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文化建设的本质、价值与路径

2024-01-15 15:50平悦张增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自信教科书

平悦 张增田

摘要  教科书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科书的使用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科书不断发展,是新一代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与重要举措。教科书文化建设在形成与发展中呈现出汲取历史营养、坚持守正创新的历史逻辑和传承文化记忆、树立民族自信的文化逻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筛选的本质属性。面向未来,加强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现路径方面,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全面领导;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圈层教科书文化建设参与体系;发挥以公平互动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辐射影响力;切实将教科书打造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地。

关键词  教科书;教科书文化建设;文化记忆;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是教育之根,在激活传统、塑造民族性格、鉴往知来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教科书作为一种蕴含文化性的知识载体,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高地和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和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教科书是经过历史积淀而不断演化生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记忆共同载体,既呈现出稳定的文化系统,又拥有着与时俱进的教育动态特征,深刻影响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有效落实和教育强国战略的扎实推进。当前教科书建设要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切实关注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1]。为了践行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教科书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文化导向,切实保障教科书建设中文化价值的彰显,不忘教育培养人才的初心与使命。

一、教科书文化建设的本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与人、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深刻变革。教科书文化建设承担着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使命,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充与丰富,清晰鲜明地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特征。分析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内涵是回应教科书建设现代化走向的关键。

1.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于“文”和“化”概念的联用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易·贲卦·象传》,其中指出:“(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指的是“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而“人文”则指的是人伦社会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汉时期以后,“文”与“化”这两个字逐渐被合并为一个整体,在西汉文学家刘向所撰写的《说苑·指武篇》中首次出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段文字中,“文化”与“武”“兴”形成对应,表明了通过“文德”进行教化的意图。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要义》中对“文化”的定义长达250余字,强调了文化的作用,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的角度探讨了文化的本质,将文化视为人类生活所依赖的一切[2]。另外,张岱年和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3]该定义强调了文化是人类活动方式和成果的统一体。

在西方的历史上,词汇“文化”源自拉丁语中的“culura”。最初,它指的是对土地的耕作、改良以及对植物的种植,后来也扩展到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强调了文化的复杂性,他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具备的其他能力和习惯[4]。恩斯特·卡西尔指出人类文化的特性、理性和道德价值不是由构建物质所决定的,而是在形式和建筑结构中体现出来,并且这些形式可以用任何感性材料来表达[5]。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 C.克拉克洪在分析和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给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6]这一综合定义受到现代东西方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学术视野中,中西方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的内涵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但溯其本源,文化是历史的凝结,融合渗透在社会发展、个体生活的领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积累性、继承性、时代性的特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建设”一词具有“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之意。在《辞海》(第6版)中,“建设”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设置,创立”,另一层是“陈设,布置”。概括可知“建设”一词既具有开创性同时也具有发展性。

所以综合起来看,教科书文化建设就是指利用教科书作为载体对凝聚在特定民族、地域、国家中的历史和记忆进行开发使用的动态生成过程。

2.教科书文化建设的逻辑

文化,持之以恒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教科书作为一种有型可感的载体,选择性地传递人类知识经验,构成了文化的表达系统,承担了把最有价值、最可靠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功能,这一过程实质上便形成了“文化建设”。教科书文化建设体现出了历史和文化的双重逻辑。

(1)汲取历史营养,坚持守正创新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精神烙印”,是奋进的动力和情感的纽带,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作用。教科书文化建设植根于历史发展,是在教育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追求,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变革史的再认识。

以历史发展为本。正如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所言:“人类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进,通过社会知识的缓慢积累,才能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的。”[7]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斷探索与积累,最终形成了独具特性的历史文化品性,“只有对历史进行反思,或者跟更古老的文化衔接,社会才能进步”[8]。所以在教科书文化建设中借鉴和运用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洞悉历史规律,开阔思想视野,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素质能力。教科书中呈现了扎根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等内容,这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自强不息的历史记忆,激励学生在传承文明、追求真理、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承担责任。任何思考和创造都包含着对历史发展经验的吸收,教科书的文化建设在与历史相交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用历史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滋养生命,启迪智慧。

