姜屯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站,山东滕州 277521;2. 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外科,山东滕州 277533

手卫生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对自身手部采取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以清除和减少细菌的措施,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方式[1-3]。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消毒处理可以降低院内30%~40%的交叉感染和耐药菌感染[4-5]。但是以往医院内部对于卫生消毒问题往往“形式上重视,实际上轻视”,尤其是手卫生消毒[6-7],大部分医务人员手部清洁意识良好,但消毒意识较差,而且消毒方式也并不科学,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8-9],从而加剧了医院手部细菌传播,给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采取合理措施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极为重要。为观察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性的效果,以滕州市姜屯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站选取的30 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于2022 年1—6 月采取常规方式手卫生消毒,及于2022 年7—12 月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手卫生消毒,对比手卫生消毒依从性、手卫生消毒正确性、院感防控水平评分和管理质量评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30 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及消毒方式分组,2022 年1—6 月采取常规方式手卫生消毒,记为常规组;2022 年7—12 月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手卫生消毒,即管理组。常规组和管理组医务人员为同一批次人员,其中女25 名,男5 名;年龄24~52 岁,平均(38.11±3.24)岁;工龄1~26 年,平均(13.51±2.18)年。医务人员均为医院正式员工,已通过实习期。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医院传统手卫生消毒方式,发放手卫生消毒操作册,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培训,学习手卫生正确消毒方式,加强医务人员清洁与消毒意识,减少院内手部细菌引发的感染。按照常规手卫生清洁消毒流程对护士手卫生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纠正。

管理组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情况调查:自制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医务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了解与认知,结合往日实际操作情况,针对性制订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和存在问题的一致性。②培训管理:定期开展手卫生消毒培训,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理论知识,再积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同时,制订规范的手卫生消毒流程与标准,鼓励大家互相督促与学习,共同成长,积极响应手卫生消毒。除此,加强硬件管理,划拨专项资金用以院内手部消毒剂配置,使用刺激性低、科学的消毒剂,增强医院人员手部保护和操作便捷性,降低部分医务人员抵触心理。③手卫生消毒依从性评估:成立专门的质量小组,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执行过程,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如有多次不合格人员,安排重新进行手卫生消毒基础理论学习。考察工作应当落实到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全面质量控制,例如护士在进行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时,是否按规定进行手卫生消毒,在为患者更换敷料、配置药物等过程中,是否按规定进行手卫生消毒等。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医疗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性。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标准[10]执行。手卫生依从率(%)=实际执行手卫生消毒时机数/应执行手卫生消毒时机数×100%。

②对比两组医疗人员手卫生消毒正确性。正确是指在手部消毒过程中严格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均匀涂抹消毒。手卫生正确率(%)=正确手卫生消毒时机数/实际手卫生消毒执行时机数×100%。

③对比两组医疗人员院感防控水平评分。医院自制问卷,包括基础医疗、消毒隔离、无菌操作、院内感染4 个科目,每个科目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防控效果越佳。

④对比两组医疗人员管理质量评分。医院自制问卷,分为手卫生理论、手卫生意识、手卫生操作3 项,每项30 分,分数与管理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手卫生消毒依从性、手卫生消毒正确性)用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性对比

管理组医务人员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性对比

2.2 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正确率对比

管理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正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正确性对比

2.3 两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水平评分对比

管理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水平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水平评分对比[(±s),分]

组别常规组(n=30)管理组(n=30)t 值P 值基础医疗90.21±2.87 93.88±3.02 4.825<0.001消毒隔离93.45±2.67 96.22±2.99 3.785<0.001无菌操作90.01±4.13 96.08±3.06 6.468<0.001院内感染93.89±3.44 96.72±2.79 3.500<0.001

2.4 两组医务人员管理质量评分对比

管理组手卫生理论、意识与操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医务人员管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医务人员管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常规组(n=30)管理组(n=30)t 值P 值手卫生理论26.58±2.11 28.34±2.16 3.192<0.002手卫生意识25.33±2.67 27.56±2.09 3.602<0.001手卫生操作24.77±2.49 26.89±2.23 3.474<0.001

3 讨论

医院感染大部分属于接触传播,而医务人员手部病原菌往往是医院感染极为常见的传播媒介[11-12],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控,将会导致大规模感染事故出现,加剧医患矛盾,引发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和医院的发展前景[13]。目前来说,临床医务人员对于手卫生消毒执行并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管理方式[14-15]。本文推荐全面质量管理措施,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其中,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覆盖临床诊疗全阶段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16-18]。全面管理措施可以不断完善院内手卫生消毒体系,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医院管理与服务水平,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依从效果;管理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正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方式,提高正确率;管理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水平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护人员工作交叉感染风险,提升医院防控水平,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管理组手卫生理论评分、手卫生意识评分、手卫生操作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学习意识和操作意识,提高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过程中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培训与学习,提升消毒依从率和操作正确率,进而提升医院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临床意义深远。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卫生与健康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卫生歌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