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质量研究*
——基于7省25区县的实证调查

2024-01-29 05:29杨根博
宏观质量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问卷学科

高 巍 杨根博 龚 欣

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实施是实现“双减”政策目标的关键,也是学校彰显其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部要求学校课后服务既要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对学生与家长的宣传与引导(教育部,2021)。 至此,“双减”政策实施已两年余,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现状与困境,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对我国中小学展开问卷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个主体,课后服务时长、经费、渠道、内容、成效等多个维度,总结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分析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为促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改进建议。

一、“双减”后中小学课后服务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质量,面向湖北、河南、吉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7省25区县83所中小学校(小学43所、中学40所;农村37所,城镇46所)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发放11403份问卷。问卷内容与数据信息均能呈现出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探讨成效与问题,提出质量提升建议。

(一)工具及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包括校长版、教师版、学生版以及家长版,全面开展“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质量调查。其中,校长版问卷主要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双减”政策下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主体类型、服务覆盖范围、内容与类型、经费与费用以及学校对开展课后服务政策的认可度和建议。教师版问卷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双减”政策下教师开展课后服务的津贴、课时数、内容与类型、自我评价以及对开展课后服务政策的认可度和建议。学生版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非认知与认知能力,“双减”政策下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情况、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学生情绪变化以及对开展课后服务政策的满意度和建议。家长版问卷主要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双减”政策下家长家庭教育投入情况、对课后服务满意度,孩子完成作业情况以及对开展课后服务政策的认可度和建议等。

(二)抽样及统计

依据分层抽样的原则向我国中西南北7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发放在线问卷,在此过程中尽量保证学校类型的多样性,且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年级。问卷数据回收后,使用SPSS23.0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

(三)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对象面向校长、教师、学生与家长四个群体。其中校长问卷为37份,公办学校占比73.1%,民办学校占比10.8%,民办公助学校占比16.2%,中心城区学校占比45.9%,远城区学校占比54.1%。教师问卷为752份,其中75.0%来自公办学校,11.8%来自民办学校,13.2%来自民办公助学校。一到九年级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5.8%、14.8%、16.8%、17.4%、17.3%、13.4%、15.6%、3.1%、5.1%。教授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等。女教师占比82.3%,男教师占比17.7%。共回收学生问卷4402份,家长问卷6212份,其中公办学校学生占比61.7%,民办学校学生占比28.7%,民办公助学校学生占比9.6%。学生样本中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生占比52.7%,女生占比47.3%。在家长样本中,男性占比21.0%,女性占比79.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7年,职业类型多样。

二、“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成果

根据“双减”政策中对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提出的具体要求,从课后服务整体建设、课后服务内容及时长、学生作业减负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多维度分析其质量,总结当下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建设成果。

(一)各校课后服务建设初具形态,政策要求得到基本落实

根据校长、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学校均已开展课后服务,61%的学校是在“双减”政策颁布后开始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活动。在开展课后服务原因方面,有分别88.9%和86.1%的学校希望通过课后服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并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在开展课后服务规模方面,88.9%的学校每周提供课后服务五次及以上,分别有86.1%、91.7%、72.2%的学校学科类、素质类、兴趣拓展类课后服务门类数量达到3门及以上,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84.4%,学生参与率达到68.2%。在课后服务组织与管理方面,绝大多数学校都严格按照“双减”政策文件要求开展课后服务建设,77.8%的学校针对“双减”组织开展了区域或校本教研,其中39.3%的学校每周举办一次教研活动,92.9%的学校教研时长在两课时与半天时间之间。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推动下,中小学课后服务落实迅速,通过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课后服务覆盖率、理念、规模、管理等方面的初步成果,说明各级教育部门较好地理解并贯彻了“双减”政策,通过各项实践举措,基本落实了政策对课后服务提出的相关要求,课后服务整体建设初具形态。

