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基于校企“双文化”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以煤炭与地勘行业地质人才培养为例

2024-01-11 10:41桂和荣秦福刚郭祥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育人

桂和荣, 郭 艳, 秦福刚, 陈 松, 郭祥东, 李 俊

(1.宿州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2.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勘探队, 安徽 宿州 234000)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文化是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特质。

无论企业文化还是大学文化,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以及社会所认同,且带有组织自身使命和价值趋向。文化是企业和大学的灵魂,是“进取、守势、创新”的源泉,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就大学而言,大学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的主力军。 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多元性、多变性特点。 尤其是实操应用性强的艰苦专业(如地质工程)毕业生对现场工作特点了解不透,凭借碎片化的信息频繁改变自己的就业意向。 目前已出现艰苦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而艰苦行业(如地勘、煤矿)人才严重短缺的反常现象。

长远看,作为人才“供给侧”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办学模式的改革,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和水平[1-3]。而且要从人才“需求端”的角度出发,在知识与技术培养的同时, 更加注重精神和文化层面的熏陶,开展基于校企“双文化”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及人才需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企“双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最高境界

1.1 艰苦行业人才紧缺的启示

以煤炭开采和地质勘探行业为例,目前地质人才出现了严重紧缺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引进难和难稳定造成的紧缺。近年来,煤炭和地勘行业引进地质人才难,引进来的人才也难以稳定,有的服务期未到就跳槽,有的甚至逗留两三个月就离职,造成煤炭和地勘企业专业技术队伍出现严重紧缺状况。

(2)专业能力“不对路”造成的紧缺。网络化、信息化加快了智能勘探技术应用及智慧矿井建设速度,透明地质保障、地质灾害防控理念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此,地方应用型高校鲜有关注,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培养的地质人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技术要求。

究其原因,一是地勘以野外工作为主、煤矿以井下作业为主。 相比其他行业,煤炭和地勘属典型的艰苦行业,非毕业生首选就业意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二是煤矿和地勘行业智能化和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各项管理特别是岗位和安全管理,均进入信息化系统, 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新进大学生不太适应;三是地质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空间较大,野外和井下作业的工作岗位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

对此,为了提高地质毕业生到煤炭、地勘艰苦行业就业率,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也采取了一些应急举措,如联合企业定向委培、设立企业奖学金、评先评优激励等,但收效甚微。 因而,需要另辟蹊径,形成解决艰苦行业人才紧缺的长效机制, 势在必行。

1.2 校企“双文化”融合育人的重要意义

从艰苦行业人才紧缺现状及原因分析看,地质人才的专业能力“不对路”问题,可以通过岗位实践锻炼和加强培训完全可以解决。但人才引进难和难稳定而造成的人才短缺问题,涉及人才需求端(企业)和人才供应端(高校)之间的价值趋向、文化环境互信认同等许多深层次问题, 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需要做顶层设计[4]。

20 世纪80 年代,应用型高校(包括地方和部委的高校)主要采取“稳定专业思想教育”措施,引导艰苦专业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国家最需要的行业去就业,稳定专业思想是那个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实施的课程思政,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同时,对于引导大学生到国家需要且艰苦行业建功立业具有重要作用,其效果有待实践的检验[5,6]。

可以看出,无论20 世纪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是现在的“课程思政”,都属于精神层面的教育,是广义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是大学从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转变,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7,8]。

地方应用型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面对艰苦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重新思考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文化育人深层次问题。

由于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关起门来进行大学文化建设, 已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必须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校企双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9,10]。

因而不难得出结论,即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文化” 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之间更高层次的、维系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纽带”,这个“纽带”有形或无形,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无疑是“产教”融合的最高境界,如图1 所示[11]。

图1 校企命运共同体

2 校企文化功能剖析

2.1 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拓展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为国家培养人才、创造和传播知识、以多种方式服务社会的责任[12,13]。崇尚“诚信、担责、创新”是先进大学文化的重要价值趋向,是大学精神追求,亦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毋庸置疑,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健康、 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大学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 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战略性、前瞻性工作[14,15]。

不同大学,由于办学历史、办学定位不同,其大学文化的特质及表现形式亦有所差异[16]。 地方应用型高校多为20 世纪末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升本的高校,办本科的时间不长,办学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科学研究为首要任务。大学文化的源头除了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外,地方应用型高校应更加注重与企业的文化链接, 充分体现为企业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解决技术难题、助推高质量发展之根本使命的坚持与守望[17]。 因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大学精神、文化符号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特色[18]。

2.2 企业创新文化拓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及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方式、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9]。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及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以提高企业职工思想道德水准与人文素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然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正在深入影响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煤炭和地勘行业也不例外[20]。煤炭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能源和主体能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互联网与信息化时代,煤炭和地勘行业的“四化”(即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正在加快,定向钻探、灾害感知与“靶向”处置、无人工作面精准开采以及绿色开采等, 赋予了矿业工程与地质工程的新定义,“集成与融合”“智能与创新” 正在带动煤炭资源开发朝着革命性的方向变革,一种有组织的创新文化正在煤炭和地勘企业悄然兴起。

因此,企业文化中,创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之灵魂,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关键,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家、管理者及企业全体员工应该携手前行,并在自主创新文化的建设中,更加注重与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文化融合, 以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共同追求,塑造守正创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企业家情怀,并通过企业精神的激励、企业文化符号的熏陶、制度创新的教育,实现企业价值的最高追求[21,22]。

3 校企“双文化”育人机制与实践效果

3.1 校企“双文化”育人机制

从校企文化的范畴和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相通的。 在精神层面上,大学精神及教育家精神、企业精神及企业家精神为校企文化的核心,如图2 所示。

