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港的创新密码

2024-01-19 02:21李嵱
新西部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融合

李嵱

概念在不断打破,边界在不断打破,意义也在不断叠加。热土之热,并非仅止于表面上看到的高楼大厦层叠而起,还有我所走访的每个人,围绕着创新城市发展,在各自的工作领域的静气沉淀和破题渴望。

西咸新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走进这片热土,便有一种亮堂堂的感觉。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渴望破题的热情,还有来自对各自领域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务实实干。

当大学渴望回到大学的本质,他们在西迁精神的源头汲取了新的养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大门口,有着和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本部一脉相传的饮水思源的雕塑。

创新港的新,其实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新,它是回归大学本质与时代融合呼应的再创造。

这片被寄予厚望的热土,这个集校区、园区、社区为一体的“智慧学镇”,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瞄准国家能源革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积极探索建设21世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模式,打造带动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国家级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再添新动力。

打开围墙 融入社會

让这座百年高校延拓自身使命的新校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落子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双方联手打造一座新的智慧学镇,让彼此紧密连接的的那个核心,就是科技创新。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建、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咸新区联合建设的理念超前、模式创新的开放式智慧学镇。

在自我介绍中,它说,我不是一个新校区,不是简单物理空间的腾挪扩张,而是大学形态质的变化。也就是说,我既是大学,又是社区;既是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又是文明知识的传播器;既研究世界前沿,又非常接地气。

我的未来将是遵循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与“学镇”理念,紧随国际科技潮流,以“创新能力突出、科教特色明显、国际交流广泛、公共服务完善”为目标建设的现代国际化智慧学镇。

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看来,“打开围墙,融入社会”,对于一所大学尤为重要。

“高等教育本应走在社会的前面,引领社会发展。然而现实是,很多颠覆性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并不是来自于大学科研群体,而是来自于企业。”王树国表示。因此,大学的“围墙”必须要打破,大学要主动地融入社会,与企业相结合。

创新港是一个“港口”,既能造船出海,又能筑湾引才。

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领导班子换届,张迈曾担任校党委书记,王树国担任校长。一个老交大人,一个新交大人,都想为这所世纪高校做出些贡献。彼时,交大虽然仍名列中国高校排行榜前列,但来自东部高校的竞争压力已然非常明显。

次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交大决定抓住这次机会,提升综合科研实力,拓展新的校区被提上日程。

也是在2014年,中央提出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次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视察时,要求“充分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

省上领导的牵线搭桥,让交大选址时注意到了沣西新城;而沣西新城创新发展的理念,让交大决定不再只是简单地盖一所新校区。

在创新港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胡伟就已经服务于它,当时整个沣西也还是白纸一张。后来工作岗位几经更迭,但始终围绕着创新港。现在作为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创新港管理服务部副部长、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沣西新城中心副主任的他,依然喜欢自称服务创新港和交大的首席“店小二”。

这个“店小二”角色,却让他对创新港及其随后孵化出来的秦创原,都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认知。“当时要拿出几千亩的土地,在一些成熟的开发区是不太可能的,交大也考察了很多区域,最终选择沣西新城,既有这里的交通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与沣西新城的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有关。”胡伟描述了当年情景。“当时大家都还没想好未来新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但于沣西新城而言,新校区如果只是拿一块地,盖几栋楼,围一个围墙,与外界隔绝,不融通,是不行的。”

此后,交大方面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相关方面反复沟通,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未来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双方的想法几经更新,最终决定:走一条谁也没走过的路。

“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时隔九年,胡伟提起创新港创立之初所提炼的五个使命还是有一种掷地有声的豪情。“这五句话不是凭空而来的口号,是对国家政策、时代课题、地方社情、高校使命的把握和诠释,它现在是创新港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未来也是,不会过时。”

创新港的建设从第一块砖开始,就蕴含着某种创新的力量,其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创新,也呼应了西咸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创新港速度,也许关乎资本,但是不仅仅关乎资本。速度,同样是一种全然的专注和破题的热情。

2015年10月初,陕西省与教育部签署了省部共建协议。

2015年7月,为了更好地进行建设和融资,西安交大与沣西新城成立了“西咸新区交大科技创新港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团队由双方共同组建,这种模式在全国高校是第一家,在地方政府层面也几乎没有。

