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24-01-23 21:18范红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高校教育教育改革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颠覆性与创新力,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该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与领域,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对于高校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文献与观察法,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倒逼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相关变化并不局限于教育模式、资源及途径,还涉及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结构、功能等方面。研究表明,高校主动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种明智之举。文章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的形态嬗变分析,提出科学的“改革准备”与有效的“改革策略”,以提升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教育;基础课程;人工智能;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5-0087-04

基础教育学属于高等教育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该专业专注于基础教育层次教师教育方向,研究内容涵盖教师教育原理、岗前教师教育、教师管理与政策、教师伦理与师德等[1]。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旨在为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含幼小中高学校、教育传媒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提供高级别、专门性人才,包括常规教师、教育干部、教师管理实践及研究工作人员等,在整个教育学专业体系中的作用、价值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方向人才的质量水平与综合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人工智能阶段,各种先进技术在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给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2],例如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EasyDL、Poe等)的出现,直接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瓦解了传统知识模式。如果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无法适应环境嬗变,很可能沦为教育范畴内的“无用群体”,出现大批“技术性失业”人群。此外,教师教育方向的人才还要面临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秩序、教育伦理等的挑战,因此,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形态嬗变

自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道路上已经探索了十余年,在此期间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教育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全新变量出现,使得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形态呈现出显著嬗变。例如,大量人工智能聊天软件、分析工具、决策系统的出现,为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创新提供助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教育人才的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冲击,我国提出了相对应的教育政策予以协调和引导,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表示,要求各级教育机构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作为“智慧教育”的构建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领域的“全流程应用模式”。无独有偶,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强调,要广泛建设“在线智能教育平台”、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等,简言之,旨在实现人工智能与高校不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高校基础教育专业是培养教育型人才的基石[3]。它的课程体系构成十分庞大,专业必修课程涵盖教育学、现代教育原理、教师学习理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选修課程涵盖教师培训与管理实务、教师教育比较研究、教学经济与学校效能研究、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改革,并非仅仅是通过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等简单手段可以实现的,它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形态嬗变,概括而言包括:(1)教学主体形态嬗变,即从功能单一的“教书匠”向学术研究型的“教育家”转变,强调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设计者、指导者、辅助者角色;(2)教学组织形态嬗变,教学组织变化不仅反映在突破课时、教室的“时空限制”,重点在于打破“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服务和支持;(3)教学内容形态嬗变,从传统的静态知识获取向动态知识探究转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智能化;(4)教学目标形态嬗变,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总目标,平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认知与情感等子目标;(5)教学价值形态嬗变,即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方向人才从“规范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型,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在教学评价方面追求“精准化、即时性、多元化”的优势,在教学结构设计上突出多维、立体、系统的特点。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准备

客观上说,人工智能技术虽然为教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整个社会尚处于“前人工智能”阶段,即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程度、普及范围及应用效能等,尚未全面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尤其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应用领域,人工智能还存在商业化成本高、嵌入方式不成熟的缺陷。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驱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漫长、复杂的工程,高校基础教育专业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一)价值认同准备

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是培育教师教育方向人才的蓝图,教师教育方向人才最终又会成为教育主体。从该角度出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教育创新,也具有一定哲学意涵,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不仅要考虑“基础教育课程如何重构”,还要考虑让人才更适合人工智能环境、更高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入融入人工智能场景等,这样才能完满解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并不复杂,即通过基础教育课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整合,为基础教育事业(如中小学及幼儿教育机构)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教育人才[4]。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应做好价值认同准备,一方面在思想层面的认同,课程改革应围绕“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哲学思考展开,重新锚定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师价值。另一方面,伦理层面的认同,即理清人与人工智能哪个占据主导地位,要明确人工智能“有智商、无情商”的客观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杜绝技术滥用,消除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

(二)工具适应准备

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属于知识信息载体,包含大量物质性(如教材、教具)及非物质性(如理念、思维)的构成要素。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就是对现有“知识信息载体”的解构,合理增删相关构成要素,这一过程需要借助相应工具,以确保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智能是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具之一,此外互联网平台、物联网设备、移动教育APP等也属于工具范畴。

比较而言,人工智能以“改革背景”的形态存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教师)、作用对象(学生)等均涵盖其中,两者都要做好工具适应准备。一方面,教师要适应人工智能这一“新助手”,将一部分课程教学职能转移给人工智能软件,进而发挥“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优势。另一方面,学生要适应人工智能这一“新教师”,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指导,甚至能够分析出大学生在基础教育课程方面的困惑、障碍、瓶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范式。整体上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对人工智能的“工具适应准备”,就是逐步熟悉物质化课程转变为非物质化课程形式。

