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4-01-12 08:13张文彬史文强
殷都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京津冀效应数字

张文彬,史文强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 西安 710100)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体系。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发展数字经济、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几年中,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效果显著。一方面,数字经济的产值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升。尽管京津冀地区在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经济外部环境的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在不同地区,网络覆盖和传输能力有限,影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此外,快速增长的数字经济对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不同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外部环境的完善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首先是数字经济的概念,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Tapscot提出,数字经济一开始被等同于互联网经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数字经济被认为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1)魏江,刘嘉玲,刘洋:《数字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与重要研究议题》,《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第21期,第1-7页。,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2)杨文溥:《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第36-40页。和以数字技术为主要的生产方式(3)李长江:《关于数字经济内涵的初步探讨》,《电子政务》2017年第9期,第84-92页。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它不仅是循环经济战略的关键推动者(4)Laura Piscicell.The sustainability impact of a digital circular economy.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023,45-49。,也能以一种更高级、可持续的经济形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5)裴长洪,倪江飞,李越:《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财贸经济》2018年第9期,第5-22页。。其次是关于数字经济的测度问题,由于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造成了结果的差异性,不同的学者则使用了不同的测度方法。美国商务部采用了直接测算法(6)Charlie Karlsson, Roger Stough.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 Department of Commerce,2020,35-40。,国内大多数学者则采用指标体系法(7)康铁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当代财经》2008年第3期,第118-121页;许宪春,张美慧:《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5期,第23-41页;韩兆安,赵景峰,吴海珍:《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测算、非均衡性与地区差异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年第8期,第22-36页;单志广,徐清源,马潮江等:《基于三元空间理论的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及展望》,《宏观经济管理》2020年第2期,第42-49页;罗小芳,王素素:《数字经济、就业与劳动收入增长--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江汉论坛》2021年第11期,第5-14页。。最后是关于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视角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国内外学者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别从宏观层面(8)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经济学家》2019年第2期,第66-73页;丁志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现代经济探讨》2020年第1期,第85-92页。、数字金融视角(9)任太增,殷志高:《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管理学刊》2022年第1期,第23-35页;韩亮亮,彭伊:《数字普惠金融、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来自中国28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管理学刊》2023年第3期,第49-67页;高志刚,李明蕊,韩延玲:《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兼论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作用》,《管理学刊》2023年第2期,第25-43页。、空间相关性(10)熊雯婕,殷凤:《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吗-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2020年第9期,第3-81页;李晓钟,杜添豪:《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统计决策》2022年第6期,第19-24页。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四个维度出发,以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2011-2021年11年间时间跨度的面板数据,通过CRITIC综合赋权法进行权重分析,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来探究数字经济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着重解决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问题以及区域发展间的不平衡问题。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本文在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上采用CRITIC综合赋权法,综合考虑了指标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丰富了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二,本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补充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基础,通过实证和理论的结合来探究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赋能关系,就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方面提供相关的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数字经济测算问题的研究

数字经济的测算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均有自己的定义,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1998年,美国商务部对数字经济的衡量采用了直接测算法,即美国IT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国内学者康铁祥将数字经济总规模分为数字产业部门总增加值和数字辅助活动创造的增加值。许宪春等从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数字化媒体、数字化交易和数字经济交易产品四个方面界定数字经济的范围。韩兆安等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从数字经济生产、数字经济流通、数字经济交换和数字经济消费四个方面测度数字经济。单志广等从信息网络空间、实体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三个空间维度构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罗小芳和王素素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综合指标体系。

