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措施及成效

2024-02-06 03:46谷春莲尹培赞
云南农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芒市培训农业

谷春莲,尹培赞

(芒市种子管理站,云南 芒市 678400)

农业是芒市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芒市市委、市政府强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确立了“特色农业稳市”的发展战略,培植了“粮、糖、茶、畜”四大支柱产业。以烟叶、鲜食玉米、马铃薯、冬早蔬菜为主的高原特色订单农业成效显著,以咖啡、坚果、蚕桑、中药材为主的生物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冬季农业开发中抓好订单、多熟制、错峰上市等举措,实现面积、产值双提升,取得较好成效,农业生产逐步走入协调、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虽然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因资金有限,辐射面窄,致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农业机械化率低,用工成本高,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二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总体来看,2022年因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农民增收不利,即使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因信息和交通运输等多方面问题,使收益减少。加之,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尤其是“两杂”种子价格同比上涨6%,生产成本呈连年递增态势,对农民增收影响较大。三是山区、坝区冬农开发不平衡。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山区农田基础条件差,交通不完善,农机作业困难,用工量大,种植比较效益低,冬农期间,农民基本荒田外出务工,致使冬农开发山区、坝区严重失衡。四是设施农业土地征用困难,招商引资项目难以落地。近年来,芒市紧紧围绕实施“特色农业稳市”的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也在用地、交通、主体功能开发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和突出问题,符合城建用地规划的土地少,用地难、项目难落地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芒市招商引资的“瓶颈”,招商引资困难重重,严重影响芒市的经济发展。

二、主要措施

芒市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过程中采取抓好订单、多熟制、错峰上市等措施,紧紧围绕“特色农业稳市”的发展思路,牢牢抓住结构调整“一条主线”,全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带动 “两个支撑”,着力优化市场流通、农村劳动力培训、培训方式、农业执法保障“四项服务”,努力确保农村政策落实。

(一)多种措施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水旱轮作、多熟制改良、错峰上市等关键措施,将芒市坝、遮放坝、轩岗坝及部分山坝结合区气候资源好、热量充足的田块纳入熟制改良范围,通过科学利用土地,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大春以水稻、夏玉米种植为主,冬季以烟叶、冬早蔬菜、马铃薯、鲜食甜玉米为主,建立了优势产业带,形成现有的水稻-玉米-马铃薯、水稻-玉米-玉米、水稻-玉米-香料烟、水稻-马铃薯-蔬菜等多熟制模式。找准作物适宜区域,通过早熟晚熟品种的搭配种植以及作物茬口的衔接,合理调整产品上市时间,有效避免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二)牢牢抓住“一条主线”

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措施。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做好规模、特色、品牌、优势的文章,靠规模基地上效益,靠特色产品激活力,靠名牌效应拓市场,靠优势产业增后劲,重点培植烟叶、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玉米等主导产业,集中做大做强马铃薯品牌、辣椒品牌等,提升品牌效益,形成“一村一品”。2022年,芒市冬农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以上。

(三)全力强化“两个支撑”

一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筛选集成和示范推广一批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重大生产环节的专题培训,重点做好青年农民、绿色证书、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等培训项目的实施,推进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探索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创新机制。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力度,研究出台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自有基地、开展产品认证等方面的政策,用足用好各级有关优惠扶持政策,集中力量培植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有限公司、保山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德宏分公司等一批规模大、市场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骨干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益,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着力优化“四项服务”

紧紧围绕如何转变职能、改善服务、提高时效、树立形象,积极探索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产中指导、产后销售等服务直接到户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芒市冬农开发着重在优化“四项服务”上下功夫。

1.优化市场流通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离不开完善发达的市场流通服务。围绕解决流通不畅、价格不高、牌子不响的问题,坚持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一起抓,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完善乡(镇)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经济组织的纽带作用,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化项目,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经纪人等组织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优化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围绕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全市农广校系统的主体作用,整合农口现有教育培训资源,联合社会各种资源,突出抓好“阳光工程”和农民工培训的实施,并探索“订单式”“定向型”“储备式”技能培训的新机制,加快了芒市农村劳务就业步伐。“阳光工程”在就地转移就业上下功夫,在扩大订单规模上搞突破,走“就地转移为主、输出转移为辅”的路子,鼓励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服务中介组织,大力开展劳务就地转移。

