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三重维度

2024-01-20 17:58马晓蓉赵长伟
关键词:三位一体中国式现代化

马晓蓉, 赵长伟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部分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了新的历史定位,即“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这一新表述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问题首次汇聚到一起,而不是分别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中单独论述,既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认识,又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视域下,我国已经拥有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的必要制度环境和发展条件,但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的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所以厘清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价值维度、现实维度和实践维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维度: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期,邓小平同志就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2],从而高瞻远瞩地道出了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和拓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教育是发展科技的保障,是人才成长的前提;科技是教育的动力,也是人才的重要追求;人才是教育和科技事业顺利开展的主体支撑。因此,正确认识三者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高质量发展。

(一) 教育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一个国家富强不富强看的是教育,一个民族有没有未来看的也是教育。人类目前正处于一个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时代,人们通过知识获取资源、发展经济、迎接未来。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获取与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归根结底这些知识活力的展现都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此外,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知识资源应用程度的深浅。因此,我们就要积极应对世情,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牢记“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3]的原则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的先导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4]我国古代便重视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尊师重教、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诸多教育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最终教育目的。在近代,教育成为了救国救民的利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于校园中迸发、传播,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当代,我国历任领导人都深知教育事业对于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将教育问题放在战略位置,认为教育事业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一任务和使命的完成要靠教育事业来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助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还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民生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发展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为我国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大量人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了文化的繁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富足,而接受教育的培养是满足精神需求的首要手段。除此之外,教育还是传播与延续文化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延续优秀文化的命脉和接受其他外来文化的熏陶,而且可以在传递文化的同时将其推陈出新。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将会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和先导力,以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教育是党之大计。”[4]马克思认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5]可见,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以及人类未来发展得如何,教育是其重要条件。我们党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教育的思想,一直以来便重视教育对党员群众的塑造作用。再者,跳出历史周期率推进自我革命,保持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归根结底要靠教育。我们党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党,拥有九千多万的党员,党的队伍如此壮大,不免有个别同志会发生一些作风与腐败问题,而教育手段就是在根源上掐断党员群众自身腐败思想的利刃。近年来,党中央主持举办了多次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党员群众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帮助党员群众筑起了“不想腐、不敢腐”的思想意识,从而为新时代政党的建设筑牢人才队伍,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二)科技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保障

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变革的历史。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人类已经前后经历了六次科技变革。每一次的科技变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都变得更为紧密。但是科技变革对某些国家来说带来的并不是进步,而是被侵略和掠夺。比如,前苏联过于重视军事科技,而忽视了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五次科技变革,输掉了“科技冷战”。在其他西方国家享受科技带来的红利成为发达国家时,中国丧失了前四次科技变革的机遇,在解放前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也只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6]。所以在第六次科技革命到来的前夜,在两个大局的交汇路口,我国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详细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完善需要科技力量的保驾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大规模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我国人口规模巨大,14亿多的人口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等问题必然会对现代化发展道路造成一定的冲击,有效缓解、破解这些冲击的方法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科技,用科技的力量缓解人口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科技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内生动力。科技是生产力的代名词,科技水平越高,生产力越发达。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扶贫助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科技的发展为人民追求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提供了自由空间。科技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使人们在物质追求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且还解放了人类劳动,使人们在简单的肢体劳动中得以解放,“人们也更加强调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期待”[8],追求更高领域的精神文明需求。新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多样化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未来,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国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科技水平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质量,而且使生态、环保生产成为现实,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科技发展水平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同样的,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日益突出,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实现需要科技领域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三)人才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都离不开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各类人才的主体力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诺大的人口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步,也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9],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创新发展都需要依靠人才驱动。通过焕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带动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愈加完善,高等教育事业、职业教育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等培育了各类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人才都是推动一个国家创新发展、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可以说,谁拥有的人才越多,谁就掌握了走在世界前端的主动权。“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培养好人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从秦国时的军公爵制度,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再到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显示了古代对于人才选拔、德才考量的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他们肯定了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称劳动者中拥有特别技术的人为专门人才。“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扎实的知识。”[10]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学习是培养各领域人才的重要手段,而各领域人才是推动革命事业的胜利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自成立以来便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大力发展教育,在中央苏区建立各种技术学校,为党和战争的需要培养了大量人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同志首次提出知识分子“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1],以此明确了知识型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强调“以人为本、人才强国”。历任国家领导人对人才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写入了党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艰巨的目标,就要广聚“第一资源”,用好人口红利,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现实维度:教育、科技、人才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不平衡性问题突出

