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增效路径探讨

2024-01-12 07:41孙金恒李保文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保定市食用菌优质

孙金恒 李保文

(1 保定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2 保定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保定071000)

近年来,保定市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21 年9 月份以来,为了能够全方面了解保定市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摸清不同县市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保定市农业科学院优质食用菌课题组不断深入易县、唐县、阜平食用菌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调研和充分交流,对生产模式不同、经营类型不同、技术设施不同的食用菌产业进行全方面调查,深度开展保定市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发展困境,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增效路径。

1 保定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1 推广优质化食用菌栽培技术。近年来,保定市不断加大力度发展短平快的优质食用菌产业,利用特色优质产业增值增效,在食用菌产业上不断推广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筛选符合保定市栽培的优质食用菌品种,综合符合保定气候特征、栽培条件的食用菌高效、优质栽培技术措施,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成果突出。在优质化、标准生产技术推广面,不断推广品种筛选、栽培袋生产、精品深加工、绿色病虫害防控、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食用菌品质。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层面,不断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构建了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利用公司+农户、公司+农村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优质食用菌产业栽培、生产、加工及销售。

1.2 充分发挥优质食用菌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优质食用菌产业具有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销路广等突出特征,在精准扶贫方面作用尤为突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八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扶贫机制方面,积极引导各县市贫困村优质食用菌种植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采取土地流转、吸收贫困户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面,使得经营主体和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营造双向、稳定的合作关系。

1.3 抓住政策机遇提升产业等级档次。在保定市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打造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采取工厂化生产线加工菌袋,提供给菌农进行食用菌栽培生产。不断促进优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突破传统栽培、营销模式,采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减少菌袋生产成本,提升食用菌品质及产业经营效益,为产业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

2 保定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方式传统,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保定市优质食用菌栽培主要分布在全市不同县区的60 多个乡镇,这种千家万户的小规模栽培技术方式,很难实现规模化、设施栽培种植,先进技术不容易到位,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不易,工厂化生产难以实现,签订大额度订单后难以履行。同时,菌农直接进行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多,真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产品难卖、贱卖的现象偶有出现。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类型单一,经营效益受到市场影响较大,全市目前食用菌企业中主要栽培平菇、香菇两大品种,食用菌品种单一,珍稀品种规模化不足,“有样品没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生产成本高,深加工企业规模小。菌农缺乏先进的优质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对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不能够做到就地取材。目前保定市优质食用菌栽培原料主要来源于安国、涞源等地,生产成本过高,袋料市场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香菇生产栽培所需的菌料价格不断上升,导致菌农生产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对食用菌产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保定市优质食用菌企业规模不大,大型深加工企业严重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链条短。

2.3 专业技术人才少。目前,保定市优质食用菌专业人才不足,保定市农业科学院承担全市食用菌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推广工作,现有在岗高级技术人员仅有5 人,工作中捉襟见肘。在县级层面,唐县设立了无公害食用菌示范生产基地,易县、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推广职能挂靠在其他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适应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销售市场不健全,品牌意识不强。菌农、农村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公司之间利益连接不紧密,机制不健全,三者之间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食用菌生产企业品牌意识不够,除了唐县杏鲍菇外,其他品牌市场竞争力不足。香菇、平菇等产品本地销售额度较大,产品销售恶性价格竞争不断,菌农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白灵菇、金针菇、秀珍菇等规模化生产品种,外包装主要以散装、盒装、袋装等形式进行简单包装,销售渠道不通畅,品牌影响力不足。

3 保定市食用菌产业增效路径

3.1 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区域布局。依据保定市气候特征及菌料特点,做好不同区域内主要栽培品种规划,探讨不同区域范围内栽培类型的最合适栽培模式。在唐县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阜平县食用菌示范园区形成一定经济规模。针对保定市食用菌生产具体情况,紧密围绕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秀珍菇等特色品种,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进食用菌订单生产,利用“园区+公司+基地+农村合作社+菌农”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龙头企业和菌农之间利益联结,提升食用菌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3.2 推广重点实用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保定市农业科学院密切合作,研发和引进符合保定市区域范围内食用菌栽培技术措施。重点利用温控大棚、冷库等设施,利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在食用菌示范园区进行反季节工厂化生产,实现周年生产,提升菌农经济效益。开展优质食用菌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将废菌渣利用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制成生物活性肥料,实现资源重复利用。

3.3 加快产品研发,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优质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利用干制、盐制等初级加工技术,提高食用菌附加值。加大投入冷冻设施,利用保鲜技术,延长食用菌市场销售期限,以时间差来获取食用菌反季销售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高档次精深食用菌加工产品,以即食产品和保健产品来开发市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4 健全服务体系,培养食用菌专业人才。加大食用菌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尤其是回乡发展青年及热爱食用菌产业的科技人才,通过科技培训,举办食用菌专题培训班、菌棚现场培训等形式,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将食用菌科技人才培育和培养列入保定市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一大批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菌农和深加工人才,引进一大批高、中级科技人才,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保定市食用菌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