“以智慧学镇的概念为引领,以互利共赢为纽带,把交大和沣西连在一起,相当于‘结婚了。”胡伟说,“结婚”之后的各种现实问题,比如资金、征地、建设、开发等环节遇到的难题,都由这个平台公司解决,“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参照系,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创新。”

得益于双方最初的反复沟通,大家把创新港的定位和理念想得透彻,剩下就是执行。“对历史负责,做世界一流。”这也是时任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的使命和情怀。

创新港的核心区建设速度很快。从2014年考察选址,2017年2月破土动工,到搬迁入驻用了不到1000天时间,完成了51栋巨构、160万平方米建筑的建设,刷新了高等教育建设史的新记录,创造了“创新港速度”。承建方的陕西建工控股集团因这一工程囊括1项国际大奖、14项国家级大奖、6项国家科技成果。

2019年6月12日,积五年之功,以“点亮西迁路 创业再出发”为主题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交付表彰暨点亮仪式举行。当晚8点30分,夜幕降临,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内所有建筑楼体瞬间点亮。所有参与建设者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包括胡伟。

2019年9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创新港举行,7266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其中硕士研究生5782人,博士研究生1484人),标志着创新港正式投入使用。

王树国曾说,“为什么西安交大要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要把大学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在那里,我们有很多国际一流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学生一进去就能看到目前这个领域最好的企业在做什么,他走出校园时就不会茫然。”

百年高校的破题力量

2014年,王树国来到交大的时候,交大正面临一个危机——由于地处西北,在资金上难以与华东地区的兄弟校相较;与此同时,人才外流、排名连年下滑,像一朵阴云笼罩在这所百年名校的上空。

2014年6月创新港考察选址的时候,党委书记张迈增和校长王树国刚刚履新交大还不到两个月时间,他们都是4月28日上任的。当时张迈曾59岁半,王树国55岁。两人皆已功成名就,张迈曾此前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国则担任了12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成绩卓著。

新调任西安交大的王树国和书记张迈曾一左一右挑起了交大的未来。

当时,对学校的发展,王树国提出了“四个一”战略目标:“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流的文化氛围。”这四个目标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王树国的答案是:创新。

他从教育改革这个切入点破题,其实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的系统性创新。

担任高校校长的十几年里,他亲眼目睹了社会与科技的变革,对学生们的无奈感同身受——有多少学生,在象牙塔中埋头苦读,等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学的是很难用上的“屠龙术”?如果在校期间,就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正在革新的高科技企业,或许能让他们更进一步打开视野,思考未来的方向。

此后六年间,张、王合作成为大学班子的典范,他们被誉为黄金搭档。两人奋力托举而起的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甚至超越了学校的概念,带动着这座百年大学坚定地踏上重回巅峰之路。以卓越成绩扫平了诸多质疑。

在交大建校120周年大会上,张迈曾说:人努力,天帮忙,交大要崛起。在退休离任讲话时他回忆说:“我铭记着潘季老书记的一句话,‘你就准备少活几年,为咱交大回来干,这是热爱交大多么大的情怀呀。交大在老一辈心中比一个人的生命都重要,这是最深沉的嘱托,最真诚的信任,我没有任何理由推脱和懈怠。我将无我,不负交大。”

王树国也许是国内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学校长了。

2002年,年仅44岁的他放弃当副省长的机会,从黑龙江科技厅厅长任上回到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当时“C9联盟”(即第一批入选“985”工程的9所高校)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12年后,他又从东北来到同样地域不占优势的西北,執掌西交大。

长期执掌理工科院校的经历,让他坚定一个信念,就是“大学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他提出,“我们沉迷于大学排行榜”“大学与社会脱节”“对该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等问题。他有一种紧迫感,不希望中国高校错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创新港的创新密码,也来自对大学教育深刻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破题突围。一个长期执掌理工科院校的大学校长的破题渴望是怎样的?

