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域下东夷文化鸟图腾传播

2024-02-09 07:45焦健周浩达
文化产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东夷先民图腾

焦健 周浩达

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其以山东为主要区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齐鲁文化,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现借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东夷文化鸟图腾符号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意义建构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弘扬东夷文化。

符号是一种承载或传达信息的载体,能够被使用者赋予特殊的价值或意义。法国思想家、社会学家、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在《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中,将语言学技术和社会学分析成功结合起来,把神话定义为一种传播体系、一种话语、一种意义构造方式。通过东夷文化中鸟图腾所携带的文化元素,可以了解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解析其部落中的文化架构,参悟远古东夷神话中的故事渊源。

东夷文化中鸟图腾符号的文化内涵

在距今8300年到3500年的大约5000年间,山东建立了从新石器文化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考古文化序列,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夷”这一名称大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夷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频繁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周边的部族。西周时出现了“东夷”的称谓。如今,东夷作为文化地标,代表了以山东为中心的中国上古文化。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夷”的解释为“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大”“弓”二字作为符号,象征着东夷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各部落的图腾以鸟图腾为主,综合来看,鸟图腾符号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图1为陵阳河双鋬三足白陶鬶。

图1 陵阳河双鋬三足白陶鬶(作者自摄)

夹砂白陶,椭圆形口,鸟喙形流上翘,颈部细而高,腹部微鼓,三袋足。背部安双带式鋬,腹中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后部饰一短尾;其上有小圆饼形,器形如鸟展翅欲飞状。东夷族群以鸟图腾为其族徽,故创造出似鸟的双鋬鬶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图2为鸟形鼎足。

图2 鸟形鼎足(作者自摄)

东夷先民以鸟为符号表达对鸟类的生殖崇拜

飞燕到来,春回大地,伯赵氏伯劳鸟,夏至鸣叫至冬至而止,由此可以联想到鸟类掌管时令。鸟类不断向东夷先民展现出神奇的力量,故被东夷先民所崇拜。他们认为鸟类卵生、多生,可以作为部落人口繁荣、充满活力的象征。因此,东夷先民对鸟类产生了崇拜之情,将鸟类作为部落图腾,将其画在身上,做成羽衣穿在身上,甚至用在生活器物的形塑中,即将使用的器具做成鸟的形状。他们认为这既是图腾崇拜的表现,也能以此让图腾保护自己。东夷部落首领太昊伏羲氏更是以“风”为姓,“风”在甲骨文中也作“凤”,凤为鸟,以鸟为姓,可见其对鸟类的崇敬之情;太昊的画像也是身着各式各样鸟羽的衣物,留有尖长的指甲。

目前,临沂东夷文化博物馆馆藏的许多东夷史前遗物的形状源于对鸟类的抽象化,或者以写实的鸟为模仿对象。鸟类图案出现在东夷先民的生活场景遗迹中,是东夷先民鸟崇拜的直接体现。

鸟官制度体现先进的政治礼制

少昊族是以凤鸟为崇拜对象的庞大的鸟图腾氏族部落。少昊名“挚”,挚鸟是鹰类,最为凶猛,其是少昊族的祖神。《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建立了一个“鸟国”,以不同鸟类的名称命名不同的官职,以象征的方式组织管理国家,行使国家职能。鸟官分为四类,共24种。

第一类为历法官,这一类有“五鸟”,为首的是凤鸟氏(凤鸟族),其是掌管历法的历正。在凤鸟氏之下,玄鸟氏(燕子族)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伯赵氏(杜鹃族)为司至,掌管夏至和冬至;青鸟氏(黑枕黄鹤或鹤鹑族)为司扁,掌管立春和立夏;丹鸟氏(锦鸡族)为司闭,掌管立秋和立冬。

第二类为执政官,这一类有“五鸠”,以猛禽为名。祝鸠氏(鹤鸠族)为司徒,掌管土地与政教;鸿鸠氏(鱼鹰族)为司马,掌管军事;鸭鸠氏(鹤鹰族)为司空,掌管手工业;鹤鸠氏(鸳鹰族)为司寇,掌管司法;鹊鸠氏(鹊雕族)为司事,掌管部落日常事务。

