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肿瘤病的辨治要领

2024-01-17 15:27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体质肿瘤患者

熊继柏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熊继柏传承工作室,湖南 长沙410007

近年来,肿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肺癌发病率居第1 位,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0.38%,其次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恶性肿瘤死亡前5 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不断累加,恶性肿瘤已逐渐成为危害我国公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众所周知,笔者并不是肿瘤专科医生,但近10 年来,一次门诊100 名患者中有时候会有50~60 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所诊治的肿瘤患者已经是数以万计了。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简略总结肿瘤病的辨治要领,以供同仁参考。

1 中医诊治肿瘤四辨

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需要辨证施治,对于肿瘤病的辨治要领,笔者总结为“治肿瘤必须四辨”:第一辨部位;第二辨痰瘀;第三辨寒热;第四辨虚实。

1.1 辨部位

辨部位就是辨肿瘤的发病部位,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 头颈部肿瘤有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舌癌、颅脑肿瘤等;胸部肿瘤有肺癌、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纵隔肿瘤等;腹腔肿瘤有胃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膀胱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有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女性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等;男性有阴茎癌、前列腺癌等。

肿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它的症状表现则不一样。因为人的各个脏腑和组织的功能不同,患肿瘤以后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必然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辨治。 比如脑癌的主症是头痛、头晕、失眠,甚至是剧烈头痛伴呕吐、神志昏蒙、半身不遂。鼻咽癌常有鼻衄、鼻塞、鼻咽疼痛。口腔癌常有口腔糜烂、肿大、溃疡,而且在口腔内还常有黄白色的苔藓。 舌癌可见舌体肿胀溃烂、颜色紫暗、言语不清,进食辛辣食物会引起舌体疼痛。 食管癌常有吞咽梗塞、胸脘部疼痛,甚至呕逆。胃癌常见胃部烧灼、胀满,易发噎膈、呕逆。 肠癌常有腹胀、大便下血、大便下脓液,像痢疾一样下脓血。肝癌常见腹胀、腹痛、右胁脘痛、黄疸,甚至黑疸、肤色又黑又黄。 胆囊癌的典型症状是口苦、呕逆、大便秘、腹胀、腹痛。 胰腺癌常有腹中绞痛、腹胀、泄泻或便秘、不能进食。 肾癌和膀胱癌都有无痛性血尿症状,肾癌以腰痛为主,膀胱癌以脐下小腹痛为主。 乳腺癌有乳房胀痛、硬块,严重者溃烂不愈,乳房变成黑色,脓血不止,或者如橘皮一样。 宫颈癌常见阴道不规则流血、崩漏,甚至有五色带下。卵巢癌可见腹胀、腹痛、白带。阴茎癌可见小便不利、阴茎肿大、血尿。 在诸多癌症中,又以肺癌的发病率最高[2],其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中带血、胸痛或连及背部等。 还有一些是肺癌早期或疑似肺癌,肺部CT 检查发现磨玻璃结节,无症状。 大多数肺部结节是良性的,通过治疗可以消散,但一些比较大、进展比较快的磨玻璃结节有可能恶化,发展成为肺癌,所以有些患者做了手术治疗。 良性的肺部结节主要是以痰浊聚集为主,我治疗过很多类似患者,是可以治好的。 不同的脏腑组织器官的肿瘤,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症状表现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要辨肿瘤发生的部位。

1.2 辨痰瘀

辨痰瘀就是辨肿瘤的病理因素。 肿瘤是如何形成的?其病理因素是什么?有学者认为肿瘤的形成与毒邪有关[3],这种论述太宽泛、太笼统了。 按照中医学理论来讲,肿瘤称之为积聚。《难经·五十五难》云:“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肿瘤就是积聚里面的积证,又称为癥积。肿瘤的形成古人是有论述的,《黄帝内经》讲积病是怎么形成的?是寒气造成气机逆乱形成的,而具体的因子有3 个,《灵枢·百病始生》曰“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这就是积块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寒气、痰饮、瘀血共同凝聚,这3 个因子团聚在一起,凝聚不得散而形成积块。因为寒气逆乱就导致痰饮和瘀血的凝聚,这样就可以形成积块。可见积块最基本的病理因子是痰饮和瘀血,往往是因为寒气将它们凝固在一起然后形成积块,这就是中医学最早对于积的论述。 因此,临床上不论看到什么肿瘤,它总不外乎两个病理因子,一个痰饮,一个瘀血。

