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2024-01-22 22:36王惠兰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植物

□王惠兰

(山西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立身之本。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如何守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如何筑牢课程建设中的知识基础,如何拓宽课程建设中的能力载体,进而将培养正确价值观寓于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课程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这是每一位课程建设者都要牢固树立的教学理念[1]。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园林类课程建设中,从课程目标定位、教材内容选取、内容表达方式、图片采用原则和评价方式选择等几个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些许效果,在此与同行共勉。

一、用目标定位缔结深厚草木情缘

园林类课程都有共性的学习目标——识别植物。道路旁,公园里,处处都是园林植物,怎么让学生从熟视无睹,到关心、关注进而带着兴趣主动识别一花一木,明确识别植物的重要性是前提。

认识植物首先是一种生存需求。人类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植物,观察植物,认识植物,是人类作为自然界一分子对邻居的拜访,是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认识植物是一种幸福感受。对于一种植物,能叫出它的名字,有一种邻居般的亲近感,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它的形态特征,好似朋友般的默契熟悉,能年复一年观察它的四季轮回,像知己一样的相看两不厌。认识植物能提高人文修养。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许多植物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象征意义。诗词、文章、绘画,植物满篇;喻人、言志、抒情,花木皆宜。认识一种植物,缔结短短三五天草木情缘,却享受了五千年的文化熏陶。文化是一种纽带,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中国人心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认识植物是一种生态理念。植物是人类生存链中的重要一环,认识植物,认识植物的生态作用,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环境,创建生态园林宜居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植物是一种专业需求。园林类学生,都直接或间接需要植物学基础。认识植物形态特征,熟悉植物生态习性,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是服务社会的基本功[2]。

识别植物,往往是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直击心灵,触发了思绪,加深了记忆。紫薇,又叫痒痒树,当你轻摩光滑树干真正感受到树干颤抖的那一刻,紫薇与你永不相忘。一个植物的俗名,一首脍炙人口诗词中的植物,某篇文章迷人的植物景观描写,都会引发强烈的心灵感应,引发亲身体验的行为欲望,进而缔结深厚草木情缘[3]。园林类课程建设中,就是首先从情感价值目标入手,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识别植物的意义,落地到课程目标中,即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三块基石: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而草木情缘,是这一切的情感基础。

二、以内容选取唤醒浓重乡土情结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在园林类课程建设时,选取哪些植物作为学习内容,需要取舍。在选取当地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园林植物前提下,立足当地,重点兼顾本土植物。

国槐,是北方常见的树种。道路旁,公园里,处处都有国槐的身影。“问我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的大槐树,已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升华为一种根祖文化,是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和认祖归宗的文化基因。水有源,树有根,家乡的山水,族里的老幼,就是自己的根。这种对祖籍的依恋,对血脉亲情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内在力量。太原晋祠的两株周代侧柏,历经三千年沧桑,依然苍劲挺拔,半躺半卧,悠然潇洒。面对这两株树,每个人都会凝视,会思索,时间在这里凝固,生命力在这里常驻,历史在这里展开。这两株承载历史、承接未来的侧柏,已不仅仅作为园林树木存活着,而是作为历史、文化、信仰的载体矗立着。一棵树,是一段历史,是一张家乡缩影,是一条情感纽带,是一种乡愁寄托。本土园林植物,是我们熟悉的记忆,是经久的念想。爱家乡,爱故土,爱国家,这个情感会有落脚点,落脚点就是故乡的山山水水,就是身旁熟悉亲切的一草一木。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动是体现。借着草木情缘,唤醒根植厚土的醇厚乡土情结,培植浓浓家国情怀,激发为家乡服务的理想追求,激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本土植物重点写进园林类教材的意义所在。

三、表达方式要渗透严谨的科学态度

园林类课程中,会用专业形态术语对茎、叶、花、果等器官进行形态学描述,并且会用全世界通用的拉丁学名为每种植物标注。这不是故弄玄虚地提高难度,而是植物分类知识正确的科学的书写规范,是对科学知识应有的科学态度。

