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实践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4-01-27 19:17拓梅梅归阳阳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思政教育创新

拓梅梅 归阳阳

摘 要:实践育人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环境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环境相融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并对其进行培育,从而为将来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实践育人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凸显实践育人功能,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开展思想理论、政治信仰和道德人格的实际转换;在这些方面,文化与历史自身具备着精神熏陶、价值观塑造、历史记忆和心灵觉醒等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创新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3.052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预备队,更应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抵御社会不良思潮影响,充分利用自身所学到的专业技能,使其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既有“思想”的,也有“政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高校的教师、政府和社会团体等。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对思政工作不够重视的情况,并形成了“思政课没有什么作用”的错觉。究其原因,是由于民办高校特有的模式所致。在办学资金方面,公立大学由国家资助,而民办高校则基本由自己承担。它从国家得到的资金十分有限,所以,民办高校不能和公立院校一样办学,而是要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民办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出于节约教学经费的目的,会减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投入。此外,民办高校大多是应用性院校,期望在课程的设计与培养的目的上更“切合实际”,以市场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宁愿把经费花在一些设备购置上。

2.2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薄弱

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是兼职或临时聘用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方面,这种临时性的聘用方式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流动性的增加,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扰;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总体专业素质较为薄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出身,缺乏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2.3 高校不够重视,跟不上时代发展

目前,新媒体广泛应用,但由于对新媒体缺乏足够关注,仍按部就班采用生硬灌输教学方式教学,这就限制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民办高校要与时俱进,加快新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否则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很难达到对高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准确的发展。

2.4 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排斥心理

部分高校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抱有抵触情绪,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缺少兴趣,这种情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高校学生的知识接受习惯存在差异。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认知习惯和接收方式也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因此,高校教师在面对每一个学生时,都能感受到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问题处理方式。这种差异的产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更好地理解这种变化,并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行不同的教学方式。

2.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瓶颈

许多高校仍然存在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育的现象。高校辅导员是一支引领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特殊团队,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唯有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外显与内化上都保有积极、充实的力量,实现相对平衡,才会被年轻一辈所青睐。但有的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比如,尽管国家的政策非常明确,高校需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设立专职辅导员岗位,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都难以达到此标准。与此同时,工作的边界也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辅导员就像一个篮子,任何东西都能放进去”的情况,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除了在做学生工作以外,还要完成很多的其他事务性工作,就像有些老师常说“繁琐的工作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了,还如何去指导并培育出优秀的人才?”此外,高校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补贴等方面存在着不公正的待遇。从教师的专业培训来看,对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培训的相关要求,一些学校却是不闻不问,在实际操作中以各种借口推诿等等,严重地阻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辅导员缺乏专业知识、工作的“泛事务化”等,使这支队伍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中举步维艰。如果没有在体制层面上给予重视、保证和激励,那么,就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从而严重制约了高校的道德和价值导向工作,从而使其处于一种既难发展又虚无缥缈的困境之中。

3 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开展思政内涵建设

民办高校要在教育教学中,以“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主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理念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头脑。要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期制度,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此外,民办高校应本着应用性大学的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特色和专业特长,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诠释,对其在大学校园中的具体表现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积极构建具有鲜明办学特点的高校内涵式建设体系。

3.2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对于民办院校中出现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现象,民办院校应当做到主动地降低师资力量的流动,转变过去聘用临时、兼职思政老师的模式,尝试建立半固定、半流动的师资聘用机制,并积极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政工团队。同时可根据学院实际特点,设立“”双导师”式的导师制度。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指导者”与高校“两课”教师的“三位一体”,是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一种新型党建工作方式。把“两课”与“经营”有机地融合起来,不仅能够稳固学生的思想教育状态,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3.3 提升辅导员的思政理论专业素养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状态进行定量研究,而且有助于辅导员有效开展思政工作。在大数据支持下,通过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甚至是价值取向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科学地了解和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全程、全方位地跟踪和掌握,从而为其量身定制更加准确、高效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当然新时代背景下,对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要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强化知心谈话、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等环节的有效把控,不断强化日常工作中资料的处理与应用,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潜能,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4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千禧一代的00后大学生已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若能准确把握0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运用合理、有效的育人方法,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应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建立一个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革新的一条途径,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线上、线下工作的结合。针对高校校园生活“零散”的问题,可借助“两微一端”平台,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策等相关的信息发布到线上平台上,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还可适当地将一些“红色”的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下线上平台和线下第二课堂活动中,“红色”资源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对高校师生的思想有着深刻且长久的影响力。