“当校长时间越长,对这一职位越敬畏,它太高深了。”

“校长首先要懂社会,要知道大学在社会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大学该怎样引领、支撑、服务社会。”“还要懂科学,不光懂一门科学,要了解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未来行业走势、最新发展有预判。”“要有一定的行政工作能力,把大家组织起来。”“还要敢于改革探索。”他觉得大学校长更像企业家。“大学随着形势发展,它不断变革,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气魄。”

对时下所流行的“发展模式”,王树国有一种“警醒” 。“叫不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种文字的变迁没有太大实际效果。真正重要的是下放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大学学科分类不同,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招数。应引导大学去做符合社会需求的事情。比如人才培养有什么亮点?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王树国强调,中国高等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大学和社会有些脱节。大学一定要主动融入社会,如果大学只封闭在校园内,所创造的知识、培养的人才、产出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所边缘化,大学应该有危机意识。

他说,一所大学如果是中国一流大学,那么在中国各个重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就一定要有你的贡献,如果没有,就不配称为中国一流大学;如果是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就一定要在世界范围重大事件中有你的身影和贡献,如果没有,就称不上是世界一流大学。

他把创新的主战场拓展到全球视野,很多琐碎的问题自动化解了。每一位师生都有可以成为一块创新的沃土。

有时候是我们创造出来自己的束缚,创新则是从这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创新港的力量源自这种宝贵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开拓突围。

王树国制定了新的目标管理制度,让老师们每年报贡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哪方面都可以。

他希望大学找到真正的自信。“我们没必要局限于头衔或标签,不要把‘帽子看得过重,它只是一个岗位,这方面有很大改革和进步空间。”“大学应该心无旁骛去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如果做出突出成果,就给其资源,这样就导向在干工作上。”

创新港在朝自己的局限性发力,反而迸发出一股生猛的活力。

2020年6月4日,王树国校长和张迈增书记一同试坐地铁五号线电客车,从创新港站上车,到创新港东站下车。两位忘我开拓的教育者,有一种勇立潮头的青春气质。

他们面前要突破的题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大学去做符合社会需求的事情?

“大学要跟社会真正融合。”王树国说,“创新港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创新平台。之所以没有叫交大新校区,而叫创新港,打破的不仅是物理围墙,更重要是意识到大学是社会一个组成部分。”

“像现在华为对5G的研发、投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哪是一所大学能比拟的。大学对知识的垄断已不复存在。我们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这是我们建立创新港的初衷。大学要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而去服务社会、支撑社会,实实在在对社会有贡献。未来大学不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个体,那种孤芳自赏应该摒弃。”

创新港打破了学科之间界限,并且引导老师们去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其所在学科领域发展最好、最具引领性的前五名是谁。“你是否身在其中,如果没有,当作何解释?还要关注你所在领域服务行业的前五名是谁。这当中是否有你的贡献?”

“我们现在办了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面向所有学科学生。未来,本科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可能大二大三就会进入实践阶段,真刀真枪去磨练,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大量领先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会带着课题进入学校,对学生双导师制培养。”

“我们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储能专业,如果不深入企业调研是提不出这样的思路来的。我们把创新港称为西交大的‘二次创业,未来挑战也来源于此,即思想解放与否,能不能提出引领社会发展的理念,让企业知道你有可合作之处。”

王树国希望所有的大学都警觉起来,不要沉迷于大学排行榜。“我们太好面子了,好像排名上升一位就如何。对于好多该解决的问题,恰恰视而不见,这是我认为最可怕的。”

“对未解问题的攻克未必出成果。哪怕失败了,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在实践中边干边学的培养模式,对老师也是极大考验。”

多年的演讲中,王树国很喜欢和学生们说起西安交大传承至今的“西迁精神”。实际上,他自己也是“西迁精神”的代表。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还未腾飞,远在法国当公派访问学者的王树国由于能力出众,不久便成为实验室的中流砥柱。当“863计划”需要他为国内的机器人领域做贡献时,他没有丝毫犹豫,选择回国。他说,“面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现代化社会巨大的差异,那种压力突然让你感觉到,你需要奋斗,需要让国家变得更好。”

王树国是高考恢复第一年,幸运地拿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的那一代人。他以考区第5名的好成绩考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回首那段往事,他曾说,“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人和这个时代的发展同步了,我跟上了这个时代发展的步伐。”

