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他者化”呈现:基于《纽约时报》的话语机制分析

2024-01-17 10:02蔡舒敏
关键词:纽约时报话语建构

赵 乾,蔡舒敏

(1.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092;2.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对东亚区域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甚至是意识形态逐渐产生影响力。然而,西方主流媒体却未能消弭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当前,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面临的战略性难题之一。在现代国家治理进程中,中国极力向世界展现和平崛起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在国际传播中常常面临“话语失效”“叙事失真”“形象失控”等传播壁垒。因此如何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改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让他国自然地接受中国的发展,成为中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形象已然成为国家实力和民族精神的表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求是网:《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http: / / www. qstheory. cn / dukan / qs/ 2023- 10 / 01 / c_1129890464. htm,2023 年 7 月 18 日。。 在现实实践中,生态环境形象是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994年9月,时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的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在《世界观察》(WorldWat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农田被不断侵蚀,大气、能源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仅破坏了本国生态环境系统,而且危及日本等邻国。(2)曾正德:《“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的缘起、特征与对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自此,“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开始出现在西方社会,《华盛顿邮报》等知名报刊随之大肆宣扬。而中国亦不断主张自身的政治价值意义,提出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说法,以回应西方的质疑。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争夺话语权力和利益博弈的新兴场域,而生态环境形象的好坏,将成为衡量现代国家是否文明发达的一个重要指标。(3)高福海:《环境气候问题:下一个外宣主战场》,《对外传播》2010年第4期。不管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层面,还是出于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需要,建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一般而言,形象的塑造可以分为“自我塑造”与“他者塑造”两种基本形式。具体到生态环境领域,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自我塑造”包括两种行为主体:第一是国家层面的“自我塑造”,一方面是针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形象塑造,以增强中国民众的认同,更多是内宣的意涵;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他国的生态环境形象塑造,以对外宣示中国的生态环境价值观念;第二是个体层面的“自我塑造”,主要指民众心中对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情况所产生的印象、看法、态度以及评价等。而“他者塑造”则代表他国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认知,强调“他者”在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观照“他者塑造”视角下的生态环境形象问题,即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如何被“他者”塑造?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具有怎样的话语策略与意义?“他者化”机制又是如何被构建?回答以上问题,有利于拓展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领域,探索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塑造问题,尝试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以及理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逻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文献述评

(一)国家形象相关研究

国家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大都与国家利益、威望、声誉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尤其集中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彼时的美苏双方都将彼此的形象塑造成扭曲的、对立的样态。有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有助于外交政策的制定,可以正确地评估国际间合作与冲突问题。(4)倪建平、黄卫红:《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理论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0期。建构国家形象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威望,得到他国的认可,在他国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5)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1985.约瑟夫·奈(Joseph Nye)对于权力的界定不再强调军事力量的征服,而是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其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等,而国家形象则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降低领导成本,且具备向内的吸引力,如同物质因素一样会对国家外交活动产生重要作用。(6)Joseph S.Nye.“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80,1990:153-171.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进一步指出,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事关国家利益问题以及获取民心问题。(7)John J.Mearsheimer.“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80(5),2001:46-61.

遵从传播学学科研究路径,传播学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家形象发展以及媒体塑造策略两个方面展开,且尤为强调媒体作为研究国家形象载体的重要性与中介意义。程曼丽指出,国家形象塑造是一项由上到下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其主体不但包括政府,还应包括企业和全体国民。(8)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段鹏将对外传播看作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力量,而对外传播的实力则是形象建构的决定性因素。(9)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吴友富认为,国家应该有计划地利用国际事件,引起国际公众注意,进而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10)吴友富:《政府国际公关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中的作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2期。也有大量学者尝试从外国媒体内容呈现中探索国家形象的问题。比如,刘继南等发现,《纽约时报》2000年到2003年对中国的新闻报道负面多于正面,由此形成的中国国家形象也是以负面为主。(11)刘继南、何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二)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相关研究

