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背景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01-27 05:50王莉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王莉娜

摘 要:证券投资学作为高校经济金融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新金融背景下,加强投资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促进经济金融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对经管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证券投资学课程与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课程思政建设中天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课程思政;投资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47

当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形态、量化投资基金和智能投顾等新金融工具、金融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科技对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金融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长期以来,金融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面对新金融的发展,需要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授课,从而形成新金融背景下的综合性学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才为谁培养、怎样培养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专业课程则承担讲授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新趋势的任务,较少涉及思政教育。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两手抓,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新金融背景下,金融学科与相关课程也在不断发展,证券投资学是金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一门非经管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投资学课程受众广泛,其本身既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又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因此,在讲授专业知识、传授财富理念、金融理念、职业理念的同时,将符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传授给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也具有天然的便利性和优势。新金融背景下,加强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对金融学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特点

国内各大高校都开设有证券投资学,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材和课程,如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证监会第九届发审委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吴晓求教授主编的证券投资学已更新至第5版,成为很多高校的选定教材和参考资料。由江西财经大学教学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上打造的线上课程,成为众多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士在线学习的选择。本文以江西财经大学教学团队选定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第三版)》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1 课程内容较多,课时量不足

证券投资学的课程内容共10章,划分为4大模块:证券投资基础、证券价值评估、证券投资理论、证券投资分析。各章节之间,逻辑层层推进,知识结构紧凑,相关性较强。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既包括金融学与投资学的基本知识,还涉及到心理、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学习课程前,学生需要先修微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学、数理统计学等课程,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逻辑思维能力,要能够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计量学等数学模型,对经济中、证券市场中的现实现象进行分析。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融会贯通,课程更注重紧跟国家政策与时事、关注国内外社会经济大事、紧盯证券市场指数与行情变化。学生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从宏观经济分析到中观行业分析再到微观企业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分析证券市场行情、制定证券投资策略、实现证券投资收益盈余的投资目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建议总学时数为48个课时,3个学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48个课时相对不足。部分高校课时仅32个,课时量更是不足,于是在授课中偏重于去计算机机房实践操作,缺乏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对时事热点的关注。

1.2 理论内容深化,知识点较难理解

作为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证券投资学是在学习经济学、金融学、计量学等课程基础上的深化和延展学习。课程结合债券、股票的概念,运用数理模型进行证券价值评估的分析;结合金融学知识,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和经济学均衡分析的方法进行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推导;运用从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分析证券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变化、行业护城河和走势、上市公司的基本素质、财务状况与重大事项。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繁复,专业词汇较多,与基础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课程相比,理论知识深化而抽象。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证券投资学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点较难理解。证券投资学课程存在一些反直觉的知识点,会对学生造成疑惑。如在资产组合理论中,通常的直觉是风险厌恶程度高的投资者会较多地投资风险资产,风险厌恶程度低的投资者会较少甚至不投资风险资产。但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只要市场上存在风险资产的收益率高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即使是风险厌恶程度非常高的投资者,也一定会进行一定的风险资产投资。再如,如果一家药品研发公司和一家钢铁公司有相同的期望红利,但药品研发公司的红利支付波动性更大(方差更大),哪一家公司当前的股票价格更高?学生的直觉会认为钢铁公司红利支付波动性小,意味着风险更低,所以当前的股价更高。但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应是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意味着风险越高。钢铁公司与宏观经济显然有更高的相关性,属于顺周期行业,其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資进行消除。因此,钢铁公司的股价会低于药品研发公司,以便提供给投资者更高的期望回报率。学生需要不断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尤其是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本课程。

1.3 理论知识与实操相结合,学习难度较大

证券投资学是以金融投资为对象,主要研究资本市场中资产选择、定价及市场运行规律问题。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课程的学习应注重教学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对投资学进行系统了解,树立投资基于价值的正确投资理念;只有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才能树立正确的金融理念,即证券投资绝不仅仅是管理风险和获取收益,对金融从业者最真实的奖赏是给最需要的人带去金融服务从而带来的满足感;只有运用投资学理论去分析,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和判断。一些学生对实际操作很有兴趣,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关心,甚至认为不应浪费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这无异于舍本逐末。

2 证券投资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的思政教育要做到“润物无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授融为一体,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证券投资学由于受众广泛,实操性和趣味性强,因此借助广泛的课堂,将专业知识讲授与课程思政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课程内容较多,一些知识点较为抽象,理论知识相对深厚而课时量不足,使得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证券投资学课程思政体系仍在建设中

