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法”之中求章法

2024-01-25 15:24高怡喆
教育界·A 2023年34期
关键词:创意写作高考散文

【摘要】散文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在学生阅读散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散文中的“我”、“我”与“他者”的关系、文章的结构形式,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思。高中阶段的创意写作教学不能脱离高考。教师应通过高考散文文本引入写作,让学生在了解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学习创意写作。

【关键词】高考;散文;创意写作

作者简介:高怡喆(1991—),女,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

2019年高考大纲中指出,学生应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

“创意写作”的概念最早由爱默生在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中提出。之后,休斯·默恩斯面向中小学生开设创意写作课程[2-3]。一些研究者认为,在不断阅读优秀作品、向作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阅读、写作经验,成为较为优秀的写作者。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关注的往往是“最真实”的高考分数,对“能否表达自我”卻不甚在意。根据学者谭旭东、李艳葳的观点,教师要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及家长、教师自身的需要设计创意写作课程[4]。所以,目前高中阶段的创意写作教学应将高考散文文本作为倚仗,系统开展,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写。

一、高考散文文本分析

近些年高考所选用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以“我”观天下的散文,其二是关注“我”与“他者”的散文,其三是注重结构形式的散文。这三类散文值得教师关注,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以“我”观天下,注重散文中的“我”

在高考试卷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类以“我”观天下的“老实”的散文。这些散文读来有一种亲切之感,且不过分抒情、强行升华主题,语言简练朴实、流畅自然。这类散文为什么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因为每篇散文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作为观察者、思考者的“我”。这个“我”有时是突出的;有时是作为暗线贯穿于文章之中的。

2015年福建高考卷的《纸上故乡》的作者并没有把她手中的历史文化资料作为资本,居高临下地和读者谈天说地,而是俯下身来与读者共享记忆里的脉脉温情。首先,作者建起自己的回忆空间—“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井冈山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也说明江西茶叶闻名天下。借助与读者共有的知识框架,作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对可能不了解的作者的故乡—江西也不那么陌生了。这种写法会唤起读者的情感认同,让读者对作者的故乡感到十分亲切。其次,作者把这片土地所承载的记忆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记忆中有属于作者个人的,也有属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为了让读者慢慢品味这些记忆,让读者发现作者的记忆就如同自己的记忆,是熟悉的、充满温情的、易于了解的,作者把它们记叙在了纸上。在这篇文章中,“我”是记忆的召唤人,但“我”的位置被放得很低,能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因此,试卷上关于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道题目“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实则是在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是否理解“我”的情感、“我”的作用。此题的答案可以是:于“我”个人而言,用文字构建出的“心中的故乡”是“我”心灵的港湾,是“我”的精神家园,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在“我”与读者共有的知识框架中,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的心灵获得了慰藉,唤起了“我”创作的欲望,让“我”将自己的故乡书写出来,呈现在他人面前。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我”的视角书写、再现自己的故乡。在阅读时,学生要格外关注“我”的情感、“我”的作用,这样方可理清文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思路。

2014年大纲卷的《听雨》中的“我”同样贯穿全文。“我”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观察者与思考者,讲述了雨声带给自己的欢乐与记忆。作者先写在现实生活中听雨;然后回忆起1966年听雨的场景,回忆起“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并告诉读者那是“灰色的记忆”“有苦味的记忆”;最后又想起了劳作时听雨的“温馨记忆”。这篇文章的作者以“我”之眼来看听雨之事。学生唯有重视“我”的情感及所作所为才能理解文意。

(二)关注“我”与“他者”,构建物与我的和谐境界

中国文化崇尚从他者身上反思自我、审视自我,最终达到物我和谐的境界[5]。基于这一理念,一些作者会创作关注“我”与“他者”的散文。这一类的散文在开篇也常常会构建一个知识框架。不过与“以‘我’观天下”类散文不同的是,这类散文的作者所构建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空间对读者来说往往是陌生的,是与读者的现有认知相悖的。

2016年上海高考卷的《湖殇》的作者就是通过“我”的视角来观察“他者”—艾比湖,并反思人类带给湖泊的破坏的。文中所述的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种壮阔、美丽的场景是现在的人们无法看到的。作者有意构建这样一个读者十分陌生的知识空间,旨在与读者熟悉的艾比湖形成对比,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叙述方面,作者采用“没有偏见的叙述”策略及想象、比喻等,以“智”审“情”、以“智”写“情”[6]。如文章开篇的“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这个比喻,将原本花很多笔墨可能都难以形容的心痛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构建读者陌生的知识空间—讲述曾经的艾比湖,讲述艾比湖对生活在那里的人和动物的重要性—“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而这样的艾比湖却不复存在了。作者笔锋一转,继续描述艾比湖的现状。这一现状反映了作为形象塑造者的人类与艾比湖(“他者”形象)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艾比湖能投射出人类的影子。通过艾比湖,人类能够反躬自问,审视、反省自己的所作作为,以求达到最终的物我和谐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2010年江西高考卷的《饮一口汨罗江》中,汨罗江是千百年来如作者般的文人所塑造的“他者”形象。这蕴意丰富的汨罗江自然成了命题人考查的重点。因而,试卷上关于这篇文章的第一题就要求学生对“汨罗江”的含义进行概括,即“汨罗江”是苦难的象征,是精神寄托,是屈原的殉国之处。从汨罗江的多种形象中,我们能看到这些形象塑造者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不畏苦难、不畏牺牲,只盼心中所想所思能够实现。文章写了“我”饮汨罗江水的经历、禅家对汨罗江之领悟、众人对汨罗江的看法和“我”对屈原的所想所思,一气呵成,很好地塑造了“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汨罗江,抓住这一点,文章的结构也就了然于胸了。