关于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研究主要沿着新闻媒体建构与受众认知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且多关注气候变化议题,研究结论大都得出中国生态环境是负面的、不佳的形象。既有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讨论多以西方主流媒体涉华生态环境报道为考察对象进行分析。邓建国归纳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的报道存在“夸大”“混淆概念”“操纵数字”等显著特征。(12)邓建国:《误导舆论的美国涉华环境报道》,《对外传播》2010年第9期。郭小平发现,西方国家通过新闻报道的强化与弱化、话语置换与议题转移等策略,构建了中国负面的环境形象。(13)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2009)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邱鸿峰指出,中国被建构为“气候变化议题的症结”。(14)邱鸿峰:《美国主流报纸的中国环境形象建构:“议题关注周期”视角》,《新闻界》2015 年第 9 期。刘坤喆认为,中国环境形象被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能源饥渴的巨人”“二氧化碳减排的障碍”等。(15)刘坤喆:《英国平面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以“气候变化”相关报道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 年第 9 期。吴彤等认为,西方精英媒体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的中国谈判形象的报道整体上呈现负面的特征,中国不仅占据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首位,并且在谈判中阻碍了协议的达成。(16)吴彤、徐建华:《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气候变化报道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更有西方学者直接将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定位为“国际气候谈判的背离者”(17)Jeon H.K.and Yoon S.S.E.“From International Linkages to Internal Divisions in China:The Politic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sian Survey.46(6),2006:846-866.、“巨大的污染国家”(18)Vermeer E.“Industrial Pollution in China and Remedial Policies.” The China Quarterly.156,1998:952-985.、“没有切实环境治理的国家”(19)Bell R.G.“What to Do about Climate Change.”Foreign Affairs.85(3),2006:105-113.。此外,也有学者发现中国生态环境形象一方面表现为“要发展不要环境”“逃避环保责任”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治理的贡献者”“清洁能源的引领者”的正面形象。(20)赵莉、叶欣:《英国公众眼中的中国环保形象——基于图式理论的访谈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年第2期。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话语(discourse)是由一整套语言系统构成的,犹如一个社会实践的语言或符号的建构过程(21)Chouliaraki L.“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News:Democratizing Responsibility or Aestheticizing Politics?.” Discourse &Society.11(3),2000:293-314.,这意味着某种特定的话语与它所处的情景、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结构中的其他因素之间具有辩证色彩,互相建构亦互相制约。在诸多话语研究范式中,英国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学者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主张的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其代表性分析范式之一,它于1995年提出,随后便风靡整个人文以及社会科学学界。该批判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语言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强调其“建构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立场,认为话语的建构过程始终受到社会结构的束缚,同时结构又会在情境中不断地被重构。批判话语分析重在解释性批判,关注社会公共领域事务,同时观照到话语的变迁对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持续反思。(22)Fairclough and Chouliaraki.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alysis.Edinburgh,UK: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9:35.另外,费尔克拉夫坚持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的理论取向,以符号分析挖掘社会表象,把握现实“发生机制”的表征意义。(23)Fairclough N.,Jessop B.,Sayer A.“Critical Realism and Semiosis.”In B.Jessop,& J.Roberts (Eds.).Realism,Discourse and Deconstruction,London:Routledge,2004:23-42.

相较于传统的话语分析或者语用学分析方法,批判话语研究强调社会过程与结构如何影响文本生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与结构之间,作为主体的个人或者群体如何与文本互动并创造意义,重视语言的脉络与社会情景作用,尤其是权力不公和社会变迁在符号上的反映(24)Wodak R. “What CDA is about:A Summary of its History,Important Concepts and its Developments.”In R.Wodak &M.Meyar (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UK:Sage,2001:1-13.,且具有比较明显的问题导向性特征。费尔克拉夫提出批判话语分析的三重分析框架,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实现文本内容与社会情境之间的有效连接。针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话语分析,有助于明晰语言文本与社会发展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深层逻辑,为从话语视角理解中国生态环境形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意义。