(三)客观条件准备

不难预测的是,人工智能不仅会作用于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性改革,也会成为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基础教育课程主体即为人工智能运用主体,这一主体的成分不局限于“一线师资”,也包括学校行政人员、教育专家、培训机构教师等,他们借助人工智能场景及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孵化出适应人工智能环境的“新原住民”;(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应发挥人工智能价值的辐射作用,引领教育信息化面向更深层次,获得更多教育战线力量的协同;(3)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打破教育藩篱,提高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部门、科研组织等之间的融通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高校应做好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课程结合的客观条件准备,包括资金支持、制度设计、教师能力提升、组织形式优化等,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向作用。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鉴于当前社会仍处在“前人工智能”阶段,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以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部效能,因此改革策略设计不宜过度分散,应将高校基础教育课程视为一个整体[5]。首先从“顶层设计”出发,赋予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科学的定位,其次结合人工智能特色,即“数据即生产力”,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最后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势,推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定位高校基础教育课程

从狭义角度看,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是专门面向“未来教育工作者”设置的,所谓“基础”意味着该课程蕴含了培养未来教育工作者的“最大公约数价值”,即培养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课程。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上升到高校顶层设计维度,这样才能保障人工智能价值的全面覆盖和全面发挥。更为客观的原因是,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缺乏参照对象与既有经验,而基础教育课程又体系庞大、要素丰富,不能简单地通过“技术+课程”的叠加方式实现,如所谓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形式,并不能取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融合形态。换言之,对待人工智能技术既要采取“工具思维”,使其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中发挥技术优势,还要采取“融合思维”对待人工智能技术,即将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全过程地应用到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实践中,而非作为单纯的教学内容。

从人工智能视域出发,强化高校基础教育课程顶层设计的技术路线如下:一方面,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教育元素,融入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确立培养适应智能社会人才的课程定位;另一方面,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个“新变量”,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人才道德品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影响,明确基础教育课程在不同人才需求单位的课程定位。

(二)突出数据价值,优化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

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概念相比,人工智能并非单一的技术形态,而是基于多种技术形成的“智能共同体”,实现了机械设备像人类一样思考、分析和预测,势必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形成全新范式。从“前人工智能”阶段出发,其优势发挥主要基于数据驱动,而“数据即生产力”已经成为共识,因此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突出数据价值,可通过构建“教育数据中心”的途径,实现对基础教育课程信息的重新采集、全面清洗、深度加工等操作[6]

以数据为切入点,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传统的非标化形态向标准化转型、从非组织化结构向组织化结构转变,有助于打破教育学、现代教育原理、教师学习理论、教师教育比较研究等课程之间的隔阂。优化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整合功能,如教育学课程中,通过调查分析、定量研究等工作,将采集的数据导入人工智能工具中,分析“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的深度联系。

(三)推动整体融合,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事实上人工智能也具有相似特征,仅在学科交叉层面,就包括了数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且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也属于“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因此,人工智能驱动作用的发挥,不能等同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在保障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性的同时,应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解构,基于多个角度利用相关技术优势,为高校基础教育課程改革提供外部助力及内生动力。例如,从管理学维度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高校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切入,综合衡量先进技术的利用效度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避免人工智能利用不足或滥用的情况。又如,高校基础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在该专业课程方面的认知特点、学习经历、个人习惯等,再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适用于自主学习的模型(模式);在此基础上,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全方位改革,足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借助技术赋能、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优势非常显著,可以直接作用于“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学科”等建设,为该专业大学生提供一个“智能环境”。相对应的,智能环境本身蕴含的创新意识,能促使高校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水到渠成,例如在打破传统的“被动灌输”教学方法方面,大学生利用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工具,几乎可以获得所有问题的答案,从而精准掌握基础教育专业知识,这样一来就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效激活学习主动性。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也变得更有探索性和体验性,例如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教育平臺随机生成的问题,由于不存在标准答案,需要学生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展开探索,这样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必然趋势,它所带来的改变是系统性、颠覆性的,并非仅仅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附加给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对课程主体、客体产生认知影响,避免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及未来教育工作者与智能社会脱节。需要明确的是,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具有工具属性,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以正确价值观为引领,更要杜绝“机器智能”对人类思想的取代。

参考文献:

[1] 刘子瑜,阮志红. 我国基础教育中人工智能课程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计算机,2022,28(18):81-86.

[2] 胡钦太,张彦,刘丽清.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内涵、机制与实践[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9):23-30+38.

[3] 王琦博.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转型的认识与思考[J]. 大学,2021(05):102-103.

[4] 张广斌.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转型的认识与思考[J]. 人民教育,2019(11):25-30.

[5] 全力,张笑钦,陈志勇. 高校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价值意蕴、核心要义与实现路径[J]. 公关世界,2022(24):148-149.

[6] 王婧昕,杨笑冰.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 山西青年,2022(19):24-26.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简介:范红(1976—),女,满族,硕士,吉林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高校教育教育改革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思考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