以民族认同为纲。教科书不仅仅是一种可以传承优秀文化的客体工具,在记忆历史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属性,体现着民族文化积累和创新的成果。教科书将文化中需要铭记的经验和回忆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并通过“重复”来形成民族共同的符号,保证了文化根基的延续,运用仪式为载体来呈现“我们”,在活动中催生价值认同[9]。那些构成民族精神和血脉的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奋战中焕发容光、在苦难中走向辉煌的历程。文化精神的内核通过教科书进行储存和传播,包含着民族历史文化自信、群体规范和形成性价值,共同构成民族之根,维持着民族的身份认同。

以国家命运为根。教科书中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与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与时代的发展协调一致。这些文化内涵一方面凝聚了核心价值观,传承并弘扬了历史上的奋斗精神和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展现了时代的前进方向,成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塑造国民的重要基石。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群体,也决定着教科书建设的目标和策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要求教科书文化建设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此外,还需要明白,所有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产生的,社会是文化生根的土壤,教科书文化构建了社会文化被具象表达后形成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构成国家的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话语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唤醒产生于过去的集体思潮[10]。建设教科书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群体文化,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任务,同时在维护国家統一和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传承文化记忆,树立民族自信

文化是教科书建设从始至终的内在向心力,需要用文化自觉的理性高度引领教科书有选择性地传递知识经验[11]。这尤其体现在教科书本身就具有的文化属性。

教科书建设蕴含着鲜明的文化记忆。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经验和认知,因具有稳定的凝聚性结构,在空间上构成“我们”。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记忆就是在其所有成员中分配的知识,实质就是把人群凝结成整体的记忆,回答“什么是我们不可遗忘的”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共同回答这一问题形成了“记忆的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科书的本质就是文化记忆系统,而教科书建设则是认同、内化、传承文化记忆的过程;教科书的文化建设也就是在回应“我们希望民族成员有怎样的文化记忆”的问题。由此可知,在我国,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因此需要在教材建设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引导民族身份觉醒和文化认同[12]。

教科书建设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文化借助教科书建设作为载体实现“以文育人”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文化经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经典即是指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存留下来的集体共同认可的圣贤之言,兼具标准和尺度的特征,包含了“一个群体所尊重的规范性和定型性价值”[13],并且思想上以此为约束,行为上以此为准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称为文化经典,需要采用理性、批判的思维来进行理解和内化,只有那些具有权威性的文本才能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并呈现在教科书之中。把它们加以组织和综合并汇总到思想的一个焦点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新性发展,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教科书建设中所蕴含的文化经典为历史中的作者和读者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鼓舞中华儿女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促进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通过教科书中的文化经典来打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浸润中华优秀文化的思维特质和精神气质,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接受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开启了面向未来的视域,是教科书建设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教科书建设体现着动态的文化张力。教科书建设中包含着文化已经呈现出来和隐含的力量空间,这就构成了动态的文化张力。这种动态的文化张力蕴含着变化和调整,从而产生了“弹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科书建设中体现着文化的创新性。注重传统和时代的融合,对传统文化既不全盘否定,也不急于求成,而是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努力改良创新的土壤,实质上表现出来了教科书对文化的“扬弃”。这种“扬弃”是基于文化根脉进行的创新,扩展了文化的空间和向度,有助于建造有中国智慧、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文化体系。其次,教科书建设中体现着文化的开放性。开放性,意味着教科书中的文化向时代发展背景全面开放,传递多种文化样态,在和谐中保持差异性。世界文化通过在教科书中进行交流与融通,在教学反思中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为我国教科书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提和无限的可能。最后,教科书建设中体现着文化的适应性。随着社会不断变动发展,文化也在随之日益产生变化,教科书的文化张力要适时调整。要及时加强教科书的文化对话,注入新鲜时代血液,尝试对文化思维方式进行解构与重构,使之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历史与文化双重逻辑呈现出彼此共生的联结关系:注重历史不能忽视文化的意涵;强调文化离不开历史体系的合理范畴。即教科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社会过去、目前和将来的指向。双重逻辑共同促进教科书文化建设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有序融合和共生发展,统筹和反映着教育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3.教科书文化建设的特征