在话语分析的理论建构中,新闻媒体内容往往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著名话语分析学家范迪克(Van Dijk)率先提出“新闻话语”概念,对具体语境下的新闻媒体话语产生兴趣。(25)杨娜:《新闻话语研究的概念、视角和议题》,《现代外语》2016 年第 5 期。费尔克拉夫指出,新闻是对社会事件的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或者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将社会事件嵌入到媒体文本当中。(26)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2nd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94-96.鉴于媒体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学界围绕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聚焦中国国内某一种具体方面的形象研究,尤其是中国的生态环境领域。中国生态环境形象是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了解美国眼中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至关重要。限于篇幅,本文侧重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他者”视角,因为国家必须掌握“他者”如何看待自己,即认知到“他者”心中关于自己的样貌,这对于国家发展战略而言尤为关键。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美国《纽约时报》作为首选的考察对象。原因如下:美国是当前西方世界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再加上中美关系已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27)阎学通:《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2期。因此,选择美国作为“他者”,对于研究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而言,较为合理。作为美国主流知名报刊,《纽约时报》因庄重而又严肃的报道风格,长期受精英阶层受众的喜爱。该报纸号称美国“政治精英的内部刊物”,塑造了精英政治讨论的基本轮廓(28)杨巧燕:《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探析——以〈纽约时报〉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0年第5期。,并在业内一直被视为全国性质的“档案记录报”(29)具体内容请参见:Dudding,Will. “How the Lady Became Less Gray.”The New York Times.2020-01-06.ISSN 0362-4331.https://www.nytimes.com/2020/01/06/reader-center/louis-silverstein-redesign.html.。借助于《纽约时报》呈现的文本证据,有助于理解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在“他者”美国社会中的塑造。以往研究多以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为主)为研究语料,较少集中关注评论性文章。鉴于此,本文尝试收集分析《纽约时报》旗下评论性质的文章,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深入挖掘西方精英社会群体关于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认知与塑造问题,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提供新的突破口,并进一步完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研究的理论图景。

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世界权威综合性学术数据库LexisNexis©中的Top publications新闻数据子库,将新闻机构设置为“The New York Times”,关键词为“China”和“Ecological environment”等,板块(section)设定为“Opinion”,时间设定为2007年至2022年。为提高样本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剔除掉与中国生态环境主题不太符合的评论性文章,并参考比利特(Billett)的取样方法(30)Billett S.“Dividing Climate Change:Global Warming in the Indian Mass Media.” Climatic Change.99,2010:1-16.,要求样本出现与主题相关的核心词至少5次。经人工多次筛选分析,剔除掉重复无效的文章,最后共计获得以中国生态环境为评论重点的有效样本169篇。其中,报纸文章(Newspaper)102篇,网络博客文章(Web Blog)45篇,网络出版文章(Web Publication)22篇。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纽约时报》涉及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评论性文章发表篇数(2007-2022)

四、文本维度的中国生态环境话语

文本作为话语分析的重要抓手,主要侧重对文本自身结构进行阐释,包括词汇、语法等方面。根据前期的数据清洗,共得到总字数为165 729的文本总量,以此构成本文的英文话语语料库。本文采用Python软件进行文本分析。首先,设定停用词库,将不具备实际意义的虚词等删除。其次,在词库中设置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专用词汇,在对文本预处理结束后,使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进行反复训练,通过寻找分布参数以确定最终的主题分布。LDA作为一个三层的贝叶斯模式,包含文档集层、主题层以及特征词层,其基本思想在于文本是由隐含的主题随机混合生成,而每个主题对应一定的特征词分布。在多次测试后归纳总结得出以下三组主题,即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塑造的高频关键词及其词性