(二)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数字经济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荆文君等从宏观层面出发,认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新的投入要素、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而丁志帆则认为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任太增等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出发,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则推动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相关性研究方面,熊雯婕通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互联网经济、区域创新效率这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李晓钟等引入空间因素,认为不同区域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张蕴萍等(11)张蕴萍,董超,栾菁:《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99-115页。指出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钟文等(12)钟文,郑明贵:《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79-87页。认为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既存在外生的数字经济交互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交互效应,也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李清华等(13)李清华,何爱平:《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22年第8期,第1-13页。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不仅直接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和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间接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除此以外,张跃胜等(14)张跃胜,谭宇轩,乔智:《外部冲击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组态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41-47页。认为数字贸易可能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Pattanapon等(15)Tiwasing Pattanapong,Clark Beth,Gkartzios Menelaos.How can rural businesses thrive in the digital economy? . A UK perspective,Heliyon,2022:15-22。认为,数字经济通过解决地理上的偏远与隔离,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会。Campbell(16)Campbell.Will Europe regulate over the top services on the mobile internet. United Liberty,2013(11):15-20。和蔡绍洪(17)蔡绍洪,谷城,张再杰:《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22年第7期,第1-9页。认为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规模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在对数字经济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处理,大部分采用的方法多为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而本文则采用CRITIC综合赋权法并提出了新的指标体系,既提供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又创新了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对于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大部分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将空间杜宾模型与其联系在一起,而本文则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丰富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最后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的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多集中在面板数据等纯实证研究,或是基于全国视角下的实证研究以及纯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去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数字经济作用机理。而本文将通过结合实证与理论,来探究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赋能关系。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假设

1.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消费转型升级方面,数字技术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供应链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有深度的消费体验,这也直接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企业发展的促进方面,数字经济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使得企业可以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进行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升级与改善,也可以使得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生产效率在不断提升,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数字经济并不是从实体经济中独立出来的一个个体,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实体经济持续地融合,在帮助传统产业结构转型、优化产业布局、变革生产方式、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等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持续融合,将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H1:数字经济能显著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源于数字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首先,数字经济的投入生产不需要通过实体形态完成相关的经济活动,不仅可以压缩空间和时间距离,增强区域间经济活动联系的广度和深度(18)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20年第10期,第65-76页。,也可以更快地渗透于各行各业,加快了信息数据在各地区、各产业间的流动和传播,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其次,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19)Keller W.Trad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1;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8期,第5-23页;张俊英,郭凯歌,唐红涛:《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财经科学》2019年第3期,第105-118页。,互联网多种新型经济形式的加入将各个城市和地区联系了起来,改变了各自分散孤立的状态(20)鲁玉秀,方行明,张安全:《数字经济、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经纬》2021年第6期,第21-31页。。这不仅通过网络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换,获得更充分的市场信息,进而实现实体产品在不同区域间的流通和交易,也可以加强各地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提高区域间的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产生溢出效应。最后,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有关。由于知识和技术本身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知识和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创新,也能够降低空间和行业壁垒,加快信息的传播(21)梁琦,肖素萍,李梦欣:《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外溢与区域创新质量提升--兼论市场化的门槛效应》,《上海经济研究》2021年第9期,第44-56页。。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数字经济可通过空间外溢效应作用于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3.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间接传导机制是指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数字经济对发展环境的改善与推动,控制区域发展机制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升级。数字经济可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能协同技术的创新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22)张跃胜,张寅雪,邓帅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韧性--来自全国278个地级市的经验考察》,《南开经济研究》2022年第12期,第150-168页。。总体来说,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即时的,而是通过改善区域环境、推动制度变革和人才培育等多种方式来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升级。数字经济的间接传导机制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全局的均衡和协调发展。因此综合考虑以上条件并提出假设:

H3:数字经济可通过改善外部环境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模型构建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将分别对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检验,其中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1-2021年。由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构建模型时应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值作为工具变量。具体基准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TEPti=αn+α1DEti+α2Zti+δt+εti

(2)

其中,TEPti表示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分别在t年的经济质量发展水平,DEti表示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分别在t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Zti表示模型中所需的历年的控制变量集合,δt表示双固定效应下,εti为随机扰动项。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在基准模型式(2)的基础上加入了空间经济距离矩阵,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如式(3)所示。

TEPti=ρWTEPti+β1DEti+β2Zti+θ1WDEti+θ2WZti+μi+δt+εit

(3)

(3)式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选取经济距离矩阵;ρ为被解释变量空间回归系数;β1、β2分别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估计系数;θ1、θ2分别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空间回归系数。

