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指数2023”发布,创新引领指数快速增长

2024-02-18 14:25勒川
中关村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关村企业

勒川

2022年中关村新设科技型企业3.2万家,平均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90家;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拥有独角兽企业114家,较上年增加12家,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

2023年12月26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关村指数2023”。指数结果显示,中关村总体呈现创新强、结构优、运行稳、活力足的高质量发展特征,2022年中关村综合指数突破300大关,达309.5,较上年提升21.7。在五个一级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增长最快,较上年提升58.5;开放协同指数、双创生态指数和宜居宜业指数稳步提升,产业发展指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中关村指数客观、全面评价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发展,被誉为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关村指数”包含创新引领、双创生态、产业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采用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和业务数据以及社会机构专业数据,以2013年为基期,进行测算合成,直观有效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

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关村示范区不断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中关村力量”。

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北京七年蝉联全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拥有92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17所高校与科研机構入选“2023全球自然指数大学和科研机构TOP500”。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全力推动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3家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在轨运行,启元实验室顺利挂牌;国家重点实验室77家,占全国总量28.1%;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大科学装置2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8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7家,均位居全国前列。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关村企业克服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冲击,2022年研究开发费用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达到4952.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5.7%,近四成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在20%以上。领军企业深度参与产学研融合创新,牵头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成立创新联合基金,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中关村民营企业是创新中坚力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9.0%,贡献了中关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42.9%、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5.3%,中关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前十强全部来自民营企业。

重大原创突破性成果持续涌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出文心一言、悟道、百川大模型等百余个AI大模型,涌现出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全球首款真空噪声量子随机数芯片、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面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研发出新一代处理器龙芯3A6000、首台国产12英寸晶边刻蚀机、数字感知结晶器等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中关村企业持续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核能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硬核支撑。

多种融通创新模式加快建立。2022年中关村企业委托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外部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达到704.9亿元。探索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围绕国产车规级芯片、集成电路先进工艺产线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难题,开展体系化、组织化攻关。开源创新向纵深迈进,打造出长安链、百度飞桨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社区。

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稳步提升

有力支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示范区产业发展整体实现稳中有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创新型企业梯队持续扩容,新动能新优势不断积蓄,引领支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中关村增加值12992.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2%,贡献了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的85.8%,贡献了全市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的71.1%,是首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2022年中关村实现总收入8.7万亿元、净利润6240.5亿元,均占全国高新区合计的六分之一左右;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技术收入22502.6亿元,技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25.7%,约是全国高新区整体水平的近2倍;人均质效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人均收入313.5万元/人,人均净利润22.4万元/人,均是全国高新区整体水平的1.5倍,居万亿级高新区首位。

高精尖产业引领发展。2022年六大重点技术领域实现总收入73530.4亿元,对中关村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4.1%。电子信息领域实现总收入46196.3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7%。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列,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区启动建设;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约占全国六分之一,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生物医药领域实现总收入3134.4亿元,创新医疗器械、AI三类医疗器械上市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位居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

创新型企业梯队发展壮大。中关村已培育形成由科技领军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硬科技初创企业等组成的创新型企业梯队。2022年中关村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7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245家,其中千亿级企业11家。上市企业持续扩容,截至2022年底,中关村累计上市企业487家,当年首发上市企业41家;上市企业总市值合计9.7万亿元,市值超千亿元企业22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前列,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拥有独角兽企业114家,较上年增加12家,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总估值达5215亿美元,其中超级独角兽企业5家,硬科技独角兽数量占比60%以上。科技型新锐企业不断涌现,38家企业入选德勤“2022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登记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5546家,较上年翻了一番。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厚植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中关村示范区形成了技术研发、项目孵化、路演对接、融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双创服务体系,加速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全方位助力创新创业。2022年双创生态指数稳步提升,达465.8,较上年提升12.8。