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三者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是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新时代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深化”[12]。我国的科技事业在上天、下海、入地、超算、医药等领域成果丰富,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关于人才的思想指引、体制机制加速了“人才红利”的释放,人才资源已居于世界首位。可见,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当前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中仍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问题,这一问题也使其成为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较大缺口。

(一)教育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

教育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主要存在于教育结构、教育区域以及不同教育群体方面。在教育结构方面,虽然我国在近年来逐步健全了教育体系,各阶段各种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五方面教育和三项保障机制也愈加完善,但是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然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在学前教育方面。随着我国逐步开放二胎、三胎政策,婴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需求快速上升,“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不断发生,甚至一些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忽视了幼儿教育质量。加之学前教育在近几年的火爆,幼儿教师配比不全,国家对该学段的政策制度尚不完善,学前教育领域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成为了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在教育区域方面,东部地区教育和中西部地区教育、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存在明显失衡问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们享有更多教育资源,教师质量高,教育产出强。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产出明显较弱。在城乡教育上,城市学校大多为重点、示范学校,受教育环境好,教育资源侧重于偏向城市地区。而在乡村学校中,乡村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任教,专任教师配置不齐等问题时常发生。在不同的教育群体方面,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城乡迁移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儿童数量巨大,一部分城镇对于落户问题、入学问题存在户口限制,且异地升学难、费用高问题在大城市尤其明显。“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13],教育机会、资源、环境的匮乏,父母的关爱、心理教育的缺失,使诸多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性格问题。可见,我国教育领域中仍广泛存在的不平衡性问题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二)科技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

科技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地域发展、研究领域以及“卡脖子”问题上。在科技地域发展上,由于东部地区拥有更为优惠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撑,我国高科技技术企业大多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的高科技技术企业相对来说较为匮乏。而且位于东部地区的科研院所、高校的数量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明显更多。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上述方面数量上的不对等,两个地区在科技产出以及资源投入上也存在较大差距,进而造成科技在地域发展上的不平衡性问题。此外,存在于国家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之间的不平衡性问题也较为明显。国家科研机构是一个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科技力量,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起着骨干引领作用,有着更多国家政策和科研基金的支持。而地方科研机构大多面向当地发展特色,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更多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受国家扶持力度和科研基金资助力度较小。在研究领域上,主要存在热点研究问题和一般研究问题之间的不平衡性问题。对于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大批科技人才聚焦,而对于一些地方性特色明显和一般性研究问题来说,人才聚焦并不明显。科技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还表现在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上,其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高精尖领域还受到一些技术的限制,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14],从而增强创新加速度,破解科技在国际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

(三)人才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

人才领域中的不平衡性问题突出表现在分布领域、人才结构等方面。其中,在分布区域问题上,主要是存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私人单位和国家单位对人才吸引程度上的不均衡,在择业地域问题上,东部地区较发达,人均产值更高,各领域人才大多倾向于选择经济活力高、发展潜力大的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因其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等原因缺乏人才吸引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在择业单位问题上,越来越多年轻人才选择工作较为稳定舒适、福利待遇好的国家单位。而相对于个体单位来说,其稳定性差,存在辞退风险和升职难的问题。所以,个体和国家单位中的用人问题也存在不平衡性。在人才结构方面的不平衡性问题又体现在人才性别结构、人才供需结构等问题上。在人才性别结构上,虽然我国早已把男女平等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倡导女性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生理原因和传统固化思维的影响,不管是在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人才上,女性人才相较于男性人才占比仍然较低。在就业问题上,更多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男性。可见,我国人才性别结构仍存在失调问题。在人才供需结构上,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中低端人才在越来越多的产业和工位上“过剩”,而高科技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等高端人才在高精尖领域“供不应求”。

除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各领域内均存在不平衡性问题之外,其三者之间还存在脱节性现象引发的不平衡性问题。首先,教育与科学的脱节阻碍了人才的培养。中小学教育以及高中教育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培养,而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则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从知识教育一下子跨越到科研教育的阶段,是具有挑战性的。一部分学生人才在这一阶段难以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进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其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与时代、社会的脱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社会需要大量专业技能型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培养工作则更侧重于理论。一些传统学科教育虽然在教育培养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但其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再是主流。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上的脱节,导致科技领域与时代的脱节,进而影响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面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个领域内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重要优势,为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赋能助力。

