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2024-01-30 14:34王芳尹芳霞
科技风 2024年3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

王芳 尹芳霞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结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勾勒出构成要素应具备的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生涯发展等核心素养。基于此,从社会层面提高社会认可度和适应性,学校层面完善课程和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和营造文化氛围,学生层面完善知识体系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等多方面落实核心素养,促使核心素养真正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激增,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迫在眉睫。2014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研究提出各个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中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概述

(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指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和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核心素养”是人类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人面对复杂情境时的决策和行动能力[1]。欧盟最早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为:是个人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融合的关键能力,目的为发展自我、胜任工作岗位和融入社会,具有多功能性和可迁移性。

核心素养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核心素养概念: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国内学者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进行了研究,如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褚宏启认为是学生具备的“21世纪关键素养”[4]。核心素养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规定性回答,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需要培养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成长所需的技能。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作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具备:胜任工作岗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持续成长的关键能力。

(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核心素养内涵的确立,是对育人目标的具体描述。随后,我国学者关于构成要素进行相关研究,如曹轶基提出职业素养可划分为通用职业素养和专用职业素养[5];方健华提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要素由职业人格、职业意识和职业关键能力构成[6];程江平等人提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要素是由职业道德、人际表现、职业担当、职业抱负、专业能力和职业守则构成[7]。学者们强调了核心素养的“核心”主要是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上。

综上所述,本研究根据中职院校核心素养的特殊需求,知识时代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最终勾勒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从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视角,初步筛选为理想信念、生涯发展、专业技能、职业品质和社会能力等五大核心素养,五大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相互关联,但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意义(见下表)。

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紧迫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变,需自身具备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如何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人才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提升核心素养是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个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数量,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提高中职院校的人才培養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院校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堪忧,不能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中职院校须正视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增强中职学生的竞争力

21世纪社会已迈入信息化时代,人类职业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而核心素养是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中职学生阶段是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形成职业理想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期,核心素养的培养着眼于未来,是学生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

三、中职学生核心素养面临的困境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从就业时企事业单位对人才核心素养要求而言,中职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不占优势,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不符的情况,一方面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盲目制定,未结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导致中职学生偏向于专业技能,缺乏核心素养的培养,部分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趋于相同,未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中职学生不能很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职院校与企业衔接上出现偏差,造成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情况。部分中职院校专业设置繁多,未结合产业需求,导致学校人才专业结构及数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以及部分中职学生的素养达不到企业需求的标准,影响中职学生就业问题。

(二)中职院校对学生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

中职院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育方向主要集中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情况,忽视学生软技能核心素养的教育及培养。二是培育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缺乏对企业需求的清晰认知,培育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是师资薄弱,缺乏专门师资队伍及相关课程体系。三是评价机制不到位,更多倾向于学生的就业评价,用就业率代替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存在核心素养评价缺失环节、标准不明确、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不利于核心素养培育质量的提升。

(三)中职学生自身忽视核心素养的提升

学生是核心素养提升的重点,部分中职学生欠缺自我培育的意识,一是体现在职业意识上,缺乏对职业的正确认知、清晰及未来的规划,缺乏自我培育意识,这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阻碍;二是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对职业和自身清晰的认知,存在不切实际制定未来职业规划,致使进入工作岗位后处于被动状态,成为中职学生职业健康发展的阻碍。

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

(一)社会层面:树立尊重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观念

1.消除偏见,提高社会认可度

消除对中职学生的偏见,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打通中职学生上升渠道、多元化选择及多路径成才通道,让每位中职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反映的是教育和经济问题,需要围绕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吸引更多优秀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根据调查显示,在德国有80%的年轻人接受过职业教育,这种情况源于社会认可度高。

2.重视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适应性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的属性,要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脱离社会需求不能赋能个体的未来发展。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获得工作岗位的能力,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践活动时,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是社会认可学生能力的表现。因此,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社会适应性。

(二)学校层面:推动中职教育深化改革

1.构建体现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须建立体现核心素养的新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和核心素养间实质性的链接,体现课程为核心素养服务。一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需结合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实施教学目标时,明确学生需培养的能力与素养;二是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内容标准需明确学生培养的知识和技能;三是体现在质量标准上,把学生核心素养目标逐步分解到课堂活动中,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在核心素养上应达到的标准。构建体现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须贯穿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等环节中,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将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融入育人体系中。

2.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质

“教人先正己”,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新加坡侧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要求重构教师教育目标、课程及内容。因此,须重视教师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一是优化配置师资资源,不同学科教师各有侧重,相互合作与学习,形成完善的师资结构;二是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育理念,可以定期组织理论学习、讨论教学成果和实践体验等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开阔视野;三是提升教师专业教学素养,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素养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可以定期举办示范课观摩、公开课评选及组织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和挂岗锻炼,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只有自身具备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才能担负重任,才有能力潜移默化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中。

3.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检验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完善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将关键指标融入考核评价体系中。一是通过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业质量评价,通过实操演示、阶段性及期末总评等方式检测认知类的素养,对非认知类的素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二是明确各专业学生学习内容后所应达到的素质目标,注重采用过程性评价,以达到育人目的;三是不断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产教融合专业教学标准,真正实现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四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互评和资格证书等方式评价核心素养,采用评优评先激励措施,积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评价是对中职学生全过程、全方面的综合考量,采用多方参与、多种方式完成评价与反馈,以确保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4.营造核心素养校园文化氛围

核心素养的提升不能忽视环境的隐性作用,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一是塑造主题文化氛围,可借助墙报、展板、校报或校官网上宣传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兴趣;二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感染并熏陶学生的思想,使其渗透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三是树立榜样人物,以榜样人物为切为点,使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受到影响,加强学生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认同。

(三)学生层面:重视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1.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体系

知识视野和知识体系是核心素养的根基,学生要具备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和触类旁通的知识积累,若达不到就无法领会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进而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因此,中职学生在校利用好学校图书馆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深化,完善自己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体系。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们普遍的生存理念,只有通过不断持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竞争和获得生存的权力。中职学生要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断探索、自我更新的习惯获取新知识。有研究表明:人在大学毕业前只能获得10%~25%的知识,剩下的知识需要在大学毕业后获得,因此,中职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提高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界定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分析构成要素,探讨了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的差距、中职院校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学生自身忽视核心素养的提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层面通过树立尊重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观念、学校层面推动中职教育深化改革、学生层面重视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等三方面提出提升路徑,以期进一步落实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实现中职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3.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发布:培养什么样的人.http://ex.cssn.cn/gx/gxjxky/201609/t20160914_3201 911.shtml.

[3]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6(19):1416.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47.

[5]曹轶.基于创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7981.

[6]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程江平,沈佳乐,林莉.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2832.

基金:本文系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技术赋能智慧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创新研究——以财政学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128)

作者简介:王芳(1980— ),女,汉族,山东乐陵人,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尹芳霞(1991— ),女,汉族,甘肃永靖人,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服务政策、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