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设计

2024-01-19 13:40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区倚彤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时性吊灯科学史

文/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 区倚彤

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HPS)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它对学生和科学教师有好处。如认为科学史融入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概?的了解、对探究过程的了解,以及对情境了解。孟克(Monk)和奥斯本(Osborne)认为科学史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本质有用的手段之一,并以建构主义、儿童学习心理学以及科学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包含六个阶段的融入科学史的教学模式。它主要包含了演示现象、启发学生、历史研究、设计实验、呈现科学观点和实验验证、回顾与评价六个阶段。

本研究以科教版(2017 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机械摆钟》为例,基于孟克(Monk)和奥斯本(Osborne)提出的科学史教学模式,设计将本模式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

一、演示实验

这个阶段教师要通过一些现象来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并且产生一个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一个伽利略观察教堂里吊灯的视频,和学生一起用铁球和细线制作一个简单的摆,认识摆的结构包括摆锤和摆绳,并让摆摆动起来。

通过利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到现象来进行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学习摆的结构,并为后面实验探究摆的摆动规律做好铺垫。

二、启发学生

教师通过让摆动起来的现象,让学生思考摆的摆动有什么规律呢?它为什么能够计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不给予批判,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这样设计,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三、历史研究,学习科学史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伽利略的故事。

例如,1583 年的一天,18 岁的伽利略在教堂里面做礼拜。一阵风吹来,天花板上的吊灯开始地晃动起来,发出轻轻的响声。这本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而伽利略却细心地观察起来了。隐约中他感觉到吊灯的摆动有些规律,于是回家之后,他开始研究起来。他用棉线和石头做出摆模拟吊灯的摆动,根据“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稳定的”来计时,经过反复多次的验证,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时的秘密。这样设计,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善于观察、观察思考。

四、设计实验

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认识了历史的假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去确定自己之前提出的假设,并以设计实验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假设。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给予实验操作的温馨提示,以避免实验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样设计,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五、呈现科学观点与实验验证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数据,教师与学生对数据分别进行横向分析,得出与伽利略相同的结论,即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即等时性。但在数据分析时,部分小组可能会出现误差,即并不是三次实验的数据均相等。由此,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当年的伽利略没有根据摆的等时性发明机械摆钟,而是等到100 年以后,荷兰的另一位科学家——惠更斯才根据摆的等时性发明了机械摆钟,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认识摆钟及钟摆的运动规律,再次得出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的结论。

六、回顾与评价

机械摆钟的发明离不来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和惠更斯。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的吊灯,回家后用绳子和铁球实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而惠更斯根据这个规律发明了机械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希望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像科学家们一样,留心观察生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科学史的学习,认识到留心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时性吊灯科学史
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异时性胃癌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产品设计作品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科学有意思
——“科学史上的今天”10月号
“科学史上的今天”9月号
谈期刊的应时性专题策划
Woodlife——吊灯设计
纤维艺术“共时性”的精神与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