几十年后,他凭锲而不舍的坚守,搭建我国西部科技发展的重要平台,指引万千学子矢志创新,同时也在他们心中埋下对家国的情怀。创新港的出现,让西安交大在停滞多年后,重新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2020年9月,创新港“科创月”活动盛大启动,向全世界开放一流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来自海内外的一流高校、著名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业龙头企业等嘉宾将汇聚创新港,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創新港揭示的勇气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依然是要朝自己的“有限性”发力。这是创新密码,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化的路径。

王树国在科研中最出色的研究是仿生机器人,可在他眼中,教育本身远比机器人研究更为复杂。2006年,担任哈工大校长的他,参加大学校长论坛时就直言:“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又担心把人培养得太像机器。”

在他多年的毕业典礼演讲中,有两条脉络贯穿始终——矢志创新,家国情怀。当这种创新精神,既源自深刻的自我认知,又踩准时代发展的节奏,成为一种可传承的精神力量,就会成为一种有迹可循的强大动力。

从迈增书记退休时王树国给他的拥抱,到继张迈增之后履任的党委书记卢建军在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为王树国校长撑伞……创新港见证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创新精神的传承。

2023年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创新港举行。在校长王树国为毕业生致辞时,大雨骤降,党委书记卢建军站在王树国身后坚定的为他撑起雨伞。这一幕成为“精神传承大课”,并登上了热搜。

在这场致辞中,王树国对毕业生们说:“我们只有大胆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来吧,无所谓!我们依然在前进的道路上,来履行我们的职责,展示交大人之风采。”

创新港第一届研究生毕业生,谈到自己在母校收获到的面对挫折不放弃的信念和意志,这种“坚韧”,以及理性探索的热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与能力。”这是最好的播种,扎根自身,而又面向未来,无限延伸,无所畏惧。

基于这种高度的精神共识的,源自自我革命的创新精神力量,它是可以传承和延续的,它就存在于这座百年高校的西迁精神和国家使命的担当中,以及这座127年大学人文精神的沉淀当中,一代一代新人都可以回到它的源头,汲取力量,找到自己与时代所相连接的使命和力量。它形成一种巨大的能量,的确可以撬动一座城,激发区域经济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

创新港的硬核创新

也许创新港提供了一个从大学精神源头和创新本质为出发点而可以激励集体奋斗可以延续和传承的精神港湾。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卢建军对台下6183名交大研究生说: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港湾。

这个巨构式建筑就像一个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的开放的胸怀。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语言,呈现出“国之大者”,勇立时代潮头的气势。

卢建军履新后提出“6532”工程和“1121”模式,被视作创新港新解。他着力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认为交大要扎根和融入的是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贯彻落实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建设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创新港不仅仅在重新定义大学,也重新构建大学和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高新技术追赶超越这些命题之间的关系。

大学如何发挥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作用?大学具体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解决好“企业主导什么、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么深度融合”的问题?

2021年1月,陕西省“两会”期间,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做客两会访谈室,讲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发展思路。这是他自2020年11月履新以来,首次公开系统阐述他对创新港后续发展的设想。

卢建军说,“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推进,我理解应该是大规划,小切口,抓落实,见成效。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他介绍了创新港正在加速推进的“6352”工程。包括“政产学研用金”等六方面资源要素进入创新港,联合打造现代产业技术、未来技术和国际合作三个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法律(知识产权)等五种生态环境,建立起创投和交易在内的两个平台。

其中,“六进创新港”作为总体规划,包括100家领军企业牵头科研院所进入创新港建立联合体、省内15所高校创新成果进入创新港形成创新资源聚集、50所大院大所进入创新港补齐科研成果转化链条、全省10个地市进入创新港建立创新飞地和离岸孵化器再回迁发展、投融资平台进入创新港、政策生态进入创新港。

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打破的是什么?融入的是什么?卢建军同样试图揭示其本质。在《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一文中,他以创新港为例,解锁其创新密码。

卢建军认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努力在高原上打造更多高峰。”而扎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关键一招,形成典型经验和有效路径至关重要,并且意义深远。

卢建军的破题思路和创新路径来自于对高校产学研融合存在的诸多不足的反思。“高校与企业考核评价导向不同、核心诉求不同导致融合动力不足。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高收益、低成本、竞争力;高校是以成果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

所以要创新模式,来调动企业和高校双方的融合动力。

创新港要打破的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围墙”,积极探索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路径。通过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

