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谋未来 砥砺前行创佳绩

2024-01-22 01:41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河北水利 2024年1期
关键词:海委海河调水

□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马 涛

众所周知,河北河北,乃是指黄河以北。这个地名的特殊含义,充分揭示了自古以来河北就与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脉联系。这种渊源和联系,在30年前实施了引黄入冀调水之后,变得更加密不可分、牢不可破和亲上加亲。30年来,连绵不绝的黄河水孜孜不倦地哺育着、滋养着、润泽着燕赵大地。饮水思源,30年后,我们齐聚一堂,纪念过往、立足当下、谋划未来,共同推动引黄入冀工作迈入新阶段、开创新局面。

引黄入冀工作正式启动始于1993年。当时,国家决定利用位山引黄干渠向河北送水,缓解冀东南、白洋淀水源缺水问题。2010年10月,引黄入冀潘庄线路启用,2017年11月,李家岸线路和渠村线路(引黄入冀补淀线路)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30年来,4条引黄线路上下协同、左右互济,渠首累计调引黄河水180 多亿m3,入河北省境内水量达130 多亿m3,有效解决了河北49 个县(区、市)农业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紧缺问题,有力推动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海河流域水资源禀赋差的情况举国皆知,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敏感性更是首屈一指。全流域370 亿m3的年均用水量中,近三分之一的水资源需要通过外调水来满足,跨流域调水已成为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引黄水作为海河流域重要的外调水源之一,其战略性、重要性和稀缺性不言而喻。做好引黄工作,将黄河水安全、有序、清洁的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对保障河北省的繁荣发展来说,是举足轻重、涉及全局、性命攸关的大事和要事。海委按照水利部的决策部署,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服务工作。

一、积极协调,促成引黄入冀供水协议顺利签署

2017年,在水利部指导下,海委在水费核算的基础上,经征求各单位意见提出了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初稿,报请水利部同意后,组织各方于2017年10月14日签订第一期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2020年协议期满后,海委按照水利部部署,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沟通各方顺利完成第二期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的续签。供水协议是顺利实施引黄调水的有效保证,多年来,协议各方严格遵守约定,各负其责,默契合作,保障引黄供水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守土尽责,全力做好引黄供水监督服务工作

2021年夏秋连汛,造成位山线路穿卫枢纽明渠水毁,海委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采取非常规施工措施缩短工期,尽快恢复了引黄位山线路的工程输水能力。为解决2020年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严重淤积问题,海委多次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妥善完成西条池清淤工作。2020年和2023年下半年,引黄入冀补淀两次出现水质异常事件,海委迅速派出工作组赴一线锁定污染源,立即组织地方采取封堵措施,有效保障了引黄入冀水质安全。2022年和2023年,海委统筹开展引黄水、引江水、当地水等多水源联合调度,确保了京杭大运河两次全线贯通。

三、主动作为,推动引黄入冀调度管理信息共享共用

海委于2022年8月印发《海河流域水资源调度信息共享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跨省水资源调度信息的共享范围、共享内容及共享方式等,并组织编制和发布引黄入冀日报、月报和年报,推动流域内主要跨省江河流域和重要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信息实现了中央、流域、省、水管单位四方共享。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0年的筚路蓝缕走出了调水的成功道路,30年的沐风栉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30年的砥砺前行创造了引黄入冀的辉煌成绩。30年的卓越历程上,洒满了引黄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下一步,海委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水利部强化“四个统一”和“六条实施路径”的工作要求,立足流域实际,继续做好海河流域本地水和外调水、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统一调度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域水资源调度的沟通协商机制和平台,切实提升监管力度和服务温度,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加快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等,提供更加可靠的水源保障!

猜你喜欢
海委海河调水
海委水利科普系列活动相继获得科技部、中国科协表彰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海委全面完成2020年度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海委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构建与思考
破冰开河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海委直属水利工程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技术审查浅析
膜下滴灌作物以肥调水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