自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全国各高校各学科迅速展开了相关体系的建设。多种成果及文献相继涌现,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关于证券投资学课程思政的成果也相继发表,但思政体系仍在建设中。在内涵方面,有的文献从中观层面进行定义,将投资学作为一个专业挖掘思政元素;有的文献则注重微观层面即课程本身,关注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案例、考核方式等融入课程思政。在内容方面,通过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如新冠疫情暴发、俄乌战争爆发、土耳其地震等事件,将爱国情怀、思想道德追求融入专业教育;通过金亚科技、欣泰电气、万福生科等上市前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案例,康得新、康美药业、獐子岛等上市后财务造假的案例,凯迪生态关联方占用资金等案例,将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与价值观、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融入专业教育。在证券投资过程中,绝不应仅以获取财富为目的,从而忽视了投资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对金融从业者最真实的奖赏是给最需要的人带去金融服务从而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证券投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明晰并遵守法律底线,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金融价值观,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但整体而言,投资学课程思政体系仍在建设中。投资学课程涉及宏观净、行业前沿、公司发展等,面对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快速发展的新金融,证券投资学目前的课程内容或多或少会导致课程思政元素的损失。因此,对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推进。

2.2 授课模式需要进一步转变以适应“00”后的学习特征

00后学生的优点在于接触的知识面广,信息来源渠道较多,对新鲜社会事务的接触兴趣高涨,很多学生对投资非常感兴趣。由于未进行深入与系统的金融知识学习,知识体系比较薄弱,对于投资学领域的相关基础概念和理论掌握不牢固,容易因课程难度而打退堂鼓。且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部分同学认为投资分析与软件操作有难度导致学习态度消极。有强烈的表达意识,但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思维容易转移和跳跃,在课堂学习知识点时容易分心。

教师在授课中应主要承担“催化剂”的角色,通过启发性的互动引发学生的系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火花。同时运用实物道具、有冲击力的图片、故事等吸引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后通过让学生自己挖掘案例、完成案例分析并进行课上分享,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3 对中国案例的挖掘应进一步深化

在学习证券投资学之前,需要先完成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学习。而经济学、金融学的快速发展主要在西方国家,大部分案例也来源于此。提到投资大师,学生们对索罗斯、巴菲特耳熟能详,经典的投资案例也大多来自于此类投资大师,如索罗斯做空英镑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巴菲特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股票赚取高额收益。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中国证券市场随之快速发展,仅30余年就建立了涵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2022年末,据《证券市场导报》统计,我国上市公司已达5079家,总股本73526亿股,总市值79万亿元。中国证券市场为课程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案例,以其作为基础,遴选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案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非常有助于我国高校学生在新金融背景下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认识,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证券投资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建议

作为经济类、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强化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金融背景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3.1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目标,将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融入课堂

国家命运与投资绩效密不可分。中国证券市场是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逐步发展的。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市场,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轨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人民温饱尚成问题,何谈证券市场建设。因此,国强则民强,应注重将专业知识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2 转变授课模式,提升课堂效果

要达到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投资学”,首先要避免生硬地进行说教,应创设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和实践形式,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投影、线上课程、实物道具、有冲击力的图片、故事等吸引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设计授课难度,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讨论的主体,教师则主要承担“催化剂”的角色,通过启发性的互动引发学生的系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創新火花。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挖掘和分析教学案例,全面满足学生的期待和知识需求,推动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有效结合。在课后通过让学生自己挖掘案例、完成案例分析并进行课上分享,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3 立足中国证券市场,融入中国案例

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应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立足中国证券市场,在教学中通过融入中国上市公司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融入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违法违规事件,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与道德精神。如“吴联模操纵市场案”是一起典型的以资金、持股、信息等优势操纵市场从而违法违规的案例。实际控制人吴联模利用近40个账户(企业、他人、机构等)频繁买卖拉高公司股票,非法获利8000余万元。证券监管机构给予5.1亿元罚单,并处以终身禁入市场。我国法律体系和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姑息,对于干扰市场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因此,应注重树立学生的法律道德底线,同时敲醒警钟,提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应遵纪守法、誠实守信,坚定理想信念,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魏蓉蓉.新型企业信用危机背景下高校金融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5):113115,118.

[3]郭建伟.金融危机、金融稳定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一个分析性框架——兼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取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2):9095.

[4]王明涛.“投资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J].科教导刊,2020(8):122123.

[5]郑迎飞.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投资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4):141143.

[6]王启亮,李六杏.金融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培育探析[J].黑龙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6163.

[7]宋丽,潘越.课程思政理念下“投资学”教学中“德融教学”的实践[J].德育研究,2020(2):4546.

[8]衡清芝.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21(6):193196.

[9]贺武华,王凌敦.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4):2630.

[10]杨雪琴.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143.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