(三)变量及数据说明

1.解释变量

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E)。本文在遵循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通过构建二级指标来进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呈现。本文最终选取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四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通过这四个维度进行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每个一级指标下细化2~3个二级指标来进行评价描述,共采用10个二级指标来对四个维度进行扩展,选用的指标属性均为正向。根据数字经济的内涵构建数字经济测算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完成后,评价工作的核心就在于指标赋权(23)张跃胜,李思蕊,李朝鹏:《为城市发展定标: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综述》,《管理学刊》2021年第1期,第27-42页。。本文研究通过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CRITIC综合赋权法对表1中的数据指标权重赋值,以衡量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最终选用测算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E)来进行测算。

表2 权重计算结果

指标权重确定有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两大类方法。客观赋权法在目前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其可以排除主观干扰,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客观赋权法主要包括熵权法、标准离差法和CRITIC综合赋权法。相比于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CRITIC综合赋权法兼顾了指标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可以对指标结果进行优化,使得观测更加完整。因此,本文选择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主要对2011-2021年期间,京津冀区域所涉及到的三级指标,按年度分别进行测度。本文主要通过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其中:DEj代表各省市第j年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yij为各省市第j年第i项标准化指标值,wj为指标权重。京津冀区域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21年京津冀区域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标(DE)权重赋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内,由于资源、区位等因素,城市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总体而言,2011-2021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其中在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北京居于前列,而天津则位居第二。在河北省所有区域中,石家庄位居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廊坊、唐山、秦皇岛、邯郸四个区域紧随其后。河北衡水地区发展迅速,而承德、沧州、廊坊、邢台、保定、张家口等地区发展缓慢,这说明河北省各地都加大了对数字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大了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京津地区的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被解释变量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TEP)。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区域GDP,为防止数据单位不同从而对实证结果造成影响,故对区域GDP进行了对数处理。

3.控制变量

参考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程度、区域开放程度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关系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部分学者将政府干预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密度与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开展了研究。通过归纳总结,本文选取以下变量作为研究模型的控制变量:

(1)政府参与程度(Z1)。本文选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进行衡量。

(2)交通通达性(Z2)。铁路、公路作为制造业企业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对制造业的区位选择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公路以及铁路客运量作为交通通达性的衡量指标。

(3)市场开放度(Z3)。市场开放度是一种反映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它通过外贸直接投资金额(FDI)来衡量。

4.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及京津冀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无法收集的数据通过中位数法、插值法计算。

考虑到研究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存在异质性,因此选取2011-2021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此外,空间经济权重矩阵的相关数据主要源自于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网站。数据缺失处理主要通过SPSS和Stata17进行整理,同时考虑到变量之间的单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为了在下文的研究中排除此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4所示。

表4 变量统计性描述

由于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只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DE)描述较为真实可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内13个地级市中,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其中均值为0.323,极小值为0.242,与均值相差0.081;极大值为0.457,与均值相差0.134。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京津冀区域的城市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现象,发展水平较为不平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Stata17软件,对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进行全局相关性检验与局部相关性检验。

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表中结果为2011-2021年间,京津冀13个区域的数字经济全局莫兰指数。

表5 全局莫兰指数表

表5中显示,在2011-2021年期间,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同时所有年份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其在95%的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在2011-2021年这11年间,数字经济全局莫兰指数在0.180~0.30之间变化,波动幅度较小。说明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强度较为稳定,呈现出波动发展趋势,因此下文中选取空间计量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

2.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莫兰指数的功能相对较为局限,仅适用于了解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情况,想要更为直观地展示其集聚状态,就需要根据莫兰指数的求解结果绘制出相应的莫兰散点图。莫兰散点图的原点代表了当时的全局莫兰指数,样本数据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越大,则说明显著性程度较高;反之,与原点的距离越小,显著性程度较低。莫兰散点图按照莫兰指数的正负分成四个象限,分别为HH、HL、LH和LL。