2012年四川高考卷的《柴禾》讲述了“我”与柴禾的故事。文章作者先写“我”与柴禾过去的故事,后写“我”与柴禾现在的故事。试卷上关于这篇文章的第一题要求学生概述“柴禾”在文中的含义。学生只要关注“我”的情感态度就可以顺利回答这一题。此题的答案可以是:“柴禾”对于过去的“我”乃至其他贫困的家庭来说,是生活的物资,是家力的象征,是家的一部分;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它象征着传统生活的方式,是“我”精神的寄托。

(三)注重结构形式,着眼文化底蕴

高考散文文本中,还有一类散文注重结构形式,着重向读者传递文中的文化、历史信息。2014年江苏高考卷的《乾坤草亭》就属于这类散文。文章的第一段用明代王世贞弇山园之亭、八大山人画中之亭、唐代船子和尚诗中之舟等引出所要讨论的内容—乾坤与草亭。接下来,作者讨论的是乾坤、草亭之间的大小关系。在用这类散文对学生进行考查时,命题人会着眼于它们的行文结构及论述层次出题。如试卷上关于《乾坤草亭》的第二题就要求学生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笔者认为,这一类型的散文比较注重文化、历史资料的堆砌,而字里行间缺乏一点温情,有些远离学生的生活。

通过分析近些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所选用的散文以笔者论述的前两类散文居多,注重结构形式的散文偏少。原因为何?笔者认为原因与明清之后的文人写散文的习惯是分不开的。明清之后,散文多用于表现文人的胆识才情与幽韵声色。其中,用散文来彰显自己胆识才情的以明代的李贽为代表,表露自我幽韵声色的以明代的袁宏道為代表[7]。不论是胆识才情还是幽韵声色,都是私人化的表述,都是自我的表达,都少不了一个“我”。而当代的文化散文着重表达的是作者自我的文化观点,记叙的也常常是私人化的表述。因此,散文大多注重“我”、关注“我”与“他者”,高考的选文自然以这两类散文为主。

二、高中创意写作教学分析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多元感知是进行写作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要注重实践,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相关的描写,尝试运用细节来叙述或议论,以书面的形式呈现[8]。在日常写作实训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细节。学生在阅读高考散文文本之后,可以尝试对一些片段进行仿写。学生写作的场景可以是新春来临之际喧闹的大街、上课期间安静的走廊等。如笔者班上某位学生的习作《白泥镇》的部分内容如下。

房舍的阴面,街上的残影,混沌中分不清方向。临街早点铺紧锁着的门被打开了,烟囱开始冒出袅袅青烟,油腻腻的旧桌椅又重见天日了。客人们只是用手在椅子上抹了一把就坐了上去。一碗软糯的豆腐脑,一杯香甜的豆浆,一根金黄的油条,才是他们所在乎的。一位客人看到油锅里细长的白面变得金黄时,又想起儿子闺女吃饭的问题,于是在心中琢磨起了致富之道。此后,街上的羊肉面馆里每天都有几个稚嫩的身影。他们攥着皱巴巴的零钱,夹在一群粗汉中间,小心翼翼地把碗端到馆子的角落。碗里没有棒骨,没有肉片,没有茶叶蛋,有的只是蔫蔫的香菜叶。香菜叶孤零零地在面汤上漂浮,与稚嫩的身影相伴。

这位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充分调动感官,先从背光的房舍、有影子的大街下笔,再描写桌椅、豆腐脑、油条等形象,这样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使读者沉浸在他所描写的场景之中。

结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科核心素养部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即“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阅读散文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笔者论述的三类散文,进而读懂散文,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是锻炼创意写作思维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身体验及感官展开想象,对相关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谭旭东.创意写作与作文教育变革[J].语文教学通讯,2020(3):4-7.

[3]张立勇,梁芳.创意写作共时性结构分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6):72-75,71.

[4]谭旭东,李艳葳.中小学创意写作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J].中国创意写作研究,2021(1):55-61.

[5]柴庆友,钱林森.诉说“他者”反思“自我”:瑟南古笔下的“东方”与“中国”形象[J].华文文学,2019(1):49-55.

[6]孙绍振.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M].北京:中华书局,2015.

[7]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8]邹文荟.中小学创意写作教学实践:以班级写作工坊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33):86-88.

猜你喜欢
创意写作高考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写作课创意化教学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