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高校港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塑造机制

2024-01-18 03:44林逢春梁静鑫林良盛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香港

林逢春,梁静鑫,林良盛

(1广东工业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与价值协同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520;2中山大学 商学院,广东 深圳 518107;3广东工业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1]48作为一种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大湾区建设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政策效应如何?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话题。目前,学界重视大湾区建设在建构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意义与对策,主要沿着两条逻辑路径开展相关研究:一是一些学者结合香港地区社会思潮、政经结构和公民身份“虚置”等问题对该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阐明大湾区建设对塑造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战略意义及治理思路[2-3];二是个别学者利用民调数据,量化分析现有大湾区政策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实施机制[4-5]。相关作品强化了大湾区建设与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逻辑关联。然而,香港青年并非一个匀质的群体,在经历不同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下其内部政治价值观分化其实相当显著。那些在与大湾区发生频繁互动的内地港籍大学生受到内地教育、媒体与政府特惠政策等制度性力量的影响,使其来内地求学生活面临着不同的政治社会化场景,有必要考究大湾区背景下该特定群体的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塑造机制。有鉴于此,本文立足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以年龄介于18至30岁并就读于大湾区内地高校的港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大湾区建设对其国家认同的作用机制,为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实践提供支持。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国家认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情感与认知结构,涵盖“归属性”与“赞同性”的双元属性[6],指某个体通过确认自己是否归属某国,产生对该国的归属感,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关心国家利益与战略发展。由于国家既是一个政治—法律共同体,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所以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有效整合,对于铸牢国家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7]。政治认同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拥有合法性、认受性的前提,其核心是对该共同体制度的认同。质言之,对国家政治制度、重大政策、政党权威和政治价值等方面的赞同与支持,乃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价值所在。国家认同与国家合法性相伴相生,社会成员经历政治社会化进程而习得该国政治文化,培育一种政治心理、政治情感态度,进而认同该政治体系,才会在政治实践中将国民身份意识投射到国家共同体上,并表现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与支持[7]。可见,一国成员的国家认同现状可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三个维度加以考察。

政治社会化是国家政治教化与人民习得和内化政治文化的双向互动作用,关切社会成员在不同人生阶段与境遇下的国家认同动态变化[8]67-68。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促使人民了解本国某项政治制度及其运作原理、明确自身在政治体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透过国家象征、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来增进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因而成为塑造国家认同的有力手段。

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塑造涉及香港青年群体对国家战略、政策制度及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人”这一国民身份的确认。基于特定的历史,部分香港青年脱离了国家的政治社会化轨道,对国家政策、制度文化及国民身份归属产生迥然有别的认知反应。然而,作为新时代下“一国两制”的事业实践,大湾区建设旨在借由创新性制度平台、数字经济和岭南文化,改善香港经济民生,强化粤港澳三地共有的精神纽带,重塑香港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场景,进而促使香港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增强其国家认同。可见,有关政治社会化与国家认同的互构关系,有助于阐释大湾区背景下内地港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塑造机制。

(二)调查样本

本研究围绕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等维度设置调查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课题组一方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就读于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五邑大学等10所大湾区内地高校的1200名港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01份,有效回收率为83.4%。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1,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91.8%、硕士占7.5%、博士占0.7%,样本比例与各单位公开数据情况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则在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基于滚雪球抽样原则对38名在大湾区内地高校求学的港籍大学生进行访谈,最终转录并整理成近2万字的质性数据材料。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对受访者的姓名作了匿名处理,利用二级编号的方法对受访者进行区分,第一级用来区分男(M)女(F),第二级是受访者编号(按顺序从01进行编号)。

(三)分析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分别获得定量数据和质性数据。其中,定量数据采取归类统计,在分析大湾区背景下内地港籍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过程中整合定量分析与质性分析结果,以相互补充和印证;对质性数据的编码则借鉴了Gioia归纳式分析方法[9],该方法延续扎根理论及概念分类的思想,综合反映受访者与研究者双方反应,以其特色的数据结构图直观地将层层归纳分析的结果呈现出来,近年来在案例研究领域日趋流行。Gioia归纳式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根据访谈对象话语的分类形成一阶概念或观点,之后再形成二阶主题、聚合概念,最终形成一个数据结构图,展现直观且有逻辑的证据链条。

本文分析形成的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质性数据编码结果

三、研究发现

(一)大湾区背景下内地港籍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1.政治认同度较好

内地港籍大学生具有较好的政治认同度,他们普遍认为中央政府推行的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能立足我国实际与国家安全利益需要,认可我国的国家制度优势及香港国安法的实施。