由于文章篇幅限制,本文借助stata17软件,选取了2011年、2015年以及2021年三个年份的时间截面数据,绘制出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水平莫兰散点图。从图1可以看出,2021年在原点集聚的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距离原点较近,而北京和天津距离远点较远,说明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空间集聚效应,其中天津、北京的空间聚集效应更为明显。

图1 2011、2015、2021年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莫兰散点图

从整体上来看,京津冀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并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中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三象限,反映了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高值聚集或低值聚集的特征,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2011-2021年,北京、天津主要在第一象限的促进区(HH),其中河北省大部分城市分布在第三象限的低水平(LL)区域,唐山、廊坊在第二象限的过渡区域(LH),而石家庄市由2011年的辐射区(HL)过渡到第三象限的低水平区(LL)。说明京津冀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长期未发生变动,而天津、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现领先地位,在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中起到带动发展的作用。由此可知,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应当建立相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为了验证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先对模型进行了基准回归。

通过表6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正,这说明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证实了假设1。同时分析控制变量可以看出,政府参与程度(Z1)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这说明扩大政府对于数字经济的参与程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其他因素相比来说较为不明显。而控制变量交通通达性(Z2)和控制变量市场开放度(Z3)的回归结果皆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正,说明这两点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的关键作用。同时该模型的为0.8147,较为接近1,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表6 普通最小二乘法检验

(三)空间计量模型的确定

在进行空间回归分析前本文选用LM检验、SDM检验以及LR检验对模型进行适配性检验,最终确定适用于本文研究的空间计量模型。

1.LM检验

LM检验,即拉格朗日检验,是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空间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的类型,LM检验以LM-lag和LM-Error为判断标准。

通过表7可以看出,该模型LM-Error的p值为0.045,LM-lag的p值为0.023,都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因此拒绝原假设,需要进行稳健性拉格朗日检验。通过表中结果可以得知,该模型的Robust-LM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其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因此拒绝原假设,需要进行LR检验判断空间模型的类型。同时也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基准回归的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仍需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空间回归。

表7 LM检验

2.LR检验

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后并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随机检验的结果相对不具有客观性,其对于数据的动态变化并不敏感,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常常使用到LR检验来选择模型,判断模型是否具有显著性。LR检验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模型的最大似然值来判断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来进行研究检验,对模型从个体、时间以及混合三个维度进行固定效应类型的检验,通过Stata17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果(见表8、表9、表10)。

表8 LR个体检验

表9 LR时间检验

表10 LR混合检验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其p值皆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通过Stata17的检验结果得知,LR检验结果均拒绝原假设,具体结果见表11。表明空间杜宾模型没有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通过LR检验发现应选择个体、时间双固定效应进行模型构建。综上所述,本文中选择双重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SDM)最为合理。

表11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检验

(四)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基于Moran’s I测度的结果可以得出,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设定模型进行空间杜宾模型(SDM)估计时,采用多种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来进行测算,以此确保相关影响因素对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作用的稳健性。测算结果表明经济距离矩阵最优,因此本文以下研究都将基于经济距离矩阵进行模型测算。经济距离矩阵是基于社会经济因素构造而成,其具有较强的现实经济含义,具体计算方式为:

(4)

其中GDP取通用做法,为考察期相应城市的平均值,同时对空间权重矩阵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通过运用Stata17对本文进行了空间回归,具体结果见表12与表13,由于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的系数是不能够直接表示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大小,因此仅从系数的正负来判断。

表12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影响空间计量回归结果(Main)

表13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影响空间计量回归结果(Wx)

从表12以及表13可知,被解释变量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TEP)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本文所构建的空间杜宾模型(SDM)有效,且京津冀区域的城市都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证实了假设2。其中,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E)、政府参与程度(Z1)、交通通达性(Z2)、市场开放度(Z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通过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升政府参与度、增加交通通达性以及提升市场的开放程度都可以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证实了假设3。其中解释变量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E),控制变量政府参与程度(Z1)、交通通达性(Z2)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控制变量市场开放度(Z3)并不显著,说明此项的发展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

