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实践研究

2024-01-19 13:40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郑馥佳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教材

文/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郑馥佳

统编教材在习作要求中,大多数提示学生写后自读并做必要的修改,将习作完成之后的修改作为习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所学的修改符号运用于学生真实的习作过程。根据相关的调查,学生对老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并没多少个会认真仔细地看。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对老师辛苦评改的内容置之不理。即使教师在学生习作完成后,有进行修改和交流,却往往因为缺乏目标、组织、反思,而导致流于形式,出现混乱无序、进行低水平交流的现象。

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

在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之初,一定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通过一些有权威性的教育理论,让学生明白自己修改文章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己的学习任务之一,比如可以把课标的要求读给学生听,每次习作,教材都有关于习作修改的要求。其次,让学生明白著名作家写文章也是要经过不断修改的。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是改动了十几次才确定的。贾岛“推敲”的故事家喻户晓,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也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定稿。通过给学生讲这些准名作家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二、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

1.在单元课文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首先得让他们会写。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把习作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很好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让课文讲解直接为写作服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以单元为单位,挖掘课文之间的联系。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为例说明操作方法:首先要带领学生从单元导语、课文内容、口语交际和习作等熟悉整组教材,明确本组教材的专题是“人物描写一组”,知道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人物形象鲜明,有不同特点,有的侧重动作,神态,有的侧重语言,有的侧重外貌。通过这3 篇课文的学习,习得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运用到本单元写人的习作上。

2.范文修改,学习迁移,形成修改能力。在学生自主评改习作之前,教师要给学生评改的标准和要求。习作评改的标准,一般有两大项,第一项是习作都要修改的内容“常规要求”,如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用错的标点符号,表达不清楚不准确的语句进行修改;看看内容是否具体、书写是否工整、结构是否完整等;圈画出好词好句等。第二项是“本次习作要求”,这是针对每次习作的要求确定的,如写人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表达生动具体;说事的习作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写活动要进行场面描写等。然后,教师根据以上的评改标准和要求,选取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带领全班进行修改,写评语(旁批总批),这一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修改方法,如何写评语,还要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作文修改符号。

3.学生自评自改。首先,学生在动笔作文之前,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文章结构安排、写法等列作文提纲。然后教师要对作文提纲一一查看,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针对性地作文指导,接着学生对自己的提纲进行修改。接着,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学生动笔修改之前,一定要让他们开口读至少两次,这样,在读中,从整体初步把握自己的习作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比如主题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如果以上都符合要求了才进行细致的修改,从语句是否通顺,有没错别字等进行修改。最后,要看看有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如,是否用上一些修辞手法等。

4.互评互改。(1)小组批改。让他们在互评中进行比较,取长补短。(2)组长批改。对于能力薄弱的班级,或者刚刚开始学习自主评改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推荐作文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在小组中带领大家修改作文。(3)家长参与评改。有一些作文,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促进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

5.教师及时跟踪反馈。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教师要做学生修改作文的引领者,要担任“扶”“导”的角色,由“扶”到“放”。在学生完成自改互改后还要进行批阅评价,发现有不到位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落实,发现作文评改得特别好的要及时表扬,这样,对做得好的学生是一种荣誉和鼓励,而对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也是一种借鉴和促进。至此,一次作文的评改才算完成。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