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研究

2024-01-26 11:18张路娟刘玉勇孙远纲
图书馆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馆员应用型学科

张路娟,刘玉勇,孙远纲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江苏 泰州 225300)

1 国内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实践现状

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实践由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率先尝试。例如,最早引进学科馆员制度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在2008年将学科馆员职责由最初的学科联络与服务向参与资源建设过渡[1];厦门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开始实施学科采访馆员与咨询馆员融合发展,一举迈向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道路[2];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2013年增设资源建设型学科馆员岗位,强化学科馆员在资源建设中的作用[3];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5年建立学科采访馆员制度,全面推进学科化采访,“学科化”采访和学科服务在不断融合中优化发展[4]。历经十多年,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模式在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初见成效,以学科馆员为核心力量的学科化资源建设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进展[5]。

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大多数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体系基础薄弱,以提供学科联络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为主,基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文献资源建设,以至学科资源建设不足的问题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较为突出,学科服务发展陷入瓶颈期,图书馆工作难以有效深入推进。高匹配度的专业化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核心保障,本文尝试通过分析高校应用型建设对文献资源的需求特点,梳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要点,探究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意义

国家“双一流”战略引领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重点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强化一流专业建设为根基,学科专业建设在高校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同时,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呈现文献信息内容高品质化、文献类型多元化的特征[6],对文献资源服务的专业性、时效性更为关注。面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用户需求和行为变化,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升级的新突破。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以高校学科专业建设需求为导向进行重点采集与配置,以学科来统领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文献资源的组织、揭示、评价、挖掘、整合,注重学科资源的组成结构与质量,并按学科门类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资源服务。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打破了资源与服务之间相对独立的状态,体现了文献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思维,形成了用户新需求与学科资源、学科服务有效闭环的反馈体系,能有效提高资源保障的专业性和适用性,满足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的新需求,促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

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要点

地方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专业建设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对文献资源建设重心、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及建设评价产生新的影响,梳理文献资源建设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求的结合点,成为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工作要点。

3.1 服务学科建设,调整建设重心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设置专业,统筹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在重点特色学科的依托和相关学科的支撑下,不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一方面,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推动优势学科向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迈进;另一方面,推进传统学科专业改革,以服务地方产业为目标,孕育形成新兴学科专业。应用型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带来文献资源建设方式的重新审视,原有的按文献类型划分的资源建设模式难以满足跨学科性的学科专业建设专业化、配套化的文献需求;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引发文献资源价值的重新定位,最大限度地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专深的文献资源质量保障受到重点关注。

图书馆(1)本文中特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下同。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将文献资源建设重心转向为学科建设服务,关注学科发展动向,调研分析用户需求,调整文献资源建设主体,在保持采访馆员采访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学科馆员的力量制订和实施文献采访规划,提高学科文献的采访质量和效率,建立适合本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3.2 优化资源结构,重塑建设内容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强化应用性教学,在给予学生必要的多元知识结构理论教育的同时,构建由实验教学、专业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能力结构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教学侧重应用性的特征,促使图书馆急需优化文献资源结构配置,重塑资源建设内容,发展多元化资源体系,强化学科资源的供需契合度。

图书馆优化调整文献资源结构,要以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一般学科、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为参考因素,遵循“实用适用”原则,侧重学科、类型、载体、来源等维度。学科结构方面,侧重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前沿性、系统性文献需求保障,填补交叉学科文献空缺,合理兼顾一般学科知识需求;类型结构方面,做好专业理论基础类资源保障,提升实验实训、技能认证等实践应用类资源的馆藏占比;载体结构方面,同步、协调发展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保持纸质文献的不可替代性,发挥数字资源对于应用性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等实用价值;来源结构方面,当前市场化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仍是高校用户信息需求的主要来源,随着自编教材、教学课件、毕业论文、实验数据、实践案例等高校独特的教学资源以及开放获取、区域联盟等共建共享资源在应用型教科研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图书馆也要将其纳入文献资源体系之中。

3.3 融合学科服务,重视建设效益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度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应用性项目研究全向拓展,如共建行业学院、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等,集教学、培训、科研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成为发展趋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对图书馆文献的质量和服务的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有必要融合发展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为应用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开放的、系统的、具有行业特色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

产学研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图书馆要跟踪应用型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各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集文献资源,避免所采资源与用户需求脱节。图书馆资源建设从“重藏”转向“重用”,还需积极拓展渠道,将文献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相结合,以深入学科服务的方式强化服务型资源建设,促进学科资源利用,增强资源建设成效,实现文献资源建设效益最大化,推动文献资源建设向“提效益,优服务”转化。

4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举措

明确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特色影响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要点,以此探索普遍适用、易行有效的实施举措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关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着力通过以下举措推动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取得实效。

4.1 全方位开展用户需求调研

准确掌握用户文献需求是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必要前置步骤。图书馆紧跟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关注院系教学科研活动进展,全方位调研用户信息行为,统计分析用户资源利用相关数据,从而正确把握用户显性需求,分析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为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源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全面把握学校应用型建设的信息需求。首先,整体了解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具体了解用户需求。一是通过深度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各年级学生等不同用户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了解用户所需资源的主题与类型以及获取利用资源的途径与习惯,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现有资源的评价及未来资源建设的期望;二是通过图书馆与院系之间密切的互动活动,如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学科资源采购计划制订与实施、主动参与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开展嵌入院系教科研活动的跟踪服务等,直观了解院系教科研一线实际情况,摸清用户文献需求特点及方向;三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流通借阅数据、馆际互借数据、文献传递数据、资源荐购数据以及用户学科竞赛相关数据、论文发表及课题申请情况等进行搜集调研,分析用户行为,识别用户兴趣需求。

