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

2024-01-27 18:53杜涵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课件

杜涵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进行“审美化”教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领略到古诗词的审美旨趣、审美意趣、审美情趣、审美妙趣等。

古诗词不仅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更是由一个个形象构成的。解读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首先就是要认识、理解古诗词中的形象。小学生的文学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学生只有借助古诗词中的形象,才能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学生如果不了解古诗词中的形象,就谈不上对整首古诗词的理解。可以这样说,“形象”是开启学生古诗词理解的“钥匙”。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形象的一些常识,如“折柳”表示惜别,“杜鹃”表示哀怨、伤痛等,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古诗词来认识形象、感知形象、解读形象,要让学生在古诗词解读中,领略到“形象”使用的贴切、新颖等。

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碧玉”“丝绦”“剪刀”等具体的形象。“碧玉”比喻“初生的柳叶”,“丝绦”比喻“细长的柳枝”,“剪刀”表示“难以捉摸的春风”。学生认识这些具体的形象,才能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字面意思和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现这些“形象”,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形象使用得非常贴切。通过这些形象,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这些植物的旺盛生命力。同时,借助于鲜活的形象,学生才能领悟古诗词中的相关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用的合理性、贴切性。

感知古诗词的形象,领略古诗词的形象之美,是古诗词鉴赏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中的形象,积累古诗词中的形象,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词中的形象,打开学生的视听通道,让古诗词的形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并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转化为富有诗意的表象。

古诗词是古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其中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诗词中往往流淌着作者浓浓的情愫,有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词,如《示儿》《满江红》;有表达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词,如《赠汪伦》《送友人》;有表达思乡之情的《商山早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宿建德江》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古诗詞中的文字,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感。学生只有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才能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石灰吟》这首诗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借“石灰”自喻。为了助推学生的理解,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生石灰“粉身碎骨”变成洁白的“熟石灰”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就能理解文字的表层意思,进而联想到作者用“石灰”来比喻自己的人生志向——准备和石灰一样为国捐躯,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当学生既认识了古诗词文字的表层意思,又认识了古诗词文字的引申义时,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古诗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感。

体验古诗词的情感之美,是古诗词教学的应有之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诗词的情感之美,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表演等可视化的方式,将学生的内在情感唤醒,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出来。

作者一般会在古诗词中营造一种意境。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是建立在学生感知古诗词的形象之美、情感之美基础上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为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诗句诵读来营造意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来营造意境。古诗词的意境,能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能让学生受到情的熏染,能让学生受到形的刺激。每一首古诗词的意境是不同的,体现出的风格也是不同的,有些古诗词豪情万丈,有些古诗词婉约优美。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歌。

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暮江吟》这首诗时,笔者就借助多媒体课件,并用语言描摹红日西沉、新月东升的景象,引导学生感知夕阳斜射呈现两种不同颜色的江面,江水呈现红色,却又碧波荡漾。诗歌中的“露”和“月”的比喻描摹,让我们感受九月初三夜晚的特别之处——月亮如同弯弓,露珠如同珍珠。这样的一种描摹,更加衬托出夜晚的宁静,学生感受到和谐、宁静的意境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首诗歌仅仅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吗?学生思考后会认识到这首诗歌是作者心境的一种表达。原来,这个夜晚的和谐、宁静之境,就表达了作者心境的和谐、宁静。

古诗词的意境之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真感受,并且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上述《暮江吟》的教学中,笔者还引导学生创作图画,从而让抽象的诗歌语言转变为形象的、生动的画面——火红的夕阳、宁静的露珠、静谧的弯月……置身诗歌语言构筑的意境之中,学生才能将这种意境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架设从“解诗”到“赏诗”的桥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中的形象,体验古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感悟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平仄之美、对仗之美、语言之美、构思之美、哲理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盈学生的精神,润泽学生的生命。

作者简介: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课件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