(二)课后服务时长满足多方需求,学校托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校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学校每周开展课后服务的频次在5次及以上,93.3%的学校每天课后服务时长达到了2小时及以上。同时,各学科教师在各类型课后服务的授课时长如图1所示。从课后服务类型进行比较,当前中小学主要以开设学科类课后服务为主,周均时长为6.61课时,主要由科任老师讲解、辅导学科作业,而素质类、兴趣类周均授课时长分别为2.31课时和2.07课时。从学科分类方面比较,主科老师承担了更多的课时任务,周均授课时长为3.90课时,并且以学科类课后服务为主;由于道法等课程存在由主科老师兼任的情况,因此科学、道法、历史等学科的老师在学科类课后服务的周均授课时长仅略低于主课老师,但在素质类与兴趣扩展类课后服务的课时数上要高于主科老师,周均授课时长分别为0.48课时和0.60课时;音体美老师在学科类课后服务的课时数最低,他们开设的课程以素质类与兴趣扩展类为主,周均授课时长分别为1.62课时和0.94课时。在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时间满意度方面,如图2所示,学生与家长对课后服务时长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64分和8.71分(满分10分),说明当前课后服务时长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与家长的需求。

图1 各学科教师每周课后服务平均课时

综上,现阶段中小学每天为学生提供两小时左右的课后服务,有效避免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放学时间与监管人下班时间不一致所导致的“空档期”问题。通过利用学校存量资源并结合社会力量,使得在治理我国“三点半现象”过程中课后服务时间较短、学生作业辅导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马健生,2019),课后服务的托管与看护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时间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每天在校课后学习平均时长为1.16小时,每天课外学习时长为1.07小时,回家完成作业平均时长为1.23小时。依照是否参加课后服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均值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参加课后服务和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在校课后时长和回家完成作业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在课外学习时长上差异不显著。一方面,这说明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后服务在校完成部分作业,减轻回家后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这表明课后服务并没有对学生参加课后学习活动造成显著影响。

表1 参加与未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学习时长的差异性分析

对家长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作业量减少”、“作业完成质量提高”、“作业正确率提升”这三个问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16分、3.12分、3.10分(满分4分),表现较好。依照是否参加课后服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均值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参加课后服务和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在作业量、作业完成质量、作业正确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作业,作业负担明显减少。

表2 参加与未参加课后服务学生作业表现的差异性分析

从整体来看,“双减”政策下学生作业负担在作业量、作业完成时间上均有效缓解,同时作业完成质量也得以提升。在提供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监督的方式,能帮助自控能力较弱、处于学业困难的学生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加强学生对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从根源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宁本涛,2022)。

(四)多元主体对学生评价积极,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教师、学生、家长问卷,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了自评、他评以及非认知能力测评。教师评价的结果如图3所示,教师评价的结果显示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得分为6.25(满分10分,下同),其中在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上的得分较高,分别为6.19、6.22、6.19。家长评价的结果显示,87.9%的家长认为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注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自评的结果显示,60%的学生表示“双减”后自己更加开心,74.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负担减轻了,71.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焦虑感有所减轻。

图3 教师评价中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情况

根据本研究具体的问卷指标,并结合“五大人格”构造非认知能力指标,将非认知能力的测量分为外倾性、思维开通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尽责性五个维度(龚欣,2018),将已有学生分为“接受课后服务”与“未接受课后服务”两类。并以两类学生在非认知能力上呈现的差异来检验参加课后服务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的作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在学生思维开通性(t=3.127,p<0.05)和尽责性(t=2.765,p<0.05)的表现上,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显著优于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当前中小学开展的课后服务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并且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自律、公正、责任感等特质上具有突出作用。课后服务基本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表3 参加和未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差异分析

可见,多主体对学生的多维评价结果表明,课后服务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并且在强化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思维创造力等方面,课后服务对学生的作用尤为突出。

三、“双减”背景下影响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质量的问题

“双减”政策实施已两年余,整体上成效显著,但在实际实施中仍存在现实困境。调研数据显示,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在经费、主体、内容、校外培训减负、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机会等方面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后服务经费总量与分配存在问题,课后服务条件无法全面保障

根据校长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63.9%的学校表示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77.8%的学校表示存在场地及仪器缺乏的问题。在经费来源方面,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经费主要由家长、学校与政府共同承担。其中,家长是课后服务经费的主要来源,80%的学校需要家长承担课后服务成本, 66.7%的学校需要自行承担部分课后服务成本,仅有33.3%的学校获得了来自县区级政府提供的部分课后服务经费。

在教师津贴上,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中仅有68.4%教师表示有经费补助,17.0%的教师对是否会发放补助并不清楚。在愿意透露补助金额的教师样本中,42.2%的教师收到的补助在每课时50元及以下,仅16%的教师课后服务补助每课时在100元以上,与“54.9%的教师认为合理津贴在50~100元每课时”仍有一定差距。