第三类为手工业官,这一类有“五雉”,均为野鸡名:雉氏、翟雉氏、雉氏、雉氏、翚雉氏,分别为陶正工、金工、木正工、皮正工、染正工。

第四类为农官,这一类共“九扈”,包括九种候鸟,即春扈氏、夏扈氏、秋扈氏、冬扈氏、棘扈氏、行扈氏、宵扈氏、桑扈氏、老扈氏,分別职掌耕种、耘苗、收成、冬藏、为果树驱鸟、为农作物驱鸟、为庄稼驱兽、为蚕驱雀以及适时收麦。

各氏族首领分管部落的方方面面。将鸟图腾融入部落管理,加强了部落民众间的联系;共同的精神信仰与先进的制度成为部落间联系的媒介,促进了部落的稳定发展。

鸟形器皿体现了当时先进的手工业

从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开始,东夷先人就在石器、陶艺方面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史前时代的陶器以鼎、壶、罐、鬶为主,还有觚形杯等富有特色的器物。在各式器皿中,不难发现“鸟”的身影,如陵阳河双鋬三足白陶鬶、鸟形鼎足等,而陶鬶便是东夷先民仿照鸟的形象制作的。这些器皿展现了东夷先民在陶艺方面的高超技艺以及鸟图腾的深远影响。从皮尔斯三元传播角度来看,器物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符号”,而附于其上的鸟元素则成为“对象”,于是,东夷先民对鸟类的崇尚就“解释”了东夷鸟型器物的缘起。

符号学视域下东夷文化鸟图腾传播的影响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是信息存储工具和人类的记忆工具,具有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功能。远古先民使用的鸟图腾符号是东夷文化的视觉符号,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具有隐喻功能,兼具美学和文化内涵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礼仪和审美标准。

东夷文化鸟图腾符号不论是作为衣着装饰、器皿造型,还是作为附着在器皿上的雕刻图案,都以独特的美感搭配抽象的形象,传达了复杂的文化信息。高度符号化的图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东夷文化鸟图腾符号的表面含义具有具象性,比较贴合鸟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东夷地区的自然风貌;深层含义则比较隐性,表现了当时东夷部落的部落文化、民俗风情,二者相互结合,推动了视觉符号与地域文化元素的交融。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最早将“凤凰”当作图腾的是早期东夷部族首领少昊。《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少昊将东夷部族的凤凰图腾带上了历史舞台,其统治风格及功绩就是对凤凰图腾的再阐释。从上古的凤凰图腾开始,随着历史的演进,国人不断赋予凤凰新的寓意,“龙凤呈祥”“凤冠霞帔”“鸾凤和鸣”“有凤来仪”“凤鸣朝阳”“龙飞凤舞”“吉光凤羽”“龙跃凤鸣”“龙蟠凤逸”等词寓意吉祥,到封建社会时期,“凤”已成为女性最高权力者“皇后”的象征,成为高端、华贵的代名词。现如今,凤凰被视为中国人的精神之鸟,作为中国古老的图腾之一,其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跨文化传播。

东夷先民将鸟图腾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作为血缘宗族的象征,赋予其文化内涵。通过对鸟图腾符号的塑造,以及利用“鸟图腾”符号语言建构作品,意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达信息,强化视觉效果和记忆点,并构成集体记忆的空间。

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鸟图腾在东夷文化考古序列的各个阶段皆有所体现,如大汶口时期鸟形器具的出土、龙山文化的鸟形玉,都是东夷文化鸟图腾在区域文化中传播的体现,还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远古先民的生活方式。而现在的地方文化也体现着先民对鸟图腾的理解,如临沂地标之一“凤凰广场”,新娘的服饰、配饰、桌面摆台等多以凤为造型。

