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24-01-27 22:03刘凌峰马基昌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刘凌峰 马基昌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必然要求中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64

0 引言

党带领中国人民开拓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方向,这一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突破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从理论指导,价值原则再到实践路径探索出了一条行得通的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不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还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方案。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科学指向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审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实践为纽带将自然、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形成科学生态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为人类提供根本的生活资料,“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作为孕育于自然界的生命,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活与实践都需要自然界物质生产资料的供养,人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依靠自然界。人类在探索生存边界和实践形式时始终受自然规律约束,因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发展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符合人的发展诉求,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虽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它不会主动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实践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统一的基础。自资产阶级推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与工业体系使得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探索不断的拓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但这种力量滥用必然会产生“副作用”。

1.2 中华传统生态观提供文化遵循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关于生态保护的典章制度和理念,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瑰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文言》)“大人”即君子,这是在道德层面对君子立德有四合作出要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庄子·内篇·齐物论》)和“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则表达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中国传统哲学三大支柱道家、儒家、佛家虽对自然的表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道家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追求自然的道。老子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取之有节,用之有度,告诫人们要懂得适可而止;儒家的孔子提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虽为狩猎但也要有节制,维护动物的繁衍生息;“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佛教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教导人们应该对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保持尊重和关爱。在睡虎地秦简中,《秦律十八种·田律》中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隄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便是秦朝时期以自然界生发的规律制定律法,限制约束百姓对自然界索取限度,以免对自然界造成伤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种文化“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时代创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

首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的发展应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则阐释了经济与保护的发展理念和系统生态保护理念。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摆脱旧有的发展方式和模式,以生态发展推动现代化发展切合当今中国发展理念;总体把握生态系统规律,生命共同体是生态的共同体,也是人类的共同体。人类对待生态的态度,便是对待自身生命的态度。

其次,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党章和宪法中明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其加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全面实施和实现离不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美丽家园,创造更美好幸福生活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必须肩负起来的政治使命和任务。党的领导还体现在推动世界各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2.1 人与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现代化发展为我们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这样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自然观。揭示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生命共同体,不是支配与被支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这一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观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化和中国化。我们不仅要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所创造出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科学技术,还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反思他们在发展中的历史教训。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使我们的发展观科学化,绿色化,生态化。

2.2 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好、 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首要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提高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和满足感。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逐渐变成突出问题,从“盼温饱、盼生存”到“盼环保、盼生态”,人民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有了更加迫切的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就是党的目标。

要集中力量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在充分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上,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既不会被环境和资源限制,也不会毫无限制地消耗和过度地改造自然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2.3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指向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今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为了追求经济总量和规模而导致的无效化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生产是有目的和计划地组织生产和消费。

向绿色生态文明道路发展,建设美丽的现代化中国,明确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以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相统一。“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阐明了为谁建设美丽生态环境,美丽生态环境由谁享受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清醒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的加深,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3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3.1 以绿色生态价值观为文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应培育与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相符合的生态文化和精神文明。一方面,培育国民生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旨在唤醒人民的生态自觉。从生态自觉出发提升认知层次和精神境界,培育国民的生态价值观,为绿色发展和绿色健康生活提供精神动力。

另一方面,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求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首先,提倡合理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在满足人民对商品和服务的全面性、个性化发展,杜绝浪费和过度消费的奢侈之风。其次,生态化消费。生态化消费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的理性消耗,目的在于从消费环节上对各行各业生态化改造。

3.2 以现代化绿色发展为导向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然要发展与生态文明符合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改变旧有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生产力,促进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一是推广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将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实现更高质量、更加高效的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实现绿色发展首要的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实现技术绿色化发展和应用,直接目的在于解决人与自然在旧有生产力地关系上的矛盾。开发绿色技术赋能供给侧,最大限度的激发出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和生产潜力,使人们从土地资源中不断解放出来,不断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研发绿色技术,鼓励环保型企业发展,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型,逐渐形成全行业的绿色化转型标准。

3.3 以完善和落实生态保护制度为保障

建设完备的生态保护制度,着重发挥制度体系的强制性、规范性和约束性。

其一,加强立法。一方面,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基本原则要求和权责分配,规范相关行为的管理和处罚,确保法律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明确公众对生态环保护责任,在生态决策上邀请大众参与,保障公众的信息获取和行动的合法性和效力,来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的权利保障。

其二,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建立全面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情况,及时掌握环境变化和问题,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设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补偿;三是建立环境保护奖励制度,激励和鼓励那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色个人、团体和企事业单位。

其三,通过科技创新协助跨区域生态保护。一是数据共享与分析,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分析,例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二是生态监测技术,开发和应用新的生态监测技术,包括无人机、传感器和遥感技术等,可以实时监测和采集各个地区的生态数据;三是生物信息技术,利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基因测序、DNA条形码等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地区的物种组成和遗传信息,为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161、4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9.

[3]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人民出版社,2017:183.

[4]刘彬.《易经》,译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33.

[5]古诗文·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田律[EB/OL].https://so.gushiwen.cn/guwen/bookv_6553.aspx.

[6]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6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8、7.

[9]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J].求是,2022,20.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93.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