(一)生态环境污染主题

《纽约时报》评论性文章关于中国生态环境的话语较多使用“污染”“排放”“碳”“空气”等关键词。中国生态环境的负面形象塑造一直居于西方媒体呈现的核心地带,《纽约时报》作为西方世界代表性报刊之一,其评论性文章中也多次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比较负面、消极的表述,主要涉及中国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等多个方面。典型个案如《纽约时报》2008年5月25日刊发的评论性文章“Where Breathing Is Deadly”,署名作者为美国著名记者纪思道(Nicholas D.Kristof),其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与评论家,曾两度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该文章以中国甘肃省的八堆村(Badui)为例,评说了中国农村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及由工厂排放引发的水污染问题。

(二)生态环境发展主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得人类的生存、生活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基于此,环境发展战略问题成为重点关注的议题。《纽约时报》在中国生态环境话语构建中频繁使用了“创新”“可持续性”“科技”“能源”等关键词,强调中国绿色发展之道,重在阐述中国为解决生态环境发展问题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如《纽约时报》2010年2月13日刊发的评论性文章“Watching China Run”,署名作者为美国记者鲍勃·赫伯特(Bob Herbert),鲍勃·赫伯特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与评论家,曾在国家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工作,擅长撰写有关公共政治、城市事务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评论文章。该样本基于中美比较的视野,阐述了低碳时代潮流下的中国作为领先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漩涡机制造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并持续在全球扩张。

(三)生态环境治理主题

鉴于中国生态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行为体对生态环境问题作出一定的政治回应或者反应。《纽约时报》中关于中国生态环境的话语往往使用“中国共产党”“政府”“治理”“合法性”等关键词,强调党和国家政府组织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引领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代表性个案如《纽约时报》2007年9月23日刊发的评论性文章“China In Three Colors”,署名作者为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位犹太裔美国新闻记者与专栏作家,定期为《纽约时报》国际事务专栏供稿,曾三次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该文章强调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然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往中国政府只注重发展GDP,现如今则更需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目的是强化执政党政权的合法性。

五、话语实践维度的中国生态环境话语

按照费尔克拉夫的说法,话语实践维度涉及文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在《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文本中,新闻标题呈现出明显的话语特征。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是新闻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一般而言,新闻标题被认为是新闻中最重要内容的浓缩,可以让受众迅速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涵,并从中传导一定的认知观念与价值判断。根据本文样本中具有代表性的15个文章标题(见表2),可以看出《纽约时报》针对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评论文章较多使用具有主观色彩、批评性、负面性的观点性标题,以凸显话语背后的文化霸权色彩。

表2 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塑造的代表性文章标题

一个意义完整的标题可以看作是一个简单句的省略形式。(31)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在该省略句结构中,主要的语篇系统是主位系统。根据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等学者的说法,主位系统是以信息形式组织各小句的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资源。(32)麦蒂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之初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而作为标题的小句主要由“主位+述位”构成。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句与信息内容相对应,即“主位+述位”结构与“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相互补充,主位属于已知信息,而述位则代表新信息。(33)潘艳艳:《美国媒体话语霸权下的中国海上力量构建——基于2013-2014年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有关中国海军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外语研究》2015年第2期。如下表3所示:

表3 文章标题的主位系统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已知的信息是主位“China”,是接受信息传导的起点,同时也是动作的实施主体,而述位表现的是新的信息,同时也是受事。这种类型的标题结构所表现的话语特征是突出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及其最新的动态,即让述位中的信息成为标题的核心焦点内容。在标题小句中,反映作者态度的信号主要体现在词汇层,比如动词、副词、形容词的使用。表2中第二个标题用形容词“Deadly”修饰动名词“Breathing”,显然是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负面鉴定;表3中第五个标题用动词 “imperil” 展现 “China” 和 “Latin America”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消极对立关系,同时也透露出文章作者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在主客体对立的句式结构中,中国的他者性特质被凸显。这种国别化的指称策略用以构建族群界别,标题中常常会出现“China” “Chinese” “America” “U.S.”等具有国别色彩的词汇,表3显示出的“China’s”是典型的指代外部族群的词汇,同时是第三人称,与话语生产者“我”的心理距离最远。诸如此类的标题 “China’s Polluted Politics” “ China’s Massive Water Problem” “China’s Environmental Awakening” 均为典型的案例样本,意在强调这是中国一家的特点,而非其他国家的情况。