综上所述,在经费总量上,大多数学校均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也限制了学校场地仪器的制备、多样化课程的开发以及多元化师资的引进;在经费来源上,仍以家长承担部分课后服务成本为主要来源,政府专项财政补贴较少;在教师津贴上,实际津贴与教师预期落差较大,这也影响了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率与参与积极性。

(二)课后服务主体以在职教师为主,在职教师工作负担普遍加重

校长问卷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主体中均包含在职教师,仅有13.33%的学校选择与公益组织、科技馆、少年宫等校外机构合作开展课后服务。说明当前提供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主力军仍然是校内在职教师。并且通过分析教师问卷数据可知(见图4),主科教师每周参与课后服务时间最长,平均每周高达3.9课时,占教师总授课周均时长的29.48%,课后服务参与时长与占比均高于科学、道法、历史教师与音体美教师。同时,对教师进行课后服务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担任更多学科类课后服务的主科与副科教师,遇到了更多的诸如“课后服务时长”“工作压力”“身体健康”等问题(见表4),其中在“工作压力”这一教师所遭遇的困境上,不同学科类型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

表4 各学科教师所面临困境的差异性分析

图4各学科教师课后服务时长与总授课时长

以上数据说明由于当前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渠道不够多元,教师作为提供课后服务的单一主体,承担了过多的学科类课后服务工作,加重了在职教师的工作负担。一方面在客观上延长了课后服务参与教师的在校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新增教学任务会在主观上让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工作重心失衡(代薇,2022)。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完成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同时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使教师职业倦怠感上升,职业认同感下降,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课后服务内容以学科类为主,学生多元发展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每周平均课后服务时长为10.99课时,其中学科类服务每周平均6.61课时,远高于2.31课时的素质类课后服务与2.07课时的兴趣拓展类课后服务。说明目前课后服务仍以学科类为主,可供学生的选择有限。同时,通过分析家长与学生问卷中有关“实际参加的课后服务类型”以及“希望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类型”的问题数据发现,在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中,31%的学生只接受了单一类型的课后服务,并且超过九成的学生和家长希望学校提供素质类和兴趣拓展类课后服务,但实际接受素质类与兴趣拓展类课后服务的学生远低于此,分别仅占66%与56.5%(见图5)。这说明当前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内容呈现单一化特征,大多数教师借助学科类课后服务监督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将课后服务单纯理解为“晚托班”或“学科课堂的延伸”,忽略了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多样性需要。生源、师资、设施等方面存在客观条件、外在因素与内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缺失或空洞、服务形式单一等方面的制约,当然,各中小学课后服务建设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师资匮乏、服务渠道单一、课后服务供给制度不完善都成为制约课后服务内容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5 家长与学生实际参加和希望提供的各类型课后服务

(四)课后服务未有效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校外培训减负显效不强

对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如表5所示,在校外学科类培训方面,14.41%的家长选择继续进行培训,29.83%的家长停止了原来的培训,一致性系数(Cohen’s Kappa)为0.323,小于0.4(一致性较差),学生学科类培训参与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方面,38.18%的家长选择继续进行培训,18.87%的家长停止了原来的培训,一致性系数为0.591,大于0.4(一致性一般),学生非学科类培训参与率变化较小。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双减”政策下,大部分家长停止了校外学科类培训,也有一部分家长从选择学科类培训转向非学科类培训,整体上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学生参与率变化波动较大,非学科类波动较小。值得关注的是,45.48%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无法弥补校外学科类培训的效果,51.13%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无法替代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作用;71.9%的家长仍然认为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仍有36.9%的家长认为对学生的学业焦虑并未减轻。

表5 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尽管在政策实施层面,校外培训治理成效初显,但在家长观念层面,大部分家长只是受到政策影响被动暂停了校外学科培训,家长对孩子的学业焦虑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课后服务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消解校外学科培训的压力、解决家无法照看孩子的后顾之忧,但2小时的“放空”会让家长担心“孩子学得太少玩得太嗨”,增添新的“五点半焦虑”,甚至晚上联系课外教师“私补”,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都晓,2022)。一方面,家长观念的转变需要以学校为核心的多方协同、长期影响;另一方面,家长教育焦虑的持续存在以及对校外培训的依赖也说明课后服务在各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弱势阶层家庭课后服务参与率不高,课后服务参与存在门槛

