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重识“在地”与“全球”:美术馆与地缘挑战

2024-01-27 07:34王璜生沈森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年展当代艺术美术馆

王璜生 沈森|广州美术学院

上世纪90年代,罗兰・罗伯森将“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引用为全球化研究的学术用语,用以探讨全球与在地共时并存,相互影响,强调两者之间交错、矛盾、融合的复杂关系。“全球在地化”强调本地过程与外部过程的交织和适应,也追问本地空间是如何通过全球化的联系被塑造的。如今,我们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文化语境,以及全球范围内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再次崛起。当视角转向日益兴盛的地方意识,尤其是“全球南方”“南南国家”等在全球主导治理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的国家群体,“全球在地化”是否充分包容南方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抑或是否需要调整视角,转向“在地-全球化”的流动研究?从美术馆与当代展览的现场来看,艺术的实践如何回应地域空间的边界状态,在这一层面上,研究“在地”与“全球化”之间的连接成为探讨艺术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美术馆及其实践正朝着一条在本土意识与全球视野之间探寻平衡的道路迈进,在自身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中试验新的行动方式和工作模式,以应对单一历史观和普遍主义的挑战。

本次专题邀请了四位学者就该主题展开写作实践,蓝庆伟在文章《文化视野与全球能见:东亚地区双年展的美术馆性》中聚焦东亚地区,以美术馆作为举办地的双年展与以城市空间作为展示空间的双年展为对象,围绕双年展的文化视野构建、全球能见性与城市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美术馆举办的双年展与其他双年展之间的差异,通过台北美术馆对新生代艺术家的支持以及回溯性的“补录”收藏等具体案例,指出美术馆在双年展基础上体现的美术馆性和价值。张钟萄的《普遍性主体的危机:从艺术展示空间到技术环境》指出艺术和技术维度反映的对现代主体的不满实则意味着艺术走向环境与环境的技术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同时,作者深入至数字技术的社会性、连接性与互动性,梳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如何涉及政治的边缘性与身份认同问题,在技术领域,后人类主义、后霸权和后数字等批判性视野引入了对于主体的新论述。全文切入了“全球/地方”逻辑的另一个基础维度,即现代社会的普遍性主体,并警示着反思普遍性主体的迫切性。陆思培所著《交融中生成的“在地”之道》基于对印尼在地项目的走访观察及近年来针对社会参与式艺术的策划、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根茎群岛”“900mdpl” “北方朝圣”等地方项目,探讨其如何借助田野工作、区域内合作、共同治理等方式,构建知识经验交流以及社区参与的持续性,将包含公众在内的多重表达与对话传递出一种持续变化的传统以及交融的生态。作者着重于地方项目中在地研究的部分,尤为关注项目组织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以此为理解“全球”与“在地”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姚珊珊的《焦虑与建构: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的身份意识》回望了在上世纪末期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时代环境里,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如何在交往中被形塑、在历史对话中被建构。文章从中国当代艺术在身份忧虑谈起,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关于身份意识的早期探索何以形成一股自我建构的潜在潮流,并通过历史的回顾与重构使之和当下研究发生联系。

就此而言,以上学者通过对“在地-全球”的回视,以及基于实践的观察与对话,共同表述了异质化的新美术馆学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双年展当代艺术美术馆
当代艺术看得懂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去美术馆游荡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美术馆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