通过分析文章标题小句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可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与强化的核心信息,揭露话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问题。首先,如此的叙事框架迎合了西方社会对批判性与揭露性文章更推崇这一特点。在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话语叙事中,明显看到《纽约时报》所呈现的阴暗面较多,以批评中国生态环境现状为主,较少有积极正面色彩的话语特征。其次,《纽约时报》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取向接近于美国社会精英的心理特征,尤其是自由派精英的立场态度,较多从“中国威胁论”的视角评论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将中国视为对立的“他者”。这种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建构策略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助于强化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性话语地位。

六、社会实践维度的中国生态环境话语

社会实践维度在于解释话语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涉及更宏观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权力关系问题,重在把握话语文本如何对社会实践过程进行建构。从基本的话语生产者的意识形态看,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属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谈及中国生态环境时,往往与中国整体形象交织在一起,并与政治、经济等方面互相勾连,以此塑造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话语策略。《纽约时报》多被视为一份自由主义倾向的报纸,在既有的政治立场下,《纽约时报》评论性文章围绕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话语建构,正是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呈现。从文本生产者的意识形态考察,作为美国主流的精英报刊,《纽约时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话语建构过程中,代表美国的整体利益,传递美国国家的立场。

在社会实践维度,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话语既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形象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与具体的实践相互结合,不断地做出调适,以实现生态环境话语与社会实践的互动过程。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正是沟通话语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在样本文章中常有应用。互文性,即文本间性或者文本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性质,强调文本编制与生产的过程。该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其核心内涵是任何文本均是由引语组合镶嵌而成,在于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运用。(34)张屹:《古诗用典的“互文性”研究》,《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狭义的互文性指的是一个文本与存在于本身之中的其他文本之间构成的一种有机的关系,强调在文本之间需要进行细致的界定,建构性与可操作性地去分析其互文性特征;而广义的互文性指的是任何文本都离不开互文性,它包括对该文本意义有启发价值的历史文本以及围绕该文本的文化语境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上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影响着文本话语意义的诠释。(35)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所有文本都与其他文本有所关联,其关联的形式包括引用、戏谑、同化和模仿等,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与互相转化。(36)刘永晧:《共文的影片:蔡明亮〈不散〉的互文性与引用句法结构》,《人文社会学报》2022年第22期。

《纽约时报》2015年3月19日刊发以 “China’s ‘Silent Spring’ Moment?” 为标题的评论文章,署名作者为史密斯学院历史系教授丹尼尔·加登纳(Daniel K.Gardner)。该文章借用美国“寂静的春天”环保运动来形容由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的中国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2015年2月底,记者柴静推出关于中国空气污染的调查片《穹顶之下》,呼吁人们关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而20世纪环保主义经典之作《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生态思潮和环保运动的发展。《纽约时报》以中国的《穹顶之下》类比美国的《寂静的春天》,强调中国空气污染危机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由此催发中国一系列的环保运动,并且与政治稳定相联系。《寂静的春天》背后代表的是环境危机以及种种环保运动,以此与文章形成互文关系,唤起读者对中国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的担忧与疑虑情感,甚至将其与官员腐败、网络审查、环境治理失效等相互勾连,进而构建了中国政府整体性的负面形象。

2014年9月15日《纽约时报》刊发的评论文章“China’s Environmental Awakening”亦是互文手法应用的代表性样本。该文章开篇以1969年8月《时代》杂志刊登的美国俄亥俄州境内发生的凯霍加河起火事件(The Cuyahoga blaze)切入,并将此次事件看作由美国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的象征且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国家的意识之中。该起火事件在历史书籍中经常被描述为美国的一个警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随后作者便将笔锋转至当时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认为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国开始反思三十年的工业发展是否让生态环境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这一问题,由此中国民众的环境态度与意识正在发生改变。文章继而引用了中央政法委官员、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观点来阐述中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环境抗争活动。同时,借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核心城市的案例来陈述中国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废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文章作者将2013年视为中国的“凯霍加时刻”(China’s Cuyahoga moment),并主张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努力不容忽视,此举不仅对中国本身有益处,而且会对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带来福音。该文本将中国生态环境与美国生态环境相互勾连起来,实现了两者有机的联系。同时又借助引用、例证、比较等语言手法进行吸收与再现,并将美国历史上的凯霍加河起火事件“再语境化”,以及将其概念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的凯霍加时刻”,赋予了全新的意涵,历史互文性意义得以彰显,进而从社会实践层面成功塑造了中国生态环境形象。