4.2 建立学科馆员主导运作模式

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面对有限的人力和经费、急切的应用型文献需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对资源建设、参考咨询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学科化改造,对业务流程重新规划设计,建成“学科馆员主导+采访馆员合作+相关馆员协作支持”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机制,使有限人力以最佳组合形式产生更大效益。文献资源建设由按文献类型、由采访馆员组织文献采访的工作流程,转向按学科、由学科馆员主导资源建设与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统筹发展。用户需求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终点,图书馆引入用户参与机制,提高供需双方信息对称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学科馆员主导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运行模式,强化学科馆员主导地位,辅以采访馆员与用户合作参与,三方分工协作,选采业务既适度分离又紧密联系,有效保障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

学科馆员是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建设模式中承担学科资源建设和服务主导责任的统一主体。学科资源从根据用户需求采访到推送给用户使用的全过程全部由学科馆员主导与施行。学科馆员的主导作用以制订学科资源建设总体规划、掌握学科资源出版动态、调研院系用户文献需求、承担学科资源采选统筹及主要学科资源采选任务、评价和维护学科资源、整合和推广学科资源等一系列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学科馆员的主导作用以服务支持团队的集体运筹为支撑,通过加强学科馆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与相关部门馆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配合开展工作。

采访馆员在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建设模式中充分发挥专业素养优势,承担采访业务工作环节。采访馆员的工作职责偏向组织书目信息、协调学科经费、执行文献采购方案。采访馆员基于长期积累的专业经验,立足支持学科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整体协调和组织不同学科资源建设,为学科馆员提供从各种渠道获取的最新出版信息;从资源建设全局出发,参与学科经费分配方案的制定和讨论,保持不同学科资源采选经费沿既定比例均衡发展;实施学科资源采购方案,强化对招标订购、书目查重、订单跟踪、图书验收、统计催缺、分配调拨、编目加工等常规业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用户是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用户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的方式,一是建议征询类参与,学科馆员就学科资源建设规划制订与实施、资源建设成效评价等工作与院系用户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访谈等多种方式征求和吸收来自一线用户角度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适度采选类参与,学科馆员开拓读者荐购、馆系联采、“你选我买”等多条路径邀请用户参与纸质学科资源采选;三是资源评价类参与,院系用户基于自身学科背景知识为图书馆专业数据库采访提供从内容、功能到试用体验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与反馈;四是资源贡献类参与,用户为图书馆构建本校特色资源库提供原始资源,如学生优秀作品、教师科研成果、实践教学案例等。

4.3 多渠道拓展学科资源服务

服务应用型学科建设、满足高校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需要是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目标和责任。作为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的实践主体,学科馆员基于配套的学科资源为学科建设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同时,在学科服务过程中收集和掌握用户对资源利用的偏好和意见反馈,以优化和发展服务应用特色的资源建设。

加强本校特色学科资源的整理与自建,侧重建立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基础,形成学科服务专业特性的方向。针对产学研融合发展需要,基于历史沿革、学科发展、校园文化传承,图书馆从开发专题文献、开发教育教学产品、建立机构知识库等方面开展本校原生特色资源建设。一是依托行业背景、专业特色或地域特色对本馆相关文献聚类,开展特色专题文献建设;二是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及供应商合作关系,对本校教材讲义、授课内容尤其实验、实训等实践性强的教育教学资源尽可能地进行数字化开发,通过图表、动画、音频、视频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动态”参考资源;三是建立包含教师专著、学术论文、报纸文章、专利、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科研数据、竞赛成果等在内的本校教学科研资料内容框架,通过数字化处理建成机构知识库,活化师生教学、科研成果。自建特色资源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图书馆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系统谋划,从整体上把握建设范围、内容和方向,从细节上把控建设路线、规范和功能成效,确保自建工作有序发展;二是构建合作体系,对内建立专项团队负责工作开展,对外建立协商合作制度,与教务、院系等相关二级单位协调资源建设必要性、人员、经费、推广事宜[7],在多方合作下稳步推动建设工作。

深度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科用户提供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学科资源信息服务平台,是文献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进一步融合的方向[8]。图书馆在加强本校原生特色资源自建的同时,以本校重点学科及优势学科为特别服务目标,根据应用型教学与科研需要,对网络中相关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行业信息、创就业资源进行整理开发;与区域内校企合作企业、其他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联盟组织开展特色资源共建共享。在新技术和数据平台支持下,图书馆对此类特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与智能化处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学科资源与服务环境,方便用户快速有效获取信息,方便学科馆员实行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4.4 完善资源建设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文献资源建设评价体系是检验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促使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长效发展的关键举措。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持以满足高校建设决策参考、教师教学科研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各级各类需求为目标。因此,图书馆建立自主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文献资源建设评价工作。图书馆从资源结构、资源服务等方面开展自主评价,以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载体结构、来源结构以及生均年进书量、图书借阅量和借阅率、数字资源访问量和下载量、共享资源传递量等量化指标考察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同时,图书馆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外部评价,获取用户满意度、用户意见和建议等有关文献服务支持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原则,图书馆根据文献资源建设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并根据文献资源建设绩效评价结果在实践中改进、优化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升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

5 结 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围绕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发展战略,掌握本校应用型建设特点,明确用户教科研活动对文献资源的个性需求,探索符合高校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文献资源建设新思路。图书馆构建以学科馆员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模式,改进资源建设方式,重塑资源建设内容,规范资源建设评价机制,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的契合度,为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撑。随着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图书馆还会面临新的问题,须切实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持续优化资源建设保障机制、有效拓宽资源建设路径,以保障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