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及证据*

2024-01-29 05:34缪燕妮谈东华
宏观质量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水平维度经济

戴 翔 缪燕妮 谈东华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毋庸置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其首要任务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很多维度,比如文化维度、生态维度等,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众多维度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一种。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有40多年,中国屡屡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居功至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曾坦言,“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只不过,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也对我国的开放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与前一轮的对外开放相比,新时期的开放需要的是更高水平开放。显然,更高水平开放需要有新理念进行引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开放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元素,成为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以后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驱动力。开放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后,通过人大决议写进宪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更高水平开放,即要坚持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新的经济周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求,并明确强调“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关于高水平开放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成为理论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虽然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较丰富的探讨,并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高水平开放对于提升发展质量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杨丹辉,2018;王晓红,2020;欧阳洁,2021;霍建国,2021),但对于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还较缺乏,已有研究主要从定性层面展开相应探讨。那么,实施更高水平开放能否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果说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其中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究竟是什么?高水平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实现途径是什么?对诸如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当前摆在理论和实践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遗憾的是,针对这一重要命题,现有研究较为鲜见。鉴于此,本文力图对上述问题做一下初步探讨,以期揭示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机制和实现路径,从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稳步推动开放水平提升贡献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关于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研究,现有的直接探讨文献极为鲜见。除了前文提及的零星文献进行定性探讨以外,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于开放经济发展的某一具体层面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概括地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从贸易层面开展的研究、从利用外资层面开展的研究以及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层面开展的研究。

针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研究。随洪光和刘潇(2017)研究发现贸易扩张能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发挥正向效应;李艳和刘国歌(2017)以广东省20个地级市为样本,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王洪波和陈明(2022)从进口层面开展的研究发现,进口关税的下降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张楠等(2022)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质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降低了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田晖等(2022)实证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引入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解构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进口竞争总体上抑制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戴翔和杨双至(2022)则进一步从进口质量的角度,探讨了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研究发现,高质量进口通过影响工业购进成本进而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针对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研究。戴翔(2022)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利用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从积极作用来看,利用外资资本形成效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从消极作用来看,资本冲击效应可能会给当地带来收支结构恶化和金融不稳定等负面影响。桑百川(2018)研究指出,国民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挥利用外资在其中的促进作用,需要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储德银和姜春娜(2022)的研究发现,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异质性;胡雪萍和许佩(2020)从FDI盈利能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出口能力以及规模水平五个方面的质量特征,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针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研究。孔群喜等(2018)研究发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输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而母国的综合吸收能力对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田素华等(2019)的研究发现,发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通过市场和资源获得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等提升中国经济质量。类似地,乔敏健和马文秀(2020)的研究也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汪丽娟(2019)基于地区层面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指出,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利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发展,但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并且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张宏和李拯非(2022)在考虑制度创新因素后的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与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中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此外,还有部分文献从行业开放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如陈国福和唐炎钊(2022)发现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金融开放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正向的交互影响。

综上可见,现有文献从开放发展的某些特定维度和视角,对经济发展质量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从而能够为本文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与已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高水平开放的特定视角,探讨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基于对高水平开放内涵的解读,揭示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作用机制;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从开放范围、开放领域和开放层次三个维度,构建能够表征高水平开放的量化指标,据此实证研究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现实影响效应。

三、理论及假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曾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可见,更高水平开放主要就是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所谓更大范围开放,主要是指不但要继续坚持对发达国家开放,更要扩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所谓更宽领域的开放,是指不仅继续坚持扩大制造业开放,还要扩大服务业开放;所谓更深层次开放,主要指不仅要扩大边境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更要推进边境内开放,以制度型开放推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重要领域。美国经济学家 Robert M. Solow(1956) 提出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认为,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通过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将世界各国经济体连接在一起,实现劳动力、商品、技术的跨区域流动,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质量一般被认为以技术要素为动力引领的增长,可以通过探索更高水平开放对于技术生产效率的贡献,研究更高水平开放对于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影响。最新的研究则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拓展到了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多个维度,也有了更加综合的评价体系。因而,对更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理论逻辑和机制,我们可以从上述更高水平开放基本内涵的三个维度,逐一分析其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

