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士中的应用研讨

2024-01-11 02:51石晓华伍田田马格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肿瘤科组员总分

石晓华,伍田田,马格平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湖南永州 425000

护理服务的范畴正在逐步细化和拓宽,护理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更多,目前的护理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护理领域的发展以及在职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随着护理服务朝着多元化、高质量以及人性化的方向上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护理管理相关人员所需重点关注的问题[1]。为了积极地适应医疗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医院应对护理资源充分、科学地运用,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2]。基于此,本文将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5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14名,分析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本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14 名,男4 名,女10 名;护士年龄31~42 岁,平均(35.16±2.28)岁;工作年限3~8 年,平均(4.13±0.13)年;其中本科8 名,专科6 名。依照对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两组,2022 年1—8 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管理前,2022 年9 月—2023 年5 月实施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为管理后。管理前后为同一批护理人员。

1.2 方法

1.2.1 管理前 常规护理管理,运用本院中以往的管理方式对护士管理,严格地检查护理服务落实情况,使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性改进。医疗机构的护理部门会与各个科室的护士长共同实施两级的护理管理方法,包括安排工作、进行工作轮换等。责任护士根据常规的临床诊疗和分诊标准对重症患者进行分诊,患者到医院后及时抢救,护士根据医师的要求配合完成救治工作。

1.2.2 管理后 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1)成立小组:①设计出管理架构,以护士长为首,其下设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各组均需推举护理组长一名,组长下面为组员,组员之下为新进的待培训组员,从而形成四位一体护理管理的架构。②分层设计。主要分成四个层面:第一为依照工龄实施分层;第二为按照学历实施层次搭配;第三是依照职称结构实施搭配;第四是按照管理幅度针对性设计。各个组的组长都需经由在肿瘤科室临床工作>6 年的护士,需具备初级以上职称,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具备较强的组织力和管理力。组长要自己管理辐射范围之内的3 名骨干护士管理,要求组内的成员为临床工作超出3 年,具备护士亦或是护士职称的护理人员,学历需为大专及以上,具备较强的指导力。各名骨干组员需帮助和指导1 名组员,组员则是新进的工龄<1 年的护士,亦包含正式入职与规培护士。(2)职责分配:将小组作为单位,需将床位管理落实到各个组员的工作中,开展责任制全面护理。各个组内的组长都需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监管作用,做好护理质量管控,组内成员需协调工作。骨干组员和组员均需对所管辖的床位在职护理人员全面、针对性的护理。骨干组员亦需辅助和指导组内成员对管床的在职护理人员完成疗护。(3)运转模式:护士长需做好总体质量控制,实施评比和分析,选取三组内质控比较优良的护士,给予其表扬和鼓励,将其立为学习的标兵。更需定期的对三组内的管理床位对调,各组内的组长需对各组实施质控管理。

1.3 观察指标

肿瘤科护士护理质量得分:运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量表评估,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应急检查、护理安全、病人满意度维度分析,各维度总分100 分,分数高护理质量高;肿瘤科护士素质:运用本院自制的护士素质调查量表评估,从病情评估观察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规范动手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总分维度分析,各维度总分20 分,分数高护士素质高;护士核心能力:运用自制的本院核心能力调查量表评估,从批判性思维和科研、领导能力、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和法律条目、专业发展、教育和咨询、总分维度分析,各维度总分42 分,分数高核心能力高;肿瘤科护士职业认同感:运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从总体社会说服(总分12 分)、职业自我概念(总分35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总分18 分)、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总分20 分)、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总分12 分)分数高职业认同量高。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管理后,肿瘤科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管理前(n=14)管理后(n=14)t 值P 值基础护理86.76±2.41 91.06±2.07 5.064<0.001专科护理86.27±3.22 92.23±2.34 5.602<0.001病房管理82.47±1.88 96.33±1.74 20.245<0.001护理记录85.26±2.02 90.83±1.76 7.779<0.001健康教育87.69±1.36 96.46±1.81 14.494<0.001应急检查86.67±2.60 94.69±2.66 8.068<0.001护理安全86.72±1.38 96.68±1.14 20.820<0.001病人满意度83.44±1.36 90.82±1.67 12.821<0.001

2.2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比较

管理后,肿瘤科护士综合素质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比较[(±s),分]

