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君艺术之路

2024-02-09 16:18
文化产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山水画文化产业绘画

孙晓君

孙晓君,祖籍山东,现居北京。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高级研修班山水画方向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专职画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北京礼君文化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艺术家》杂志书画部部长。

孙晓君荣获《文化产业》2024年第1期封面人物。

《百丈飞泉洒面凉 桃花片片泻沧浪》

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可以让人回味无穷。初看孙晓君老师的作品,只觉得画面静谧,但是细细品味便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她的作品十分注重画面整体的视野。层峦叠嶂,远高近低,错落有致,只需一眼,便能感受到磅礴的气势。在细节方面,孙晓君老师的作品不追求画面的“奇”,更多的是用常见的景色营造温馨的氛围,墙边的小草、农家小院中的农具、村头的石阶……这些平常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绘画的素材,最终与画面巧妙地融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画亦如此。画作往往可以反映作画者的心境,观孙晓君老师的作品,可以在诗意中窥见一丝豁达,浮躁的心灵也可以获得暂时的安宁。

毫无疑问,孙晓君老师对艺术的热爱是非常深沉的。她热爱绘画,钟情山水。为了探寻山水画的真諦,她坚持描摹先贤古画,这也为她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说:“我作画追求形象的简洁性、走笔的书写性以及水墨效果的氤氲感。作画时,景随笔走,境由情生,情景交融。我喜欢从大自然中聆听山水清音,并用笔去表现。”为了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她走遍全国,不断尝试各种绘画技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热爱绘画,钟情绘画,钻研绘画。在人心浮躁的当下,孙晓君老师始终坚持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实在令人敬佩。

《千峰顶上直通云》

《文化产业》:您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瓶颈期?请问您是如何突破的?

孙晓君:2014年至2015年对我而言是一个瓶颈期,同时也是我“破茧成蝶”的一个关键时期。2013年,我的一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上获奖,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我知道,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有新的突破。因此,我尝试从绘画语言、构图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条自己的绘画之路。然而,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并非易事,当时我几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直到有一天,我看着北京凤凰岭的山,茅塞顿开,想到了用积墨的技法表现大自然,并由此开启了全新的绘画之路。

《文化产业》:您觉得山水画创作对您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孙晓君:首先,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能将自己的兴趣发展成事业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所以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论面对成功还是困顿,我都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其次,山水画创作要求创作者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我走访了很多地方,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有了全新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也更加深刻。对我而言,山水画创作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它使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产业》:可以谈谈您对积墨山水画的看法吗?

孙晓君:有人认为,积墨是用最笨的方法画画,别人一遍就可以画完的,积墨要用十遍才能完成。但是在我看来,积墨虽然慢,却可以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在创作积墨山水画的过程中,要注意空间的主次、笔法的灵活,追求“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艺术效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创作者反复练习,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所以我认为,积墨考验的是一个人对艺术的忠诚度。我学习积墨山水画的过程很漫长,庆幸的是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猜你喜欢
山水画文化产业绘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