首先,从更大范围开放的作用机制来看。更大范围开放尤其是通过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可以在全球更加广阔的范围形成经贸合作关系,取得更多的资本利得用于投资和创新,重点发展中西部区域,为产业内迁提供必要的分工基础,在给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有效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实现全球价值链定位升级,实现产业技术革新和区域创新发展。更大范围开放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发展质量尤其是协调发展产生影响。扩大开放范围对于优化中国区域开放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经验和研究证明,任何经济体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都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余雷,2020) 。中国区域间对外开放失衡严重,一些先行区域在扩大开放中的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对外开放主体总量缺乏、对外开放平台缺位、体制机制改革相对落后等。因此,在扩大开放范围尤其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对外开放与体制机制创新在地域上实现拓展和区域间的联合,能够带动当地产业配套升级,吸收国外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技术转移,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向环境友好型经济产业结构转变,实现绿色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也将随着开放范围的扩大逐渐明晰,也将更有利于实现区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据此,本文提出:

H1: 更大范围开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其次,从更宽领域开放的作用机制来看。如前所述,拓宽开放领域主要是指从以往制造业领域开放,不断向服务业领域开放拓展,实现由制造业领域“单兵突进”的开放模式,向制造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开放模式转型。更宽领域开放能够有力推进中国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培育第三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通过产业层面的技术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服务贸易开放为东道国带来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要素,通过溢出效应与关联效应提高产业生产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季剑军和曾昆,2016) 。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促使企业资源重新配置,激励更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来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 (张艳等,2013) 。同时,服务业FDI的引进加剧了本地区的市场竞争,促使东道国企业学习模仿先进的经验模式,改善服务产品质量,最大程度发挥技术转移与知识外溢效应,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王恕立和滕泽伟,2015) 。更宽领域开放通过服务业开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接受服务业外商投资带来的技术转移与知识外溢,以产业配套更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推进经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以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帮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经济转型。而服务业进一步带来的消费结构优化,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多元化需求,更好地实现共享发展。据此,本文提出:

H2: 更宽领域开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最后,从更深层次开放的作用机制来看。戴翔(2019)将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为表征的更深层次开放理解为“境内开放”,即制度型开放不再局限于“边境开放”,而超越“边境开放”或者说在“边境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更加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和规制境内经济活动的政策举措和规则体系。提高开放层次,意味着从制度层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确保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是国内制度开放水平的直接体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进程对开放质量的贡献及制度规则壁垒的破除程度,对于国内区域间打破市场壁垒,促进商品流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创新意义。营商环境的自由化有助于资本、劳动、技术和土地等要素禀赋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投资,激烈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本国生产部门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进一步推进中国要素流通和市场一体化,促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引进更加严格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和企业标准,有利于规避污染天堂效应,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激励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对提升开放层次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Helpman(1993)提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会抑制发展中国家的模仿行为,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还将导致全球创新速度减缓;Branstetter (2006)认为知识产权保护过强会导致行业垄断,这不利于技术扩散和经济快速增长。李静晶等(2017)基于我国省级数据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对欠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却有抑制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可以提供创新发展的优质制度环节,进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对区域协调和社会共享发展形成阻碍。据此,本文提出:

