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留学生与中国的美丽邂逅

2024-01-27 18:53姜乃强
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留学生交流课程

姜乃强

“到中国留学,是我最好的选择!”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伊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未来成为中乌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

“在中国,我的梦想终于启航!”就读于南开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巴西女孩艾茉莉,因为留学与中国有了浪漫的“不期而遇”,她的故事充满中国韵味。

因为向往,他们选择中国;因为梦想,他们来到中国。他们是从全球各地来到中国的留学生,他们是中外民间教育交流的使者,他们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生力军。

如今,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每年有50万人次左右的各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

来华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来華留学教育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国家的全球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回信,希望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党中央对新时代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视与关怀,为进一步做好来华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国家“留学中国”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来到中国。为了更好地服务来华留学生,各地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温馨的关怀帮助,增强来华留学教育的吸引力。目前,已有来自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国内千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

为更好地为来华学子提供优质服务,各地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来华留学的服务机制与监管体制,做好来华留学生“引进来”这篇大文章,以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留学中国”建设。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学院设有京昆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现面向全球非中国籍人士招收2023/2024学年硕士研究生……”这是中国戏曲学院在校园网上发出的面向海外留学生的招生宣传介绍。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关于2024年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宣传便已陆续启动。从教育部门的官网到学校与学院的网站,从“走出去”的各种交流到“请进来”的各种洽谈,关于留学申请、关于材料准备、关于签证要求、关于生活注意事项,各种信息很是详尽。

在安徽医科大学,学校领导带队赴肯尼亚和南非交流访问,就来华留学生招生、语言文化传播等事宜进行商讨;组团赴马来西亚和泰国参加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周暨招生展活动;与亚洲一带一路文化教育合作促进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安徽医科大学马来西亚科教中心。

对于大部分已经来到中国的国际学生来说,由于文化背景、宗教背景以及经历的不同,对中国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很多国际学生对当今中国的了解较为零散、肤浅、片面,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对此,各地各校积极开展了相关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

如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面向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举办了“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教育部委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举办了“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活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等,在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地各校积极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支持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精品课程和英文课程建设,对优质课程进行推广和在线共享。

国内接受国际学生的千余所高校,是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主力军。这些学校针对来华留学生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探索,除了必设的“中国概况”课程外,面向国际学生开办各类“知华讲座”,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为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提供了大平台。

如北京大学组织的“走进新疆”研学活动,来自16个国家的20名留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了解了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实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的“感知中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对引导留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关注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北京化工大学为留学生开设了“新时期中国发展道路”课程,课程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背景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科技与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留学生的普遍欢迎。

安徽医科大学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开展了非学历教育课程及短期交流项目。其举办的来华留学生夏令营,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日本等国的来华留学生参加,创新了来华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的实践模式。该校组织的“分子病理学国际培训班”,为海外医学人才的培训成长提供了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借助培养国际学生的宝贵平台,在中国国情教育方面做了新的探索和实践。该校发挥课程的引领作用,通过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中国国情教育的探索,向来华留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来华留学事业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格规范管理,保障培养质量,要进一步规范结业考试、年度评审等制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保证政府奖学金学生的培养质量。

为使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国际学生进入中国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申请资格提出明确要求。各地不断规范接受国际学生的资格条件,优化来华留学生的结构。

为完善政策体系,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教育部会同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门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入学门槛,对申请来华学习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确保所招收的学生符合入学标准。

为明确留学生管理的基本规范,教育部出台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为政府管理、学校办学、社会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其中,专门强化了对来华留学生招生录取工作、培养质量、汉语水平和趋同化管理的要求。

“针对硕士、博士留学生的招生工作,优化资格初审、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等三级考核录取机制,从道德素养、专业基础、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生源质量。”许多学校做出明确规定,在进行来华留学生招生录取工作时强化质量意识,严把人才培养的“入口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来华留学生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在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有着特殊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凭借在中国学习的美好经历,诸多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形象构建、中国价值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留学生交流课程
如此交流,太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