组别管理前(n=14)管理后(n=14)t值P值病情评估观察能力14.26±1.62 16.03±1.75 2.777 0.010临床护理工作能力15.68±1.35 17.46±1.71 3.057 0.005规范动手能力15.37±1.10 17.78±1.72 4.417<0.001专业知识掌握能力12.02±1.37 15.57±1.14 7.453<0.001应变能力16.44±1.36 17.72±1.67 2.224 0.035沟通表达能力17.17±0.23 18.06±0.17 11.643<0.001人文关怀能力17.35±0.44 18.71±0.46 7.994<0.001总分120.35±1.78 130.47±1.77 15.084<0.001

2.3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

管理后,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s),分]

组别管理前(n=14)管理后(n=14)t 值P 值批判性思维和科研36.81±1.73 39.83±1.83 4.487<0.001领导能力38.23±3.31 40.20±0.26 2.220 0.035临床护理36.73±1.28 38.75±1.32 4.111<0.001人际关系36.53±1.32 38.82±1.35 4.538<0.001伦理和法律条目36.78±1.26 38.81±1.56 3.788 0.001专业发展37.88±2.33 39.86±1.12 2.866 0.008教育和咨询33.78±2.31 35.80±2.33 2.304 0.029总分272.31±10.38 285.66±3.78 4.522<0.001

2.4 两组护士职业认同感比较

管理后,肿瘤科护士职业认同感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职业认同感比较[(±s),分]

表4 两组护士职业认同感比较[(±s),分]

项目社会说服职业自我概念社会与自我反思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管理前(n=14)9.36±0.54 31.87±0.14 10.47±0.53 12.72±0.42 8.87±0.48管理后(n=14)10.54±1.67 33.83±1.14 12.12±2.18 15.58±3.42 10.38±1.54 t 值2.516 6.385 2.752 3.106 3.503 P 值0.018<0.001 0.011 0.005 0.002

3 讨论

本研究中,发现管理后肿瘤科护士护理质量得分、核心能力均高于管理前(P<0.05),证实分层责任制的护理小组管理方式可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与核心能力,主要是因为对小组内实施分层设计,处于护理架构内将传帮带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由高资历的护士帮助和扶持低资历的护士逐步成长,要求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护士指导与辅助业务能力比较弱的护士,使得组内的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可以持续性地改进和提升,增强其核心能力[3]。同时分析结果发现,管理后护士综合素质高于管理前(P<0.05)。此研究结果出现的原因为分层责任制的护理小组管理方式运用,可促使护士均可赋能成长,此管理方式可为新护士与能力弱的护士成长提供一定的赋能[4]。适宜的授权,可将能级辐射的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高效管理方式可使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将管理难度明显稀释与消化,亦可将高资历的护士所具备的管理功能充分发掘出来,给护理专科人才、管理者培养储备夯实基础。责任制的整体护理管理方式,可给在职护理人员提供更具连续性、全程性以及完善性的护理服务[5-6]。对在职护理人员提供相关服务的并不单单是一个护士,更是一个层级结构的护理组,支撑小组的为肿瘤科室内的整体医疗队伍,可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该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地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按照护士能力的不同、学历的不同以及职称的不同,把护士结构分层,分配工作责任(全责与辅助),构建自上而下的完善性层级管理形式[7-8]。此形式为各个护士对一组在职护理人员照护,在在职护理人员入院之后到出院之前的护理方案,为在职护理人员提供更具一体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此管理方式主要是对各个层级的护士工作内容和责任划分,建立各个层级的考核和评定制度体系,对护士实施分层次的管理和运用,将人力资源充分的彰显,亦可将护士的潜能充分地激活,从而发挥出1+1>2 干预作用,促使护士自身以及护理服务的长足发展,使得职业认同感有显著的增强[9-10]。同时此管理方式亦可使护理管理科学性和灵活性,把护士固定成几个组,组内成员工作有章可循,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责任护士主要负责自己所管辖的在职护理人员中的疗护、健康宣教、书写护理文书以及病房管理等。对护士合理、科学的配置和医疗服务安全性相关,护理人员组合可彰显以老带新、强弱搭配基础原则,发挥出相辅相成的管理作用,使得护理质量更高[11-12]。

综上所述,肿瘤科护士管理中,运用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可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核心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职业认同感,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肿瘤科组员总分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小组落幕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