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非遗湖笔的活态传承之道

2024-02-09 15:28郑佳静赵晓如段自力
文化产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湖笔活态技艺

郑佳静 赵晓如 段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蕴含着特定地域独有的文化基因,而活态传承是非遗传承当前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非遗湖笔行业的调查走访和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现认为非遗湖笔制作技艺、湖笔文化的内涵和湖笔产业是实现非遗湖笔活态传承不可或缺且互为补充的三个方面。在继承、拓展传统的师承与文教这一教育路径的基础上,非遗湖笔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积极创建湖笔文化生态区,融合文旅文创,拓宽非遗湖笔文化的传承路径,借助网络和数字技术,探索“互联网+”路径,创新非遗湖笔传承路径,创建非遗湖笔多维互补的活态传承路径。

非遗蕴含特定地域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一个地域对外展示的文化名片,具有极高的保护、传承、研究、生产等价值。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要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湖笔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探讨非遗湖笔活态传承的创新路径。

非遗传承与传播现状

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第二,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第三,对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的关注度不够[1]。

随着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通过举办非遗展览、开展非遗文化旅游等形式,非遗又一次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但是,非遗传承现在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第二,重“展演、表演”,轻“开发、创新”;第三,传承方式老旧,传承效率低下[2]。

在传统的非遗传播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是主要传播媒介,其传播的信息具有即时、严谨、公正、高效等基本特征。博物馆作为最基础、最稳固的非遗文化交流单位,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非遗等职能。但是随着移动可视化传播方式成为主流,传统非遗传播方式的弊端愈加凸显出来,如视觉冲击力小、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有限、信息传播量小、传播速度慢、信息不易保存等。因此,传统的静态传播方式如通过博物馆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3]。

近十年来,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将非遗传播推上了新的台阶,但其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非遗数字化传播模式研究滞后,指导性不强;第二,非遗数字化传播媒介单一,有效性不高[4]。

非遗的活态传承

非遗的传播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第一,技艺的传承,即艺人之间的传播,主要表现为“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播;第二,非遗的文化传播[5]。非遗“活态”“流变”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在当下的保护传承不应是静态的,而应以发展为目的。

在当前背景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活态传承能够改善非遗的传承现状。第一,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挖掘整理资料,培养传承人留存手工技艺。第二,开发文创产品,与旅游产业相融合,让非遗跟上时代的步伐,吸引当代人的目光。第三,与教育相融合,让非遗通过教育得到更加全面的传承。第四,优化非遗的传承空间,为非遗传承提供完整的文化环境。第五,运用数字化技术,改善非遗的宣传路径和产品销售状况。第六,健全非遗保护制度和相关条例,提升非遗管理能力[6]。

活态传承是当今非遗传承的大趋势。非遗的活态传承应从教育、文化、产业三方面展开。活态延续是非遗传承的首要条件。非遗传承应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同时,要着力发展非遗文旅文创产业。当前,湖笔的活态传承在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师承与文教结合、非遗文旅文创产业开发、市场开拓、“互联网+”等方面守正创新,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师承与文教:湖笔制作技艺活态传承的教育路径

接续以师带徒,实现技艺传承

湖笔是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在湖笔传承中具有核心作用。湖笔的制作技艺有120余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传承人的参与。传承人培养周期长,因此,湖笔的传承首先要重视培养和扶持传承人。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给予相应荣誉、提升社会地位、提高待遇等手段吸引年轻人参与湖笔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

湖笔王一品斋笔庄一直高度重视培养年轻技术骨干,致力于做好“传帮带”工作。该笔庄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让传承人积极参与各类项目,为作出突出贡献的湖笔制作者提供专项补贴,营造出尊敬师长、尊重技艺的良好氛圍;同时,引导、激励更多年轻人加入湖笔行业,为行业培养优秀的湖笔制作人才。在目前整个湖笔行业都面临招工难、从业人员老龄化的背景下,王一品斋笔庄较好地完成了老中青技师的年龄布局,同时也为湖笔手工技艺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奠定了基础。

