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

2024-01-26 11:59管向群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马克思主义

管向群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与拓展等重要历史阶段。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献为标志,毛泽东文艺思想系统回答了中国革命胜利前后中国文艺和文化的方向、道路、性质、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语境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集大成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简称《祝辞》),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指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祝辞》和江泽民、胡锦涛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有关讲话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文艺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有着特定的时空背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世纪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构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的时代责任;一方面,有着丰厚的理论渊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的坚持、捍卫和发展,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创新,对中国优秀文艺理论传统的传承、弘扬和光大,对人类文艺理论有益成果的汲取、借鉴和融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为核心文本,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以及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有关贺信、回信为主要文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思想层面,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中国文艺实践;在根本问题层面,紧紧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78页。,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系统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基本问题层面,系统回答文艺使命、文艺本质、文艺价值、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理想、文艺队伍、文艺规律等攸关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科学方法层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两个结合”以及“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2)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第16—18页。的世界观、方法论灌注和体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建构之中;在理论特质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神血脉,弘扬中国优秀文艺理论的文脉传统,借鉴人类文艺理论的有益成果,努力构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围绕上述根本问题和基本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彼此贯通、有机统一的基本观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理论命题和理论范畴,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特征、精髓要义、科学方法,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风貌、理论特质、理论品格,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这些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十个方面。对这些基本观点进行系统梳理,认识和把握这些观点的精髓要义和内在联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观点

文艺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是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高远和深邃的理论视野,从宏观上全景式审视当代中国文艺,将之视为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历史发展长河并提升到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在历史维度上,强调“在我国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文化维度上,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明维度上,强调“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民族复兴维度上,强调“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在这种层层递进的理论阐述中,将历史、现实、未来相贯通,将文艺、文化、文明相贯通,使得对文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中的定位,不仅具有悠远的历史感,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复兴始终伴随着文艺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文明的复兴。这些论述,不仅对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定位有了新的理论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使命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而且为下述所涉文艺与人民、文艺与中国精神、文艺与典型塑造、文艺与创新创造、文艺与艺术理想、文艺与发展道路、中国文艺与世界文艺、文艺与文化领导权等基本观点的新的理论概括奠定了逻辑前提和逻辑基础,从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的理论表述。

2.关于“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的观点

就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而言,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就其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而言,文艺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专有的方式”,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艺还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94页。习近平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样,就从一般意识形式、专有掌握方式、特殊精神生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标志问题,凸显了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在文艺繁荣发展中的前提性、决定性地位。其所以如此,首先在于,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其次在于,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不仅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而且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用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概念、范畴,如“优秀作品”“精品”“经典”“伟大的作品”“史诗”等,对优秀文艺作品进行了品格定位,赋予其相应的内涵界定、理论表述,揭示其相互联系和递进关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导向。与此同时,联系文艺创作实际,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概括了“三个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用“六个有的”描述了“三个存在”的具体表现,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关照现实的问题意识和理论立场。

3.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观点

在明确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标志之后,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创立之初就极为重视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争取艺术和审美的权利与地位,要求文艺创作反映和表现叱咤风云的革命无产者,并期望无产阶级能够出现一个自己的但丁来宣告人类新纪元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高扬文艺的人民性,无论是毛泽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还是邓小平“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8)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1日,第1版。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反映出人民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在科学揭示“人民”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基础上,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根本价值、根本立场、根本方法,要求文艺“积极反映”人民生活,做到“两个敞开”“两个给予”(1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对社会生活的“不如人意之处”和“一些丑恶现象”,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强调“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1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历来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以及“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是文艺批判的“最高标准”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4.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观点

与“为什么人”相关的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审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是文艺的两种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坚持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作品中,意识形态属性往往表现为作者特有的思想倾向和价值立场。习近平指出: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强调“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1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凸显了思想和价值观念对文艺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把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概括为“中国精神”,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集中阐述:第一,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使之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第二,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作为“永恒主题”,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志气;第三,把追求真善美作为“永恒价值”,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第四,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命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首次用“三讲求一强调”(即: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学理概括,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理论价值。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精神”,强调“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新时代中国文艺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5.关于“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的观点

在文艺作品的两种基本属性中,审美属性是具有整体性功能的基本属性。这一功能首先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得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典型人物的塑造,将之作为现实主义的基本创作方法。恩格斯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0页。列宁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16)《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1页。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强调:“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1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进一步凸显了典型人物之于文艺创作的特殊价值,从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典型人物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凝练提出了“经典文艺形象”这一全新范畴,指出:“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18)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并提出了塑造经典文艺形象的具体路径和具体要求:一是“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挖掘更多代表新时代的“新现象新人物”;二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三是进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深刻凝练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再现生活;四是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坚持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关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情、心愿、心声,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从“典型人物”到“经典文艺形象”以及就此展开的一系列论述,有传承、有发展、有创新,凸显了“接着说”的理论品质、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丰赡的理论意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论的突破和升华。(19)参见管向群:《人民的文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开创性贡献》,《红旗文稿》2022年第17期。