受访的内地港籍大学生对通过大湾区建设提升国家国际声誉持有“较大信心”。有学生表示:“大湾区集三地的人才和资源于一身,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国际视野。中国人口众多,加上科技高速发展,有些手机软件的影响力已超越欧美,影响全球。三地融合让中国真正富起来,那当然会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F27)他们也觉得大湾区建设有助于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有3/4受访的内地港籍大学生认为大湾区建设是香港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重大机遇,比如“内地的云技术、大数据比香港更先进,这有利于有志从事文化创意和科技创作的香港青年的事业发展”(M08),“看好大湾区的规划和市场空间,还有语言文化接近,如果两地合作,会产生‘1+1>2’的效果”(M06)。此外,受访者认可中国内地制度优势,尤其是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绝大多数内地港籍大学生还明确支持国安法的实施。M30认为“非常有必要,国安法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手段”,M06表示“(自由)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是对等的,所以我支持香港国安法的出台,有了国家安全,才可令大湾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2.文化认同度较高

内地港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度,他们普遍接受并愿意传播以岭南文化为支脉的中华文化。

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学习内地的政策法规和文化习俗。一位受访者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刚刚(从香港)回来(内地),人情世故太多不懂,当我碰了一鼻子灰后,我才发现了解本地政策和文化的重要性。”(M09)与此同时,内地港籍大学生纷纷认可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交流在大湾区建设中的独特意义。问卷调查中,54.90%的人表示“非常同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34.31%的人则表示“较为同意”。当被问及“您对大湾区的(岭南)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吗?”的时候,感到“非常自豪”和感到“有点自豪”者分别占到了30.39%和41.18%。F32认为:“粤语一定是岭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大湾区来说一定是重要载体,它对香港青年接触历史文化一定有正面作用。”F29认为:“岭南文化可谓大湾区的文化符号,可成为两地青年交流的重要媒介。香港青年对岭南文化是较为推崇的,甚至会积极发扬这种文化。”几乎所有的内地港籍大学生都表示会借助自媒体、文体艺术(非遗)展示等途径去传播中华文化。

3.国民身份认同度较强

内地港籍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国民身份认同,突出表现在该群体认为大湾区建设有助于民心相通及国民身份的确认,并明确支持加强国民教育的必要性。

多数内地港籍大学生表示大湾区建设下经济融合发展可拉近两地民众的社会距离,并逐步强化香港青年的“中国人”身份。有受访者认为:“以前都是各家门前雪各自扫,甚至两地没有很多直接交流的机会。大湾区提供经济的交流、互动和发展机会,(帮助大家)了解到国家的支持和实力,相信香港青年会增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F25)另外,几乎所有受访者均明确表示自己在与大湾区内地青年相处过程中没有感到身份上的障碍。如F27强调:“我本来的业务及现在的团队七成都是内地青年及客户朋友,一直相处得十分和睦,互相尊重。”内地港籍大学生还提及自身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及对等的权利义务观,认为香港青年在享受与内地民众普惠待遇的同时,也必须赋予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尊重国家象征等同等的义务。“‘一国两制’,原本就是‘一国’在前,‘两制’在后;香港人无论是在内地工作,还是经商求学,都要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F32)而在谈及大湾区国际教育合作过程中加强国民教育的必要性时,内地港籍大学生大都觉得“很有必要”加强国民教育。F37认为:“国民教育,我觉得是需要的,因为每个(中国)人都要有国民意识嘛。”F38也认为:“需要的,只是我所理解的教育是能让对方主动吸收、能适应香港青年的文化模式,而非被动接受。”

内地港籍大学生对自身国民身份的确认还可以从问卷调查中得以佐证。在问及“自觉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对您的重要程度”时,仅有0.98%的被调查者回答“不是很重要”。

(二)大湾区背景下内地港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塑造机制

在大湾区求学生活的港籍大学生国家认同表现总体良好,这主要源于大湾区建设场域中政府、学校、青年朋辈与媒体分别以政策吸纳、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和生活化传播等四种机制作用于该群体,推动该群体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变迁,为其塑造一种正向的国家认同。

