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自主的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2024-01-31 13:08郑崇选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艺话语

郑崇选

在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形成的历史脉络中,不同时期的文艺评论,虽形式和体制有所区别,但都成为不可或缺、同时又是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载体,为五个突出特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或辨析、或批评、或倡扬、或否定,文艺评论用其独特的审美与社会功能,积淀了历史演进过程中灿烂多姿的优秀文艺作品,生成了“根”“魂”同源的中国故事、中国情感与中国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实现路径。之所以特别提出文艺评论话语的“中国自主”,是基于“第二个结合”所提供的广阔的思想解放力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中国特色”实现路径。经历过西方文艺理论话语的轮番操练,面对火热的新时代中国实践以及由实践促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当代中国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已经具备了“中国自主”的历史支撑和现实条件。

“中国自主”不仅是新时代中国伟大的文艺实践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所结出的当代文艺硕果。从话语体系的系统性来看,西方文艺评论因其得以形成的理论支撑与现代化的开展相伴相生,学理性上显得比较完整,整体性较强,且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诉求有内在的契合,因此在很长时间形成了较强的话语优势,甚至是霸权,比如我们大部分的学科、学术都是从西方引进,甚至是一些传统的学术和文学艺术研究,也开始采用外来的话语尺度和阐释方式。但同时,西方文艺理论话语的阐释力和包容性有明显的欠缺,当我们先入为主地以中国的文艺实践去进行“强制性”地阐释,虽然在文章的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理论性,但对中国的文艺实践却毫无助益,相反,一定程度上还会带来文化主体性的日渐削弱和“文化失语症”的困扰。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构建中国自主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前提性和决定性条件,表现在知识体系、价值意义、独特实践、审美风格及评价标准等各个维度的话语供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的文艺评论已经形成一个自足的知识体系,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方式、术语表达、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范畴和话语逻辑,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文以载道、情景交融等中国文艺评论的独特实践理路既根植于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语境中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上的传承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方向为中国自主的文艺实践提供了更具中国特色的开放性。

文艺评论话语“中国自主”的关键是要全面深入地贯彻“第二个结合”,彻底摆脱文艺评论实践中的“学徒状态”,吸收中华现代文明的文化精髓,以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做到世界优秀文艺成果的互鉴与融通,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构建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过程中,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已在体系的构建上有了更多学理层面的推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自主的文艺评论实践推动形成了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与新时代社会文化特征相契合的优秀文艺作品,表现在文学、电影、电视、戏剧、美术等各个门类,五彩斑斓而又特色鲜明,渐成洋洋大观之势。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艺话语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1942,文艺之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