肿瘤都是痰瘀互结所致,而互结中它是有所偏重的,有的以瘀血为主,有的以痰饮为主,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诊治肿瘤病的时候,就要弄清它是以痰为主,还是以瘀为主。 比如,肝癌的患者往往是以瘀为主,大多面色黧黑,嘴唇发暗,舌紫暗,肌肤也是暗黑色,肝脏肿大硬满,上腹部胁下硬满,腹部坚硬,这不都是瘀血的特征吗? 同时,患者可能还有肝腹水,有的患者腹胀、足肿,腹水抽出来都是血水,这不是瘀水互结的征象吗?肺癌、鼻咽癌患者大多数是以痰为主,大多数患者咳嗽咯痰,舌苔腻、舌苔滑,胸闷呕逆,口中痰涎多,这些都是痰的特点。如有水饮者,可见腹胀、浮肿等症。

1.3 辨寒热

辨寒热就是辨病性。《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积块是寒气造成气机逆乱形成的。是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寒证呢?从临床实际中看,肿瘤病中固然有寒证,但有许多肿瘤患者往往表现的是热证,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脏腑功能各有特点,比如肺癌、胆囊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阴茎癌,绝大多数患者是热证,而其他的肿瘤往往是偏于寒象,这是脏腑功能的特点所反映出来的性质;二是病邪伤人以后,病邪可以随人的体质而转化。中医为什么要讲辨证施治?就是因为人的体质不一样。《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人的体质有刚柔的差别,有强弱的差别,有短长的差别,有阴阳的差别。不论是什么病邪,伤人以后都可以随着人的体质而出现不同的转化。 比如风湿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这三种邪气伤人出现风湿病,那么我们所说的关节炎就一定是风寒湿吗? 临床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在长江以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痹病患者表现为湿热证,因为风寒湿痹日久它会演变成为热痹,这个热痹在最早的经典著作《素问·痹论》就已经提出来:“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这个人本身是一个阳热体质,阳气多,阴气少,他是一个阴衰阳盛的体质,病邪伤人后就随着这个人的体质而发生变化,形成阳热偏重,因此,风寒湿痹可以出现痹病化热,从本质上转化成为热痹。 比如喝酒的人,酒醉以后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人头面发红,语多声音大,甚至扬手掷足,表现出一种阳亢的症状;另外一种人却是面色发白,手足发凉,不声不吭,沉睡不醒。 一种是以动为特点,一种是以静为特点,这就是他本身的体质不同而已,由于病邪伤人必然随着人的体质的阴阳盛衰不同而有寒热的区别。 有些肺癌患者咳血、舌苔黄腻、痰色黄稠、脉象滑数,这是痰热证;有的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气喘、痰白而稀、面足浮肿、没有热象,这是寒饮证。 所以我们诊治肿瘤病,必须辨清寒热。

1.4 辨虚实

辨虚实也是辨病性,肿瘤患者有虚证,也有实证。 年轻、壮年的肿瘤患者绝大多数是实证,肿瘤的初期绝大多数是实证,而老年人患肿瘤病,尤其是平素体质衰弱的人,或者是病程很长的肿瘤患者往往都有虚的证象。 实践证明,近些年来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已经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凡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之后,肿瘤患者往往出现一个并发症就是虚证,身体稍微差一点的患者,放化疗他会接受不了,有的人会因为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中止放化疗。

肿瘤患者放化疗之后会出现什么症状、什么反应呢?第一疲乏,第二纳呆,第三呕逆,第四口渴。除了这几个最常见的表现以外,无非就是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脾胃虚弱等等。 肿瘤患者如果平素体质好,一次手术一般没什么问题,但是有的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做多次手术,不管患者以前体质多好,他的体质也会虚弱了。 所以放疗、化疗、手术之后的肿瘤患者往往多见虚证。

肿瘤患者的虚证和实证,临床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般很容易鉴别。当然有很多肿瘤患者是虚实夹杂,既有实邪肿瘤的存在,也有体虚的表现,临证时就要根据其虚实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以补虚为主、兼以祛实,或者以祛实为主、兼治其虚,要明辨虚实,要虚实兼顾,决不能一味地攻伐,或一味地补养。 所以,中医在诊治肿瘤患者的时候,一定要明察虚实。

《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这些都是我们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是不是所有的患者我们都一律给予补药呢?那是不对的。有邪者必须祛邪,实则泻之。在治疗肿瘤患者的时候,如果患者已经大虚了,肯定不能再给予攻伐之药,必须补益正气,扶了正气以后患者就容易康复,就能够避免肿瘤复发和转移。