教科书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认同的推进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筛选的本质属性。

(1)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教科书凝聚了民族繁衍兴衰的经验精华,承载了社会兴衰的历史记忆。因此,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主题和意义,既传递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又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精华。与隐藏在肉体中的生物基因决定生命体征过程相似,文化基因的传承、传播保证了独特的民族特性,构成了文化发展与演变的波澜壮阔景象[14]。教科书与民族生存、社会进步、教育发展等密切相关,其文化知识的传递加速了个体社会化进程,集中表达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种对文化相似性与延续性的呈现是教科书建设的关键维度,是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哲学和内在思考,“深刻反映民族文化和心理意识”[15],体现着中国教育的实践智慧。

(2)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筛选的本质属性

教科书建设的所有环节实际都是社会文化情景的深刻反映,而文化立场始终与教科书建设相生相随,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规范和思想话语体系,所以教科书“天然蕴含选择的基因”[16],彰显着文化价值与社会记忆。作为“文化母乳”的教科书要给学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文化滋养与文化保护,浸润性地对年轻一代进行指导[17],用精选的集体认同和人类在探索世界过程中所积累的有益经验丰富学生对文化的感知。教科书建设中经过筛选后的鲜明文化立场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走向,具有文化价值认同的典型特征,是“怎样立德”“何以树人”的依据与载体。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文化建设是教科书的永恒基因,在教科书建设中营造文化情景不应该是“瞬时”或“短时”的,而应该是一种如呼吸般与生俱来的常态。

二、教科书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文化与教育在深层次中发生着联结,并通过教科书作为媒介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再生产。教科书建设需要学生成长的内在诉求,把“以文育人”的价值遵循贯穿全过程,坚定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这既是我国育人方式变革的现实要求,也是立足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教科书文化建设发挥着文化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教科书文化建设适应着时代的精神内核。

1.教科书文化建设发挥着文化的引领作用

教科书文化建设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并且必须持续地面向现代化、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面,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教育和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部分。

(1)引领并凝聚民族文化向心力

教科书建设是事关人类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在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也要把人类所追求的和平、自由等共同价值融入教科书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8]。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同时具备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科书建设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应坚持“以文化人”的文化立场,充分认识到文化对教科书建设的价值贡献,助力教科书建设朝着文化自觉的方向发展[19],教科书文化建设在引领意识形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凝聚民族文化向心力等方面展现出持久的力量。

(2)突破传统“教-学”关系

与传统“第一课堂”中的显性教育相比,虽然教科书的文化引领不是直接的,但却能创造一种沉浸式的教育体验,突破传统的“教-学”关系,打破教学界限,借助社会空间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大氧舱”和“晴雨表”。

2.教科书文化建设适应着时代的精神内核

在新时代,教科书的建设直接涉及教育的核心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也是教科书建设的核心[20]。作为教科书建设的灵魂与旨归,文化深化了教科书建设的价值取向,为回答如何建设教材体系、核心教材应涵盖何内容、倡导何种价值观提供了基础。

(1)推动实现“以文育人”的培养要求

学生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产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世界,同时他们的成长也时刻受到文化的影响。教科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导向作用,准确把握并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将文化与教科书建设的使命有机结合,启示学生“立大志”“明大德”,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和崇高品德,这是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2)促进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

教科书是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文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21]。教科书文化建设可以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心打造精品教材,為增强祖国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三、教科书文化建设的现实进路

教科书文化建设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其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此,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强教科书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引领作用。通过将教科书打造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并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1.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全面领导

在党的领导下用高质量的教科书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进一步深化我国教科书建设、落实国家事权、稳定国际国内关系的重要路径。