H3: 更深层次开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四、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关键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研究更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故经济发展质量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已有研究指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经济发展质量本质上就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金碚,2018)。因此,根据新发展理念建立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需要能够同时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这是设定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根本依据。由此,本文设计了五个一级指标,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见表1)。其中,在影响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中,主要包括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赵晶等,2022)。能够体现创新环境的,从结果上看通常可以用技术交易额与地区GDP之比表征;能够体现创新投入的,通常采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来表示;能够体现创新产出的,通常采用发明专利授权数来表示。在影响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中,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张其仔和叶振宇,2022)。能够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通常可以采用各省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之比表示;能够体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通常可以采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表示;能够体现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通常可以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之比表示。在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中,主要包括绿色发展的投入、资源节约程度以及环境友好程度(史丹,2018)。能够体现绿色投入的指标可以采用节能环保支出来表示;能够体现资源节约程度的指标可以采用去除绿电后的电力消费量与GDP之比来表示;能够体现环境友好程度的指标通常可以采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来表示。在影响开放发展的关键因素中,主要包括贸易开放、投资开放和旅游开放(钱学锋和方明朋,2023)。在具体的指标测度上,可以采用外贸依存度来表征贸易开放水平;采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数表征投资开放水平;以及采用入境旅游人数表征旅游开放水平。在影响共享发展的关键因素中,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人民生活状况(张喜红,2020)。能够体现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指标,可以采用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来表示;能够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程度的指标,可以采用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来表示;能够体现人民生活状况的指标,可以采用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来表示。

表1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

由于熵权法的优点是可以确保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换言之,指标权重可以根据特定公式计算,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和科学,因此,在确定选取的评价指标并整理形成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测度的基础数据后,采用熵权法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指数展开测算。一般来说,针对越小的信息熵,其所对应指标的分异程度越明显,统计分布特征里也存在更多的信息变动,该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也就越大。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数据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参考徐志向(2019)的做法,对原有标准化公式进行改进,具体公式如下:

(1)

(2)

式中,Xij是第i个区域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xij是第i个区域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第二,计算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3)

第三,根据wj计算各维度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综合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4)

2.核心解释变量

开放范围(scope)。从省级层面考虑,开放范围度的指标主要衡量区域间开放程度差异,因而主要通过国家层面实施的区域开放政策措施衡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在原先沿海、沿边、沿江、内陆开放格局的基础上,经济技术开放区和边境合作区重点推进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通过经济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促进省际范围内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推进共享发展。经济特区和国家级新区作为较成熟的试点开放区域,持续引领开放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设立等举措,都体现出对于贸易开放创新发展对全域开放的有益探索。借鉴刘渝琳、刘明 (2011)的做法,考虑区域差异以及同类开放区域之间存在的竞争情况,构建开放范围代理变量如下: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沿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范围指数表示为p1= 3+(n-1)/1,将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的开放范围指数表示为p2=3+(n-1)/2,将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和京津冀战略区域的开放范围表示为p3=2+(n-1)/2,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放区和边界经济合作区的开放范围指数表示为p4=2+(n-1)/3,将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城市的优惠开放范围表示为p5=1+(n-1)/3,然后对上述五个指标进行加总,得到各省的开放范围指数scopeit=∑pit,其中,n表示开放范围区域的数量。

开放领域(field)。开放领域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先进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层面。服务业作为制造业重要的配套产业,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鉴于更高水平开放向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的战略趋势,考察中国省级经济发展质量主要体现在产业层面,因而将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作为表征变量。囿于省份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借鉴刘斌等(2018)的方法,采用服务业外资依存度来代表服务业开放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Fieldit=SFDIit/TFDIit

(5)

式中:SFDIit表示i省份在t时期的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TFDIit表示i省份在t时期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由于吉林、宁夏、四川、青海个别年份的统计年鉴没有给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这里采用同一时期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总增加值的比重近似替代。

开放层次(layer)。营商环境作为更深层次开放中的基础层面要素,是国内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的基本考虑因素。营商环境可以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进程对开放质量的贡献及制度规则壁垒破除程度,是国内制度开放水平的直接体现。营商环境下的市场化水平使用樊纲等学者测度的各地区市场化相对指数中的各省份市场化总指数,作为一个代表市场化进程的综合性指标。

