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禁抗背景下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

2024-01-17 14:34张爱霞黄西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美尔盲肠球虫病

●张爱霞 黄西梅

(1.凭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崇左 532600;2.凭祥市畜牧站 广西 崇左 532600)

近年来,养鸡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家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然而,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滥用抗生素而产生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改变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方式,不再核发“兽药添字”批准文号,核发“兽药字”批准文号,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饲料禁抗时代正式到来。“饲料禁抗”指的是在饲料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不受抗生素污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按国家或国际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不应检出任何抗生素。

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危害鸡群健康。在当前无抗养殖背景下,如何做好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与传播,对于当前的养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

1.1 生物学特征

寄生于鸡体内的球虫属艾美尔球虫,我国常见的有9种,其中临床上以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最为常见,致病性最强[1]。柔嫩艾美尔球虫大小为(20~25)μm×(15~20)μm,呈卵圆形,囊壁淡绿,原生质淡褐,形成子孢子的时间约为27 h,寄生于鸡盲肠。毒害艾美尔球虫大小为16.9 μm×20.1 μm,呈长卵圆形,寄生于鸡小肠中1/3段。

1.2 生活史

据报道,球虫的生活史包括三个生殖阶段,并且由此形成一个循环。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无性繁殖发育成感染性孢子化卵囊,若鸡误食了这种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就会从孢子中游离出来,进行无性裂殖体繁殖直至发育成为配子,配子形成后就进入有性生殖阶段,经过有性繁殖便可产生新的卵囊并排出体外,此时完成一个生命周期[2]。另外,由于孢子生殖是在体外进行,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球虫卵囊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孢子化卵囊[3]。如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最适宜生存温度是26~29℃,低于8℃或高于35℃,孢子无法进行正常生殖。

1.3 流行病学

鸡感染球虫病的主要方式是消化道传播,当健康鸡吞食了病鸡或带虫鸡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时,即可发生孢子化卵囊感染。在自然界中,鸡如果感染了球虫,往往是几种球虫的混合感染,并且会表现出更强的致病性。鸡球虫病在养鸡业中的危害性最大,并且发病率也最高,占到1/6~1/5。鸡球虫病主要感染3月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时可达80%[4]。该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但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球虫卵囊对外界环境及常用的消毒药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常用的消毒剂均难以彻底杀死卵囊[5-6],其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但对高温、低温冰冻或干燥的抵抗力较弱,55℃以上或0℃以下环境卵囊难以存活。

1.4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头蜷缩,羽毛无光泽,泄殖孔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随着病情发展,鸡渐进性消瘦,而后出现共济失调,渴欲增加,翅膀下垂,嗉囊内充满液体,可视黏膜苍白,其所排出的粪便起初为水样、咖啡色,后完全变为血便。发病末期,鸡发生昏迷和痉挛,最终死亡。

1.5 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见其体内病变最为明显的部位是肠管。柔嫩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剖检可见一侧或两侧盲肠肿大,为正常盲肠的3~5倍,盲肠内充满凝固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增厚,有严重的糜烂或坏死脱落。毒害艾美尔球虫损害鸡的小肠中段,肠壁扩张、松弛、肥厚和脱落,肠黏膜有明显的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病灶和小出血点,肠壁深部及肠道管中均有凝固的血液,肉眼可见肠道外观呈黑色或深红色。

2 鸡球虫病的综合治疗措施

2.1 西药治疗方法

2.1.1 合理选择抗寄生虫药物在兽医临床中,治疗鸡球虫病的西药种类很多,各种药物的成分区别很大,药物动力学也各不相同,只有了解、熟悉各类治疗鸡球虫病药物的药学特点,才能科学选择,合理使用,让药物发挥最大药效,从很本上有效控制鸡场球虫病的发生、蔓延,减少养殖损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抗球虫药分为2种,一种是抗生素类,另一种是化学合成类。盐霉素、莫能菌素、马杜霉素等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地克珠利、氨丙啉、磺胺喹啉等属于化学合成类药物。

