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领域铿锵玫瑰

2024-01-18 21:48王厚明
中华魂 2024年1期
关键词:煤制乙二醇碳酸

王厚明

“是党员,就要做业务精湛的模范、做推动发展的典范、做降本增效的示范”。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主任技师孙一倩如是说。从化工行业的一名普通工人,到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孙一倩用忠诚和行动谱写着劳动者的光荣。

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学校21岁的孙一倩进入华鲁恒升公司,被分配到新成立的联醇岗位。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细心摸索工艺数据,逐步掌握了操作技术,不到两年,在同批200多名青工中,孙一倩第一个被任命为主操作。1996年,鉴于她在运行控制中的出色表现,被车间聘为岗位技术员。

随着国际聚氨酯产业向中国转移,2000年,华鲁恒升上马有机胺和DMF生产线。孙一倩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新系统参与项目开车。由于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国内行业壁垒,没有可借鉴的操作经验,投产面临巨大挑戰。只有中专学历的孙一倩苦心钻研,白天行走现场研究投产方案,晚上挑灯夜战解析生产流程,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一个月下来暴瘦十几斤。

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首套DMF装置一次投产成功。她又用3个月研究出DMF系统操作法,并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优化控制,连续创新了十余项操作控制方案,有力保证了装置的稳产高产、节能降耗。仅用5年时间,华鲁恒升DMF装置产能提升到25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DMF制造商,质量和消耗指标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10年,公司决定试水5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当时,这套技术被国外严密封锁,而我国60%以上乙二醇需要进口。历经600多个日夜,5万吨级的生产装置从无到有,孙一倩带领团队发现并解决了146个工程基础设计问题,查出并解决制约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386个,为我国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2016年,孙一倩全程参与到国内首套单线年产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开车投运中。她逐个单词地啃全英文模拟计算软件,全程盯盘,不断调整工艺参数……2018年10月,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华鲁恒升创造了单套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单位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开车时间短、当日即达到优等品、当月即实现盈利等多项行业纪录。

爱岗敬业,她是勇挑重担的“践行者”。孙一倩巾帼不让须眉,工作敢顶半边天,每一个设备、每一个管线,每一个阀门、螺丝都留存她责任温度,从普通操作工到全国技术能手,不断砥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谱写新时代化工行业的新华章贡献她的力量。突破封锁,她是行业难题的“破局者”。孙一倩10年深耕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不畏低学历,不怕高风险,不辞新挑战,技术封锁勇突破,空白领域敢探索,不断破解尖端化工难题。刻苦钻研,她是化工高峰的“征服者”。从首套DMF装置研发到全球DMF最大产能,从年产5万吨实验装置到世界单套产能最大的50万吨装置,孙一倩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力量,持续向行业的巅峰发起挑战,依靠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屡创行业奇迹。

不懈创新的“化工女将”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碳酸二甲酯就是生产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但生产能力一直是短板。为了测试改进工艺,孙一倩穿梭于实验室、生产试验装置、设计院之间,身兼数职,完成了从小试—中试—工业化装置的测试。几乎每天都要在几十米高的“钢铁丛林”里钻进爬出,装置里面上万个点位,几乎都留下过她的指纹。而只有中专文凭的她,硬是自学掌握了全英文模拟计算软件。

2020年,孙一倩带领团队转战另外一个崭新的战场。在稳定优化50万吨煤制乙二醇装置运行的基础上,孙一倩又参与到乙二醇下游产品的开发、试验、设计,主导了煤制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新工艺的研发,工艺包开发、工程化设计。2021年10月,年产30万吨碳酸二甲酯装置顺利投运,产品质量高,效益好,仅用3个月就回收了前期近4亿元的成本。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解液产品碳酸二甲酯还成功打入日本、韩国等重要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激烈,动力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更是竞争焦点,孙一倩说,这一原创产品自投产后,迅速占据国内60%市场份额,再次创国内建设周期最短、生产成本最低等众多纪录。

创新无止境,孙一倩带领团队马不停蹄,接续完成了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系列产品开发,设计了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打破了行业内只能生产吨级的现状。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孙一倩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立足平凡岗位,不断追逐梦想,充分彰显了干事创业的时代风貌和勇攀高峰的工匠精神。“创新永无止境,每天都是起点”。孙一倩工作精益求精,一次次挑战自我,一次次技术革新,把艰辛劳动变成精彩创新,把攻克难关作为强国责任。“开辟新赛道,转战新战场”。孙一倩摸索和调节上千个工艺运行参数,量变促质变;开发引领化工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跟跑变领跑,以最优最快抢占市场制高点。

孙一倩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通过传帮带,让他们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地成长。”2014年,孙一倩领衔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以“攻关、传艺、创新、交流”为主旨,并建立仿真教室,指导年轻员工仿真操作、提高技能。她自己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创立了一套“授、习、点”的“三步教学法”,把枯燥的技术原理、流程等理论知识提炼转化为通俗语言,耐心细致地传授给年轻人,带领他们深入现场观摩操作。在她的带领下,先后培养出40多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获得13项国家专利。其中包括高级技师2名、技师16名,近百名女中控主操作员,团队在全国、省、市级等多项石化行业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多人获评山东石化行业技术能手、富民兴鲁奖章、齐鲁首席技师等,为高端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积蓄了技术力量。

孙一倩注重言传身教,悉心把技术技能传教给年轻人。鉴于之前在开车中吃过太多苦头、走过太多弯路,孙一倩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有机胺操作要点》,这份要点成为公司新入职人员的培训教材。

孙一倩经常对年轻人说,要把奋斗当作人生底色,不要轻易定义自己,不要随便给人生设限,学无止境、行以致远。孙一倩发挥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的平台作用,培养年轻人,做好传帮带,带出了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积极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孙一倩强企育才有担子,在她看来,传帮带是技能强企的责任,带队伍是实业报国的担当,育人才是推动发展的职守。孙一倩率先垂范有样子,她习惯身先士卒、敢喊向我看齐,用苦练和真功影响同事,用荣誉和名次带动团队,用卓越和一流树立标准。孙一倩言传身教有法子,把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在细处、授在实处;放手让年轻人在操作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工作难题及时点拨、技术瓶颈跟踪指导,努力培养我国化工高素质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煤制乙二醇碳酸
什么!碳酸饮料要断供了?
控制液相加氢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煤制聚丙烯需谨慎发展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冒泡的可乐
乙二醇:需求端内忧外患 疫情期乱了节奏
努力把乙二醇项目建成行业示范工程——写在中盐红四方公司二期3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之际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