(二)模型设定

依据上文的机制分析,本文以经济发展质量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引入开放范围、开放领域和开放层次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并借鉴现有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王慧艳等,2019;赵儒煜和常忠利,2020;陈国福和唐炎钊,2022;唐娟和秦放鸣,2022),纳入如下控制变量:①知识产权保护(intellect), ②市场规模(sca),③人力资本(hc),④产业结构(struc)。进而构建如下计量模型,以实证分析更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现实影响效应:

developit=αi+β1scopeit+β2fieldit+β3layerit+β4intellectit+
β5scait+β6hcit+β7strucit+εit

(6)

式中,下标的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被解释变量为经济发展质量指数 (developit),αi为个体的截距项即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上述关键变量指标测度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北大法宝法律检索系统,以及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保护机构的官方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国民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21)》等发布的权威数据,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及各统计数据库在时间上的匹配性,本文最终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13-2019年。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使用STATA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如表2的回归结果。第(3)列为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与固定效应对照的是第(1)列和第(2)列的混合OLS模型和随机效应。

表2 更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回归结果

根据面板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开放范围系数为正,且统计量显著,系数为0.622,说明开放范围指标每增加1%,经济质量指数增加0.622%。更大范围的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理论假说1得到验证。开放领域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影响系数为 0.225,这说明服务业开放度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具有较积极的促进作用,理论假说2得到验证。开放层次指标变量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影响系数为0.160,理论假说3得到验证。

在控制变量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影响较微弱,并呈负向影响关系,且在混合OLS回归中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可能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加强会使欠发达区域被辐射到的技术溢出效应受到抑制。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系数均为正,且统计结果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市场规模的扩大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也与中国当前倡导建立的双循环机制中内循环扩大内需,建立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要求相对应,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人力资本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系数为0.0346,说明高质量的劳动力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产业结构的系数为0.700,说明提高要素禀赋的再分配过程,注重转变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质量随之显著增加。

(二)稳健性检验

通过替换控制变量和部分核心解释变量的指标,检验更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结果的稳健性。通常而言,普通高等学校入学和毕业情况,能够反映人才培育和流动情况(李磊和王天宇,2023),为此,本文将人力资本的指标替换为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生数(万人),回归结果如表3第(1)列所示。实际上,真实的市场规模不仅包括量的变化,同时还应该有质的体现,而不同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层次,往往能够表征市场规模变化中的“质”的改变(黄赜琳和秦淑悦,2021)。为此,本文将市场规模的指标替换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回归结果如表3第(2)列所示。在现有研究中(郭克莎,2019;王园园和王亚丽,2023),以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也是惯常做法,为此,本文也采用这一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表征变量,回归结果如表3第(3)列所示。类似地,用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与地区就业总人数之比作为市场化指数的表征变量,同样也是现有文献的普遍做法,为此,本文也采用这一指标作为市场化指数的代理变量,回归结果如表3第(4)列所示。

表3 替换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开放水平相关的各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在符号上没有发生变化,仅是显著性水平和系数大小有差别,由此可见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三)进一步分析

前文分析指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表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因此,除了在综合指标上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外,我们还可以从经济发展质量分维度上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识别高水平开放对不同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产生的现实影响效应。对更高水平开放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中其他维度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仍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所得结果具体见表4。

表4 更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分维度的估计结果

根据面板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更高水平开放对创新发展维度经济质量指数、对协调发展维度经济质量指数、对绿色发展维度经济质量指数、对开放发展维度经济质量指数和共享发展维度经济质量指数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回归估计结果与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的总体影响方向一致。

与经济发展质量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具体维度类似,更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机制,同样可以从不同维度展开分析,即分别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角度展开分析。基于更大范围开放维度,高水平开放主要通过区域开放战略和政策开放区域作用于经济发展质量;基于更宽领域开放维度,高水平开放对于经济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路径是产业升级与服务业开放;基于更深层次开放维度,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营商环境等制度型开放层面。为验证以上作用机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存在性,在基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将核心解释变量分别替换为只考虑开放范围、开放领域和开放层次,从而构建相应的实证模型,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更高水平开放分维度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回归估计结果

