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科技进步添动力 科创能力上新高

2024-01-27 02:01文丨河北省定州市科学技术局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定州市定州产学研

文丨河北省定州市科学技术局

河北省定州市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强市、科创兴市。近年来,定州市创新型建设进步明显, 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167 个县市区中位列第六,再次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一、基本情况

定州市为河北省直接管辖的县级市, 辖25 个乡镇(街道),542 个村(社区),面积1283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2.8 万人,常住人口109 万人,是华北五省市人口最多的县(市)。 荣获2022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国家级称号。一是产业基础扎实。作为千亿级开发区,定州是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平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 体育健身器材2 个超百亿元和机械制造、节能环保、食品医药3 个超50 亿元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定州电厂、河北旭阳、长安汽车、定州伊利等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速兴起,4 个项目入选河北省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清单,定州市被纳入国家第二批氢能示范城市群。 二是农业优势突出。 定州素有“冀中粮仓”之美誉,连续多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市。 形成了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苗木花卉、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建成5 家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拥有新希望、伊利、首农、首创等17 家现代农业企业。定州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经验做法

(一)组织保障到位,科技支撑引领显著增强

定州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常态化研究、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制定出台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定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专项文件和鼓励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研发平台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等方面的奖补支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二)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一是持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33家、914 家,省科技领军企业2 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91 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2家。二是强化科技平台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到了12 家;通过实施孵化载体提升行动, 培育了23 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孵化器。 三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发展。 定州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京津研发、定州转化,雄安研发、定州智造”产业计划,与中国科学院、 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加速推进京津冀技术落地转化。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含量

一是持续加大科技财政投入。 连续三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超过1 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2%。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2年定州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涉及企业数、 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05%、143%,获国家税务总局批示肯定。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等工作,加强与国家、省科技管理部门的联系,争取上级最大支持,每年至少有20 个科技项目获得上级资金支持。

(四)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定州市积极推进市校合作、院企合作,破解人才技术“瓶颈”的制约,确保高层次高水平智力支撑,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连续举办三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定州企业与全国100 多所高校、 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对接合作关系,与35 家企业签约落地产学研合作项目45 项,达成合作意向100 余项,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和专利11 项。二是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引进计划,依托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定州创新创业。截至目前,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 家,外国院士工作站1 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 家。 三是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重点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单位选拔科学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企业、园区开展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解决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现已建成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7 个,共组建成立省级科技特派团2 个,市级科技特派团5 个,助力定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面临挑战

定州市科技创新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新兴产业薄弱,特别是缺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 二是科技领军人才缺乏,受“北京虹吸”效应影响, 高端人才往往难以留住。 三是研发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还需增强。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定州市将立足产业基础,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引导创新资源向特色产业聚集,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着力创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类型的创新型县(市)。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做强龙头带动。深入实施“领跑者”计划,重点支持河北长安新能源汽车研发、河北旭阳制氢纯化储运技术突破、定州电厂拓展热电联产等项目,以立市企业创新带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增加投入引动。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支持力度,引导和拉动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落实奖励促动。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所得税优惠等奖励措施,充分利用好定州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创新转型升级资金,加快完善落实创新创业奖补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 抢抓合作机遇。 充分发挥定州市毗邻京津雄优势,深入实施“京津研发、定州转化,雄安研发、定州智造”产业计划,加快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向定州集聚。 构建合作载体。 坚持每年举办产学研创新合作大会、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一批创新成果在定州市转化孵化。 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推动新经济产业园、旭阳新材料工业园、纳米科技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等建设,为承接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提供平台支撑。

三是发展特色化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实施长安汽车40 万辆扩能项目,鼓励研发氢能大巴车、物流车等车型,建设全国重要的轻型汽车城。 体育用品产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研发新型智能化体育器材、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产品,打造高端体育用品基地。 金属制品产业。 加快钢网产业园、北方厨具城建设步伐,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再生资源产业。 延伸和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橡塑精深再制造、 废旧电子精深加工等产业,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四是招培高素质人才。 立足优势产业——“引”。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体育用品等重点产业,组织市内重点产业企业赴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吸收高层次人才。 用好拥有800 多人的定州籍在外人才库,鼓励在外优秀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力争在外乡贤带资金、 带项目、 带技术回馈家乡。 构建服务体系——“留”。 完善“燕赵英才服务卡”机制,加快完善针对人才的安居、就医、子女入学、创业服务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人才专长——“用”。加快打造能源强市、制造强市、交通强市、农业强市、教育强市、文旅强市“六个强市”,为各行业、各领域专业人才发挥专长提供创新创业新高地。 依托职业院校——“培”。充分用好定州市8 所职业院校资源,开展“订单培训”,培育技能型人才。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和年轻一代“接力计划”,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猜你喜欢
定州市定州产学研
定州市人大常委会科学谋划2023年工作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州分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雄安、辛集、定州专场二)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定州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疫情防控宣传引导
想念定州
河北省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学生作品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