1.政策吸纳机制

政府本身就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政府所提供的教育、宣传与政策信息,历来都具有增进公众对政府支持与效忠的意图,并借由政治沟通影响到公民对国家政府及其战略的态度认知[10]97。大湾区建设进程中重视制度改革,即出台有利于吸引香港青年来内地学习及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赋予香港青年“国民待遇”,促使香港青年在跨境互动中增进对参与国家治理中权利与义务方面的认识,这显然是改变香港青年政治社会化场景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香港青年国民教育缺失的问题,政府还推动教育制度改革,有利于塑造港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其一,出台和落实一系列吸引香港青年来内地学习及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公共权利的享有是一国公民权利的基本要素,它可以让公民通过社会参与和政治沟通来学习内化一国政治文化,并增进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换言之,“国民待遇”的享有是当前香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起点。2018年9月1日,《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正式施行,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内地申领居住证,办理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权利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等六项基本公共服务。此举的目的在于要让港澳台居民能够在居住地享受到与内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此外,珠三角各级政府还加快建设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关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内地港籍大学生拓展了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F08、M20等人纷纷表示,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计划、“千校万岗”香港青年专项行动等优惠措施,让他们感觉到了国家的关怀,推动香港青年与更多内地朋友的交往。同时,政府逐步将香港青年纳入内地的社保体系与金融信贷服务对象,为跨境互动的香港青年提供创业支持、生活便利等特惠安排,积极支持内地港籍大学生融入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以国家法定标准对居住证进行规范化管理,赋予港澳居民“国民待遇”,改善香港青年的经济权利与发展处境,为香港青年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有受访的内地港籍大学生创客表示:“之前我们香港青年在内地参与国家创新创业战略是有阻力的,比如办理证件比较复杂。但自从领取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办理程序简化,团队也具备申请创业贷款的资格。”(F21)

其二,内地与香港政府确认内地港籍大学生学位的文化资本价值属性。政府掌握教育内容体系与教育场域内文化资本的价值评估决策权与执行机制有助于在社会中推行主流政治文化。据此,教育部与特区政府正在推动一项合作协议,即对于持有内地高校学位的香港青年,不但其教育资质受到香港各界的认可,他们还可以回港报考当地公务员。与此同时,内地政府准备打破制度壁垒,吸纳一些香港青年参与到内地公务员岗位任职,使得香港青年具有实质性参与国家治理与国家公共服务的机会与权利,并通过广泛的行政参与,增强香港青年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利与义务观。参加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港澳籍公职人员宣讲会的受访者M24指出:“自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意味着国家大力支持具备国际视野、先进理念的港澳青年人才在内地进入更核心的平台,我也希望毕业后能够报考内地的公务员岗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教育合作机制

学校是学生接受政治社会化最重要的场域,教育是对一国人民施行政治社会化最根本的力量之一。《规划纲要》提出“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及“建设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旨在通过区域教育合作,在域内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组织体系,为香港大学生提供持续性、常态化和大规模的科技与人文交流,促成域内青年学生思维方式、文化习性和价值理念的趋同,实现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的共享,增进区域文化认同;同时,通过精神成果的交融互享,实现粤港澳青年群体的良性互动,增进香港青年对国家政治的认同。基于此,教育部门重视以教育合作模式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分别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层面布局,注重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成果的培育与共享,来改善香港青年的社会流动性,增进其国家政治情感。

其一,加强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畅通香港青年的社会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主要包括粤港澳三地中小学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通。随着粤港澳缔结“姊妹学校”数量的攀升及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需求的增加,政府拟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与执教,促使更多从事基础教育的香港青年深入内地考察,了解大湾区乃至国家的政策取向。《规划纲要》也指出,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培训交流和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式,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交流合作。F10称:“为实现粤港澳三地(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互补,深圳市特区建发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香港职业训练局在2021年联合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粤港澳青年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框架协议》,筹建深港青年实习实训与粤港澳青年参观研修基地,探索集粤港澳青年创新项目孵化、创业成果展示、交流论坛、就业推荐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对于参加的香港青年,可以加深对大湾区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的了解,促进专业人才的交流,增进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教育部门也在整合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和实训基地等资源,积极探索内地专科层次教育与香港副学士学位教育的互认,及跨境校企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系统,为港籍大学生的人才流动及社会参与提供政策红利。

其二,建设大湾区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以创新成果的共享机制实现粤港青年民心相通。