多元化双创人才汇聚。中关村持续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不断构建以战略科学家、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青年人才为重点的多层次人才梯队,形成高端高智、活力多元的人才格局。2022年中关村企业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181.7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65.1%,高出全国高新区整体水平约20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133.6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47.9%。顶尖人才汇聚,2022年度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318人次,占全国近三成;7人入选福布斯2023年“全球科技富豪榜TOP100”,5人入选福布斯2023年“全球最佳创投人TOP100”,入选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硬核创业趋势凸显。2022年中关村新设科技型企业3.2万家,同比增长14.9%,平均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90家;获得股权投资案例885起,披露投资金额1371.1亿元。高质量创业活跃,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前沿科技成果加快在京转化,孵化出分子之心、天石同达、华翊量子、清昴智能等技术驱动型创业企业;在绿色双碳、AI大模型、互联网3.0等新领域新赛道,涌现出华腾京研、绿氮生物、深言科技、墨宇宙等一批硬科技创业企业;一批大企业高管下場创业,依托技术产业资源与资本集成优势,加快推动创业企业成长。

双创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升级。中关村聚焦“概念验证、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培育”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双创服务体系。目前中关村拥有6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51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43家国家级资质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中关村着力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上下功夫,支持建设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器械及创新药物概念验证平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型传感器概念验证平台等12家概念验证平台,开展概念验证项目60项。中关村围绕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领域共性技术需求,搭建精密加工、工业芯片核心软硬件等共性技术平台。

国际合作与区域协同持续深化

加快迈向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示范区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新模式新空间,不断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走出去”的竞争力和区域协同的带动力。

不断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中关村不断拓展渠道、做强载体、打造品牌,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吸附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持续汇聚,2022年中关村留学归国人员以及港澳台和外籍从业人员合计6.9万人;27人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高能级国际创新主体加速落地,134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拥有9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73家外资研发中心,引入落地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国际智能制造联盟、英国P4精准医疗加速器、法国理利知识产权事务所等知名国际组织和服务机构。国际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初具成效,一批重点国际产业合作基地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构筑国际拓展新优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关村以更大力度推进全球布局,不断提升国际拓展广度和深度。2022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合计1675.4亿元,近三年翻了一番,占出口总额的52.3%。企业国际化经营稳健前行,截至2022年底中关村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893家;中关村上市企业2022年实现海外收入1.7万亿元,小米、京东方等15家上市企业海外收入超百亿元;12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100大跨国公司”。

持续加强跨区域创新协同。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园区链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三地分别设立分中心开展研发活动。京津冀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环节开展创新合作,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三地创新主体围绕组织器官修复、肿瘤免疫、合成生物学、创新中药等领域联合申报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擎科生物、蓝箭航天、航天氢能等中关村企业与津冀创新主体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合体。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9700余家,重点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氢能、生命健康、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共同培育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成立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招引超5000家科技型企业落地。

宜居宜业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不断增强创新资源吸引力和承载力

中关村持续推动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和园区品质优化提升。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北京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23年推出营商环境改革6.0版、塑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品牌,从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向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延伸拓展。中关村推进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扩围提质,国家和市级部门累计出台配套政策50余项,以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为战略导向,围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高品质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等方面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开展科学家创业CEO培养工作;出台“独角兽十条”,探索高成长企业独特的战略级服务模式;发布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16条,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提级扩容;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保税区。

现代化新型园区加快建设。北京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位居科尔尼2022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第5。“类海外”环境日臻完善,朝阳建成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三国际一未来”等重点项目建设;海淀开展外国留学生走进海淀、城事设计节、国际人才集市等系列国际人才活动,正式启用中关村国际人才服务功能区。着力打造以智慧园区、生态园区、活力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化园区。

课题组建议中关村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在原始性引领性前沿性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二是在面向未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形成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三是在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四是在构筑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人才“第一资源”对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支撑力;五是在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上实现新突破,提高对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和配置力。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清表示,“中关村指数2023”的发布展示了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总体成效和重要特征,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关村提供了重要窗口,也为各级政府部门把握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新趋势和走向,调整完善政策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胡志坚研究员认为,未来中关村要担负起更重要使命,一是要前瞻布局原始创新、基礎研究,下好“先手棋”,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久久为功,在“无人区”有成果、有建树;二是要在突破国家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新担当、新作为,加强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强化有组织科研,实现重大突破;三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让有能力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愿意到中关村来发展,让高素质人才愿意到中关村来干事创业。

“北京已进入减量发展的新阶段,越是减量发展,越要依靠高科技,越要依靠创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认为,中关村要继续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当好排头兵。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做大做优做强创新企业,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发挥出企业在组织创新、主导创新、推动创新中的作用,让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

猜你喜欢
中关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硅谷与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