植物形态学对根、茎、叶、花、果等植物器官的外形特征有精准的定义分类。植物的形态千差万别,这些精准的特征描述就是鉴别和分类植物的依据,就是植物非此即彼的典型特征。如山梅花和太平花,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属的两种植物,二者同科同属,株形、叶、花、果均极为相似。稍远一点望去,像双胞胎一样,容易混淆。但区别在哪儿呢?正是有无花香和叶背是否被毛这两个细微的形态区别,区分了山梅花和太平花。所以植物识别类课程,都会用植物分类学的形态术语对茎、叶、花、果等器官进行详细描述,这样的形态描述,言简意赅,准确清晰。

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号一样,每种植物在全世界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即拉丁学名。作为专业学习者,不仅要知道植物的俗名,中文学名,更要知道植物的拉丁学名,以避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为每一种园林植物标注拉丁学名,这里涉及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精准性。对拉丁学名,不要求会念,但要会看、会比对、会查询、会区分。这是一种植物的通用标识,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名字。书本无言,自有精神在里面。这种精神会传递给学生,传递给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传递给学生尊重科学、自觉应用科学的良好品质。

四、图片选用力求原创,尊重版权

图文并茂是园林类课程的一大特色。识别植物,不仅有形态特征感性和专业的描述,结合文字,有植物全景图,有茎、叶、花、果的局部特征图片。图文结合,图文印证,直观的全方位感知植物形态特征。认识植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到自然环境中认识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观察同一植物不同形态特征,通过看、摸、闻、尝、听,亲身感觉形态特征,将内化于心的文字形态描述,外化于形地落实在植物实体中。丰富的图片资料,就是将植物的文字形态描述与植物实体相互印证的具体举措。采用图片第一个原则就是真实性、原创性。众多图片,走过东南西北,历经春夏秋冬,有茎叶花果的写真,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描绘。自拍的,亲力亲为得到的图片,是眼见为实,是求真。同一种植物,地域不同,叶片、花色等有区别。亲自观察,亲自选择典型特征去拍摄,放大、特别呈现典型特征,图文印证,做到有名有实,名副其实。薰衣草庄园多地都有,里面紫色花海一片,其实未必都是薰衣草,可能是蓝花鼠尾草或者柳叶马鞭草,适时放上一张真正的薰衣草照片,就能去伪存真,还原真相[4]。图片采用的第二个原则是尊重版权。课程建设中,如果某个植物图片非原创,在运用这些来自网络、可转载的图片时,都需在显著的位置标明图片出处。知识可以共享,尊重版权是前提。尊重版权,就是保护知识的价值。园林类课程建设中,图片力求原创,就是要求真,做真学问;要力行,知行合一。真,本身就是一种美,美自有千钧之力,这种行为的美,会引发心灵的善。课程建设中,追求真善美,正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切入点。

五、评价方式要培植服务“三农”情怀

考试是评价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考试是一个指挥棒,怎么样考,决定了怎么学,学了怎么用。园林类课程植物识别技能的考核,可以借助一个任务——完成“当地园林花木观察记录表”,填写当地园林植物的中文学名、本地俗名、所属分科、生物学特性、花木来源及栽种地点等几项内容。完成这个任务,需要走出去,身体参与,亲身经历,需要实地观察、记录、走访、查询、比对及辨识之后才能得到结果,这个结果的得出,由感性到感悟,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升华为科学素养的抓手和催化剂。

识别植物最大的难点,是文本形态描述、植物图像和植物实体三方印证相统一的过程。有名无实或者名不符实,是学生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怎么让学生把植物形态特征文字落实在植物茎叶花果的实体上,怎么让学生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主动走出去实地学习,任务驱动是良策。“当地园林花木观察记录表”就起到了驱动实践、促使学以致用的作用,驱动着学生关心当地园林植物,进而关爱生态环境,关注改善环境,培植“知之深,爱之切”的“三农”情怀[5]。这样的学习过程,从机械学习到意义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从保持测试到迁移测试,最终的学习结果,是从基本事实延伸到深层启示。

六、结语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课程建设就是搭建育人工程的载体和平台,教师的作用就是借助课程载体,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爱心点亮学生的心灵。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守牢思政教育“主战场”。认识植物形态特征,熟悉植物生态习性,不仅是服务“三农”的必修课,立足农村的基本功,更是缔结深厚草木情缘的切入点,是搭建植物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一花一木总关情。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高素质农村人才,为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园林类课程,借助植物,承载科学、人文与情感,承担起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育人职责。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