此举改变了传统的“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联合研发中心构建“企业提出研发需求”“双方共同派驻研发团队”“合作培育、引入高端人才”的创新联合体,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潜能。

联合体中,校企合作不再围绕单一项目,而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创新团队由‘科学家+工程师组成,企业持续投资,工程师随时提出产品需求,科学家进行技术攻关,双方共同监管科研经费。

此举把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

创新港已和近百家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务实合作,建立38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近两年来,承担各类横向科研项目5000余项,学校转让、许可专利近千件,通过赋权成立公司165家。

卢建军表示,创新港将持续提升满足市场需求、适合转化的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打通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强化链式思维,持续优化“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效集聚配置各类创新要素,引灌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活水”,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路径。

创新港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港”,而不是学校的一个“新校区”,就是因为“港”是有进有出、开放融合的。实现这种开放融合,背后默默的构建者,也是创新港的硬核创新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简称“交大转移中心”)是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开路先锋,也是创新港硬核创新的一部分。

几年下来,创新港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探索了诸多创新模式,不断更新迭代。

在这样一种拓荒者的精神氛围当中,王文和他的转移中心这种破土而出的力量也是惊人的。他们致力于把老师们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对他们来说,转化几乎是创新的代名词。

“交大转移中心”发挥平台积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创新探索。将服务触角下沉至陕西省各地市,通过设立1个地市分中心、N个区县工作站、提供X项合作形式和专业服务,打造“1+N+X”科技服务体系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西安交大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与基础学科建设,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教研一体融合。

“设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深化学科交叉、校企合作,构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从‘出成果到‘用成果的有机生态。”盧建军这样解锁创新港密码。

“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人扎根西部发展永恒的精神动力。”卢建军说,在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当中,一定要继续弘扬西迁精神,继续发扬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创新港加快建设,让创新港能够真正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中的发动机、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学与镇的融合

地铁五号线直接通达创新港终点站,过文教园站,钻出地面后,窗外的景色明朗开阔。即将抵达创新港站时,车窗外突然浮现出一大片宏伟的巨构式建筑聚落,这就是创新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南洋大道,樱花大道,思源南环路,务本路,这些名字都很“交大”。127岁的交大前身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大学,其根植上海后内迁西安,分别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追本溯源,创始人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怀着那一代人的使命:以国为本,以拯救民族为己任。

从2017年初破土动工,到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创新港用两年时间打造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样本——我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校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更是学校的一部分。

创新港的速度代表了一种能量。这种破壳而出的能量显然是惊人的。

“智慧学镇示范”是创新港的五个使命之一。创新港和沣西这种基于科技创新的联姻,不断突破概念的融合和创新,也为双方带来合体成长。

这种成长也源自这个时代稀缺的扎根精神。王树国致力于让这座百年名校和时代深刻交融,和这个世界深刻交融,打开围墙,扎根于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这并不是简单的事,但是迈出这一步意义重大。它引导师生们朝一个更为凸显自身价值的方向“用力”。

电气工程学院一位教授说:“持之以恒,校企协同,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交大人找到了和时代同步的那种“痛快”,哪怕他们面前都有自己破解的难题。

卢建军履新之后,同样坚定地表示,交大不会动向东部转移的念头。有人认为他格局小了,殊不知,这是源自交大西迁精神和国家使命担当的扎根,是更大的胸怀。所以创新港的精神气质里面,有了“二次西迁”“二次创业”这样划时代的豪迈。

创新港的速度,也是自我颠覆试图解开时代诸多束缚的魄力,是面向未知、面向未来无限开放,不断自我超越的勇气。所有的力量都来自于一所大学和国家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本质。

打开围墙,融入新城,融入社会,融入时代。创新港的“新”,让这所百年高校校重回巅峰,就像波浪融入大海一样,浑身是劲儿,且无所畏惧。学校不再是封闭单独的个体,而是将校园与社会社区深度融合。交大创新港所承载的,是增强西部、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创新水平的责任和希冀。目前,已有29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118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和38个人文社科智库入驻创新港。

“智慧学镇”的定位,让交大和沣西完成了一次合体再造。“从这个角度讲,创新港已经不是简单地以交大为唯一得利者来考量了,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安交大的改革发展是捆绑在一起的。”有学者在受访时表示。