《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顶层,是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于是,建设大湾区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成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路标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其本质目的是实施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人才流动与技术进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与凝聚力,从而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根据大湾区社会发展与产业调整的需要,整合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在适度扩大香港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渠道的同时,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构建粤港澳高校内部跨学科融合与高校间集群发展的新机制。此外,依托大湾区科技设备、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并鼓励粤港澳高校建立各类专业联盟,通过成立特定课程的认定委员会来促进专业认证、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科竞赛与教师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协同培育港籍大学生。M02所在的高校便和香港岭南大学成立首个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服务中心,通过“创新创业线上工坊”“寒暑假创新创业实训营”等共享联合课程,推进大湾区学生互访交流与科技项目合作。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最具系统性的媒介,高校间这种通过学分互认、成立教育联盟等制度安排有助于加强大湾区的教育合作,并可以增进港籍大学生对大湾区公共政策与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强化该群体的国家意识。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部除了拓宽香港副学位青年学生到大湾区升学的渠道之外,还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高校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合作办学,建设更多高质量的合作办学项目。比如,教育部每年针对香港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结合香港教育局建议,遴选新增招生院校。截至2021年2月,共有127所内地高校具备招收香港考生的资格[11]。同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与香港公开大学肇庆分校正在投建[12]。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印发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广东正创新体制筹建大湾区大学,并将其打造成集访学交流、学术研讨、产学研用协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高校合作平台,并创新模式以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大学参与合作办学[13]。

通过以上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丰富港籍大学生在大湾区高校学习交流与就业发展的渠道,使他们在内地事业发展进程中感知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及中央政府的政策红利。同时,以“大学—领域”这种扁平灵活的教育与研究组织新模式,构建人才协同培养系统,实现粤港澳青年间创新成果的共享,改善港籍大学生的处境,增进其对国家的政治情感。

3.人文交流机制

《规划纲要》指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对此,各界人士都表示要充分利用湾区内各地文化资源与优势,加强大湾区域内乃至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从中寻求价值共识,建立起一种持续深入的人文交流。朋辈群体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路径,大湾区域内青年朋辈间的人际交流、思想交流与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粤港澳三地青年增进了解,逐步形成文化认同与政治互信。

为推进粤港澳青年人文交流,大湾区各地政府通过委托或授权的形式,一方面推进粤港澳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共建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则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间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大湾区青年高峰论坛与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等项目。例如,作为内地与港澳青年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活动自2009年起已连续举办十几届。每一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数十名青年学生深入那些具有文化特色的内地城市,借以增进粤港澳青年对祖国发展成果和历史文化的认识,促进三地青年的政治情感与文化认同。又如,2017年粤港澳三地政府、高校和腾讯等知名企业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计划”,举办“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创设学习交流机会,促进粤港澳青少年的情感沟通。尔后,腾讯公司还在“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的基础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研学交流计划”,出台政策鼓励大湾区知名企业、公共部门投入资源,优化科技、文化、社会责任等课程,为粤港澳青年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14]。受访者认为,“两地在饮食文化上非常接近,如果加强香港青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就会加强”“岭南文化让港籍大学生为同根同源的文化共鸣,让大家更有归属感”(M02),“相近的岭南文化是大湾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它能丰富港籍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强化青年人的文化认同”(M12)。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粤港澳三地青年的人文交流,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也在2020年12月24日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细建设高质量的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文创园区,及完善便利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文化和旅游活动和创业就业的政策安排[15]。可见,共建人文湾区的目标定位及港澳青年“人心回归”成为人文交流模式的逻辑起点。建设人文湾区,其实就是借助文明互鉴、文物共赏、文艺交流和文旅交融等手段来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铸造熔炉,同时建构文化图景来塑造大湾区港籍大学生的价值共识,促进该群体在社会化进程中确认自身的文化认同与国民身份。

4.生活化传播机制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化力量。大众传媒促进了政治信息的普及,形成舆论从而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激发人们对重要政治信息的关注。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议程设置,让公众接受政治议程与主流文化。步入新媒体时代,各国政府重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信息传播、思想引领、情感交流与宣传主流政治文化的作用[16],即以生活化传播来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

首先,构建大湾区媒体矩阵,强化大湾区叙事空间。有受访者指出:“根据我的观察,内地加快创建围绕‘大湾区’报道议题设置、运营交流及节目研发等方面的平台,随着更多主流媒体和地方或平台媒体之间的合作,信息更透明、顺畅地传播,我从中深入了解两地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更感觉两地同根同源。”(F37)2019年6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业媒体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广电联盟在广州成立。该联盟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发起,聚合10家港澳广电媒体和11家广东广电媒体,旨在为大湾区媒体搭建合作平台和创新协作机制[17]。2019年9月1日,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播出的国家级电台频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正式开播,大湾区之声新媒体平台同步启用。