(五)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各变量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同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需要对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效应进行分解。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本文将解释变量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具体内容如表14所示,其中直接效应代表了本城市的解释变量对本城市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间接效应则代表了本城市的解释变量对周围地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表14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影响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1)从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来看,其对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为0.972,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次证实了假设1。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间接效应来看,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总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0.68,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邻近地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再次证实了假设2。

(2)政府参与程度(Z1)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均为正数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政府对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参与程度,对本城市以及区域内邻近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证实了假设2和假设3。究其根本,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其中政府对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参与程度,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与支持,因此两者呈现出正向相关的关系。

(3)交通通达性(Z2)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均为正数且显著,说明交通越发达,其发展数字经济的环境越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并且通过表14可以看出,交通通达性(Z2)的回归系数数值相对较大,说明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其中,直接效应的回归系数为0.308,而间接效应的回归系数为0.319,两者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认为城市群的交通通达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其中,通过比较两者的系数大小后得出,城市交通通达性通过间接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要强于其直接效应。总的来说,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经济环境建设,而交通的通达性是区域间各城市相互连接、交流的最基本的保障,同时城市群之间的连接交流的基础条件的完善也会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4)市场开放度(Z3)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其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数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京津冀区域的13个城市中,市场开放度对于研究城市本身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而对于邻近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相对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关于数字经济方面的市场开放度,不仅可以对城市本身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内相邻城市产生正向的影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但由于其直接效应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因此城市关于数字经济的市场开放度大小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方面,就直接影响效应来说相对较小,主要影响方式表现为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采用CRITIC综合赋权法对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来分析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1)天津和冀南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较快,北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河北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正在缩小着与北京、天津两地的差距。天津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保持着上升的趋势。(2)京津冀数字经济呈现出了高值与高值聚集或低值聚集的特征,说明京津冀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并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直接作用传导机制,可以正向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溢出作用。(4)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直接作用传导机制,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政府参与度、增加交通通达性以及提升市场的开放程度可以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着重发挥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第一,加强和完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建设。需要加大对数字产业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同时,应注重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提高各领域企业、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农户采用数字技术实现生产销售方式的转型,培育农业数字化新型经营模式;强化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数字化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提高软件技术能力。第二,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需要投资高速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确保广大人口能够访问快速的互联网连接。同时发展安全的数字支付系统,鼓励电子支付和在线金融服务的使用。除此以外,还要提供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和创业的政策和资源,包括创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研发资金等。

其次,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第一,提升政府参与度。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数字经济政策和战略和支持数字经济的法律和法规。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创业资金、研发资金和数字化转型基金,以鼓励企业和创新者参与数字经济。除此以外,政府自身应该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和透明度。第二,增加交通通达性。可以改进和扩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轻轨和共享交通服务,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通勤成本,并提高城市可达性。也可以采用现代的数字化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监控、智能信号灯、实时交通信息和智能交通管理,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第三,提升市场开放度。一方面降低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障碍,以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推动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提供外国投资者在数字领域的平等待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外国直接投资,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再次,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地理差异以及经济发展差异来制定动态数字经济规划。同时,积极推进京津冀三地合力建设区域性市场等,加强三地商品、生产要素以及人才的交流与联系,助推各类要素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强平台支撑体系的完善和园区共建力度,可以形成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加速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应当明确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方针,政府部门应当履行好监管和服务功能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市场活力的同时,也要提升公共治理的数字化水平,应当建立并整合数字化管理平台,培养数字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断优化数字化技术发展环境以及营商环境,以此来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建设改革。

最后,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北京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在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中同样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可以采用“减量发展”的策略,以自身为中心,逐步实现数字化引领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向发展水平低的河北地区转移,从而推动河北数字经济落后的区域的发展,缩短与京、津之间的差距。天津是连接京津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桥梁,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天津自贸区“智能港口”的优势,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的“走出去”,推动天津市沿海区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与北京、河北等区域进行深度合作,推进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与天津海上物流、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要积极引进数字化人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在此基础上促进河北区域内企业的整体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内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京津冀效应数字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答数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数字看G20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成双成对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