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传奇人物纪世瀛(下)

2024-02-18 14:25卫汉青
中关村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关村企业家科技

卫汉青

纪世瀛赶上了一个有伟大支点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他踩在了时代的节拍上,所以才有了那些光辉四射的传奇!

传奇之三:

投身民营科技教育的创举

纪世瀛辞任民协会长那年,已经62岁了。他一直追求和践行的“一生写好七个字:中关村民营科技”,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似乎该静享清福、颐养天年了。但他没有,而是开始了另一段投身民营科技教育的传奇。

2004年11月9日,纪世瀛又一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主持“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成立庆典。纪世瀛充满激情地宣布:“今天我们欢聚在人民大会堂,标志着一项伟大事业的新起点,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家大学!”

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由许嘉璐和蒙代尔任名誉校长,纪世瀛任校长,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吴姝任董事长。在上地、中关村西区和金融街分别有教学区,段永基、柳传志、王文京等著名企业家和蒙代尔、萧灼基等中外著名经济学家曾经向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授课。

记得刚知晓此事时,我曾问纪世瀛:“您是怎么和蒙代尔搭上关系的?”纪世瀛校长大嗓门笑着说:“我就是看到《中关村》杂志的报道,才想办法联系上的呀!”

我恍然大悟。200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邀请“欧元之父”蒙代尔参加学术报告会,《中关村》杂志闻讯后前往采访,做了一期封面故事报道。当时,国内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位世界重量级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真佩服纪世瀛这种超乎常人的敏锐性和行动力。我以为他辞任民协会长后该清闲了,这下有事干了!

半年后,纪世瀛又有大动作。他和吴姝在蒙代尔、许嘉璐的支持下,筹划在北京举办“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由蒙代尔负责邀请全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北京共话经济发展大计。

2005年5月30日至6月1日,“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壇”在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隆重举行,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多位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为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论坛结束后,纪世瀛带着这些世界经济学界大师和夫人来到风光秀丽的颐和园,一起观光游览,合影留念,在听鹂馆举办了包括十几位中关村企业家参加的晚宴,中外经济界大咖畅怀交流,其乐融融。我参加了那次活动,看到那天的纪世瀛忙前跑后欢快得像个孩子,就连一贯不苟言笑的蒙代尔也特别兴奋,指指点点,喜形于色,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了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从那年起一直到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并从经济学界扩展到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成为那些年北京的一项盛事。

一花独放不是春。纪世瀛又有了新的思考,仅靠一所学校和一个论坛,举行创业和科技创新教育,终归影响有限。他还想为推进更深层面的创业创新热潮做点事情。

2006年7月,纪世瀛完成了他的第五封“万言书”《关于建立创业教育工程体系的建议》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世界已经进入创业时代,全世界经济正从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先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间断掀起一个又一个创业浪潮。以创业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已成为第四生产力要素。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创业教育工程体系,加强全民性的创业教育,推动中国的创业创新浪潮。”报告论述了如何针对九大人群,实现五大转变,并提出十三点建议。

捷克作家伏契克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我多年从事中关村宣传工作,主持《中关村》杂志近20年,可以说是中关村的见证人,觉得中关村的确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一代代中关村的知识英雄和优秀企业家群星璀璨。但是,纪世瀛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创业的公司和生产的产品,虽然没有其他明星企业家和明星企业那么耀眼,但他却是中关村从起步到今天的一个领跑者和助推者,是中关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的守护者!纪世瀛的这种特殊贡献和作用,可能还需要认真的历史评价。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英雄!

传奇之四:

遭厄大难不死的奇迹

2006年7月上旬,纪世瀛突然感到体力不支,连续几天恶心呕吐。

在爱人和秘书的催促下,纪世瀛来到了海淀医院。他本想取点药就走,因为还有好些民营科技教育的事情需要处理。但医生一眼看出他出现了“黄疸”,应该立即住院,先做B超。诊断结果:胆囊扩大,有7.2cm×5cm的低回声区,胆管扩大,胰头部分堵塞。血液化验多项指标超标,转氨酶高达1069。

纪世瀛死活不住院。7月28日,他走进人民医院。给他做CT检查的是放射科王屹博士,检查持续了较长时间。

当王屹博士从CT室拿着大片出来时,表情凝重地问:“你爱人没有来吗?需要通知她来一下。”

纪世瀛说:“叫家属做什么?其实承受能力最强的就是我。不就是癌症什么的,没啥可怕,你直接给我说吧!”

一会儿,医院刘教授看了CT片说:“胰腺肯定有问题,像是胰头癌。”又做了核磁共振检查,要求纪世瀛马上住院做手术。

纪世瀛没有马上办理住院手续。第二天,他又出席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大会,登台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创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演讲报告。

在爱人姜菁华几次含泪劝说下,他才住院。苗英伟副校长、儿子纪兵兵等找熟人,带他到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肿瘤医院会诊,经过多项检查,结论都是“胰头占位”,需要尽快手术,否则就来不及了。

纪世瀛没有做手术,他问大夫:“如果是不做手术,还能有多长时间?”

“最多8个月。”

“8个月我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我一定用其他办法把病治好!”