6.关于“创新是文艺的生命”的观点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月的文明。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诗歌、舞蹈、绘画到书法、雕塑、建筑,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精神禀赋的重要表征。习近平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2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要求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辟文艺新境界,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昭示了文艺繁荣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文艺创新的特殊性,在对创新“内容与形式”等传统认知的基础上,从“胸怀和创意”“观念和手段”“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等维度着眼,赋予艺术创作生产新的时代特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话语体系。强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为文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唯物史观的基础。精辟地阐明文艺创新与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要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从而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为文艺创新赋予肩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历史主动与文化自觉。鲜明地主张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高度重视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艺术类型,强调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最后,把文艺创新归结为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要求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把对文艺创新规律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7.关于“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的艺术理想寄予了深情的展望。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艺术属于人民的时代将真正到来,文艺要鼓舞和激励人民“以新的方式建设生活”,(21)《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4页。推动人类解放、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习近平在提出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构成了新时代的“文以载道”观。他强调:“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己留清名。”(2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并提出了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如:在艺与德的关系上,强调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在人与己的关系上,强调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文艺工作者要把自己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强调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在新与正的关系上,强调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坚持守正创新,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在恒与速的关系上,强调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需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等等。这些论述,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理想篇的核心内容,其论述之系统、全面,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鲜明的问题导向、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为确立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崇高理想指明了航向。

8. 关于坚持中国特色“文艺发展道路”的观点

习近平从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文艺发展道路”这一科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2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这一论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基于一个逻辑前提,即“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2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2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我国文化奋进历史联系起来,把党的初心使命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联系起来,从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是追求政治理想与文化抱负相统一的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更与“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暗相嵌合。二是楬橥了中国特色“文艺发展道路”是指导思想、国情文情和价值旨归三者的辩证统一。其中,指导思想是前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为中国文艺指明前进方向;“两个结合”是法宝,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为恢弘的史诗;人民性是价值旨归,中国文艺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部百年中国文艺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艺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精神发展史。在这里,历史观与价值观、唯物论与辩证法、认识论与实践论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中国特色“文艺发展道路”是一个重大理论范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文艺发展道路”是一个重大理论判断,也是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既是对中国文艺百年征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文艺本质特征的精辟概括,更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26)参见管向群:《人民的文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9. 关于“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用“世界历史”的特定范畴精辟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同样,他们也曾经用“世界文学”的特定范畴深入阐述了精神生产的全球化现象。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和平性。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襟;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27)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28)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29)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的篇章。这里的意蕴包括:第一,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文艺是世界语言,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相互了解的最好方式;第二,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第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当代中国文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第四,承百代之流,汇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地把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与人类社会大同理想联系在一起。“两个投向”与“两个向着”的理念,生动而准确地定位了新时代中国文艺与世界文艺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当代中国文艺的世界眼光、人类情怀和博大胸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世界文学”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双重使命”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生动写照。

10. 关于“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鲜明地主张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文学的“党性原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他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30)《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3页。同时强调:“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作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31)《列宁选集》(第1卷),664页。习近平全面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示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3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唯其如此,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才能发挥正能量。强调根本宗旨的一致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创作,这是党性原则与创作规律相统一的立足点。强调把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尊重遵循艺术规律。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这些论述,充分反映了党性与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高度统一,突出强调了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明确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举措,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提供了体制机制的根本保证。

上述十个方面的基本观点,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规律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重要启示:

一是历史观,把文艺置于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中加以审视,贯通文艺、文化、文明,贯通历史、现实、未来,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时代观,反映时代、表现时代、讴歌时代,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三是系统观,坚持“两个结合”,坚持系统思维,融通古今、贯通中西,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四是主体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情,把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需求主体、表现主体、审美主体、评判主体,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艺的最高标准;五是价值观,弘扬中国文艺优良传统,用中国精神引领文艺创作,用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精神境界更加高尚;六是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文艺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创作生产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七是实践观,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八是创新观,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九是开放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传承中发展、在借鉴中超越,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十是规律观,把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作为文艺的神圣使命,面对当今中国史诗般的变化,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造就中国文艺新高峰。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诞生以来,走过了17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中国,则经历了100多年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其鲜明的全球视野、民族特性和新时代语境特征,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信念坚守、文脉传承、创新发展与境界升华,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21世纪的发扬光大,其意义与影响都将是划时代的。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艺马克思主义
1942,文艺之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