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家庭背景学生课后服务的参与率进行差异分析,如表6所示,家庭经济水平、父母最高职业地位、父母最高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课后服务参与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弱势阶层家庭的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更低。家庭经济支出压力过重、家长对课后服务理念存在误解、家校共育意识不强都是可能造成来自弱势阶层家庭的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过低的原因。

表6 不同家庭背景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的差异性分析

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仍存在经济门槛与认知门槛,对经济水平较差的家庭而言,课后服务费用加重了其家庭经济负担。学校在制定收费制度时未能充分考虑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拒之门外”。对在教育认知上较为薄弱的家庭而言,家长对课后服务了解较少,对课后服务认同度不高,说明学校在家校沟通方面仍需下更大功夫,在推进学校课后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向家长传达课后服务在学生身心发展上的重要意义,导致部分家长对课后服务存在认知不足,从而降低了其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四、“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升建议

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具有较长发展历史,但由于推行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其发展较为迟缓(都晓,2022)。新一轮的作业减负政策与校外培训治理协同,强调课后服务在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调查中课后服务建设的已有成效与现存困境,提出了如下优化策略。

(一)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课后服务渠道,引导多主体能动参与

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主体较为单一,大多数学校仍以组织在职教师进行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不仅教师工作量加大,而且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从政策层面来说,学校相关负责人应认真研读“双减”政策文件,将《意见》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去。从制度层面来说,学校应积极制定课后服务统筹管理制度,确立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开展课后服务的机制与保障,从制度上鼓励家长、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课后服务建设中来,构建家校社协同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团队(高巍,2022),并形成有序运转的规则体系。从实践层面来说,学校应安排专人与社会机构、家长对接,在合作中起到监督、引导、扶持的作用,确保以青少年宫、科技馆、志愿者、家长等为渠道的课后服务能长效、稳定、高水平地开展。

(二)开发兼具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服务内容,鼓励学生自由选择

多元的课后服务师资团队是提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前提与保障,多主体的引入不仅使课后服务不再拘泥于以在职教师提供的学科类内容,而且也能使青少年宫、科技馆等主体在提供素质类与兴趣拓展类的课后服务时发挥其特有的专业优势,实现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内容。同时,在开发多元化课后服务内容的过程中,应兼顾课后服务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一方面,内容的选择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或领域,而应跨越学科的边界,实现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黄晓玲,2022);另一方面,课后服务也不能拘泥于学科内容,使课后服务衍变为作业辅导,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其综合实践的能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课后服务能满足学生学科类辅导需求,同时激发学生兴趣类培训的需要,实现学生个性成长的良性发展(薛海平,2023)。

(三)建立经费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费用减免

完善的经费供给模式是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实施的根本保障。当前部分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仍以家长缴费或学校公用经费为单一来源,其他经费补贴相对薄弱,导致出现教师津贴不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率较低等问题,这说明中小学在经费的来源、管理、支出方面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基于此,当前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合力制定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构建课后服务经费供给机制,从经费投入、整合资源等核心保障要素层面进行系统性统筹。向弱势家庭提供免费课后服务,加大对非重点校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薛海平,2023)。如学者马莹提出了“一主多元”的课后服务供给保障制度,由政府承担保障课后服务有效供给的主体责任、学校承担引导儿童课后多元发展的行动责任、家庭作为积极关怀儿童健康成长的监护责任以及社会提供共建共享课后资源的系统责任,通过多方合力逐渐形成有序的经济供给体系(马莹,2022)。学者周玲提出在经费投入上应采取政府财政为主、服务享有者家庭合理分担、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的多渠道筹措经费方式,并通过专项和预算管理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中小学校常规性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保障体系(周玲,2021)。

(四)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教育观念的积极转变

当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未能与家长有效协同。一方面,因为时间冲突、激励不足等原因,极少有家长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的具体工作中来;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不理解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导致家长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认可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其教育焦虑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建设学校—家长—社会协同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学校需要引导家长做好课后服务的“参与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董红军,2021)。学校应主动承担与家长的沟通和引导工作,向家长传达课后服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并解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缓解学业内卷化竞争与课后服务之间的深层次内涵,邀请有能力的家长积极参与,在协同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同时,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引导家长教育观念的积极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猜你喜欢
双减问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超学科”来啦
问卷网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