善琏湖笔小镇多措并举,建设传承人培养体系;成立善琏湖笔行业协会。协会开展湖笔制作培训活动,举办岗位技能比赛活动,以此加强笔工队伍建设,传承湖笔制作技艺[7]。

融合教育基地和平台,扩容潜在人才库

除了直接培养传承人外,湖笔传承还通过进学校、研学和体验活动等,从少年抓起,从年轻人抓起。目前,湖州全市共有40多所县级以上非遗传承示范学校。此外,善琏小学和其他30多所小学也获得了“书法特色学校”称号。这些学校都设置了与湖笔制作技艺及文化传承等有关的课程,部分学校还编订了相应的教材,聘请了非遗传承人授课。湖笔制作技艺也深入高校,如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艺术教育和实习基地。这有助于实现湖笔技艺传承和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8]。

研学基地、实习基地、中小学和高校等多方优质教育基地共同发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青少年对湖笔的兴趣,扩大湖笔潜在的传承人人才储备,有利于湖笔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

多场合推广宣传,实现社会传承

王一品斋笔庄通过举办少年宫寻访湖笔历史公益夏令营,邀请湖州市第三幼儿园的小朋友参观笔庄,进入湖州新风小学让学生体验湖笔制作技艺;还通过协办“吾悦杯”湖州市师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幕式、参加金秋购物节现场展示湖笔制作技艺等方式让湖笔进入学校和社区。此外,王一品斋笔庄还参加义乌国际电商展,在北京世园会上展示湖笔制作技艺,参加进博会和长三角文博会,接待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留学生。这些活动提升了湖笔的国内外知名度,为湖笔技艺的传承开创了新路径。

湖笔活态传承的文化路径

构建湖笔文化生态区

湖笔是可触碰的有形实物,而其制作技艺是将文化意蕴和实物本身融为一体的媒介。建立文化生态区,为湖笔营造专属的文化环境,传承湖笔制作技艺赋予湖笔的文化内涵。湖州在城区莲花庄路建有中国湖笔博物馆,在善琏镇建有中国湖笔文化馆,展示湖笔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和湖笔文化;设立大大小小的湖笔笔庄,售卖各式各样的湖笔。善琏学校则打造了青少年研学特色项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到这里参加研学活动,体验湖笔的制作过程,感受湖笔背后的文化。同时,善琏学校等单位还开设了湖笔文化进校园的拓展课程,在课堂上演绎湖笔的制作技艺;组织社区活动,让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制作湖笔,用湖笔写字,感受湖笔的韵味。博物馆、文化馆、笔庄、学校、社区等营造的湖笔文化生态能够让人观、学、制、用湖笔,为湖笔文化实现完整传承创造良好条件。

融合名人故事助力湖笔文化活态传承

湖州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湖笔文化,涌现出无数的能工巧匠,比如,元代笔匠冯应科是湖笔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湖笔具有浓厚的人文积淀,融诗文、书画、民俗于一体,受到了许多文化名人的影响,其中不乏知名的大书法家、诗人、文学家等。例如,王羲之十分喜爱湖笔,经常和笔工一起探讨湖笔的制作技艺,致力于让湖笔更加符合书法家的要求;再如,赵孟也十分青睐湖笔,讲究湖笔的制作方法及质量,稍不满意就折断重制,直到满意为止,他为创新和发展湖笔制作技艺贡献了智慧。与湖笔有渊源的还有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东坡、董必武、郭沫若等历史名人。融合这些能工巧匠的故事和有较大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与湖笔的渊源故事能助力湖笔文化扩大影响力,助力湖笔文化实现活态传承。