其次,聚焦香港青年生活需求,优化传播内容。有受访者指出:“在内地也可以接收到很多满足我们学习生活需求的媒体内容,这也激发了我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关注。”(M22)按照“一流湾区、一流生活”的理念及大湾区青年日常需求,大湾区之声频道和新媒体聚焦财经科创和生活资讯服务,以粤语为主设置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网络热点和文化精品,重点打造《湾区速递》《湾区在线》与《“港”清楚》等新闻评论及相关影视作品。

这些媒体关注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学习生活、求职创业等需求,综合运用财经、创业、休闲、娱乐等丰富节目及新媒体矩阵,立体呈现大湾区建设成果及港澳青年内地发展事迹,挖掘人文湾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项目,重在日常生活中以“沉浸式”方式将主流政治文化符号、政策理念传递给港澳青年,借以增进港澳青年对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利益感知。

四、结论与启示

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内地港籍大学生具有政治认同度较好、文化认同度较高及国民身份认同度较强的国家认同现状。这主要得益于港籍大学生赴大湾区内地高校求学历程中,政府有力治理、多元的社会参与、教育与媒体的正面引导推动了该群体政治社会化场景的变迁。大湾区建设通过制度性结构赋予内地港籍大学生“国民待遇”等政治权利,改进其民生质量,同时以丰富的人文交流体验助推该群体在人际交往和“寻真”中确认自我的国民身份与文化认同,帮促该群体塑造一种正向的国家认同。

在大力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未来在吸引更多香港青年赴大湾区内地高校求学及其相关政策规划的优化过程中,有以下三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1.加强制度改革与规则协调

其一,探寻粤港两地经济法律相互融通的体制机制,推进大湾区社会协同治理。粤港澳三地政府需要正视当前横亘在三地海关、环境、卫生资源与跨境经济活动等方面的行政法律冲突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的立法协调机构及对话机制,破除阻碍三地人口、资金和数据等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为提高香港青年赴内地求学生活的归属性与适应性创造条件。

其二,加快居住证的改革,加强香港青年在民生改善和民权拥有等方面的获得感。居住证关乎香港青年“国民待遇”的实现与享有,也关涉香港青年未来能否平等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的资格与动能问题。当前政府应当以居住证改革作为切入点,解决香港青年公民权利资格与义务责任虚置的体制性问题,并对那些来内地求学的香港青年提供殷实的优惠政策,拓宽香港青年人才流动的通道。同时,加强大湾区“数字政府”的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在大湾区交通、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公共数据共享、政府部门协作及其行政流程优化,来解决香港青年赴大湾区求学生活中所遭遇的理财、医疗、教育、置业乃至法律仲裁等现实难题,借以提升该群体的获得感及其对祖国的向心力。

2.优化国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方式

三地政府应该加强沟通,适当扩大内地高校对港澳生招收的规模,并引进港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到大湾区内地合作办学,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共同开发符合中华文化脉络的历史教科书及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学分互认与奖学金等制度来引导香港青年对中国近代史纲、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中国法律等课程进行修习。此外,以岭南文化充实中国史等国民教育课程体系,结合香港青年国民教育有关在内地考察学分考核环节,调动香港青年深入内地基层开展丰富的主题调研与公益活动,同时开辟“互联网+”等重大创新创业竞赛的港澳台生赛道,鼓励香港青年学生通过跨境联合组队形式参赛,参赛作品的评分作为香港青年赴内地免费旅游及保研升学的积分依据,借此丰富香港青年国民教育的实效性,增进香港青年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

3.加强大湾区建设及其普惠性宣传

其一,大湾区媒体应当聚焦香港青年的行为偏好,利用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展现大湾区的活力、未来发展前景及大湾区内地高校风采,注重以生活化的视角挖掘大湾区内地高校及其所在城市人文景点与地方美食等题材,调动香港青年来内地考察观光的兴趣。

其二,大湾区媒体还要关注香港地区历史文化脉络和香港青年的发展需求,巧用新媒体和文艺创作讲好湾区故事:一方面生动地诉说家国意识和湾区认同,探求大湾区同一叙事空间,借以激活香港青年对大湾区历史的记忆;另一方面则善于挖掘大湾区内地高校赋能香港青年成长成才的实例,通过案例分析、风采展示、现身说法和专题报告等形式,增进香港青年对大湾区普惠性的价值认知。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香港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