(1)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2]。突出党对教科书文化建设政治方向和价值方向的领导是由我国的历史经验所决定的,“什么时候加强党对教材的领导,什么时候的人才培养就过硬”[23]。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坚持党对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其实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是党带领我们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需要牢固树立教科书建设是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明确“为谁建设教科书、建设什么样的教科书、怎样建设教科书”是教科书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确保教科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努力做到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要求有机融入教科书建设的各个环节,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历史发展雄辩地表明,中国的事情必须要按照中国实际来办,“把教材建设的领导权紧紧攥在自己手中”[24]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教科书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体现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基本价值观念,让民族信念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遍性是人类普适的规则,而特殊性是一个民族保持独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教科书文化建设方面既要尊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根据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来制定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发展策略。要站在民族的视角和立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文化建设路径,含有中国基因,体现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发扬中国文化精神和特色的教科书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验证并调整的过程,也是为党、为国、为民理念的塑造和实践的重构,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圈层教科书文化建设参与体系

面对现实需求,多主体共同参与是提升教科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教科书文化建设参与主体间要确立合作关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凝聚多主体力量,形成文化建设共同体。因此可以构建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圈层、教师主体为中部圈层、社会主体为外部圈层的全员参与的教科书文化建设体系。

(1)学生主体是核心圈层

创设学生与文化存在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教科书所携带的文化记忆镌刻为他们独特的生命存在[25]。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温度,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度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总是基于各种立场和文化背景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被教科书牵着鼻子走就会缺乏对文化的思考和理性辨析,从而为教科书所累,成为教科书的奴隶。因此,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致力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科书文化建设是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家国的热爱与关怀。这一过程旨在让学生发展积极的品格、形成健全的道德体系,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建设者。

(2)教师主体是中部圈层

教师是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之一,起着联结学生与社会的纽带作用。传统的“圣经式”教科书观念已不再适用,加强教科书的文化建设需要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教师生活经验与教科书文化建设的关联。要切实将文化建设融入教科书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同时营造严谨治学、追求卓越、诲人不倦的良好教风,积极参与文化育人的全过程。

(3)社会主体是外部圈层

教科书文化是教育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大系统中,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存在。因而教科书文化建设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尤其是教科书研究机构和专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力量不容小觑。社会主体群策群力,可以创造性地将文化与教科书建设有机融合,通过教科书话语体系实现对文化的有机转化,营造教育文化共创的良好氛围,助推新时代教育发展。

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圈层文化建设,需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与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多方面的力量,统筹各方动力要素和运作方式,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合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6],应把握圈层之间的平衡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因事作出恰如其分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优势。三个圈层从内到外层层推动,相互作用,齐力激发教科书文化生命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促进教科书文化价值的实现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发挥以公平互动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辐射影响力

教科书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文化与技术融合、推进教育公平来积极发挥辐射影响力。

(1)加强国际交流

进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相应也对教科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明确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形势和世界格局。当今时代,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教科书在坚守文化根基,突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生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规律,所以教科书文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也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相互融合的特征。各个国家既要遵守普遍規律,又由于历史文化和国情特征而导致发展逻辑和意识形态不同。应该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借鉴、吸收外国教科书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构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把握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在国际秩序的重构中发挥作用,必须掌握话语自主权。通过教科书文化建设推进话语独立和自强的进程,从个体和集体话语向国家话语转型是必要策略。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引进来,走出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教科书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展现中国教育的内涵和品质,助力国际形象的全面提升。

(2)促进文化与技术融合

自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在教科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教科书建设提供了更便捷的手段与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文化资源的快速传播,其影响不容忽视。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教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对教科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高质量的教科书已成为必然趋势。需要明确的是,教科书建设既需要文化的思想引领,也需要技术的创新推进,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需要寻求技术支持与文化引领之间的平衡,并在二者的协调统一中共同促进教科书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与技术在教科书建设中的融合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首先,要避免唯技术倾向。唯技术倾向在数字教科书开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开发者极尽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可能会带来学生的信息迷失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27]。尽管技术在教科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但是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教科书文化建设所服务的,为教育的整体发展所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其次,要选择运用适宜的技术。在教科书文化建设中所使用的技术要合适合理,既能把技术的先进性和便捷性体现出来,又不能有过多的技术缺陷,同时还需要满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多方面主体的技术使用要求,保证技术在教科书文化建设中的易用、可用和好用。