七、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批判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基于美国《纽约时报》评论性文章的实证数据考察了媒介话语中关于“他者化”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建构问题,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话语的策略与机制:第一,在文本层面,根据评论性文本数据库中提取到的高频关键词,归纳分类为“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三个主题,由此构成了“他者化”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基本样貌。第二,在话语实践层面,《纽约时报》评论性文章的标题直接影响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认知和态度,甚至是影响受众的行为。通过策略性的话语方式,其设置的文本标题所着力构建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主观刻画出中国生态环境“非我族类”的国别化、集体化形象,即作为外族群的“他者”生态环境形象,将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塑造为自我或者内部族群的对立面。同时,试图分化中国与他国的关系,制造冲突与矛盾,进而形成“他者化”的中国生态环境刻板印象与负面形象。第三,在社会实践层面,《纽约时报》在“他者化”机制中,主要运用互文性手法建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再现与形塑历史事件,采取引用、比较、例证等语言策略,诉诸负面消极情绪,从而引发自我对“他者”的反感,实现强化自我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目的。

作为“他者”的生态环境形象话语,本质上展示了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话语具有权力的属性,是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37)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9页。话语作为理解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关键要素,美国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塑造本质是依靠不同的话语策略对弱势方进行“他者化”塑造,以巩固原有的权力关系。《纽约时报》采用综合的话语策略,试图描绘或者再现出一个美国化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这就造成美国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评价和中国对自我生态环境形象评价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由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固有偏见存在已久。在“中国威胁论”的大框架下,美国对中国国家整体形象不断丑化、矮化甚至是妖魔化。中国在综合国力日渐提升、国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亟待从话语角度主动建构生态环境形象,通过梳理西方世界主流媒体涉华环境话语特征,积极制定生态环境的话语战略,塑造客观公正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

首先,中国应厘清生态环境形象所涉及的核心要素与意涵,对生态环境形象进行科学化管理,主动掌握舆论性话语权。既要拥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硬实力,也要具备生态环境领域的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文化吸引力、舆论引导力与理论指导力。积极通过媒介传播、官方互动、民间交流等方式公正客观地向西方社会展示中国生态环境形象。面对国际社会冗杂的舆论环境,中国应以事实和数据回应西方煽动性或者挑拨性环境话语,掌握国际生态环境议题设置的主动权,强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心理认知。其次,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中国应主动争取制度性话语权,使得生态环境形象较大程度以制度化的形式稳定地展现出来,并嵌入到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规则、制度体系之中。如在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方面,加强全球生态环境关键问题的交流磋商以及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机制的整体对话,主动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范例,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赤字问题,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打造一个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共同体。最后,中国应着力构建生态环境领域的观念性话语权。国家生态环境形象是一种复杂而多元的政治心理现象,相同的生态环境话语策略对于不同的国际受众的影响效果很可能差异极大。民众个体往往会进行选择性接触并受到性格特质、价值判断、情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心理层面形成具有差异化的生态环境形象。建立观念性话语权,尤其是关注公共情感在“意义语境”中的形成以及话语互动与能动性之间的“交往逻辑”,对于塑造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而言至关重要。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官方或者民间交流与合作,支持科研机构、智库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之中,重视民众情感表达的交流性与文化性以及迈向“实践”的情感行为,促使积极良好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甚至是中国国家形象得以维系、巩固与强化。

猜你喜欢
纽约时报话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