根据表5汇报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分别考量开放范围、开放领域和开放层次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三个维度的更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回归结果均较显著,核心解释变量分别在各自模型中的1%置信水平上显著。这一研究发现与更高水平开放指数综合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回归结果,同样有较高的逻辑一致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前文分析的稳健性。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三个方面,在理论上分析了更高水平开放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逻辑,并形成了待检验理论假说。以此为理论先导,进一步利用2013-2019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开展的实证检验表明,第一,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第二,高水平开放的三个不同维度,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均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表征维度,即对创新发展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对协调发展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对绿色发展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对开放发展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对共享发展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与此同时,计量检验结果还发现,人力资本、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因为对技术溢出的不利外部性,可能会抑制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基于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可以看出,高水平开放确实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从具体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来看,扩大开放范围、拓展开放领域和深化开放层次的高水平开放路径,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均有显著积极作用。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如何在更好融入国际大循环中,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第一,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实施更加差异化和渐进式的开放政策实施,一直是推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也产生了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等诸多问题,经济特区、沿海沿边开放、区域大开发等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为更高水平开放未来推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启发。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地区性的开放政策几乎覆盖了全国范围。要将经济开放范围的扩大与新时期的开放政策和优惠措施紧密结合,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在省域和区域层面的体现,加快落地东部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和产业转移,妥善规划东部地区现有发展阶段有限的经济资源,高效益地投入到创新引领的科技尖端产业中去,有意识地引导欠发达地区人口回流,在缓解东部地区资源分配压力的同时,重塑并最大化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对接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结合“飞地建设”,参考“雁阵式”区域发展格局(江小涓,2020),勾连形成有效同向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区域带,扭转区域差序发展格局的同时,以范围开放带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第二,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建设和产业升级作为中国未来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目标,可以通过重点推进服务贸易、在全行业层面开放中国服务业投资,从而实现服务业更加高质量的发展,这也正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在产业层面的内涵与目标范畴(迟福林,2020)。更宽领域的开放包括对于先进制造业和尖端行业的开放,而上述产业的开放又对中国服务业的建设提出了与相关制造业更加适配、更加国际化、更具创新要素的新要求。更加多元化的开放领域有助于改善产业生态结构,形成服务业跟进先进制造业配套,尖端产业带动服务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而服务业的演进与提升,也能够补足并扩充国内经济循环,以更高的产业附加值带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满足国内构建规模优势的大市场下人民更加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变现,并通过产业层面的资本积累和知识累积优势,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位置,更多地以链主的身份促成国际服务产业贸易投资合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联动。总体而言,更宽领域开放能够从产业结构多元化角度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做贡献。

第三,进一步深化开放层次,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深化开放层次,本质就是推动规则层面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相对于边境开放,长期以来属于中国布局较缓慢的地带。制度型开放要更加结合中国区域发展实际,切实为优化市场经济和产业格局奠定有形和无形的政策基建支持。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打破区域乃至省域之间的要素流通和市场交易壁垒,畅通国内范围的生产消费链条,更加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意识,营造更加自由的外商投资环境,重点扶持尖端技术和服务业发展,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过大对部分欠发达地区可能造成的技术溢出阻碍,不断有序提高开放水平,优化制度对经济环节尤其是供给侧的改革作用(刘志彪和孔令池,2021)。通过与国际层面的贸易投资规则和国际经济治理层面的制度及时对接,形成纵深格局的有层次的高水平开放体系,搭建经济发展质量的总体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2020)曾强调指出,“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可见,基于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拓展开放领域和深化开放层次的高水平开放进程中,还要统筹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才能更好地统筹开放和安全?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其实已经进行了战略部署并指明了方向:“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实施更高水平开放,除了要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外,还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以强大的国内经济韧性为实施高水平开放提供支撑和保障。当然,如何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高水平开放中,更好地兼顾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安全,进一步的讨论已经超出了本文研究,是理论和实践部门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和方向。

猜你喜欢
高水平维度经济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