于沂沭河流域孕育诞生的古城临沂历经千年文化沉淀,有“龟驼凤凰城”的美称。关于“龟驼凤凰城”,有传说认为姜子牙是在临沂地区被一老龟所救,姜子牙邀其成仙,却被老龟以故土难离所拒,姜子牙于是称临沂为“龟在城在”。当时临沂的地理环境适宜生存,鸟类众多,传说凤凰也居于此地,“凤凰来仪”一词便是因为古时此地常有凤凰栖息而来。当地先民认为,凤凰是所有美好、被尊崇的事物的象征。从地质的角度看,包括山东在内的中国东部在上古时期由于地壳抬升逐渐成为陆地,所以,“龜驼凤凰城”之语并非空穴来风。临沂被冠“凤凰城”之名,受东夷文化影响深远。

对社会秩序、礼制的影响

东夷部族的首领少昊将鸟图腾融入部族生活中,建立鸟官制度。少昊根据鸟类的特性,将其与官职联系起来,这反映出了其对公序良俗的重视。以鸟官中的祝鸠氏为例,《毛传》中有“鵻,夫不也”。祝鸠是一种终会回到自己巢穴的鸟,少昊由此引申到“孝”,进而结合社会职能,任命“司徒”。祝鸠这一称谓体现了东夷先民对良好社会风俗的重视,时至今日,孝文化仍是齐鲁文化、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学的影响

东夷先民所创作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官问百鸟、百鸟朝凤等,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皆反映了东夷先民的精神追求。

以精卫填海为例,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女娃死后化作精卫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精卫填海反映了东夷先民敢于对抗自然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

官问百鸟讲的是少昊建立了一个鸟国,国内的官职名都是以鸟名命名,少昊主理朝政时就询问这些鸟官的意见。官问百鸟向后人展示了当时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

百鸟朝凤。在远古时代,凤凰原本是一只平凡的小鸟,但它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勤劳。它并不像其他鸟儿一样吃饱后就嬉戏玩乐,而是从黎明到黄昏忙忙碌碌,不辞辛劳。它会把其他鸟儿丢弃的果实一颗颗捡起来,然后储藏在洞穴中。有一年,森林遭遇了严重的旱灾。鸟儿们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一个个饿得头晕目眩。在这个关键时刻,凤凰打开了它的山洞,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慷慨地分给了每一只需要帮助的鸟儿。最终,它与大家共同度过了这场灾难。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拔下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之后,每逢凤凰生日,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百鸟朝凤这一故事体现了东夷人民勤劳美好的品质,也体现了在东夷先民的认知中凤凰的高贵地位和伟大形象。

对集体文化记忆构建的影响

鸟图腾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其带来的影响。在临沂当地,很多街道、楼宇仍或沿袭古老的称谓,如凤凰大街、凤凰岭、金雀山、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出土地);或以鸟名为基础进行新的命名,如临沂凤凰实验学校、凤凰水城、凤凰欢乐大世界、凤凰红木文化城、凤凰家园、银雀华府、银雀尚城等。在民风民俗中,人们仍尊崇凤凰图腾,不论是家居物品、衣着服饰,还是故事传说、方言习俗,都可循其痕迹。总之,围绕鸟图腾文化,东夷部落的后人形成了地方集体文化记忆。

东夷鸟图腾文化与中华民族其他地域的鸟图腾文化有共通之处,如凤凰都寓意吉祥、幸福,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共通性使鸟图腾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并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比如,凤凰网、凤凰卫视冠上了“凤凰”之名;畲族服饰中有“凤凰装”;过年贴窗花有凤凰窗花等。

总之,东夷远古先民通过对外部的感知和思考,构成并逐渐丰富了共同的文化记忆,还与其他地域的人民共同构筑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种共同文化现已逐渐外显为多种符号,而以鸟图腾符号为代表东夷文化的符号体现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习俗。这种共同的文化记忆对地方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当地人民树立身份认同,使其产生地域自豪感,同时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承、繁荣与交流,最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临沂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东夷文化的可视化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202310452167)。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猜你喜欢
东夷先民图腾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从莒地岩画看东夷人的崇日文化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仙君泡妞记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