2 临证体会

《景岳全书·积聚》曰:“凡积聚之治……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概括地讲,4 个治疗方法就是攻法、消法、散法、补法,这里面包含一个很明确的辨证思维,就是明辨虚实。张景岳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优秀的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后世少有人能够企及张景岳。他总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刚才讲的治疗积聚的4 个方法,攻、消、散、补都是有理论依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留者攻之”,病邪积留成块就攻,所以留者攻之。 在治肿瘤的时候,有很多攻伐的名方,比如张仲景的大黄庶虫广虫丸、抵当汤,后世的舟车丸以及控涎丹。消,就是消削,《素问·至真要大论》讲“坚者削之”,坚积的病症就要消削它。比如我们用的三甲散,就是消削的方法,张仲景的鳖甲煎丸以及中医外科里面的仙方活命饮,《济生方》中的橘核丸,都是属于消法的方剂。 散,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的“结者散之”,邪气结聚的病症,就用疏散的方法。比如我常用的海藻玉壶汤、海藻消瘰丸、疏肝消瘰丸,以及张仲景的小陷胸汤,这一类的方剂都是属于散法的方剂。 补,是“虚者补之”,例如有气虚、血虚,有阴虚、阳虚,有脾胃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补益,恢复阴阳平衡。比如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以后,它的后期往往就是口干、咽干、鼻干、一身疲乏,表现为阴虚的症状,这个时候就要补肺阴,用甘露饮。 比如说化疗、放疗之后,患者不能吃饭、呕逆、没有一点气力,怎么补?要补脾胃,可以用六君子汤。比如有许多肿瘤患者,放化疗之后或者手术之后,严重的贫血、疲乏、面色淡黄、头晕,怎么补呢?要补气血,可以用归脾汤或人参养荣汤。 比如有的肿瘤患者,肿瘤未消,但体质已经很弱了,就要补而攻之、补而消之,怎么办?用香贝养荣汤,这都属于补法。这就张景岳所归纳的攻、消、散、补,其实体现了治肿瘤的辨治思维。

肿瘤疾病的治疗应当实行中西医结合,借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测手段,首先可以明确肿瘤的诊断。西医有很多的治疗手段,但是也有很多肿瘤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或者手术,或者用了放化疗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等等。 对此类情况,中医应当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准确地进行辨证施治。

3 验案举隅

3.1 脑肿瘤术后舌謇不语并四肢不能活动案

宋某,男,13 岁,2005 年11 月5 日就诊。

患儿于2005 年5 月在某医院做脑肿瘤切除术,术后出现舌謇不语、肢体阵发性颤抖、四肢痿弱,不能活动。 半年以来,经诸多治疗,这些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患儿舌体不能动,短缩而失语,大便秘结,口中有痰涎,舌边紫,舌苔薄黄,脉细而滑。 西医诊断:脑肿瘤术后后遗症。中医诊断:脑瘤。中医辨证:痰瘀互结证。治法:化痰通络。选方:解语丹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20 g,当归尾5 g,赤芍10 g,川芎5 g,桃仁6 g,红花3 g,地龙6 g,天麻15 g,石菖蒲20 g,蜜远志10 g,法半夏8 g,胆南星3 g,木香3 g,制白附子3 g,全蝎3 g,蜈蚣半条,僵蚕15 g,羌活6 g,大黄3 g,竹沥(兑服)10 g,甘草6 g。15 剂,水煎煮,每日1 剂,分两次温服。

患儿先后就诊5 次,前面三诊都是用解语丹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第四诊时这个小孩肢体能够活动,语言基本恢复,仍然用该方,继续巩固。 第五诊时,患儿肢体活动自如,语言完全正常,善后用了六君子汤加天麻。

按:这个病应该怎么辨证呢? 按照我刚才讲的四辨,该患者病机一个是痰,二个是瘀。口中有痰涎,痰的征象已经非常明显了,舌紫有瘀,属于痰瘀阻络证。 如何治疗呢? 化痰祛瘀通络。 用什么方? 第一个方是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化瘀通络,第二个方是程钟龄的“解语丹”化痰解语,患儿大便秘结,再加大黄清热通便,加竹沥加强化痰解语的作用。手术之后往往多见痰瘀阻滞脉络的情况,这算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3.2 甲状腺瘤术后复发案

岳某,男,54 岁,2021 年7 月8 日就诊。

患者患甲状腺乳头状瘤,一年的时间内先后做了两次切除手术,术后只有半年又复发了,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准备做第三次手术。 检查的结果表明肿瘤已转移到喉头,医生告诉患者如果不立即手术会导致不能吞咽饮食,而且会失音,无法言语。 但此次手术可能需要气管切开,患者畏惧,始终拒绝手术,只能来求治于中医。 患者从喉结至双耳下的颈部有6个大小不等的肿块,两个大的如乒乓球大小,小的有三四个如指头大小,肿块有明显的压痛,质地较硬,表面比较光滑,但不能移动,他自觉喉中梗塞多痰,吞咽不利,舌苔薄黄,脉滑而数。西医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瘤复发转移。中医诊断:瘿瘤病。中医辨证:痰热夹瘀证。治法:清热化痰,祛瘀散结。选方:海藻玉壶汤加味。 处方:海藻20 g,三棱10 g,莪术10 g,夏枯草10 g,白花蛇舌草15 g,当归6 g,川芎6 g,昆布10 g,独活10 g,连翘15 g,黄芩10 g,黄连5 g,浙贝母40 g,法半夏10 g,青皮10 g,陈皮10 g。30剂,水煎煮,分两次温服。