(3)推进教育公平

教科书文化建设秉承社会理念,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重要目标就是推进教育公平,服务社会。所以教科书文化建设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以文化服务凸显辐射力。

其一,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文明留给我们无数宝贵的文化精神。其中在广大农村地域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民俗、传统文化等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28]。在教科书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形成过程、特色优势和发展趋势等的传递,是促进学生认识乡村文化,理解乡村文化,遵循乡村社会的道德和准则,形成对乡村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教科书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对学生热爱家乡、服务乡村的教育情怀培养。“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9]要抓住广大农村社会背后的历史、语言、经验和文化,在教科书中引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乡土知识,激活乡土元素,让学生成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从而“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体系,重塑乡土教育的文化自信”[30]。青年一代只有在认识、理解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内化并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推动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

其二,加快城乡教育协同发展。近年来,中国城市化速度骤然加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的重要性可以被忽视。即使中国城市化率达到75%,农村人口依然会有4~5亿之多,所以农村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31]。然而,教科书文化内容却存在着一定的城乡差异,关于城市的内容显著多于农村,这种差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学习,造成的后果是农村给城市输送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少,而且也给农村留下了大量“无奈、失望,既不热爱农村又无实用技能的学业失败者”,从而导致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越来越大[32]。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教科书文化建设须坚信文化振兴和文化建设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齐心助力城乡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新时代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问题和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9):7-9.

[2]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3] 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4.

[4] 泰勒. 原始文化[M]. 蔡江浓,译. 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8: 1.

[5] 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288.

[6] 王思斌. 社会学教程[M]. 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7.

[7]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古代社会(上)[M]. 杨东莼,马雍,马巨,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3.

[8] 楼宇烈.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 北京:中华书局,2016:代序.

[9][13] 揚·阿斯曼.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 金寿福,黄晓晨,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7,93.

[10] 冯亚琳, 阿斯特莉特·埃尔. 文化记忆理论读本[C]. 余传玲,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7.

[11] 杨柳,罗生全. 论教材建设的文化逻辑[ J ].教育学报,2021,17(05):87-98.

[12] 吴小鸥,李想. 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教育研究,2019,40(08):51-58.

[14] 耿识博. 习近平“文化基因”论的内涵探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0(03):5-12.

[15] 曾天山. 教材论[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3.

[16] 石鸥. 教科书概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99.

[17] 高德胜.“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的功能定位[J]. 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4):92-104.

[18] 靳玉乐.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教材体系[ J ]. 课程·教材·教法,2019, 39(07):4-8.

[19] 杨柳,罗生全. 论教材建设的文化逻辑[ J ].  教育学报,2021,17(05):87-98.

[20] 朱华,肖清清. 中小学教科书70年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02):8-14.

[21] 郝志军,王鑫. 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三[ J ].教育研究,2022, 43(03):4-14.

[2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

[23] 余宏亮. 建设教材强国:时代使命、主要标志与基本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3):95-103.

[24] 郝志军. 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政策意蕴[J]. 教育研究,2020, 41(03):22-25.

[25] 翟志峰,董蓓菲. 文化记忆视角下语文教科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J ]. 中国教育学刊,2021(04):80-84.

[26] 郭丹,方勇,王世舜,等. 四书五经: 全本全注全译大字本 1(论语 大学 中庸)[M]. 北京:中华书局,2019:289.

[27] 张增田,陈国秀. 论数字教科书开发的未来走向[ J ].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2):37-42.

[28]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0.

[29] 费孝通.乡土中国[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30] 陈时见,胡娜.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69-74.

[31] 贺雪峰. 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9:105.

[32] 李祖祥. 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0.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文化自信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