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婚恋观,筑牢家庭和谐根基

2024-01-23 08:11孙晓梅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婚育婚恋观婚姻家庭

孙晓梅

新型婚育文化中的婚恋观是稳固家庭的基础。积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让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深入人心,是家庭和谐幸福的根本保障。

说到新时代婚恋观,我想,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自由恋爱结婚的今天,恋爱不是想怎么谈就怎么谈,婚姻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吗?这是对新时代婚恋观的误解,更是对婚恋观本身的误解。

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及态度。所以,婚恋观本质上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导向作用。换言之,只有科学、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够引导我们获得发展、收获幸福;反之,则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婚恋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有所不同。就当下而言,城市化加速发展,人们通过婚姻获取生存资源的需求开始降低,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使得结婚率下降。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男女双方的初婚年龄推迟,晚婚人数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彩礼金额、婚礼规模水涨船高,发生了许多令人唏嘘的新闻。比如,没钱给高价彩礼就退婚,婚礼太寒酸就去离婚,等等。此外,不少年轻人崇尚自由,婚姻稍有不顺便要离婚,导致离婚率居高不下。

如果任由这些情况发展下去,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惧怕婚姻,不愿走入婚姻。即使好不容易结了婚,也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难以经营好婚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婚恋观应运而生。

在我看来,新时代婚恋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婚姻真谛的。两个人结合不只是获得物质满足,更多是精神滋养。双方需要志同道合、理解信任、宽容尊重,如此才能抵制重视物质基础的旧观念。另一方面是关于婚姻经营之道的。结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夫妻双方需要终身学习,学习夫妻相处之道、婚姻经营之道以及家庭和合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夠收获长久的幸福。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旧婚恋观的存在也反映出年轻人面临的现实困境,这也为新时代婚恋观的树立和弘扬指明了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依托婚姻登记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机构等,为年轻人提供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增强婚姻稳定度。

宣导中华传统优秀婚姻家庭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提高年轻人营造幸福婚姻的能力。

推进婚俗改革。建立整治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推广凝聚优秀中华文化因子的传统婚礼,组织举办集体婚礼,推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俗礼仪。

加强有关婚育文艺作品的舆情监管。网络媒体和影视文学作品对年轻人影响最大,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优化线上舆情预警和线下评估处置机制。

加强婚姻家庭知识普及和婚姻家庭指导服务。把婚恋知识纳入家庭教育,将家庭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高等院校教育体系,探索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相结合的婚育文化培育体系;加强婚姻家庭辅导队伍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提升婚姻家庭专业指导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新婚夫妇辅导服务的比例。

加大婚姻家庭研究力度。推进婚姻家庭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婚恋观的内容和发展趋势,探索面向家庭的福利政策和服务体系;体现性别平等和家庭友好的理念,将家庭视角纳入社会立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政策依据;研究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住房福利、儿童津贴、公用事业、公共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家庭适度优惠、补偿和照顾,消除青年人恐婚恐育思想。

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加强新型生育观的宣传引导,构建家国共育、夫妻共担的生育友好型社会。

谈新型生育观,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生育观。生育观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景下,生育主体包括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对待生育问题比较稳定的看法、态度和主张。这就决定了从小农经济走向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生育观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生育行为。我想从生育目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质量这三个维度来谈谈这种变化。

猜你喜欢
婚育婚恋观婚姻家庭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杜撰婚育史应该被解雇吗?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未婚育女性也要防乳腺炎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婚恋观转变与基层行政——以1953年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月为中心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