纪世瀛只住了7天院,签了一份“本人要求出院,后果自负”,强行出院了。

2007年7月,纪世瀛再到人民医院、协和医院检查,问题更加严重,李教授斩钉截铁地说:“100%的胆管癌,如不手术最多只能活3个月。”

纪世瀛仍未手术。他向一位老朋友发了一条信息:“杨旭清教授,你好!历史经常是特别有意思,当年我们支持你研制抗癌药,这次可能真的要用你的新药了,我被诊断胰头占位,是癌症还是炎症尚未确定。”

上世纪90年代初,杨旭清教授成立公司研制双环铂抗癌药。纪世瀛作为北京民协会长,曾经在杨教授遇到困难时,几次帮助协调解决。

杨教授闻讯,立即赶来。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和昂贵的研制成本,每针抗癌药要卖到两三千元,一个疗程12针需要两万多元。纪世瀛愿意做新药的临床试验,他咨询药价,杨教授说:“你是民营企业界的功臣,是我们的支持者和保护神。没有你的奔波,就没有民营科技的今天,北京的民营科技企业都应该有你的股份,我不能收你一分钱,收了是没良心。”

纪世瀛仍然在一天天消瘦下去。许多熟悉的中关村内外朋友知道后,心里都觉得发堵。

中秋节前夕的一天晚上,纪世瀛接到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历史学家李庚其教授的电话,他邀请纪世瀛中秋节晚上到唐娃娃公司基地参加一个聚会活动。纪世瀛放下电话正在犹豫,清华紫光副总裁郑忠秀又打来电话,叮嘱他:“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来!”

这天晚上,皓月当空。纪世瀛夫妇的汽车一进庄园,只见路两旁列队站着几十个新老朋友。他赶紧下车,大家都过来和他拥抱。纪世瀛的眼泪几乎流了下来,尽管没有挑明,但都心照不宣,这是大家为他举行最后一个中秋聚会,也就是“告别会”!

中秋聚会来了不少大咖,由两位艺术家杜声显和宋雪主持,著名歌唱家李光曦、李元华连着唱了《祝酒歌》《明月几时有》等七八首歌曲,一些企業家也登场演唱。溶溶月光里,大家都想抒发出心底依依难舍的深情。感人的诗句,深情地朗诵,在场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诗歌朗诵完,竟然是一段时间静静地沉默,稍后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这次北京各界志士仁人感动于纪世瀛为中关村和中国民营科技的贡献,在中国人象征团圆的中秋节举行这样一个特殊意义的“告别会”,何其高尚感人!

但是,这次“告别会”最终只是一次特殊意义的“中秋聚会”,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告别会”。纪世瀛的传奇又一次发生了。

不知是杨教授三个疗程的抗癌药起了作用,还是纪世瀛的乐观心态驱退了病魔。一年后,纪世瀛再到协和医院复查,发现胰头肿物消失了,胰腺状态恢复正常了!曾经为他检查诊断过多次的张教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直说:“奇迹!奇迹!”

纪世瀛后来常与人传授他的经验,说对于疾病尤其是癌症,首先要战略上藐视,泰然处之。他说和他类似的几个病人,有的预估期限还没有他短,都走了,多半是吓死的。他的话有一定道理,癌这个病症,应该与心情、心理、心胸有很大关系。纪世瀛显然是个豁达乐观的强者,癌症也许真让他吓走了。

2012年,中关村内外的朋友为纪世瀛庆祝70岁生日,庆祝他安然度过了5年观察期。李光曦等演唱了《祝酒歌》,纪世瀛朗诵了一首新创作的诗歌,诗中记述了创业的艰辛、生命的无常和友情的珍贵,更抒发了自己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矢志于中关村民营科技事业的情怀。我那天在场,纪世瀛的长诗朗诵未完,在座的每个人都泪水涟涟,再看纪世瀛夫人姜菁华,则是泪流满面,哽咽失声。

十几年后的今天,纪世瀛仍然健健康康地活着。他还活着,而且很忙。他活得健康、硬朗,忙得潇洒,充实。他时常出现在与中关村和民营科技相关的各种会议、论坛、活动上,观点新颖,声音洪亮,激情如火。我们《中关村》杂志举办的《中关村创新谱》系列丛书首发式上,他即兴发表了一席精彩讲话后,情至浓处,振臂高呼:“中关村精神万岁!”一下子爆燃了全场。他在北京电视台的多个节目中,侃侃而谈中关村的昨天、今天、明天,观众看了反映“挺透彻”,中关村人看了觉得“长士气”。他策划发起、资金支持和参与编撰出版了上百万字的《中关村民营科技大事记》(上下卷)和《中关村的故事》(上下册)。他还筹划建立中关村博物馆,花了好多年功夫落实方案、资料、资金、地方,他想让更多人了解到丰富生动的中关村历史。近两年,他把自己40多年的创业和人生感悟,做了一系列抖音,12岁的孙子看了都觉得受益,许多朋友也说好,最终结集为一本20多万字的《43年创业心灵感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纪不老,青春常在。和纪世瀛认识几十年了,我和许多人都挺惊讶,为什么这个老纪总是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冲锋陷阵,逢凶化吉,创造那么多神奇?

一次,我和纪世瀛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想想说:“赶上好时候了。再者,我早给自己这辈子定下了奋斗目标,就是一生写好七个字:中关村民营科技!”

好一个“中关村民营科技”,别看寥寥七个字,够你一辈子忙的!老纪,你已经80多岁了,还会创造多少神奇呢?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转动地球。”值得庆幸的是,纪世瀛赶上了一个有伟大支点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他踩在了时代的节拍上,所以才有了那些光辉四射的传奇!

(作者简介:作家,诗人,历任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创始人、社长兼总编)

猜你喜欢
中关村企业家科技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