3.优化培训方式和加大培训力度。采用科技入户、科技下乡、专题培训等方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整合技术资源开展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果蔬基地、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村组,结合农时节令,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采取现场集中培训、入户田间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果蔬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栽培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解答群众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培育出一批“田秀才”“土专家”,辐射带动广大农民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从而提升生产水平和档次,保障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优化农业执法保障服务。把农业生态建设纳入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以“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保产量、保环境、保质量”为目标的“两减三保行动计划”,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整顿和规范农资产品市场秩序,抓好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农资商品和重点市场的监督管理和综合执法,坚决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农用物资等坑农、害农行为,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优越的生态环境,科学的栽培技术,优良品种的推广,严格的质量监管,使芒市冬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产品优质安全。

(五)努力确保政策落实

政策是党在农村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特别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芒市在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上建立了规范完善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减负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项目的监督、审批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出台的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确保了全市农业开发项目政策的落实。

三、取得的实效

(一)优化种植结构,水旱轮作显成效

在国家种粮扶持政策引导下,全市农业开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大春以水稻、夏玉米种植为主,冬季以烟叶、冬早蔬菜、马铃薯、甜玉米为主,建立优势产业带,打造那目万亩现代烟叶农业示范基地、轩岗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腊掌冬玉米种植基地和拉应冬早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结构从过去单一开发发展到目前的立体开发,实现冬农主导产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多熟制改良效益明显

通过科学利用土地,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在大春水稻收割后冬农开发前,抢种一熟蔬菜或其他短、平、快作物,由一年二熟生产模式改良为一年三熟制,实现亩产值1万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2022年熟制改良面积近7 333 hm2。实施多熟制改良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菜篮子”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为充分利用芒市光、温、热资源优势,结合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冬早蔬菜,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打造,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的种植格局,如风平镇芒浩村被誉为“番茄村”、弄门村被誉为“辣椒村”、拉应村被誉为“豇豆村”等。2022年,全市种植冬早蔬菜9 333 hm2(含鲜食甜玉米),主要推广甜玉米、辣椒、茄子、番茄、豇豆等无公害蔬菜,种植优势和效益明显,在满足本地市场有余的基础上,还远销昆明、成都、重庆、上海等地。

(四)特色产业实现新突破

2022年,全市完成冬农作物播种面积2.44万hm2(含小春粮食),实现产量33.96万t,总产值13.31亿元。咖啡保有面积2 460 hm2,产量5 100 t;水果保有面积6 367 hm2,产量10.99万t;茶叶保有面积9 087 hm2,预计实现产量1.02万t;甘蔗保有面积5 367 hm2,实现产量40.25万t;桑园面积871.2 hm2;中药材面积1 613 hm2,产量4 200 t;坚果面积1.3万hm2,预计产量1万t;橡胶面积稳定在4 560 hm2,产干胶2 200 t;蓝莓、树莓、黑莓高标准设施栽培示范基地规划面积666.67 hm2;烟叶种植2 500 hm2,收购烟叶10.13万担,产值1.53亿元,实现税收3 373.53万元。发展烟叶优化了冬农种植结构,改善了烟区的基础设施,锻炼了一批干部队伍,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财政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加快芒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乡村振兴的又一支柱产业。

(五)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民节本增效

农机农艺结合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芒市加大农机具的推广力度,把农机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即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应用于农业生产,每亩可减少成本200元左右。2022年,全市农机农艺结合达6 666.67 hm2,极大程度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六)农村电商及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

建设一些田头冷库和生产基地冷库,水果、冬早蔬菜等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不断建成,物流集散中心和市、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健全。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培育电商新型业态,加快培育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各类消费升级平台,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精准对接。加强与互联网各个平台的合作,拓展民族工艺、非遗产品、乡村旅游等领域合作,丰富消费内容与场景,形成农产品全品类、差异化网上销售格局,提高线上销售比重。

德宏农户采茶

猜你喜欢
芒市培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