“最初设计的时候,创新港其实就是作为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的样板打造的。”胡伟认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探索,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让这个地方的生产、生态、生活的相融,让这里的校区、园区、社区相融。这种创新模式是学的内涵+镇的功能和形态。它一定是宜居宜业有利于当地老百姓,能够为他们带来一种美好生活的方向。”

“很多人理解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是物理上的建设上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它是完全不同的,你说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跟科技没有关系吗?跟人才没有关系吗?其实关系挺大的。”胡伟说,“创新港不只是名字上叫创新,它其实包括从规划的理念到落地的方式,再到内涵的体现,都是创新的。所以说创新城市发展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创新,还有社会运行机制的创新,还有生产生活的创新,还有生态的创新,还有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是一个系统集成性的创新。”

正是因为有了创新港这个基础,才有了秦创原——陕西省科技创新总品牌、总机制的诞生。秦创原所具有的的四个特点:无边界、有窗口、全覆盖、重协同,多少可以捕捉到它作为创新引擎强大的带动力。

“秦创原是一个机制性的东西,它没有边界。但是它有创新港和西咸新区两个总窗口。它是全覆盖的,无论产业各个角度,还是陕南陕北关中都要覆盖。重协同的意思,就是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体,是强调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企业主体相互之间的协同推动。”秦创原既源自创新港和西咸新区的联姻与融合,也在继续催化彼此更深刻的融合。

2023年8月24日,沣西新城召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专题会议。胡伟感觉到有一种无限的力量在推动着这座新城,生猛向前。

在最近一次“国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主题的秦商大讲堂演讲当中,王树国发表了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变革与发展》的演讲。他说,我们现在又到了拓荒的时节,一个新秩序的世界已经到来。社会与大学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必须要从以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的封闭的小圈子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

创新港将始终坚持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不断为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为现代大学与经济社会统筹融合提供新模式。交大人要做新时代的拓荒者,敢于挑战未来,挑战“高精尖”。

创新港回应的时代命题是什么?可见一斑。

王树国说,“企业给创新港捐赠的资金和设备高达100多亿,他们不要回报,也不要股份。他们图什么?他们图我们站在国家复兴之高度,为国家复兴做贡献。”

2023年6月3日,西安市新任市长叶牛平履职当天表示,“要做西安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派实干家”,并且提出“西安将着力构建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西安举全市之力建设“双中心”、秦创原总窗口,复制“一院一所一港”模式的背景下,创新港还将撬动更多创新能量。

2023年9月2日,西安交大的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王树国寄语新生,提到创新港时,他脸上有一种生动的幸福感。他说:“希望大家有机会到创新港去看一看,也许你们高年级需要到那儿去参加很多学术活动,那儿是我们国家目前高端技术、人才、成果的摇篮,那儿有一大批高水平科学技术人员、专家学者,有很多探索未来的应用场景。无论你们将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都要打好基础。”

他还和新生们一起憧憬了一下未来:“再过12年,到2035年,你们已经在社会站稳脚跟,那个时候是我们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成之日,而你们将会成为这个社会的脊梁参与其中,希望那个时候你们作为交大西迁精神的新传人,自豪地站在你们未来的岗位上,向社会、向家长去汇报:我无愧于一个交大人,我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之脊梁,我在承担着一个更大的使命,本世纪中叶实现我们民族复兴之伟大目标,强国有我,我是交大人,为世界之光。”

所有的梦想、汗水和披荆斩棘的开拓与播种,都在他所憧憬的未来的那一刻连接成一片恢宏的图景。

王树国校長所描绘的愿景,勾勒出的也是创新港破题所呼应的一种未来的美好。这种美好所描述的,正是创新港这颗创新的种子播种和耕耘出来的未来的样子。

(本文图片由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提供)

参考资料

[1]《沣西的“超级引擎”来了!》https://mp.

weixin.qq.com/s/BWye81iHm-ugkP3eytveRw。

[2]杜玮:《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学应该做什么?》,载《中国新闻周刊》,2022-03。

[3]卢建军:《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载《中国高等教育》,2023(11)。

猜你喜欢
大学融合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