融合文旅文创,创新湖笔传承的产业路径

构建特色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区

善琏湖笔小镇通过丰富湖笔的产业品种,不仅延伸了湖笔的产业链,而且带动了其他文房产业的发展,并将其他文房产地的产品并入发展,致力于把湖笔小镇打造成以湖笔产业为核心、全面发展文房产业的集聚区。同时还引入文玩产业。这一举措使得湖笔小镇形成了文玩产业和文房产业相交融的特色市场和产业集聚區[9]。湖笔小镇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修建了蒙公祠、永欣寺、湖笔文化馆、湖笔一条街、善琏湖笔厂、中国笔都书画院等。这些以湖笔为主题的“一祠一寺一馆一街一厂一院”为湖笔小镇的旅游产业做好了景点布局,在各景观的节点润物无声地融入湖笔文化元素,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湖笔文化氛围。由此,游客既能在湖笔一条街购买湖笔产品,又能在其中感受湖笔文化。从2001年起,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以“节”为体促进文旅发展。

创新湖笔文创产品

要想让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不绝,就必须不断创新。王一品斋笔庄推出定制湖笔、复刻古代名笔、定制文房四宝等,以品牌联名、跨界合作的方式为湖笔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文化产品,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另外,专为特殊目的而设计的湖笔也为笔庄打开了新的市场——每年春节,笔庄的楹联兼毫笔都会出现供应紧张的状况。

善琏湖笔小镇借用湖州城市IP“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打造出一系列包装精美的文创产品,不仅推动了经济效益增长,还进一步激发了湖笔品牌产业发展新动能[10];其从湖笔材质、制作工艺、制作种类等方面入手提取善琏湖笔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融入IP形象中,与盲盒的设计相结合。将善琏湖笔的品牌故事寄托在IP形象设计之中,有效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率,扩大了湖笔的知名度[11]。湖笔文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为湖笔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湖笔活态传承的“互联网+”创新路径

丰富二维码的信息

为求新求变,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湖笔发放了第二代“身份证”,用“二维码”代替了“条形码”。目前,在善琏各个个体经营的笔庄,许多湖笔产品上的二维码都只有结算功能。对此,有必要丰富二维码的信息,以便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湖笔的型号、生产商、生产地等。众多善琏湖笔从业人员坚信,二维码将会为湖笔的生产、制造、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变革,将湖笔的传承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维码本身具有高密度编码的特点,可以比条形码存储更多的内容,存储种类也更加丰富,能够达到条形码达不到的效果,这有利于创新湖笔文化传承路径,讲好湖笔故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让二维码涵盖湖笔的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等环节的基本信息。同时,也可以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与湖笔的故事做成图文、视频或音频,将湖笔活态传承的文化路径与“互联网+”路径相融合,以便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有关湖笔的知识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领略湖笔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利用专业设备能够对各类湖笔文化馆进行3D数字化采集,将图文资料转变为影像场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D建模技术可以将湖笔文化知识点无缝嵌入数字湖笔馆中。通过专门的VR体验设备,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湖笔文化,与此同时,还能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答题互动。运用3D技术与VR技术可以打造线上全景湖笔文化参观与学习活动,以更先进、更逼真的方式推进非遗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数字技术的运用能使用户在不同场景间自由切换,为用户带来互动化、场景化的服务;也能助力非遗品牌实现数字商业化、产业化转型,推动非遗文化品牌、产品精准触达受众,促进非遗产业的发展[12]。

网络直播

近年来,湖笔行业尝试以网络直播的方式扩大销售,带动湖笔活态传承,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直播售笔能生动鲜明地展示湖笔的各个环节及制作技艺,不仅能为观众普及湖笔制作的流程,还能有效提升湖笔的销量。

2020年底,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善琏湖笔在互联网上的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占整个笔类市场销售额的35%左右。姚真泉等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纷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投身湖笔直播,并发动湖笔一条街上的笔庄探索直播销售新模式[13]。

综上所述,非遗湖笔探索出了守正与创新兼具的活态传承多维路径。通过教育、文化、产业、文旅结合、信息技术运用等,能推动湖笔实现手工技艺的传承和文化传承,让湖笔这一非遗经久传承、生生不息。

本文为浙江省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用英语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故事——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202210347047)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湖笔活态技艺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善琏湖笔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慎鹤云:坚守善琏 留住湖笔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活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