患者前后就诊7 次,第一、第二诊用的是海藻玉壶汤,第三诊到第六诊改的是普济消毒饮,第六诊之后,肿块全部消退,免去了气管切开之苦,并且完全治愈了。 第七诊用的香贝养荣汤善后。

按:该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在颈部,属瘿瘤病范畴。肿块质地坚硬、不能移动,病性属实。喉中多痰,舌苔薄黄,脉滑而数,是典型的痰热证。选用海藻玉壶汤以化痰行气散结,方中只有一味连翘清热显然不够,所以加用黄连、黄芩清热泻火,同时为了加大化痰散结的功效,加用三棱、莪术、夏枯草、白花蛇舌草。

海藻玉壶汤出自《外科正宗》,可用于治疗瘿瘤、肿块。 原方中有甘草,但是我在这里没有用甘草,为什么呢? 中药学里有“十八反、十九畏”,海藻与甘草属于“十八反”,我们不可以违反这些原则,当医生既要看好病,还要慎重用药。 李中梓讲医家要“行方智圆,心小胆大”。 行方即行为要正直,智圆即思维要灵活,会变通;心小指思考要细致,胆大是说当你认准病症之后,用药要果断,要大胆。 这是我们行医治病的原则。

3.3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身多发肿块案

杨某,女,61 岁,2017 年11 月10 日就诊。

患者于2017 年秋患急性白血病,在医院连续做了几个月的化疗。 出院1 个月后,其颈部、腋下及胸锁骨的上方多处出现淋巴结肿块,再次住院进行化疗,医院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继发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此次化疗之后,患者身体极其难受,严重乏力,心慌气短,不能饮食,恶心欲呕,行走困难,遂停止化疗,改用靶向药物治疗。 但其淋巴结肿块越来越多,全身症状明显加重,患者自行停用西药,改求中医治疗。 现在症:患者双耳下数个肿块如乒乓球大小,腋下及胸锁骨上方有多个肿块如指头大小,质地较硬,有明显压痛,皮色不变。 其胸腹部的皮下、腹股沟也有多个小结节,患者全身虚弱之象十分明显,形体消瘦,行走艰难,只能坐轮椅,声低气短,纳差,心悸,头晕,面色暗淡,舌淡略紫,舌苔薄白,脉虚细。西医诊断:急性白血病。中医诊断:急劳。中医辨证: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散结。选方:香贝养荣汤加减。处方:西洋参10 g,香附15 g,浙贝母30 g,当归6 g,川芎6 g,熟地黄10 g,炒白芍1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桔梗10 g,夏枯草10 g,天葵子10 g,炙甘草6 g。 30剂,水煎煮,分两次温服。

患者一、二诊用原方,服用60 剂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第三诊到第四诊就在原方香贝养荣汤的基础上加了三棱、莪术祛瘀散结,其多处肿块亦渐次缩减。

按:该患者的特点就是一派虚证表现。但其淋巴结肿瘤存在,而体质又特别虚,所以这是一个虚实夹杂证。选用香贝养荣汤加天葵子、夏枯草。香贝养荣汤出自《医宗金鉴》,肿瘤患者凡是气血虚弱的都可以用此方。我们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虚衰情况,以虚为主,必须先补其虚,以实为主,必须先祛其实,这是临证时灵活运用的原则。

4 结语

中医诊治肿瘤病,必须熟练地运用辨证施治法则,这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肿瘤属于中医学“癥积”范畴,癥积辨证首当分虚实。 实者有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热毒所致,实则泻之,对应治疗需要散寒消滞、理气散结、化痰软坚、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以消癥积。虚者有气血不足。人就像是一个运动的机器,各方面的生理活动都靠自身功能来维持,比如气血运行,津液代谢,饮食运化都靠自身脏腑的气化功能而完成。 因此,中医治病以正气为本,依靠病人自身的正气驱动药力,不能一见肿瘤就一味攻伐。只有真正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够提高我们的临床疗效。

本论文根据国医大师熊继柏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 整理人:姚欣艳、刘侃、文维农。

猜你喜欢
体质肿瘤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ceRNA与肿瘤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