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规划初步课程的显性加持与隐性植入

2024-01-23 21:18戴洁王建正陶涛王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新工科教学方法

戴洁 王建正 陶涛 王媛

摘  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目标。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探讨规划初步课程中显性加持与隐性植入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显性加持,可以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隐性植入,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结合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本文提出了规划初步课程的显性加持和隐性植入的具体建议,旨在为新工科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思政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5-0112-04

2017年教育部推出“新工科”计划,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新工业革命正式来临之际,在中国正在向工业强国的行列阔步迈进之时,“新工科”计划可谓恰逢其时。对高校来说,新工科首先是指新兴工科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原来没有的专业,也是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最后形成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推进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使各类课程保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城乡规划专业在2011年脱离建筑学成为新设的国家一级学科,对城乡规划学的教育内容和教学体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各大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传承优势学科背景的基础上,努力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不断开展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教育体系改革。“新工科”赋予了城乡规划显性的改革内容,思政教育则可构建隐性的改革内涵,两者雙向引领,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工科” 背景下规划初步课程的意义

(一)通过显性加持确保课程目标明确、内容丰富

显性加持是指明确规划初步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需要他们具备更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1]。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可以确保课程内容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相匹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2]。在规划初步课程中,显性加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确定目标和重点。在新工科背景下,规划初步课程的目标应该更加明确和具体,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明确定义目标,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学习的重点和期望结果,有助于加强教学效果。

2. 匹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工程人才需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显性加持,规划初步课程可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引入前沿科技和行业发展动态,使学生的学习与时俱进。

3. 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规划初步课程是工程专业的基础,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显性加持确保课程内容丰富全面,涵盖必要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适应职业需求。规划初步课程的显性加持可以使其更贴合职业需求,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工程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显性加持规划初步课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和高校应该加强对规划初步课程的规划和管理,确保课程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为学生奠定全面的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基础。

(二)通过隐性植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隐性植入是指在规划初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在新工科教育中,这些能力至关重要。创新思维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学生需要具备思维敏捷、勇于尝试和创新的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与他人协作的重要基础。实践能力则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规划初步课程中,隐性植入具有以下意义:

1. 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的重要能力。通过引入创新教育方法,如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建立观察力、分析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是工程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在规划初步课程中,组织小组项目和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3. 培养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重要能力。通过设计课程项目或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学习内容,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提供实践机会,如实地考察、参观工厂或企业,并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实践和应用场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因此,教育部和高校应重视隐性植入,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三)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升级

规划初步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也在于推动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通过显性加持和隐性植入,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专业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

三、显性加持规划初步课程的建议

(一)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

1.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明确规划初步课程的目标和重点。这些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具体建议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时,考虑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以培养具备前沿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工程人才为核心目标。强调学生的专业素养,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等。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实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实训、实习或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挑战。鼓励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开展创新项目、竞赛或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要注重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紧密结合。具体建议包括关注当前和未来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将其纳入规划初步课程的内容中。可以通过与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等方式获取最新信息。引入前沿科技和行业发展动态,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或实践工作,保持与产业前沿的联系,将自身经验和实践案例融入课程之中,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通过明确目标和重点,以及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紧密结合,可以确保规划初步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工程人才。为了实现这些建议,需要高校和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进行持续的探索和创新。

(二)引入前沿科技和行业发展动态

1. 将前沿科技和行业发展动态纳入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和实验数据等,让学生了解当前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引入行业案例和实际项目,让学生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并将其纳入课程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2. 提供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的机会。邀请业界专家举办講座或座谈会,让学生直接听取专家的观点和见解,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和趋势。组织参观实习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行业的现状和实践,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行业案例和实际项目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解行业的机会,如邀请业界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实习等,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实践经验。通过这些措施,规划初步课程能够紧密结合当今的科技和行业发展,用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工程人才。

(三)强化实践环节

1. 增加实践环节,例如实验、项目设计和工程实践。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引入项目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完成一项具体的工程项目。这样可以提供学生与真实工程问题接触的机会,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如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企业实习或行业合作项目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工程实践,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

2. 在实践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团队项目和创新竞赛,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一项创新性的工程项目,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创新思维的培养机会,如开展创新课程、组织创意工坊或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可以提高规划初步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完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显性加持规划初步课程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引入前沿科技和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强化实践环节。可以确保学生在新“新工科”背景下获得全面发展,并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教育部和相关高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具体的策略和措施,以推进规划初步课程的显性加持,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隐性植入规划初步课程的建议

(一)培养创新思维

1. 引入创新教育方法,如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方法,如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程项目中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教师可以设立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2.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竞赛,如科技创新大赛或工程设计竞赛。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项目和竞赛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团队参与科研项目或工程设计竞赛。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建立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导师指导、专业培训和资源支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他们在竞赛中的表现水平。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在规划初步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促进团队合作

1. 组织小组项目和团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通过实际操作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项目中分工合作,明确角色和责任,提高团队效率和成果质量。同时,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团队合作的顺利进行。

2. 提供培训和指导,教授学生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在规划初步课程中引入团队合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堂知识、案例分析或专题讨论等方式,教授学生有效的团队合作方法。通过团队合作技能的培训课程或工作坊,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协调和解决冲突。

通过促进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划初步课程中注重团队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注重实际应用

1. 设计课程项目或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规划初步课程中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隊合作精神。

2. 提供实践机会,如实地考察、参观工厂或企业,并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环境和实践场景,能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邀请行业专业人士开展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

通过注重实际应用,规划初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隐性植入规划初步课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同时,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团队的重要成员。注重实际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敏,王滨. 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 教育探索,2019(01):102-107.

[2] 伍醒,顾建民. “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 大学教育科学,2019(03):54-60.

[3] 唐湘宁. 大学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内涵本质与实现路径——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3):62-64.

[4] 何韶颖,蒋嘉雯. 深度学习理论下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4):162-168.

[5] 吕飞,于淼,王雨村.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初探:以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2021,30(04):182-187.

(荐稿人:刘霄峰,浙江树人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住区微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项目编号:202102102075);浙江省级一流课程(2020年度)“设计基础III”(项目编号:JKJ0221205);浙江树人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度)“设计基础Ⅲ”(项目编号:JKJ0222307)。

作者简介:戴洁(1978—),女,硕士,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城规系主任,省建设厅村镇研究会专家委员及秘书、省国土空间专指委专家委员,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高等教育等;王建正(1982—),男,硕士,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乡村规划、未来社区等;陶涛(1979—),男,硕士,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专职教师,城规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详细规划、乡村规划、社会调查等;王媛(1976—),女,硕士,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专职教师,城规系毕业设计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新工科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