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1-23 04:39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根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刘 柳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五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进行精准画像,为步入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树立起精神旗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魂魄,中华文化作为基因性存在则是统摄各族群众思想行为、引发各民族人民情感共鸣的重要纽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文化认同为根脉促进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在民族工作中准确把握、正确认识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一、中华文明的突出连续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而历久弥新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融合为一体,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传承发展的连续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同时也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关于中华民族形成历史,费孝通先生有一个经典表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发展的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来席卷全球的民族主义运动中不仅没有走向四分五裂,反而在携手抗争的过程中自觉聚合融汇为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就在于以文明的连续性为前提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揆诸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形音意一体的文字体系等都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诸多因素中,文化心理认同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东周时期,有别于以往以血缘、地缘等外在因素作为不同部族之间的区分标准,以衣冠礼乐为标准来区分我族与他族的文化心理认同就已初步确立。在其后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尽管王朝时有更迭,政权多次易主,但中华文化以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无论是哪个民族建立政权,都以传承中华文脉为己任,都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中华文明不仅没有因政权更迭而中断,反而在各族人民共创中华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财富。作为实体的中华民族在面临风险挑战时则能够以文化认同为根基,众志成城,愈来愈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二、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个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概念符号,其生机与活力恰恰在于中华文化的流动性和创新性。同样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解决民族问题,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固定方案,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我们历来注重因俗而治,革故鼎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不断通过制度文明的创新密切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对民族治理模式的探索从未止步。早在先秦时期,散布如满天星斗的各个部族在互相审视、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格局。秦统一中国后,一方面“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在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立“道”对这些区域进行有效治理。唐朝则通过设置羁縻府州制度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管理之中,这一治理方式其后发展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土司制度。清朝前期,统治者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灵活采取郡县制、八旗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多种形式施行多元化治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伟大创举为基本制度基础,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可以说,从古至今,在民族团结路径选择上,我们从不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以中华文明独有精神气质所凝聚的内生动力为根基,以革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动力,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直面问题挑战,不断通过制度创新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制度保障。

三、中华文明的突出统一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早在中原统一国家形成之前,统一的观念和蓝图已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并逐渐确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统一的追求是中华民族基因性的存在,对统一的坚守是中华儿女最深沉的情感追求。

“大一统”源于战国晚期的公羊学,后经董仲舒等进一步阐发,将其上升到“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高度。秦汉时期确立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以及隋唐以来日趋完善的官僚选拔体系使得“大一统”观念不仅作为政治理想沿袭发展,其内核价值更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由汉族提倡的“华夷一家”扩展为被所有民族共同认可、推崇的“天下一家”。所以元世祖忽必烈强调“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此为文化根基所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的重要优势。

“大一统”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造就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思想文化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融合,固然离不开经济上的互补共生,分布上的互相交错,情感上的互相亲近,更在于文化上以内在统一为根基注重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在于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正由于此,几千年来,无论政治格局如何风云变幻,无论哪个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信念追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各国中统一历史最长的大国。中间也有过几次分裂,但总是短暂的。这说明各族人民热爱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分裂不得人心。”同样地,在今天,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铸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其内在动力就在于基于大一统朴素而深刻的统一观念,就在于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四、中华文明的突出包容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就是由于以突出的包容性汇聚吸收了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的特质优长;各民族之所以能够你来我往、我往你来并最终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的共同体,就在于以开放包容接纳吸收“多元”的同时,又以“一体”推进凝聚多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在梳理整合大量考古学、史料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重要理论,指出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而非56 个民族的总称,56 个民族已经结合成为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的整体。“多元一体”既是中华民族的结构特征,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恩格斯认为,多民族汇聚的民族国家具有很大的优势:“政治上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往往包含有某些异族成分,这些异族成分同它们的邻人建立联系,使过于单一的民族性格具有多样性。”纵观当今世界,在处理多民族关系的路径选择上,无论是“民族大熔炉”还是“民族大拼盘”,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民族融合问题。而早在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各部族在互相碰撞、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便以无以伦比的包容性激荡出和而不同的萌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在汉族、苗族、白族、瑶族等民族普遍存在,相似的洪水传说汉族、藏族、壮族等民族广为流传,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也成为许多民族共有节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诗经》中对各民族先民生活的记录、《楚辞》中对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吟唱,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洛阳家家学胡乐”,“万里羌人尽汉歌”,以及陈寅恪先生所讲的“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都彰显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包容胸襟。基于高度开放性、包容性的“和而不同”思想使得中华文明不搞绝对极端的一致性,不仅尊重、包容差异性,更能够学习、借鉴差异性,既讲求各美其美,更讲求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突出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如同一棵树的主干与枝叶,在双向输出相互滋养下根深干壮、枝繁叶茂。

五、中华文明的突出和平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在中华文化中,“和”涵盖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下为公的社会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交往观等极为丰富的内涵。《中庸》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是所有人都要遵循的准则。《尚书》开篇便讲“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万邦”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则决定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的和平性。

一方面,我们讲“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以和睦亲善以求天下太平;另一方面,我们又以“止戈为武”“国虽大,好战必亡”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战争,不能穷兵黩武。以此为文化根基,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中华文化向来讲求“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讲信守义、仁爱相助,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以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核心力量形成旋涡状吸引,通过“以文化人”有效避免了武力征服行之不远的弊端。在和平的总基调下,各民族携手同心,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五十六个民族心相连情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如一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根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致中和 扎稳根基再出发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文化引领 夯实幸福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