图2 校企“双文化”相通相融框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4 月19 日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2023 年9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重要致信中指出,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锻造强国之师的内在需要,更是推动教育变革转型,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呼唤。 因此,学校要把教育家精神贯穿到立德树人全过程,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坚持“学生发展中心”的育人理念,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引路人。弘扬大先生及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及企业家精神是校企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校企文化除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外,积极向上的文化符号,如大学的校徽、校训、校歌、道路及建筑命名等辅助标识,企业标志、管理理念、企业之歌、员工休闲服饰及网站等辅助标识,则构成校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师生、企业员工同样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23,24]。

3.2 基于校企“双文化”融合的育人实践

实践证明,校企“双文化”融合,对于校企实现自身价值尤其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地方应用型高校宿州学院,坚持“友善、博学、务实、奋进”的校训,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成果丰硕。 2012 年,学校成功获批安徽省高校 “大学文化”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唯一), 也是当时全国第二个以研究大学文化和文化育人为主的省级平台。 学校利用该研究基地,深入开展文化育人动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文化育人逻辑架构、文化育人体制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建成安徽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安徽省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教育基地。

3.2.1 大力弘扬以孟二冬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孟二冬是宿州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百位人物之一。 2006年6 月9 日,胡锦涛同志在给孟二冬女儿孟菲的回信中写道,“孟二冬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从此,宿州学院将“甘于寂寞、潜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孟二冬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体现在校徽设计、校训及校歌提炼、校园景点命名等各个环节,形成了潜移默化师生、激发师生学习和创新动力的良好文化氛围。

同时,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在煤田做科研,在矿山写论文,在矿井培养高素质人才”。近五年来,学校“环境水文学”课题组在践行孟二冬精神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3 项煤矿水害防治技术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EI 收录论文百余篇(师生发表论文数之比为4:6),仅2023 年就有师生合作撰写的“区域注浆影响下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及“淮北煤田深层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水源示踪意义”两篇学术论文被煤炭行业顶刊《煤炭学报》连续录用并公开发表,“中国教育之窗”进行了深度报道,培养的地质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高、能力强,受到煤炭、地勘等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5]。

3.2.2 大量融入企业创新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

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主要是为地质勘探和煤炭资源开发行业培养应用性地质人才。为了培养企业“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地质人才,学校与煤炭和地勘企业密切合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探索出一条培养地质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1)重视企业创新文化的熏陶。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已经远远超越高校。目前,智能勘探和智慧矿井已不再是概念的提出,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智能勘探技术的应用使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更加透明,定向远距离钻探技术可以对地下灾源的精准定位及“靶向”处置;智慧矿井建设实现了矿井数据采集、生产调度、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与科学化,矿井无人工作面到处可见。

以智慧矿井为例, 智慧矿井包括四大系统,即智能生产指挥系统、 智能生产经营执行管理系统、智慧党建和智能分析决策系统。 其中,智能生产指挥系统负责对全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进行适时监测、监视与控制。

典型的智慧矿井,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控股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部的麻地梁煤矿,是中国移动公司5G 智慧矿山示范基地。 现在的麻地梁矿职工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而且不用上夜班,在地面就能对井下采煤、掘进等进行一键启停,地面、井下车间全部实现了无人值守。 智能化让管理回归人性化,过去管理靠经验,现在管理靠数据。 采煤工作面从原来的10 人左右锐减为3 到5 人。 企业创新文化正在改变煤炭及地勘艰苦行业的传统形象, 为校企“双文化”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校利用地质专业普通地质学等核心课程及地质学基础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讲授、 高年级地质专题讲座、毕业实习及设计等教学环节,大力弘扬企业的创新文化, 使学生改变对地勘和煤炭行业“粗放、艰苦”的印象,稳定专业思想,增强学生从事煤炭及地勘艰苦行业就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采用多种形式宣扬地矿精神。 通过地质学基础等课程思政示范课以及团学活动, 在地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大力宣传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师生同唱 “勘探队员之歌”“煤矿工人之歌”“安徽煤田地质之歌” 外, 还利用地质专业课程思政等形式,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的地矿精神[26,27]。

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地质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建设,毛主席誉之为“经济建设的侦察兵”。 1950 年2 月,毛主席访苏期间亲笔为中国地质专业留学生题词“开发矿业”。一代代地质人勇敢承担起富国兴业使命,面对崇山峻岭、严寒酷暑以及复杂地质条件的种种考验,为国家建设和地质事业献出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响彻大江南北的《地质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是地质人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的真实写照。

1983 年3 月, 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提出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得到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高度赞扬。 1991 年初,江泽民同志把“三光荣”精神高度概括为“光荣在于奉献”,并亲笔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 1989 年1月,全国地质工作者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四特别”成为地质行业的励志口号。从此,“三光荣,四特别”的地矿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砥砺前行。 “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是地质之魂, 是地质人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和职业追求,值得在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以及新一代地质大学生中传承和发扬光大。

学校在“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校企“双文化”融合,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精神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基本稳定,毕业生在地勘、矿业等领域的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考取地质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占比20%左右。并且圆满完成了安徽省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矿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8jyxm1363),结项成绩为“优秀”;2021 年“多方协同,科教融合:构建地矿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4 结论

在分析艰苦行业人才紧缺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校企“双文化”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之间更高层次的、维系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纽带”,这个“纽带”有形或无形,是“产教”融合的最高境界;通过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功能分析,阐明了校企“双文化”之间的相通相融性,认为弘扬大学精神、教育家精神、大先生精神以及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是校企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介绍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的两个着力点,即大力弘扬以孟二冬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大量融入企业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并阐述了企业创新文化的融入及地矿精神的弘扬所取得的实践成效。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