4 民办高校目前的党建工作问题探析

4.1 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

目前,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开展党组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现象较为普遍,只有通过紧密围绕高校基层党建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在文化育人、实践育人、阵地育人和机制育人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高校党组织育人工作的实践途径,才能增强高校党组织育人工作的功能性和时效性。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重大变革和重大调整之中。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地方院校的不断发展,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向高校渗透的同时,学校的党组织建设也逐渐向公开化、透明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党的建设既存在着“显性”的作用,也存在着“隐性”的作用。主导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学习功能等,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和技术方式来表现。其隐性功能是指其指导作用、规范作用和综合作用,需要借助其显性功能的实现才能得到强化。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抖音、贴吧等新媒体公众平台,对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党员发展宣传等民主形式的覆盖面进行了扩展。并结合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特点和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汇聚多元化的大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组织育人的优势,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创立特色服务品牌,以满足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实践育人方面更具本校、本地特色,进而增强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质量。

4.2 民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1)高校大学生党员培育程序不完善。民办高校学生在学校的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消极”的现象。在党员的发展和学习的进程中,学生缺乏主动认知的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基层党组织缺乏完善、体系化的党员培训方案,以及长期的发展和评价体系。加强高校党组织队伍建设,健全高校党员发展、管理、考核等方面,是保证学校进行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高校党组织的培训缺少健全的监督体系和发展机制的现状下,为保证基层党支部有效发挥育人成效,需要加强党支部的组织结构优化,进而提升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培训效果。

(2)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联系不够密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我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在培育优秀的教工党员、学校的优秀人才,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我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感到满意,一些民办高校对党建的理解表面化、浅薄化,出现了“重业务、轻党建”以及“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密切融合程度较低。

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方式的改革对策

5.1 推动互联网 + 黨建工作

在新媒体时代的条件下,作为党建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及执行者既要对党的思想建设工作了如指掌,拥有较高的党员文化水平,又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娴熟地运用。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要积极推动互联网 + 党建工作。要主动学习利用微媒体平台,善于把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作为党组织育人工作新载体,扎实推进“指尖上”的党组织育人工作。以“两微一端”为重点,扎实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以亲切、直观、便捷、形象的方式,全方位覆盖、多角度展示,在思想引导、方向指引、生涯规划等方面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利用大数据,可以对党员的管理进行优化,对党员档案、党组织档案等党务基本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使党员信息和党组织架构数据化、线上线下交流互联。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定时、即时、实时等特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关键少数”扩展到全体党员,由集中性的学习活动扩展到常态化的学习活动。强化对“党务”应用的创新性探索,提高“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5.2 创建完善党组织育人工作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基层党组织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的党组织育人工作大格局,与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五育”形成呼应对接,共同推动大思政发展。二是建立健全班级教育—团校培养—党校发展为主线的阶梯式培养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班级、团校、党校联通联动的作用,形成阶梯推进教育培训的机制,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和“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5.3 加强大思政视域下的党组织育人工作内容研究

当前,为进一步做好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和培育学生党员的工作,一是要丰富充实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体系。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二是要丰富充实主题教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传承井冈山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主题教育,开展雷锋和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校园巡讲等活动,开展评选“身边好人”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三是要推进党组织育人与职业规划教育、成长成才服务等紧密结合,建立起大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行为督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活向导的“六导”长效机制,凸显教育引导的“正能量”。

5.4 强化校企协作,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

校企合作,协同共建党建工作是当前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新途径,能够推动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协同育人,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应用型民办高校,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应当在校企协同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以校企合作共建党组织、共同进行党员管理、共同强化落实工作制度、共享社会资源等一系列的方式,建立起校企双边组织、制度、技术协同机制,提高了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6 总结

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益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具有伟大理想和抱负的新世纪新青年和适应党和祖国发展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夏传红,李杰.新形势下民辦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的路径[J].教育观察,2021,10(13):107109.

[2]褚香.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实践载体创新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4(11):172173.

[3]焦烈,王尧.协同与整合: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06):4045.

[4]程彬,李宏新.“大思政”视域下党建育人工作的功能性和实效性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Z2):9698.

[5]莫靖聪,张景新.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育人与立德树人融合的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12):5457.

[6]李永慧.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6):12971300.

[7]安芹,游琳玉,贾晓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伦理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6):13581362.

[8]谭进,毛艳丽.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1,(40):149152.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思政教育创新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