2.1.2 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任何一种化学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降低球虫的耐药性,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养殖场户在用药治疗或预防时应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即在一个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药物,这样既可以降低球虫耐药株的产生,又可缩短疗程。

2.1.2.1 治疗用药及给药方法将0.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混入水中,连喂2~3 d;或将0.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混入饮水,连用4~5 d。将0.1%磺胺喹啉混入饲料,饲喂2~3 d,停药3 d后再将0.05%磺胺喹啉混入饲料,喂药2~3 d,停药3 d,无休药期。将0.03%氨丙啉混入饮水,连用3 d,休药期5 d。将0.25%百球清混入饮水,给后备母鸡群连用3 d。

2.1.2.2 预防用药及给药方法将0.0001%地克珠利混入饲料,无休药期;将0.01%~0.12%莫能菌素混入饲料,无休药期;将0.005%~0.006%盐霉素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2.2 中药治疗方法

取常山2000 g、柴胡2000 g、苦参1500 g、青蒿1500 g、地榆炭800 g、白茅根800 g、槟榔600 g,将上述药物煎煮3次,取药汁3000 mL,或将上述药物研末,过筛。使用时将原药液稀释为25%,或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50 mL稀释药液,拌匀,连续饲喂8 d;预防量为0.5%的药液拌料饲喂,连用5 d。

3 鸡球虫病综合防控措施

3.1 做好对鸡群的日常管理

研究表明,饲养管理不良时会引起鸡球虫病的发生与传播,因此,要做好鸡舍的日常管理。一是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高温潮湿的环境是诱发鸡球虫病的主要原因,养殖数量大的养殖场要采用先进智能化的手段对鸡舍采取温度控制,冬天做好保暖,夏季做好防暑。二是做好鸡舍内的通风,因为鸡粪中含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长时间不通风,有害气体会侵入鸡呼吸道,引发疾病,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温压差通风等措施,及时做好鸡舍内的通风换气。三是控制好鸡舍内的湿度,可以采用雾线喷洒、开启加湿器等方法调节湿度。四是做好粪便及时清理及无害化处理,因虫卵往往通过粪便排出,及时清理粪便可以降低鸡球虫病的传播率。五是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非必要不从外地区引进鸡,必要时一定对引进的鸡先进行隔离饲养和疾病检测,确定无病后再混群。

3.2 做好鸡场内的生物安全措施

鸡场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平坦且与外界隔离的区域,场区内应该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屠宰加工区、粪污资源化利用区等,需具备防疫消毒措施。场区设有消毒通道,鸡舍门口设有消毒设施。养殖场户要根据场区实际情况制定场区内的消毒卫生措施。车辆、饲养技术人员进出鸡场要遵守消毒程序,养殖场内不要堆放其他杂物,做好防鼠、防鸟等工作,场内不饲养其他动物。

3.3 做好饲料搭配与饲喂

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能量等物质要合理搭配,并做到定时定量饲喂,不可饲喂劣质、发霉、冰冻的饲料,保证供应清洁的饮水。日常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酸制剂、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制剂,以改善鸡的肠道菌群,有利于增强鸡群免疫力,减少发病率。

3.4 做好疫病检测,及时接种疫苗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要做好疫病的动态检测工作,了解本地区、本场区内近5年来鸡球虫病的发病与传播情况,了解流行病学、致病特点、发病规律以及特异性治疗手段,做好平时的预防给药,做好疫苗接种。现在常用的疫苗一种是利用少量强度的活卵囊制成的活虫苗,一种是连续传代选育的早熟株制成的疫苗。

4 总结

使用化学药物治疗鸡球虫病仍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在“减抗、替抗、无抗”的背景下,一定要做好药物的选择和利用。中药具有绿色、低毒、副作用小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上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养殖场户要树立“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科学养殖理念,在饲料禁抗的背景下,坚持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疫苗接种等各个环节工作,只有从管理细节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养鸡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美尔盲肠球虫病
遗忘与发现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抗性主成分分析评估模型的建立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
对临床直检诊断盲肠秘结及其形成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