三、实践维度:以“六个坚持”为指导助推教育、科技、人才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

(一)坚持人民至上,恪守教育、科技、人才的人民性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实践活动和作用主体皆由人民组成。因此,解决三者各自领域内的问题就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要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出发设计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兼顾好教育公平,减少人民群众的教育负担和教育差距,使教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15],科技的首要目的是造福于民。因此,科技领域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要健全伦理监察和督管制度,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民性,就要筑牢各级人才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防线,同时也要完善各项人才制度以实现事业留人、福利留人,进而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由于人民性和党性是高度一致的,因此,解决好教育、科技、人才各领域的难题,还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在教育、科技、人才各领域内提倡的措施和理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贯穿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实现教育的蓬勃、科技的创新、人才的辈出。

(二)坚持自信自立,提升教育、科技、人才的自强力

我国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的教育文化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现实,在新时代推进教育事业的自信自立,就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实际出发,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百年奋斗历史融入课程教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教育事业。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阶段式教育改革,将存在于地区、学科、学校之间的差异通过完善教育规章制度予以改善,进而培养更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增强科技领域的自信自立,就是要在科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实现自主可控,破解外国“卡脖子”问题。为此,既要加强基础研究,又要关注科技前沿。通过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为科技自立自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人才是坚持自信自立的主体,是教育、科技以及其他各领域提升自强力的关键。因此各级各类人才要提升思想站位,增强担当,树立起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心。

(三)坚持守正创新,提高教育、科技、人才的创新力

坚持守正创新,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既要固本培元又要勇于创造。面对新时代下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领域的发展难题以适应时代发展,在把握好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提高创新力。在教育领域,既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理念,用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场景启迪与熏陶各类人才[16],在教育中将经典与榜样的力量发扬光大。同时也要开创教育新方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融入互联网和全球化等新思维,创新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方式转移到多元评价方式,鼓励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在科技领域,既要用好前人的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和学习世界的先进科技,又要走好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前沿,加强创新投入。建立好科研人员评价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市场化机制和转化运用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能力。在人才领域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坚守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思维。为此要坚持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确保各领域人才守住做人处事的底线。此外,广大人才还要积极求变,提高创新意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国家还要在干部任用和人才选拔制度上进行创新,搭建更多高质量平台,进而建立一支结构科学、数量充沛、品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四)坚持问题导向,赓续教育、科技、人才的实践性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在调查研究中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的道路上,必然有许多风险和挑战,破解这些风险和挑战的首要重点工作就是要抓住问题。只有找准问题的生发点,才能分析问题,进而精准施策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深层次的瓶颈难题、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就要掌握好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做好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调查研究,各领域的干部人才要树立起问题意识,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针对群众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向人民问计、向实践学习。此外,调查研究还要坚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17]。在教育领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建立多层面的评价体系。在科技领域,问题是科学的研究起点,科学家、技术人员等人才要树立问题意识,将问题着眼于全局与现实,适度超前,充分发挥科技造福人类的积极意义。

(五)坚持系统观念,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要求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体部署,表明我党已经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到三者的协调统一性。在实践中,也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为此,首先,要针对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的多层次社会需求开展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领域内的合作研讨工作,加强各个部门的联合,及时调整相关制度与政策,使其发展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相衔接。其次,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阵地,通过建立学科融合式发展平台,以平台优势助推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国家也应加强学科融合式发展平台的基金投入,为教育品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保证基础硬件支撑。再次,各领域的人才还要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广泛吸纳各领域人才的力量,注入到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上来,进而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六)坚持胸怀天下,增强教育、科技、人才的开放性

坚持胸怀天下,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兼具世界眼光。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还要放眼于国外。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中,要积极搭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除了出国留学、访学等传统交流方式外,还可以创新国内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新形态,通过云交流、云学习等方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科技领域,必须要具有全球视野,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与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产业、科学家开展形式丰富的交流合作,共同建立平等开放的全球科技环境,进而促进各国科技成果的互惠共享。在人才领域,要完善规范人才引进制度,积极吸纳全球的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的资源。同时也要“走出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用自身先进的教育、科技、人才帮助世界上其他落后的国家实现发展,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